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1250826 上传时间:2024-06-1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6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主讲人:夏强第二编第一章表现主义主讲人:夏强1 引言: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引言: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l一、现代主义的概念l一般的文学史家和批评家,看重这个概念的思想观念上的意义,专指那些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所谓“现代性”是指彻底反叛传统、十足的标新立异的精神。l二、现代主义思想上艺术的重要特征l(一)思想上的特征l它对现实的反映具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和形式。在角度上,它着重表现现代化的欧美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颠倒、扭曲与异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现代人的精神危机。l1、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把人与社会完全对立起来,表现出反社会的倾向。l以局外人、流亡者和被社会抛弃的各种下层分子的身份,对这样一耳光矛盾尖锐、异化深重的社会加以全面抨击。l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同样表现出对自然全盘否定的态度。引言: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一、现代主2引言: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引言: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l大自然是邪恶的、丑陋的。畸形发展的物质文明沉重地压迫了人,阻碍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因此,对这种物质文明的仇视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普遍特征。l3、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幅完全异化的图景。l人与人之间正常和谐的关系丧失了,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互不信任成为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l4、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极力表现人对自我本质特征的探索和思考。l人失去自我,变成了物,无归属感。自身的异化是一个普遍意义的主题。引言: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大自然是邪恶的、丑陋的。畸形发展3二、在形式上则往往诉诸种种极端的实验、二、在形式上则往往诉诸种种极端的实验、表现出高度创新的意识。表现出高度创新的意识。l一是注重表现瞬间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情绪与印象,挖掘深层的、潜在的意识与无意识世界;二是采用表现代替描写,具体说,就是大量使用隐喻和象征,使用打破时空正常秩序的跳荡式自由联想;三是采用荒诞、荒唐、梦幻、反理性与反逻辑的手法。二、在形式上则往往诉诸种种极端的实验、表现出高度创新的意识。4教学要求教学要求l(一)、了解表现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卡夫卡生平及创作概况。l(二)、掌握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l(三)重点掌握“卡夫卡式”小说的特征,城堡的内容和多解性。教学要求(一)、了解表现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卡夫卡生平及创作概5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一、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l(一)、表现主义的定义:它是20世纪初至2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在德国和奥地利尤为盛行。l。l(二)产生的内外原因l1、外因l不断集中的工业化生产,一方面使人更加社会化,另一方面又使人感到孤独寂寞。两次经济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市民阶层及其知识分子面对危机四伏的社会,眼前又看不到个人和社会的前途,于是普遍存在苦闷、压抑、感伤绝望的情绪。l2、内因l表现主义画家强调绘画不但要画出画家之所见,而且要表现出画家之所感。因此,表现主义艺术手法独特。表现主义绘画不讲究“美”,而重视“力度”和“激情”。第一节 概述一、表现主义的产生与发展6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三)、表现主义诗歌和戏剧和小说概述l1、表现主义诗歌l著名的表现主义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品是:斯特拉姆的人类、特拉克尔的寂寞者的秋天和童年等。l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城市生活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隐约的感伤情绪。表现手法上,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诗人内心主观世界的激情。l2、斯特林堡和他的戏剧l一出梦的戏剧:戏剧情节;主题“人真可怜!”l(四)、表现主义的式微l一战中,代表性诗人丧命,斯特林堡去世,德国国内发生革命,表现主义也就逐渐退潮。第一节 概述(三)、表现主义诗歌和戏剧和小说概述7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l二、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l(一)、类型化的人物形象l人物的类型化、象征性、扭曲的形象。如卡夫卡的小说中主人公都叫K。l(二)、如梦如幻的情节l变形记中主人公萨姆沙一夜之间突然变成大甲虫。l(三)、表现内在的激情l蒙克的画呐喊一个面容形似骷髅的黑色人形捂住耳朵拼命呼号,以表现一个人内心的无比恐怖。l(四)、强烈的反差对比l为了表现人物内心的激情,表现主义采用反差强烈的色彩。l(五)、使用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段l绘画不顾写实和常规;诗歌创造一种不连贯的、电报式的语言,以表达激情。第一节 概述二、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的基本特征8第二节第二节 卡夫卡卡夫卡l一、生平和创作l(一)、生平l1、三次订婚又主动解除婚约 l2、受斯宾若沙、尼采和克尔凯戈尔的影响 l3、遗嘱:把自己的作品都烧掉l(二)、作品l1、生前发表44部短篇小说。l2、审判:故事情节;标志着“卡夫卡式”小说的形成。l(三)、“卡夫卡式”小说l1、总体特征:自始至终贯穿着对社会批判的主题,是一种暴露文学而非歌功颂德的赞美文字;作品的基调令人压抑和悲观;笼罩着神秘的、梦魇般的氛围;主人公几乎都是市民阶级及知识分子,而且都是一些受欺压、受凌辱的弱者。第二节 卡夫卡一、生平和创作9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l2、思想内涵上:l第一,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l人被自己创造的物所主宰,人变成“非人”,失去了作为人的本质。l变形记:故事情节;主旨变形的艺术手法和表现人的异化主题巧妙结合一起,表现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分裂、自我的丧失、生存的痛苦。l第二,表现资本主义社会的非理性,人完全屈服于存在的威力之下。l审判和判决等小说,深刻暴露了人的各种异己力量对人施加淫威达到非理性、荒诞的程度,而人却无能为力,不得不屈服。l第三,反映资本主义世界危机时期的“困惑感”。l地洞等小说,通过小动物的这种困惑心理,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再动荡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人物惶惶不可终日的处境。一、生平与创作2、思想内涵上:10一、生平与创作一、生平与创作l第四,暴露官僚机构的腐朽专横和反动统治的罪恶残忍。l流放地等小说表现了卡夫卡对官僚深恶痛绝。l第五,克尔凯戈尔存在主义哲学体系在文学上的反映,以及现实在其内心世界里的折射。l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只能听凭无常命运的摆布;人的自我存在是一种痛苦;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和荒诞的;以及人性本恶等。这些思想在卡夫卡的小说中都有体现。l3、艺术上:l第一,象征。卡夫卡的象征既寓意深奥,又可以理喻,既有鲜明的轮廓,又包含多层的含义。l第二,荒诞。小说情节扑朔迷离,宛若一个凄惶迷茫的梦魇世界。l第三,佯谬。又称悖论。饥饿艺术家的主题悖论。l第四,意识流。通过人物的各种形式的内心语言所表现的流动状态的意识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l第五,冷漠的笔调和痛苦的幽默一、生平与创作第四,暴露官僚机构的腐朽专横和反动统治的罪恶残11二、城堡二、城堡l(一)、城堡的故事概括l(二)、“城堡”的多解性l1、神的恩典的象征,是神驾驭人的命运的象征。l小说所要表现的是,人和神之间不可能通过合理的途径沟通;人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神的恩典。l2、权力的象征、国家统治机器的缩影。l城堡即使奥匈帝国的写照,也是对极权统治即将来临的预示。l3、荒诞世界的象征。城堡揭示了人的不由自主,这正是现代人的危机。l4、卡夫卡父亲的象征。反映了父子冲突的主题。l(三)、K的形象寓意l一生追求的是生存前提、安居乐业和成为社会中的一员,一个衣着简朴乃至寒酸的“浮士德”。二、城堡12第三节第三节 奥尼尔奥尼尔l一、生平和创作l(一)、生平l水手生涯 “要么当艺术家,要么什么都不是”l(二)、创作经历l(1)19131920年是他的学习阶段,主要创作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独幕剧,题材多取自自己早年所熟悉的海上生活。l(2)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其创作的第二时期。深受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启迪,用多种手法、从多种角度对人生的真谛和人物内心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开掘,创作出一批五光十色的多幕剧。l天边外 琼斯皇 悲悼(三部曲)l(3)19391943年,是其创作的后期,也是他创作的巅峰期。l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第三节 奥尼尔一、生平和创作13二、毛猿二、毛猿l(一)、剧情梗概l(二)、剧本主题l(1)个人与现代文明社会的对立关系;l(2)寻找自我归属,寻找现代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价值。l(三)、剧本主要的艺术特色l(1)思想直觉化;巧妙利用音响效果l(2)剧情安排上注重内在的主观合理性l(3)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是个性化和类型化兼而有之,是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的融合。二、毛猿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