完整版第七章生理学中职版课件

上传人:20****08 文档编号:24129364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第七章生理学中职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完整版第七章生理学中职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完整版第七章生理学中职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学基础第七章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能量代谢和体温人民人民卫卫生出版社生出版社生理学基础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人民卫生出版社章 目 录1 12 2能量代谢能量代谢体温体温章目录12能量代谢体温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体温的测量部位、正常值及生理变动体温的测量部位、正常值及生理变动难点难点?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及散热方式人体散热的主要部位及散热方式?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机制重点与难点重点?基础代谢率、体温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第一节 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一)(一)能量的来源能量的来源?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人体所需能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人体所需能量的量的70%70%以上来自糖,其次为脂肪。以上来自糖,其次为脂肪。(二)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二)能量的转移、贮存和利用?体内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中,约有体内能源物质释放的能量中,约有50%50%以上直接转化为热能,以上直接转化为热能,其余则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三磷酸腺苷其余则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于三磷酸腺苷(ATP)(ATP)中。机体需要时,中。机体需要时,ATPATP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ATPATP是体内重要的贮能和直接是体内重要的贮能和直接供能物质。供能物质。第一节能量代谢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去路(一)能量的来源?机体(三)(三)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称为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称为能量代谢率能量代谢率。通常用通常用kJ/(m2h)kJ/(m2h)或或kJ/(m2min)kJ/(m2min)表示。表示。(三)能量代谢的衡量标准?机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产热量称为能量代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肌肉活动的强度越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显著。肌肉活动的强度越大,耗氧量越多,产热量越多。大,耗氧量越多,产热量越多。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后的一段时间,人体产热量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种由于食物引进食后的一段时间,人体产热量比进食前有所增加。这种由于食物引起机体额外产生热量的现象,称为起机体额外产生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蛋白质引起的。蛋白质引起的特殊动力效应最显著。特殊动力效应最显著。(三)环境温度(三)环境温度?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在人体安静时的能量代谢率在20203030的环境中最为稳定。环境温度过的环境中最为稳定。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均可使能量代谢率增加。低或过高均可使能量代谢率增加。(四)精神活动(四)精神活动?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如焦虑、恐惧或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率可当机体处于紧张状态,如焦虑、恐惧或情绪激动时,能量代谢率可显著增加。显著增加。(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后的一段时间,人体产热量比进食三、基础代谢率三、基础代谢率(一)基础代谢率的概念(一)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是指人体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基础状态:基础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清晨、清醒、静卧;空腹空腹(禁食禁食12h)12h);室温保持在室温保持在20202525;精神安宁;精神安宁;体温正常。体温正常。三、基础代谢率(一)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基础代谢率(BMR)是(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甲状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腺功能亢进时,BMRBMR可比正常值高可比正常值高25%25%80%80%;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时,时,BMRBMR可低于正常值的可低于正常值的20%20%40%40%。(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是诊断第二节体温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人体正常体温(一)人体正常体温?体温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正常值:正常值:腋窝温度腋窝温度 36.036.037.037.0口腔温度口腔温度 36.036.037.237.2直肠温度直肠温度 36.536.537.537.5第二节体温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一)人体正常体温?体温(二)体温的生理变化(二)体温的生理变化1.1.昼夜变化:清晨昼夜变化:清晨2 26 6时体温最低,午后时体温最低,午后2 28 8时最高。时最高。2.2.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0.3,生育年龄女性的,生育年龄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发生周期性变化。(二)体温的生理变化1.昼夜变化: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3.3.年龄:儿童代谢旺盛,体温高于成人,而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年龄:儿童代谢旺盛,体温高于成人,而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4.4.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3.年龄:儿童代谢旺盛,体温高于成人,而老年人又略低于成人。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机体的产热(一)机体的产热?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其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最旺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其中肝脏是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多。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越多。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多。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越多。几种组织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几种组织器官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一)机体的产热?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二)机体的散热(二)机体的散热?最主要的散热器官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皮肤1、辐射散热、辐射散热?辐射散热辐射散热是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是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在安静状态下,辐射散热是环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在安静状态下,辐射散热是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主要的散热方式。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二)机体的散热?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1、辐射散热?辐射2、传导散热、传导散热?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其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其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差、接触面积以及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上利用面积以及接触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上利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病冰帽、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人降温也是应用了这一方式。也是应用了这一方式。3、对流散热、对流散热?对流散热通过气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对流散热通过气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散热量受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散热量受风速影响风速影响。2、传导散热?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与其接触物体之间的温度4 4、蒸发散热、蒸发散热?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发热量的散热方式。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发热量的散热方式。在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是机体唯一的散在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是机体唯一的散热方式热方式。不感蒸发不感蒸发 1000ml/d1000ml/d补液应注意此量补液应注意此量蒸发蒸发发汗发汗?汗液中水分占汗液中水分占99%99%以上,固体成分不到以上,固体成分不到1%1%,主要以,主要以NaClNaCl为主为主,是一种低渗液。是一种低渗液。4、蒸发散热?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发热量的散三、体温调节三、体温调节(一)自主性体温调节(一)自主性体温调节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的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O/AH)(PO/AH)三、体温调节(一)自主性体温调节外周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中?体温调定点学说体温调定点学说?调定点是控制体温稳定的平衡点,一般调定点是控制体温稳定的平衡点,一般认为是认为是3737,此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处,此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于一定的平衡状态。?当体温超过当体温超过3737时,热敏神经元活动增时,热敏神经元活动增强,产热活动减弱,散热活动增强,使体强,产热活动减弱,散热活动增强,使体温回降到温回降到3737。反之,冷敏神经元兴奋,。反之,冷敏神经元兴奋,产热活动增强,散热活动减弱,使体温回产热活动增强,散热活动减弱,使体温回升到升到3737。(二)行为性体温调节(二)行为性体温调节?人体有意识地通过改变行为活动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人体有意识地通过改变行为活动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如根据环境温度增减衣着。定,如根据环境温度增减衣着。?体温调定点学说?调定点是控制体温稳定的平衡点,一般认为是3章 小 结?本章介绍了新陈代谢中能量代谢。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其次本章介绍了新陈代谢中能量代谢。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其次为脂肪。物质生物氧化后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其余贮存为脂肪。物质生物氧化后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其余贮存于三磷酸腺苷于三磷酸腺苷(ATP)中。中。ATP是体内重要的贮能和直接供能物质。是体内重要的贮能和直接供能物质。ATP还还可以把能量转移给肌酸,扩大体内能量贮存。影响能量代谢主要的因素有可以把能量转移给肌酸,扩大体内能量贮存。影响能量代谢主要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等。其中,肌肉活肌肉活动、精神活动、环境温度和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等。其中,肌肉活动的影响最显著。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保持在动的影响最显著。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空腹;室温保持在2025;精神安宁;体温正常的状态称为基础状态,此时的能量代谢率即精神安宁;体温正常的状态称为基础状态,此时的能量代谢率即为基础代谢率为基础代谢率(BMR),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正常值为:腋窝温度体温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正常值为:腋窝温度36.037.0,口腔,口腔温度温度36.037.2,直肠温度,直肠温度36.537.5。在生理情况下,人的体温可。在生理情况下,人的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而有所波动。随昼夜、性别、年龄、肌肉活动和精神因素而有所波动。章小结?本章介绍了新陈代谢中能量代谢。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与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安静时,主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与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安静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最主要的产热的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是肝脏。劳动或运动时,骨骼肌是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机体的热量大部分是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向外散发。器官。机体的热量大部分是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向外散发。因此,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在安静状态下,辐射散热是环境温度低因此,皮肤是最主要的散热器官。在安静状态下,辐射散热是环境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临床上利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于皮肤温度时主要的散热方式。临床上利用冰帽、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应用了传导散热的方式。在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是应用了传导散热的方式。在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是唯一的散热方式。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酒精擦浴,就是通过酒精的蒸发唯一的散热方式。临床上对高热病人采用酒精擦浴,就是通过酒精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达到降温的目的。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机体体温通过自主性体蒸发散热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机体体温通过自主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保持相对稳定。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的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保持相对稳定。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的视前区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下丘脑前部(PO/AH)。?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与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安静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