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课件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40935827 上传时间:2024-05-1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技v教学目标:了解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v教学重点:隋唐五代的文学与艺术,隋唐五代的科学与技术。v教学难点:隋唐五代文学艺术出现繁盛的原因。v教学时数:2课时。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教学目标:了解隋唐五代的文1v一、文学 v二、艺术v三、科学技术一、文学 2一、文学1、诗v诗是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文学的主体内容。唐诗按作者生年分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时期。v初唐,即高祖到睿宗时期。初唐四杰。高宗到武后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即玄宗肃宗时期。代表人物为王维、李白和杜甫。王维,善长五言诗,开元天宝时被称为“文坛霸主”。李白,堪称唐代诗苑第一人。杜甫,字子美,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有“诗史”之称,诗作能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内容深刻。v中唐,即代宗到文宗时期。代表人物为白居易和元稹。v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位,白诗最大特点是通俗易懂,但由此一来,有些诗“近乎鄙俚”之语(惠洪全斋夜话),降低了作品的艺术性。元稹,与白居易见解、风格同,并称“元白”。二人的诗的史料价值可贵。v晚唐,即武宗到唐末。代表人物为李商隐和杜牧。v李商隐,所写的抒情诗文字与音节高度和谐,被后人举为诗的美的典范。v杜牧,代表作有抒情诗泊秦淮等。v晚唐诗人中有影响的还有李贺、皮日休、杜荀鹤等。诗作多,艺术性高,大都模仿盛唐诗风,包括李商隐、杜牧,被称“小李杜”。总的看来,随着唐王朝的衰落,诗的时代渐渐的过去了。一、文学1、诗诗是隋唐五代尤其是唐代文学的主体内容。唐诗按3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课件4一、文学2、词w 唐末词人主要有温庭筠和韦庄。温庭筠,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既写诗又写词,成就大的是词。他是大量写词的第一人,被后人奉为词作正宗。韦庄,他写词语言朴素明白,尤善长写离别相思之情,风格很清新。w 五代十国时期词作中心在川蜀和南唐。后蜀时赵崇祚编选词集花间集,收录唐末五代十国18位作家500首词,人称“花间派”;温、韦均被收,主要作者为前后蜀人士。南唐词作也很发达,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延已和李煜。冯延已,近人王国维评其词不失五代风格,又开北宋一代风气。李煜,字重光,即南唐李后主。在词作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一、文学2、词 唐末词人主要有温庭筠和韦庄。温庭筠,5温庭筠李煜温庭筠李煜6一、文学3、文体的变化与古文运动n n南北朝时期尤其南朝通行骈体文,这种文体韵律明快,也能写出好作品,南北朝时期尤其南朝通行骈体文,这种文体韵律明快,也能写出好作品,读起来上口,但作为公文用,显得呆板。隋初李谔极言骈体之弊,文帝读起来上口,但作为公文用,显得呆板。隋初李谔极言骈体之弊,文帝曾下令公文不得用此文体,但不奏效。唐初仍通行,陈子昂等再次呼吁曾下令公文不得用此文体,但不奏效。唐初仍通行,陈子昂等再次呼吁废之建议废之建议“文字复古文字复古”,即改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体。直到唐中叶以后,即改用秦汉以前的古文体。直到唐中叶以后,经韩愈、柳宗元倡行,才实现了文体改造。韩愈推崇先秦秦汉的散文体,经韩愈、柳宗元倡行,才实现了文体改造。韩愈推崇先秦秦汉的散文体,主张用古散文取代骈体文,故称主张用古散文取代骈体文,故称“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名义上复古,实际在古。名义上复古,实际在古散文传统基础上创新,返求自由、质朴的新散文体,是使文体、文风、散文传统基础上创新,返求自由、质朴的新散文体,是使文体、文风、语言全面进步的革新运动并且提出语言全面进步的革新运动并且提出“文以载道文以载道”,重视内容,反对空洞,重视内容,反对空洞形式美,以文害义。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身体力行,把新散文形式美,以文害义。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身体力行,把新散文体用于政论、传记、书信以及序跋、墓志铭中,写了大量优秀散文,如体用于政论、传记、书信以及序跋、墓志铭中,写了大量优秀散文,如师说师说、原道原道等。他的散文气势大,文字极为精炼,不仅为当时等。他的散文气势大,文字极为精炼,不仅为当时所重,也为后代所传。所重,也为后代所传。n n柳宗元是韩愈古文运动中的得力参与者,他的主要贡献是创作了大量优柳宗元是韩愈古文运动中的得力参与者,他的主要贡献是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散文。在参与美的散文。在参与“二王八司马二王八司马”改革被驱之后,他更深入地了解了社改革被驱之后,他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作品更有深度和力度,会,作品更有深度和力度,捕蛇者说捕蛇者说即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他写自即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他写自然风景然风景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把自己的遭遇、情绪融入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把自己的遭遇、情绪融入自然山水之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新散文的杰作。融,浑然一体,成为新散文的杰作。n n古文运动经韩愈、柳宗元倡行,在改变唐代文体、文风方面起到了很大古文运动经韩愈、柳宗元倡行,在改变唐代文体、文风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虽然唐后期的制诰仍有用骈体文的,到北宋欧阳修再倡古文运动作用。虽然唐后期的制诰仍有用骈体文的,到北宋欧阳修再倡古文运动之后骈体文才退出文坛,但后人称古文运动的之后骈体文才退出文坛,但后人称古文运动的“唐宗八大家,文章数韩唐宗八大家,文章数韩柳柳”,即含有推崇韩愈、柳宗元首倡之功的意思。,即含有推崇韩愈、柳宗元首倡之功的意思。一、文学3、文体的变化与古文运动南北朝时期尤其南朝通行骈体7第十一讲隋唐五代的文学艺术与科技课件8一、文学w4、传奇小说w唐代传奇小说由六朝志怪小说发展起来,盛唐和中唐传奇小说数量较多,流传下来90余种,这些小说有短篇有中篇,情节起伏,人物刻画生动,语言幽默通俗,标志着小说创作走向成熟了。w5、通俗文学w通俗文学的形式在唐代主要是变文。变文是在佛教的影响下产生的。僧侣演讲佛语经文,对寺院僧人直接讲佛经,称为“僧讲”;同时为了扩大影响,还常对僧侣之外的普通人讲,称为“俗讲”。所用的讲稿话本就是变文。南柯太守传-黄粱一梦 一、文学4、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黄粱一梦 9二、艺术1、书法w唐代书法即成熟又不老化,很活跃。这个时期的书法艺术可分作三个阶段。w隋朝和唐初。唐朝中期的书法艺术成熟,成就最高的时期,最有影响的是颜真卿的“颜体”。唐朝后期。最有影响的是柳公权的“柳体”。唐中期有张旭和怀素,张旭酒后狂奔,然后落笔成书;怀素也是酒后动笔大起大落,并称草书“二圣”随着书法艺术上的成熟,这个时期的书法论也多了起来。欧阳洵和颜真卿都有讲书法的论著,在讲究具体技巧的同时,已经注意到了书法感悟的重要性,强调“神遇”即心灵感悟问题。怀素书法二、艺术1、书法怀素书法10二、艺术2、绘画w唐代是画家辈出的时期,并且绘画的种类也多了起来。可归为四类:w人物画。包括贵族人物、佛像故事、仕女等内容。善画贵族人物的有唐初阎立本。w山水画。隋朝展子虔的游青图是保存下来最早的山水画卷。山水画真正成为一个画派是唐中叶李思训父子和王维开始的。w禽兽画。隋唐以前禽兽多画在器皿上,唐代成为独立画种。韩平画马,有玄宗的名马照夜白;韦偃的牧放图画千余匹马,神态各异;韩滉五牛图等。w壁画。陵墓壁画以章怀太子墓及长乐公主墓、永泰公主墓内容丰富。佛洞壁画主要是敦煌莫高窟,内容是佛教故事,也有当时社会生活画面。二、艺术2、绘画唐代是画家辈出的时期,并且绘画的种类也多了11二、艺术w3、雕塑w雕塑含石雕和泥塑两类,石雕,佛像雕刻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开凿于北魏。泥塑。敦煌千佛洞的泥塑佛像半数以上出自唐朝,有的是独立的,有的与塑画配合,构思很巧妙。w4、音乐和舞蹈w音乐分燕乐和雅乐两种。燕乐是在欢宴场合演奏的乐曲,雅乐是祭祀时演奏的乐曲。w舞蹈在隋朝分文武和武舞,唐朝分健舞和软舞两种。二、艺术3、雕塑12三、科学技术w隋唐五代没有宋代那样的大发明,但有一些具体成就。w1、天文历法w最有成就的是唐代僧一行。一行在实际观测的基础上用3年时间编成大衍历,于开元十七年颁行全国,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隋唐时期天文历法专家很活跃,历法更改频繁,隋朝四改,唐朝十改,连“大衍历”也只推行了不到30年。w2、医药学w隋唐王朝的尚药局主管宫廷御用医药事务,太医署主管全国的医学教育。当时,分为医学和药学两部,孙思邈是隋末唐初医学家,后人尊之为“药王”。三、科学技术隋唐五代没有宋代那样的大发明,但有一些具体成就。13三、科学技术v3、数学v数学在隋唐时称算术,算学,国子监设有算学馆,教授生徒,唐代科考中有“算学”科,考中后授以官职,从事天文测算。v4、建筑v梁思成中国建筑史说:“唐之建筑风格,既以倔强粗壮胜,其手法又以柔和粗美见长,诚蔚为大观”,五代以后渐趋华丽。桥梁技术主要是隋代赵州桥。城市建设最突出的是长安城和洛阳城,尤其是长安城。佛塔在长安城有慈恩寺的大雁塔和荐福寺的小雁塔。两塔都是密檐式砖塔,为当时存放佛教经卷之用。陵墓建筑在唐代也有特点。咸阳附近有“关中十八陵”,保存最完整的是乾陵,规模最大的是太宗的昭陵。v5、雕版印刷术v最早的印刷方法是雕版印刷,这种方法起源于古代印章和碑刻的捶拓技术,是公元六、七世纪即隋唐之际形成的。雕版印刷已经成为一个新兴行业。三、科学技术3、数学14谢谢大家谢谢大家谢谢大家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