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检验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40928736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19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检验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临床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检验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临床微生物学肺炎链球菌检验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致病性球菌w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w 表皮葡萄球菌w链球菌属 链球菌w 肺炎链球菌w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w 淋病奈瑟菌2024/5/181致病性球菌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2023/1/81致病性球菌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2023/7/241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寄生于人类上呼吸道,多数不致病。2024/5/182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l1形态结构l2培养特性l3生化反应 l4抗原结构l5抵抗力特点 l6.变异性2024/5/183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1/83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7/243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w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w有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2024/5/1841.形态结构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1.形态结构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2024/5/1852023/1/852023/7/2452023/1/852.培养特性w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w 兼性厌氧,C02 5-10%生长最好。w溶血性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w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后期因产生自溶而变得澄清 2024/5/186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20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203生化反应 w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w胆汁溶解试验阳性:加入胆汁或10%去氧胆酸钠,37.,5-10min,激活本菌的自溶酶,出现溶菌现象。2024/5/1873生化反应 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2023/1/873生化反应 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2023/7/242024/5/1882023/1/882023/7/2482023/1/88w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平板上,用optochin纸片贴于接种区中央,35需氧培养过夜,抑菌圈 18mm。2024/5/189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平板上,用opt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平板上,用opt2024/5/18102023/1/8102023/7/24102023/1/8104抗原结构w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型引起大叶性肺炎。w菌体种属特异性抗原: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称C多糖。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人 血 清 中 称 为 C-反 应 蛋 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2024/5/18114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4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20min即死亡。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干燥抵抗力较强。2024/5/1812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20min即死亡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20min即死亡6.变异性 w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2024/5/18136.变异性 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6.变异性 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w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株细菌接种于不同组动物腹腔(每组接种一株细菌)。12小时后杀死小鼠解剖,取腹腔作荚膜染色试验。结果有一组只有少量细菌,且未见荚膜主要原因是什么?wA、动物对细菌不敏感 B、染色试剂不合标准 C、细菌毒力发生了变异wD、采标本时间过早2024/5/1814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所致疾病2024/5/1815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023/1/815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023/7/2415二、致病性1致1.致病物质w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w溶血毒素“O”:自溶后释放,能溶解人和动物的红细胞,高浓度对动物有坏死及致死作用。2024/5/18161.致病物质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1.致病物质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2.所致疾病 w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w仅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2024/5/18172.所致疾病 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2023/1/8172.所致疾病 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2023/7/2417三、微生物学检验(一)标本采集 痰、脓液、血液等。2024/5/1818三、微生物学检验(一)标本采集2023/1/818三、微生物学检验(一)标本采集2023/7/2418三、(二)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 革兰氏色染色,荚膜染色2024/5/1819(二)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 2023/1(二)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 2023/72.分离培养。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Optochin试验。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2024/5/18202.分离培养。2023/1/8202.分离培养。2023/7/24202.分离培养。2023.小鼠毒力试验 有毒力的菌株,接种后12-36h,死亡。2024/5/18213.小鼠毒力试验2023/1/8213.小鼠毒力试验2023/7/24213.小鼠毒力试验2第四节 奈瑟菌属(neisseria)2024/5/1822第四节 奈瑟菌属2023/1/822第四节 奈瑟菌属2023/7/2422第四节 奈瑟菌w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人是自然宿主w 主 要 致 病 菌 是 脑 膜 炎 球 菌(merningococcus)和 淋 病 球 菌(gonorrhoeae)2024/5/1823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人是自然宿主2023/1/8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人是自然宿主2023/7/2一、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2024/5/1824一、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2023/1/824一、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2023/7/2424一、脑膜(一)、生物学性状w1形态结构w2培养特性w3生化反应w4.抗原结构w5.抵抗力特点2024/5/1825(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1/825(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7/2425(一)、1形态结构wG-,肾形成双排列w在患者脑脊液标本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w无芽胞、无鞭毛,具有荚膜、菌毛。2024/5/18261形态结构G-,肾形成双排列2023/1/8261形态结构G-,肾形成双排列2023/7/24261形态2培养特性w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w血平板:半透明,灰褐色,圆形,湿润光滑露滴样菌落。w易自溶。2024/5/1827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的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的w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w卵黄双抗(EPV)平板:为无色,光滑湿润的菌落。w血清肉汤:呈微混浊。2024/5/1828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2023/1/8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2023/7/23.生化反应w分解葡萄糖、麦芽糖w硝酸盐还原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w氧化酶试验阳性2024/5/18293.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2023/1/8293.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2023/7/24293.生化4.抗原结构w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试A群2024/5/18304.抗原结构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试A群2023/14.抗原结构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试A群2023/75抵抗力特点w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60 5min死亡。w采集标本:注意保温迅速送检。w对磺胺类、青霉素、链霉素均敏感。2024/5/18315抵抗力特点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65抵抗力特点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6w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w A、低温 B、保温w C、防干燥 D、快速2024/5/1832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2023/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202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w1致病物质w2所致疾病w3.免疫性2024/5/183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1/83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7/2433(二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2.所致疾病:寄生在正常人鼻咽部,存在易患人群,与患者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缺陷有关。约2%-3%的人表现为流脑症状2024/5/1834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2023/1/834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2023/7/24341w3.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抗体,但不持久。2024/5/18353.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抗体,但不持久。2023/13.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抗体,但不持久。2023/7(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w 菌血症期病人采集血液w 有出血点或瘀斑者,可取瘀斑渗出液w 有脑膜刺激症状,抽取脑脊液 2024/5/1836(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023/1/(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023/7/2检验方法直接涂片检查 脑脊液或瘀斑渗出液,干燥固定后革兰染色,若发现G-双球菌,呈肾形成对,可初报2024/5/18372检验方法直接涂片检查2023/1/8372检验方法直接涂片检查2023/7/24372检验方法分离培养鉴定w 过氧化酶试验:阳性w 触酶试验:阴性w 血清凝集试验:阳性2024/5/1838分离培养鉴定2023/1/838分离培养鉴定2023/7/2438分离培养鉴定2023/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为淋病的病原体,人是唯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2024/5/1839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2023/1/839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2023/7/2439二、淋球菌(一)、生物学性状w1形态结构w2培养特性w3.生化反应w4抵抗力特点2024/5/1840(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1/840(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7/2440(一)、1形态结构w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w有荚膜,无芽胞和鞭毛 2024/5/18411形态结构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2023/1/8411形态结构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2023/7/24412培养特性w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培养,常用血液、巧克力等培养基w初次分离,须5-10%CO2才能生长发育w菌落:凸起,光滑、圆形,灰白色,半透明 2024/5/1842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液或血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液或血3.生化反应w氧化酶试验:阳性w触酶:阳性w只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w易自溶2024/5/1843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1/843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7/24433.生化反4抵抗力特点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1-2h,湿热55 5min,100 立即死亡。室温下存活1-2d。对消毒剂极敏感2024/5/18444抵抗力特点抵抗力弱,2023/1/8444抵抗力特点抵抗力弱,2023/7/24444抵抗力特点(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所致疾病3.免疫性2024/5/1845(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1/845(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7/2445(二1致病物质w菌毛,外膜蛋白等 2024/5/18461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等 2023/1/8461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等 2023/7/24461致病2所致疾病w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首位性病)2024/5/18472所致疾病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首位性病)2022所致疾病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首位性病)2023.免疫性 病后可产生相应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免疫力弱,不足以保护再感染。2024/5/18483.免疫性 病后可产生相应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免疫力3.免疫性 病后可产生相应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验2024/5/1849(三)微生物学检验2023/1/849(三)微生物学检验2023/7/2449(三)微生物学检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 立即送检2024/5/1850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2023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20232直接涂片镜检w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具有诊断意义w慢性淋病:镜检较困难 2024/5/18512直接涂片镜检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 2直接涂片镜检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生素(万古霉素、粘菌素、磺胺类等)的营养培养基上培养。2024/5/1852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氧化酶试验:阳性触酶:阳性(多数奈瑟菌为阴性)发酵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 PCR:灵敏,特异,标本不变限制(不需活菌)2024/5/1853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1/853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7/2453氧化酶试验:阳性202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郭刚 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2024/5/1854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绪论 2024/5/1855 绪论 2023/绪论 2023/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w概念: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原核)、病毒(非细胞)、真菌(真核)。w原核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核的区别2024/5/1856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概念:一群肉眼看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概念:一群肉眼看w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古细菌古细菌:(Archaeobacteria)嵌合进化或共生进化 真细菌:真核生物:2024/5/1857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2023/1/857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2023/7/2457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w(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有益和必需的,如:固氮菌;酿酒、制醋、抗生素、肠道正常菌群。w(2)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2024/5/1858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w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及与动植物、人类、自然相互关系。w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w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w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微生态学 等 2024/5/1859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微生物的进化分类、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微生物的进化分类、w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致病机理、免疫性及有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w临床微生物学(clinical microbiology):测重研究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提供诊断依据和指导用药。2024/5/1860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w1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n n()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n n()师师道道南南天天愚愚集集:清清乾乾隆隆年年间间,“东东死死鼠鼠,西西死死鼠鼠,人人见见死死鼠鼠如如见见虎虎。鼠鼠死死未未几几日日,人人死死如如圻圻堵堵”;“三三人人行行未未十十步步路路,忽死两人横截路忽死两人横截路”n n()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2024/5/1861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2023/1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2023/7w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显微镜培养基n()微生物的发现:列文虎克、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作用,创立巴氏消毒法)、李斯特、郭霍氏(固体培养、染色技术)郭霍氏法则:、。逐渐被淘汰。新的病原确定方法:核酸确定法核酸确定法 n()免疫学的兴起、分离:l牛痘、巴斯德(霍乱、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动物血清治愈白喉。n()抗生素的发现:l目前遇到的问题:滥用导致耐药性增高 2024/5/1862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2023/1/862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2023/7/24622w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n(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la传统病原卷土重来;lb新型病原。n(2)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la采用新技术;lb.各种致病因素的分子机理及调控。2024/5/1863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2023/1/863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2023/7/24633n(3)诊断技术的发展:l三大标记技术l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PCR,微量化,自动化。n(4)各种新型疫苗的研制l传统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n(5)免疫学独立l远远超越感染免疫的范畴。2024/5/1864(3)诊断技术的发展:2023/1/864(3)诊断技术的发展:2023/7/2464(3)诊断技术的w思考:思考:()预测微生物学发展下一阶段;()目前科学界研究热点?2024/5/1865思考:2023/1/865思考:2023/7/2465思考:2023/1/865w4基因组微生物学n()微生物在基因组前时代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地位;n()结构简单,可做为模型,模式生物模式生物;n()在基因组时代,作为急先锋;n()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成功,必然极大地改变微生物学科现状。w因此,微生物学研究正面临前所未有地机遇和挑战。w从上看出,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也是各种技术方法的发展,也是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历史。2024/5/18664基因组微生物学2023/1/8664基因组微生物学2023/7/24664基因组微生物学2四、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w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传统的病原微生物 条件致病菌w提供快速、准确的病原学诊断;w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目前检验科的主要任务。w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控。2024/5/1867四、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20 四、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研究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特征:20五、临微学习方法:重要性:与毕业后工作紧密相关。w()平时注意预习、复习;w()对内容上,紧紧围绕诊断,诊断又是由各种典型特性建立的方法来进行的 抓特性、去共性抓特性、去共性w()注意新动向。2024/5/1868五、临微学习方法:重要性:与毕业后工作紧密相关。2023/1五、临微学习方法:重要性:与毕业后工作紧密相关。2023/7第一篇微生物学 细菌学总论2024/5/1869第一篇微生物学 细菌学第一篇微生物学 细菌学一、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w(一)形态:个体微小、形态各异n球菌(coccus)n杆菌 (Bacillus)n弧菌与弯曲菌n螺旋菌及螺旋体n不规则形。2024/5/1870一、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一)形态:个体微一、细菌(bacterium)的形态与结构(一)形态:个体微w(二)结构:2024/5/1871(二)结构:2023/1/871(二)结构:2023/7/2471(二)结构:2023/1/基本结构:包括胞壁、胞膜、胞浆及核质l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肽聚糖。2024/5/1872基本结构:包括胞壁、胞膜、胞浆及核质2023/1/872基本结构:包括胞壁、胞膜、胞浆及核质2023/7/247 乙酰胞壁酸 聚糖骨架 .4糖苷键 乙酰葡糖胺 四肽侧链 五肽桥(苷氨酸)菌肽聚糖厚、层数多、立体状坚固。2024/5/1873 乙酰胞壁酸2 乙酰胞壁酸2图 金黄色葡萄球糖细胞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图 大肠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2024/5/1874图 金黄色葡萄球糖细胞细胞壁的图 大肠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图 金黄色葡萄球糖细胞细胞壁的图 大肠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膜磷壁酸菌细胞壁 壁磷壁酸 特殊结构 表面蛋白:SPA、M蛋白菌细胞壁 磷脂特殊结构 脂蛋白 类脂:毒性部分(外膜)脂多糖(LPS,内毒素):核心多糖:属和组特异 特异多糖:种和型特异2024/5/1875 膜磷壁酸2023/1/875 膜磷壁酸2023/7/2475和菌细胞壁差异:特特 征征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 强度较坚韧较疏松厚度厚,2080nm薄,510nm肽聚糖层数多,可达50层少,13层肽聚糖含量多,可占胞壁干重5080%少,占胞壁干重1020%磷壁酸+-外膜-+结构三维空间(立体结构)二维空间(平面结构)2024/5/1876和菌细胞壁差异:特 征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强和菌细胞壁差异:特 征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 强w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高渗培养基中:油煎蛋样菌落。在临床上注意型带来的漏诊。2024/5/1877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2023/1/877型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2023/7/2477型细菌:w2.特殊结构n荚膜(capsule):()保护作用;()致病作用:侵袭力;()免疫原性;()鉴别与分型。2024/5/18782.特殊结构2023/1/8782.特殊结构2023/7/24782.特殊结构2023/n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抗原。2024/5/1879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抗原。2023/1/鞭毛(flagellum):运动器官,抗原。2023/7/n菌毛(Pilus):()普通菌毛:粘附素;()性菌毛:根,长而粗,菌转移质粒,耐药及毒力质粒。2024/5/1880菌毛(Pilus):()普通菌毛:粘附素;()性菌毛:菌毛(Pilus):()普通菌毛:粘附素;()性菌毛:n芽胞(Spore):不利环境中的一种抵抗形式,是休眠体而非繁殖体。2024/5/1881芽胞(Spore):不利环境中的一种抵抗形式,是休眠体而非繁芽胞(Spore):不利环境中的一种抵抗形式,是休眠体而非繁二、细菌的繁殖与新陈代谢:w掌握几个概念:n自养菌、异养菌;n需氧菌、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微需氧菌。2024/5/1882二、细菌的繁殖与新陈代谢:掌握几个概念:2023/1/882二、细菌的繁殖与新陈代谢:掌握几个概念:2023/7/248专性厌氧菌有氧不生长,原因有二:厌氧菌缺乏细胞色素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因此不能氧化那些氧化还原电势较高的氧化型物质。厌氧菌缺乏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不能清除有氧环境下所产生的超氧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因而难以存活。2024/5/1883专性厌氧菌有氧不生长,原因有二:2023/1/883专性厌氧菌有氧不生长,原因有二:2023/7/2483专性厌n 群体细菌的生长繁殖曲线:l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2024/5/1884 群体细菌的生长繁殖曲线:2023/1/884 群体细菌的生长繁殖曲线:2023/7/2484 群四、消毒与灭菌w掌握几个概念: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非病原体的繁殖体和芽胞)的方法。无菌(Asepsis):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意思。防腐(Antisepsis):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2024/5/1885四、消毒与灭菌掌握几个概念:2023/1/885四、消毒与灭菌掌握几个概念:2023/7/2485四、消毒与 五、微生物的遗传变异w(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n 染色体n 质粒质粒(plasmid):细菌存在于染色体外的少部分(约12%)DNA,可决定细菌的一些生物学特性。n 转位因子:插入顺序、转座子、转座噬菌体 2024/5/1886 五、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023/1/五、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2023/7/质粒的生物学性质:1质粒并非细菌生存所必不可少的遗传物质。2质粒的传递(转移)是细菌遗传物质转移的一个重要方式。3质粒可自行失去或经人工处理而消失。4质粒可以独立复制。5可有几种质粒同时共存在于一个细菌内。2024/5/1887 质粒的生物学性质:2023/1/887 质粒的生物学性质:2023/7/2487 质粒的生物学w(二)细菌的变异现象n 形态与结构变异n 培养特性变异n 毒力变异n 耐药性变异2024/5/1888(二)细菌的变异现象2023/1/888(二)细菌的变异现象2023/7/2488(二)细菌的变异现w(三)细菌变异的机制n 突 变n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l转化转化(transformation)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通过与染色体重组,获得了供体菌的部分遗传特性。l转导转导(transduction)是噬菌体为媒介,把供细菌的基因转移到受体菌内,导致后者基因改变的过程。l接合接合(conjugation)是两个通过直接接触,在暂时的沟通中进行基因转移的过程。2024/5/1889(三)细菌变异的机制2023/1/889(三)细菌变异的机制2023/7/2489(三)细菌变异的机2024/5/18902023/1/8902023/7/24902023/1/890w(四)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n在细菌分类上的应用n在诊断中的应用n在预防中的应用n在治疗中的应用n检查致癌物质的作用n在遗传工程方面的应用2024/5/1891(四)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2023/1/891(四)遗传变异研究的实际意义2023/7/2491(四)遗传六、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w(一)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 常居菌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 过路菌 ()抵抗力下降;()长期化疗、放 疗、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免疫抑制剂患者;()外伤;()菌群失调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症。2024/5/1892六、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一)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2023/1六、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一)微生物与宿主的关系2023/7w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n()生物拮抗;n()促进机体免疫;n()与衰老有关:双歧杆菌;n()合成维生素和细菌素。2024/5/1893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2023/1/893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2023/7/2493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w(二)细菌的致病物质及作用:n细菌的表面成分:参与粘附、定植和侵入;n毒素及毒性蛋白和酶:l外毒素:l内毒素:2024/5/1894(二)细菌的致病物质及作用:2023/1/894(二)细菌的致病物质及作用:2023/7/2494(二)细菌 细菌外毒素举例 细菌种类细菌种类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 引起疾病引起疾病 毒素名称毒素名称 毒素作用方式毒素作用方式 白喉杆菌 +白喉 白喉毒素坏死性 霍乱弧菌 -霍乱 肠毒素引起小肠过度分泌液体 鼠疫杆菌 -鼠疫 鼠疫毒素可能坏死性 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破伤风溶血毒素 溶血性心脏毒素 破伤风痉挛毒素引起骨骼肌痉挛 产生荚膜杆菌 +气性坏疽 -毒素溶血性卵磷脂酶,坏死性 -毒素溶血性心脏毒素 -毒素溶蛋白性2024/5/1895 细菌外毒素举例 细菌种 细菌外毒素举例 细菌种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区别要点 外毒素外毒素 内毒素内毒素存在部位 由活的细菌释放至细菌体外为细菌细胞壁结构成份,菌体崩解后释出细菌种类 以革兰氏阳性菌多见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化学组成 蛋白质(分子量27,000900,000)磷脂一多糖一蛋白质复合物(毒性主要为类脂A)稳定性不稳定,60以上能迅速破坏耐热,60耐受数小时毒性作用 强,微量对实验动物有致死作用(以ug计量)。各种外毒素有选择作用,引起特殊病变,不引起宿主发热反应。抑制蛋白质合成,有细胞毒性、神经毒性、紊乱水盐代谢等稍弱,对实验动物致死作用的量比外毒素为大。各种细菌内素的毒性作用大致相同。引起发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血症、施瓦兹曼现象等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经甲醛处理,可脱毒成为类毒霉,仍有较强的抗原性,可用于人工自动免疫刺激机体对多糖成份产生抗体,不形成抗毒素,不能经甲醛处理成为类毒素2024/5/1896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 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 w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包 括在医院中活动的所有人群。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 2024/5/1897医院感染: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包 医院感染:医院中发生的一切感染。包 致病性球菌w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w 表皮葡萄球菌w链球菌属 链球菌w 肺炎链球菌w奈瑟菌属 脑膜炎奈瑟菌w 淋病奈瑟菌2024/5/1898致病性球菌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2023/1/81致病性球菌葡萄球菌属 金黄色葡萄球菌2023/7/249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寄生于人类上呼吸道,多数不致病。2024/5/1899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属链球菌科,链球菌一、生物学性状l1形态结构l2培养特性l3生化反应 l4抗原结构l5抵抗力特点 l6.变异性2024/5/18100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1/83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7/24100一、生物学1.形态结构w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w有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2024/5/181011.形态结构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1.形态结构G+,呈矛尖状,成双排列,标本或液体培养中成链状2024/5/181022023/1/852023/7/241022023/1/852.培养特性w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w 兼性厌氧,C02 5-10%生长最好。w溶血性菌落周围有草绿色溶血环。w 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4h,呈均匀混浊,后期因产生自溶而变得澄清 2024/5/18103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202.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含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203生化反应 w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w胆汁溶解试验阳性:加入胆汁或10%去氧胆酸钠,37.,5-10min,激活本菌的自溶酶,出现溶菌现象。2024/5/181043生化反应 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2023/1/873生化反应 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2023/7/242024/5/181052023/1/882023/7/241052023/1/88w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平板上,用optochin纸片贴于接种区中央,35需氧培养过夜,抑菌圈 18mm。2024/5/18106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平板上,用optOptochin敏感试验阳性:单个菌落涂于血平板上,用opt2024/5/181072023/1/8102023/7/241072023/1/8104抗原结构w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型引起大叶性肺炎。w菌体种属特异性抗原:多糖抗原,存在于细胞壁,称C多糖。在钙离子存在时,C多糖可与正常人 血 清 中 称 为 C-反 应 蛋 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的球蛋白结合,发生沉淀。2024/5/181084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4抗原结构 荚膜多糖抗原:多糖抗原,型特异性,共85型,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20min即死亡。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对干燥抵抗力较强。2024/5/18109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20min即死亡5抵抗力特点 较弱,加热56,20min即死亡6.变异性 w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2024/5/181106.变异性 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6.变异性 荚膜变异:有荚的光滑(S)型菌有毒力,失去荚膜w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株细菌接种于不同组动物腹腔(每组接种一株细菌)。12小时后杀死小鼠解剖,取腹腔作荚膜染色试验。结果有一组只有少量细菌,且未见荚膜主要原因是什么?wA、动物对细菌不敏感 B、染色试剂不合标准 C、细菌毒力发生了变异wD、采标本时间过早2024/5/18111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20、把小鼠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肺炎球菌荚膜形成试验,分别将两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所致疾病2024/5/18112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023/1/815二、致病性1致病物质2023/7/24112二、致病性11.致病物质w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w溶血毒素“O”:自溶后释放,能溶解人和动物的红细胞,高浓度对动物有坏死及致死作用。2024/5/181131.致病物质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1.致病物质荚膜: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2.所致疾病 w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w仅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引起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等。2024/5/181142.所致疾病 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2023/1/8172.所致疾病 存在于正常人上呼吸道。2023/7/2411三、微生物学检验(一)标本采集 痰、脓液、血液等。2024/5/18115三、微生物学检验(一)标本采集2023/1/818三、微生物学检验(一)标本采集2023/7/24115三(二)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 革兰氏色染色,荚膜染色2024/5/18116(二)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 2023/1(二)检验方法及鉴定 1.直接涂片 2023/72.分离培养。胆汁溶菌试验。菊糖发酵。Optochin试验。与草绿色链球菌鉴别2024/5/181172.分离培养。2023/1/8202.分离培养。2023/7/241172.分离培养。203.小鼠毒力试验 有毒力的菌株,接种后12-36h,死亡。2024/5/181183.小鼠毒力试验2023/1/8213.小鼠毒力试验2023/7/241183.小鼠毒力试验第四节 奈瑟菌属(neisseria)2024/5/18119第四节 奈瑟菌属2023/1/822第四节 奈瑟菌属2023/7/24119第四节 奈瑟w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人是自然宿主w 主 要 致 病 菌 是 脑 膜 炎 球 菌(merningococcus)和 淋 病 球 菌(gonorrhoeae)2024/5/18120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人是自然宿主2023/1/8 为一群G-双球菌,严格寄生菌,人是自然宿主2023/7/2一、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 2024/5/18121一、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2023/1/824一、脑膜炎球菌即脑膜炎奈瑟菌,2023/7/24121一、脑(一)、生物学性状w1形态结构w2培养特性w3生化反应w4.抗原结构w5.抵抗力特点2024/5/18122(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1/825(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7/24122(一)1形态结构wG-,肾形成双排列w在患者脑脊液标本中位于中性粒细胞内w无芽胞、无鞭毛,具有荚膜、菌毛。2024/5/181231形态结构G-,肾形成双排列2023/1/8261形态结构G-,肾形成双排列2023/7/241231形2培养特性w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w血平板:半透明,灰褐色,圆形,湿润光滑露滴样菌落。w易自溶。2024/5/18124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的 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必须在含有血清或多种氨基酸、无机盐的w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w卵黄双抗(EPV)平板:为无色,光滑湿润的菌落。w血清肉汤:呈微混浊。2024/5/18125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2023/1/8巧克力平板,蓝灰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的菌落。2023/7/23.生化反应w分解葡萄糖、麦芽糖w硝酸盐还原反应阴性,不分解尿素w氧化酶试验阳性2024/5/181263.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2023/1/8293.生化反应分解葡萄糖、麦芽糖2023/7/241263.生4.抗原结构w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试A群2024/5/181274.抗原结构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试A群2023/14.抗原结构可分9个血清群,对人致病的主要试A群2023/75抵抗力特点w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60 5min死亡。w采集标本:注意保温迅速送检。w对磺胺类、青霉素、链霉素均敏感。2024/5/181285抵抗力特点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65抵抗力特点对寒冷、光、热力,干燥等十分敏感。室温3h,6w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w A、低温 B、保温w C、防干燥 D、快速2024/5/18129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2023/12、对脑膜炎奈瑟氏菌的标本采送,哪一种是错误的?202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w1致病物质w2所致疾病w3.免疫性2024/5/18130(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1/833(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7/24130(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2.所致疾病:寄生在正常人鼻咽部,存在易患人群,与患者补体介导的杀菌活性缺陷有关。约2%-3%的人表现为流脑症状2024/5/18131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2023/1/8341.致病物质:内毒素、荚膜,菌毛2023/7/24131w3.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抗体,但不持久。2024/5/181323.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抗体,但不持久。2023/13.免疫性:病原可产生群特异性抗体,但不持久。2023/7(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w 菌血症期病人采集血液w 有出血点或瘀斑者,可取瘀斑渗出液w 有脑膜刺激症状,抽取脑脊液 2024/5/18133(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023/1/(三)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采集 2023/7/2检验方法直接涂片检查 脑脊液或瘀斑渗出液,干燥固定后革兰染色,若发现G-双球菌,呈肾形成对,可初报2024/5/181342检验方法直接涂片检查2023/1/8372检验方法直接涂片检查2023/7/241342检验方分离培养鉴定w 过氧化酶试验:阳性w 触酶试验:阴性w 血清凝集试验:阳性2024/5/18135分离培养鉴定2023/1/838分离培养鉴定2023/7/24135分离培养鉴定2023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为淋病的病原体,人是唯一天然宿主和传染源2024/5/18136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2023/1/839二、淋球菌 即淋病奈瑟菌,2023/7/24136二、淋球菌(一)、生物学性状w1形态结构w2培养特性w3.生化反应w4抵抗力特点2024/5/18137(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1/840(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2023/7/24137(一)1形态结构w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w有荚膜,无芽胞和鞭毛 2024/5/181381形态结构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2023/1/8411形态结构G-,球形或肾形,成对排列2023/7/24132培养特性w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液或血清的培养基上培养,常用血液、巧克力等培养基w初次分离,须5-10%CO2才能生长发育w菌落:凸起,光滑、圆形,灰白色,半透明 2024/5/18139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液或血2培养特性营养要求高,30-37 生长,须在含有血液或血3.生化反应w氧化酶试验:阳性w触酶:阳性w只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w易自溶2024/5/18140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1/8433.生化反应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7/241403.生化4抵抗力特点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1-2h,湿热55 5min,100 立即死亡。室温下存活1-2d。对消毒剂极敏感2024/5/181414抵抗力特点抵抗力弱,2023/1/8444抵抗力特点抵抗力弱,2023/7/241414抵抗力特(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所致疾病3.免疫性2024/5/18142(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1/845(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2023/7/24142(1致病物质w菌毛,外膜蛋白等 2024/5/181431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等 2023/1/8461致病物质菌毛,外膜蛋白等 2023/7/241431致2所致疾病w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首位性病)2024/5/181442所致疾病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首位性病)2022所致疾病侵犯人类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淋病(首位性病)2023.免疫性 病后可产生相应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免疫力弱,不足以保护再感染。2024/5/181453.免疫性 病后可产生相应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免疫力3.免疫性 病后可产生相应的细胞和体液免疫,但免疫力(三)微生物学检验2024/5/18146(三)微生物学检验2023/1/849(三)微生物学检验2023/7/24146(三)微生物学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 立即送检2024/5/18147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20231标本采集 泌尿、生殖道的各种分泌物、尿液20232直接涂片镜检w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具有诊断意义w慢性淋病:镜检较困难 2024/5/181482直接涂片镜检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 2直接涂片镜检急性淋病:嗜中性粒细胞内大量G-,肾形双球菌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生素(万古霉素、粘菌素、磺胺类等)的营养培养基上培养。2024/5/18149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3.分离培养鉴定 即采集即培养,常用含有两种以上抗氧化酶试验:阳性触酶:阳性(多数奈瑟菌为阴性)发酵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 PCR:灵敏,特异,标本不变限制(不需活菌)2024/5/18150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1/853氧化酶试验:阳性2023/7/24150氧化酶试验:阳性20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郭刚 临床微生物及免疫学教研室2024/5/18151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和微生物学检验 绪论 2024/5/18152 绪论 2023/绪论 2023/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w概念:一群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原核)、病毒(非细胞)、真菌(真核)。w原核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细胞核的区别2024/5/18153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概念:一群肉眼看一、微生物(microorganisms):概念:一群肉眼看w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古细菌古细菌:(Archaeobacteria)嵌合进化或共生进化 真细菌:真核生物:2024/5/18154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2023/1/857最新生物进化分类法:2023/7/24154最新生物进化分类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w(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有益和必需的,如:固氮菌;酿酒、制醋、抗生素、肠道正常菌群。w(2)病原微生物: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2024/5/18155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大多数不致病,甚至是对人、动、植物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w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及与动植物、人类、自然相互关系。w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w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w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微生态学 等 2024/5/18156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微生物的进化分类、二、微生物学(microbiology):微生物的进化分类、w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有关病原微生物的生物性状、致病机理、免疫性及有关技术和理论的应用。w临床微生物学(clinical microbiology):测重研究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提供诊断依据和指导用药。2024/5/18157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w1 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n n()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保存;n n()师师道道南南天天愚愚集集:清清乾乾隆隆年年间间,“东东死死鼠鼠,西西死死鼠鼠,人人见见死死鼠鼠如如见见虎虎。鼠鼠死死未未几几日日,人人死死如如圻圻堵堵”;“三三人人行行未未十十步步路路,忽死两人横截路忽死两人横截路”n n()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人痘接种法:免疫最早概念。2024/5/18158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2023/1三、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1、微生物学的经验时期:2023/7w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显微镜培养基n()微生物的发现:列文虎克、巴斯德(发现微生物的作用,创立巴氏消毒法)、李斯特、郭霍氏(固体培养、染色技术)郭霍氏法则:、。逐渐被淘汰。新的病原确定方法:核酸确定法核酸确定法 n()免疫学的兴起、分离:l牛痘、巴斯德(霍乱、炭疽、狂犬疫苗)、白喉抗毒素动物血清治愈白喉。n()抗生素的发现:l目前遇到的问题:滥用导致耐药性增高 2024/5/18159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2023/1/8622实验微生物学时期(17世纪始):2023/7/24159w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n(1)新病原微生物的发现la传统病原卷土重来;lb新型病原。n(2)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la采用新技术;lb.各种致病因素的分子机理及调控。2024/5/18160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2023/1/8633 现代微生物学时期:近二、三十年2023/7/24160n(3)诊断技术的发展:l三大标记技术l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核酸杂交,PCR,微量化,自动化。n(4)各种新型疫苗的研制l传统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n(5)免疫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