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课件_00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0927356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151 大小:3.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课件_002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专题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课件_002_第2页
第2页 / 共151页
专题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取与净化课件_002_第3页
第3页 / 共1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三常十三常见气体的制取与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化pptxA A组组2014201820142018年广东中考题组年广东中考题组考点考点1 1常见气体的制备常见气体的制备五年中考五年中考1.(2015广东广州,18,2分)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C.稀释浓硫酸时,先把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水,边加边搅拌D.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答案答案D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故A错误;加热KClO3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故B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先把水倒入烧杯中,后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边加边搅拌,故C错误;加热试管时,应先预热,再集中加热,故D正确。解题关键解题关键C项,因为浓硫酸密度比水大,且稀释时放出大量热,若把水倒入浓硫酸会使水沸腾,发生危险。2.(2014广东,5,2分)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答案答案B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3.(2018广东深圳,12,8分)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1)MnO2做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验O2的方法是,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2)FeCl3溶液做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问题】哪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假设二:可能是Fe3+假设三:可能是Cl-【分析】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实验】操作现象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无明显变化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结论】假设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3)催化剂比较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填化学式)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答案(1)2H2O22H2O+O2BC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剂是水二(3)MnO2解析解析(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故发生装置选B,由于要制取干燥的氧气,需要使用浓硫酸进行干燥,故需要连接装置C,收集干燥的氧气只能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收集装置选E;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2)假设一不成立,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剂是水;由题表中的现象可知,Fe3+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故假设二成立。(3)相对FeCl3而言,MnO2是固体,不溶于水,便于回收后重复利用,故MnO2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第(1)问易误答验满的方法,注意题目是问检验氧气的方法。4.(2018广东,22,12分)根据下图(省略夹持仪器)回答问题:(1)仪器e的名称是。(2)用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备并导出氧气的装置应选取的仪器是c、h、(填序号),收集氧气(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应选取的仪器是(填序号)。(3)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备H2(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终止)应选取的仪器是(填序号)。(4)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课外小组同学利用(3)中产生的H2与金属钙反应制取CaH2(见下图)。请回答:洗气瓶中m、n应选下列试剂的、(填序号)。.NaHCO3溶液.NaOH溶液.浓硫酸为防止钙被氧化,在加热钙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防止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与玻璃管中Ca或CaH2反应,必须在导管末端再连接的装置是(说出仪器名称及所装试剂)。答案答案(1)量筒(2)2KMnO4K2MnO4+MnO2+O2a、ib、g、l或b、m、o(3)c、f、j、n或d、f、i、n(若选b,终止反应时液体不能全部进入f)(4)通入氢气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CaH2+2H2O2H2+Ca(OH)2装浓H2SO4的洗气瓶解析解析(1)仪器e的名称为量筒。(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使用高锰酸钾制备并导出氧气的装置即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装置,应选取的仪器是酒精灯、试管、导管、单孔橡胶塞,故选c、h、a、i;收集氧气(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有两种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对应的装置分别为“b、g、l”和“b、m、o”。(3)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备H2(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终止)的装置是固液不加热装置,若选用普通试管做反应发生器,可选仪器为c、f、j、n;若选用具支试管做反应发生器,可选仪器为d、f、i、n。(4)制取氢气过程中容易混有氯化氢气体,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然后用浓硫酸除去其中的水蒸气,故m为氢氧化钠溶液,n为浓硫酸;为防止钙被氧化,在加热钙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2H2+Ca(OH)2;为防止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与玻璃管中Ca或CaH2反应,必须在导管末端再连接的装置是装浓H2SO4的洗气瓶。关键点拨关键点拨第(4)题中,气体净化时,先除去杂质气体,再干燥气体,故先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5.(2018广东广州,27,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1)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备一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该方法制得O2的化学方程式是。可选用与(填序号)装置组合。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并验证其可燃性,可选用(填序号)与E装置组合,在E导管口点燃。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制备氢气点燃。电解水也可制得H2。装置如图F,管中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的生产方法是制约其作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科学家根据生产方法提出“绿色”氢气和“有污染”的氢气的概念,下列方法可获得“绿色”氢气的是。A.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再相互反应B.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C.利用煤燃烧发电,再电解水D.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答案答案(1)2KClO32KCl+3O2BC双手握住试管(2)A验纯甲BD解析解析(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氯酸钾法制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双手握住试管,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装置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进行验纯,以免发生爆炸。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用矿石生产锌和硫酸的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故A错误;在催化剂作用下,利用太阳能光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无污染,故B正确;利用煤燃烧发电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且能量转化效率低,故C错误;利用风能、水力发电,再电解水,过程中没有污染物生成,故D正确。6.(2017广东,22,12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填“b”或“c”);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则气密性良好。(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答案答案(12分)(1)漏斗(1分)C(1分)2KClO32KCl+3O2(2分)(2)塑料片上(1分)c(1分)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1分),若水面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能稳定保持液面不再下降(1分)(3)B(1分)固液不能分离(或不能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1分)(4)B(1分)b(1分)解析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漏斗;因反应物KClO3、催化剂MnO2均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故应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C,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有孔塑料片上;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c。(3)题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B,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固体和液体不能分离。(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因催化剂MnO2呈粉末状,容易从A、D、E的小孔中掉下,故最好选用装置B;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O2并测定气体的体积,应在b端连接一个量筒,进入量筒的液体的体积等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解题指导解题指导装置B中的小试管起到缓冲和液封的作用。7.(2017广东广州,27,10分)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一种常用的仪器,可用于滴加液体或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实验室部分反应装置如AD所示。(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制取气体通过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等选用相应反应装置,请完成下表空格。制取的气体反应物反应条件反应装置(填字母)O2KClO3固体催化剂MnO2固体、加热H2O2溶液催化剂MnO2固体、常温C或DCO2和常温或N2NH4Cl饱和溶液与NaNO2饱和溶液加热(3)关于装置C和D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项选择)A.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B.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C.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相同D.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答案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2)AO2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CDB(3)BD解析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装置A;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制取氧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装置C或D都可以作反应装置;给液体加热制取气体选择装置B。(3)装置C发生反应时,分液漏斗下端不用浸没在液体中,故A错误;装置D发生反应时,长颈漏斗下端必须浸没在液体中,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上口逸出,故B正确;装置C和D的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方法不相同,故C错误;制取H2常用锌粒与稀硫酸,装置C和D均可用于制取一定量的H2,故D正确。审题技巧审题技巧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8.(2016广东,23,12分)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E的名称为。(2)图AC是常见实验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请选择一个有错误的操作写出改正方法:。(3)选择仪器DI完成下列实验操作:用KMnO4制备O2,应选仪器(填序号),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并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应选仪器,其反应方程式为。(4)下图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H2,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画完整。答案答案(12分)(1)(1分)试管(2)(3分)B(1分)图A滴管应在未浸入溶液时(或空中)挤压胶头(1分),浸入溶液再松开胶头吸入溶液(1分)图C试管溶液应倒出一部分,使溶液体积不超总体积的1/3(3)(6分)DEFG(1分)2KMnO4K2MnO4+MnO2+O2(2分)DEI(1分)CaCO3+2HClCaCl2+CO2+H2O(2分)(4)(2分)见下图(每个仪器补画正确各1分)解析解析(3)用KMnO4制备O2可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可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用仪器I,将大理石放置于有孔塑料板上,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2,导气管短进长出。答题规范答题规范第(2)问题目要求写出错误的操作及改正方法,注意答题时不可漏掉任何一点。易错警示易错警示第(3)问中易将注意力集中在H和I的选择上而漏选铁架台。9.(2016广东茂名,27,10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可选择(填字母标号)装置收集二氧化碳;若用A装置作发生装置,可能造成的后果是。(3)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若用E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操作是:。答案答案(1)酒精灯(1分)(2)CaCO3+2HClCaCl2+H2O+CO2C或E(1分)没有形成液封,气体会逸出(3)2KMnO4K2MnO4+MnO2+O2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氧气从导管口c通入(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解析解析(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O2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择C(或E),用E装置收集CO2气体时,CO2应从b口进入,空气从c口排出;若用A装置作发生装置,长颈漏斗末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没有形成液封,会导致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3)B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且试管口有棉花,所以制取O2所用的原料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用E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应先将集气瓶装满水,再将氧气从导管口c通入。解题关键解题关键熟练掌握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归纳知识归纳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倒立于水槽中;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把导管口放在瓶口内开始收集气体,导管口一开始冒气泡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此时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收集满气体(瓶内的水全部排净)时,要在水下用毛玻璃片盖好后取出;若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备用,若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将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备用。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时,要先把导管拿出水面,再移走并熄灭酒精灯,否则,会有水倒吸到试管里,可能导致试管炸裂。10.(2016广东梅州,15,14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组装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填“前”或“后”)放置;B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2,应从上图中选择(填装置序号)进行组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结束后,从反应残留物中提取固体溶质时,按如下流程操作:反应残留物滤液固体溶质,过滤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填仪器名称);在蒸发过程中,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4)若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H2,H2从F装置的(填“a”或“b”)口通入。答案答案(1)前(1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分)(2)BE(2分)2H2O22H2O+O2(2分)(3)CaCO3+2HClCaCl2+CO2+H2O(2分)漏斗、玻璃棒(2分)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2分)(4)b(1分)解析解析(1)装置的组装顺序是先下后上,先左后右,因此,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前放置;B装置中长颈漏斗伸入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防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实验室应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B;收集较纯净的O2应用排水法,应选E装置。(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漏斗和玻璃棒;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4)H2的密度小于空气,选用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H2时,H2应从短管通入。思路分析思路分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则选择A装置;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则选择B装置。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较或看气体的溶解性,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答题规范答题规范注意切勿混淆“漏斗”与“长颈漏斗”;“玻璃棒”不能简写为“玻棒”;注意“蒸发皿”的正确书写。11.(2016广东广州,26,4分)实验室有如下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仪器名称:X;Y。(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将旋钮关闭,向X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观察到,说明气密性良好。(3)B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答案答案(4分)(1)长颈漏斗(1分)圆底烧瓶(1分)(2)水柱高度不变(1分)(3)冷凝(1分)解析解析(1)X是长颈漏斗;Y是圆底烧瓶。(2)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试管内压强不会发生改变,水柱高度不发生改变。(3)烧杯中的冷水起到冷凝的作用,可使水蒸气的温度快速下降,便于更快地收集到蒸馏水。解题关键解题关键要熟悉常见仪器的名称,掌握常见仪器的用途,明确实验操作的原理;第(2)问能从装置内气压变化的角度,分析出长颈漏斗内液柱的变化情况。12.(2015广东汕尾,22,11分)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反应结束后,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锰,除了玻璃棒外,还需要补充的玻璃仪器名称是、。(2)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氨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氨气(NH3),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3)图1中的C、D、E三种装置,均可用图2中的F装置代替。若用图2中的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CO2、CO2从F装置的(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用F装置进行排水法收集O2,可先在F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O2从F装置的口通入。(4)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加热后溶液又变成紫色的原因:。答案答案(1)2KClO32KCl+3O2A烧杯漏斗(2)B(3)ba(4)H2CO3H2O+CO2解析解析(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因为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故选装置A;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主要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和漏斗。(2)氧化钙是固体,浓氨水是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故选装置B。(3)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应从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a端通入。(4)碳酸不稳定,受热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故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考点考点2 2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和净化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和净化1.(2018广东,8,2分)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A.H2、CO、CO2B.N2、O2、CO2C.H2、CH4、COD.H2、CH4、CO2答案答案C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说明无CO2;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燃烧产物有水,即该气体组合中含有氢元素,故选C。2.(2016广东茂名,12,2分)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加入澄清石灰水D.插入燃着的木条答案答案D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A、B项错误;澄清石灰水只能鉴别二氧化碳,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故C项错误;在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中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继续燃烧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故D项正确。3.(2017广东深圳,12,8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化学方程式:NaCl+NH3+CO2+H2ONaHCO3+NH4Cl。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气体制备(1)二氧化碳气体制备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其化学方程式为。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2)氨气制备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NaHCO3制备物质NaHCO3NH4Cl溶解度/g(20)9.637.2(3)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4)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答案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C(2)BF2KClO32KCl+3O2(3)20时NaHCO3的溶解度小(4)氮肥解析解析(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C装置。(2)反应物Ca(OH)2和NH4Cl均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故选择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B;氨气可与硫酸反应,不与碱石灰反应,故选F装置进行干燥。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属于固体加热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NaHCO3的溶解度比NH4Cl小,故NaHCO3先从溶液中析出。(4)氯化铵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可作氮肥。思路分析思路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是否溶于水及气体的密度选择收集装置。4.(2014广东梅州,15,14分)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图仪器或装置进行气体制备,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填序号)进行组装。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先把玻璃管口,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内。(3)要制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在收集装置前增加盛有的洗气瓶。(4)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都可用到的装置是(填序号)。(5)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答案(1)长颈漏斗2KMnO4K2MnO4+MnO2+O2或2KClO32KCl+3O2(2)B、C用水湿润(3)浓硫酸(4)F(5)CO2+Ca(OH)2CaCO3+H2O解析解析(1)a为长颈漏斗,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可用加热KMnO4或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2)实验室制取CO2,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故选用B、C;玻璃管和胶皮管连接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湿润一下,再稍稍用力插入胶皮管即可。(3)干燥CO2,可选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5)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B B组组2014201820142018年全国中考题组年全国中考题组考点考点1 1常见气体的制备常见气体的制备1.(2018湖北武汉,6,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置分别与装置、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B.称量装置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若用装置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D.若用装置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答案答案B装置与连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不到干燥的氧气,故A不正确;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可以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从而求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B正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利用装置收集氧气时应该从b端通入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a导管口处验满,故C不正确;装置中集气瓶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无影响,故D不正确。2.(2017安徽,12,6分)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室可用方法收集氢气。(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写出1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答案答案(6分)(1)Zn+H2SO4ZnSO4+H2(2分)(2)铁架台(1分)向下排空气(或排水)(1分)(3)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寻找新型催化剂,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分)解析解析(1)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ZnZnSO4+H2。(2)仪器a为铁架台。氢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也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3)氢气作为新能源有三大优点:燃烧产物无污染、来源广泛、热值高。3.(2017河南,22,2分)2017年5月,我国宣布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1)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请将下图方框中该气体的发生装置图补画完整。答案答案(1)CH4+2O2CO2+2H2O(1分)(2)见下图。(只要画出试管,且试管口向下倾斜即可)(1分)解析解析(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条件是点燃。(2)制取甲烷的原料是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反应条件是加热,应选用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图中缺少大试管和固定试管的铁夹。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铁夹不能夹持在试管中部或底部;试管底部距酒精灯灯帽顶端的距离要合适,不可过高或过低。4.(2017甘肃兰州A,33,8分)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2)若选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则在装置G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填名称);(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从(选填“a”或“b”)端通入;(4)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氢气,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答案答案(每空1分,方程式2分,共8分)(1)装置B中长颈漏斗的下端浸入液面以下(2)B、G、D浓硫酸(3)A2KMnO4K2MnO4+MnO2+O2b(4)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解析解析(1)装置B中长颈漏斗下端没有浸入液面以下,产生的气体会沿长颈漏斗逸出。(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选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D;要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G作为干燥装置,干燥剂应用浓硫酸。(3)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发生装置选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氧气从b端通入,将空气从a端排出。(4)装置C相对于装置B多了一个多孔隔板和止水夹,可将固体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从长颈漏斗加入,打开止水夹时液体流下与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关闭止水夹,气体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制取并收集干燥二氧化碳需在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加一干燥装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用装置G收集气体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长管进,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从短管进;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从短管进;若用水将气体排出来,则水从长管注入。5.(2015北京,36,4分)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1关闭,打开K2、K3,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的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2)实验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3)实验2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内容装置实验1制备气体实验2测定气体含量.打开K1,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在K1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A(容积350mL)中为用排空气法收集的CO2,B中装满水。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15mLNaOH溶液(足量),充分反应.打开K2和K3答案答案(1)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2)Zn+H2SO4ZnSO4+H2打开K2、K3,关闭K1(3)50解析解析(1)用手捂住A瓶外壁,A瓶内空气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使A中空气进入B瓶,B瓶中有水,故会看到B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2)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欲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需增大A中压强,故应关闭K1,打开K2和K3。(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A中的压强减小,B中液体倒吸入A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160mL水,此时A中液体的体积即为CO2的体积,即175mL,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为100%=50%。考点考点2 2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和净化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和净化1.(2016重庆B,8,2分)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答案答案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不需加热,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C而不是A;又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可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浓硫酸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干燥,故选A。评析评析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关键是明确制取的原理及发生装置、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2.(2018河南,24,3分)下图装置可以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1)写出B装置玻璃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3)若没有A装置,则该实验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请说明原因。答案答案(1)Fe2O3+3CO2Fe+3CO2(1分)(2)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1分)(3)因为A装置能吸收CO2,若没有A装置,则杂质中的CO2也能使Ca(OH)2溶液变浑浊,对检验气体生成物造成干扰。(1分)解析解析(1)B装置中发生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2)尾气可以点燃或用气囊收集起来集中处理;(3)A装置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若没有A装置,则通入玻璃管的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二氧化碳也会使Ca(OH)2溶液变浑浊,会对生成的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不能达到检验气体生成物的目的。思路点拨思路点拨A装置是U形管,其中足量的碱石灰既可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吸收水。要验证B装置中是否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进入B装置的气体中一定不能含有二氧化碳,否则会对后续验证产生干扰。3.(2017新疆乌鲁木齐,16,12分)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锌粒与右图硫酸溶液(试剂瓶标签部分被腐蚀)反应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他们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H2;乙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SO2;丙同学认为:气体还可能是。【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1)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图中D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的(填字母序号)。(2)实验开始后,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3)H装置的作用是,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装置的作用是。(5)G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证明气体中含有H2。【实验结论】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反思与交流】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答案答案(每空1分,共12分)【猜想与假设】H2、SO2【实验探究】(1)长颈漏斗B或C(2)SO2(3)吸收SO2SO2+2NaOHNa2SO3+H2O(4)吸收水蒸气(5)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黑色固体变红【实验结论】丙【反思与交流】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只产生氢气或无污染(合理答案均可得分)解析解析【猜想与假设】气体还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由题图知a是长颈漏斗;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知选取的发生装置为B或C。(2)由资料知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观察到E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3)生成的二氧化硫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4)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F装置中的浓硫酸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5)氢气与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加热前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把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实验结论】由以上分析得出气体中既有氢气,也有二氧化硫,故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反思与交流】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锌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会污染空气。4.(2017河南,25,10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2)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H2C2O4H2O+CO2+CO。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接、接、接。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3)将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答案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2H2O+O2(1分)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磷(1分)(2)溶液变浑浊。(1分)Fe2O3+3CO2Fe+3CO2(1分)hgefc(或d)d(或c)b(1分)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防止CO污染空气。(1分)(3)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1分)2122.5332x30.9g-21.3g=(1分)x=24.5g(1分)答: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解析解析(1)双球管中分别装有石灰石、二氧化锰,当滴管中的液体滴下时,分别产生二氧化碳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注意标注反应条件、气体符号并配平;挤压右滴管后,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可产生氧气,燃烧管内有白磷和红磷,微热燃烧管后,白磷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红磷未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分别为4P+5O22P2O5,3Fe+2O2Fe3O4,2Mg+O22MgO,金属与氧气的质量比分别为124160=1,16864=1,4832=1,故等质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磷。(2)CO还原Fe2O3生成CO2,因此A装置中观察到氢氧化钙溶液变浑浊;B装置中发生的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注意标注反应条件和配平;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取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并验证气体产物,因此要先通过D装置除去二氧化碳,然后通过C装置除去水蒸气,接着通入B装置还原氧化铁,最后通入A装置验证气体产物,并且洗气及检验气体产物时,气体要“长进短出”,因此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h、g接e、f接c(或d)、d(或c)接b;题给装置中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可在装置末把尾气点燃或收集起来。(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则氧气的质量为30.9g-21.3g=9.6g;然后利用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计算出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易错警示易错警示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易错,要理解制取的一氧化碳中含有杂质气体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净化时要先除杂后干燥;然后还原氧化铁后再验证生成的气体产物是二氧化碳。5.(2015宁夏,19,10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两处明显的错误:,。(2)将图中的错误改正后,小军要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若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他选用了F装置,装置中所盛的干燥剂是,气体应从端通入。(3)小丽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她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是。用制得的氧气完成G装置所示实验时,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答案答案(1)A中酒精超过了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1分)B中锥形瓶内的导气管过长(答案合理均可得分)(1分)(2)BC(1分)浓硫酸(或浓H2SO4)(1分)b(1分)(3)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2分)分解反应(1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1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分)解析解析(1)A中酒精灯内酒精过多,超过了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二;B中锥形瓶内的导气管过长。(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发生装置选用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收集装置选C;二氧化碳可用浓硫酸干燥,应从F装置的b端通入。(3)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属于分解反应。G装置所示实验名称为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集气瓶中留有少量水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反应持续时间长,实验效果好。C C组教师专用题组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考点1 1常见气体的制备常见气体的制备1.(2014四川成都,10,3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B.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答案答案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为固体加热型,A正确;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要用固液常温型,B正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D正确。2.(2014江苏苏州,19,2分)下列有关玻璃导气管的使用图示正确的是(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答案答案D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该略伸入集气瓶口,故A项错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该伸到集气瓶底部,便于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故B项错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导管伸入试管内以刚露出橡胶塞为宜,便于气体的导出,故C错误;检验二氧化碳时,通过导管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溶液中,正确,故选D。3.(2016河南,21,4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实验室用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或C装置均可作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3)若用如图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H2,请简述操作步骤。答案答案(1)A、D(或A、E)(1分)2KMnO4K2MnO4+MnO2+O2(1分)(2)当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装置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到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脱离,反应即停止。(1分)(3)先将集气瓶盛满水,然后从a口通入H2。(1分)解析解析(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选择固体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A和向上排气法收集装置D或排水法收集装置E,故实验装置为A、D或A、E;(2)装置B与C均可制取二氧化碳,但B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停止原理是关闭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使管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3)当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时,首先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把氢气从短管通入。4.(2015山东菏泽,13,6分)某化学小组探究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并进行性质实验。下图是有关实验的部分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a仪器的名称为;甲同学用A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乙同学用B和C组合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个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填写“甲”或“乙”)。(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为使上述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上图装置(填字母序号),在该装置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乙同学将CO2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经过思考讨论后,设计了如图G装置,使该反应有了明显现象,则装置G中的现象为。答案答案(6分)(1)长颈漏斗乙(2)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FNaHCO3+HClNaCl+H2O+CO2(3)小气球逐渐膨胀起来或小气球变大解析解析(1)a是长颈漏斗;B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以乙同学的组合更便于控制反应。(2)甲同学利用装置D进行性质实验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将红色液体充分加热未能重新变为紫色,原因可能是: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氯化氢气体;为使红色液体加热后能重新变为紫色,在气体通入装置D之前可接入题图装置F,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3)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所以装置G中的现象为小气球逐渐膨胀起来。5.(2015上海,51,9分,)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仪器a的名称是;组装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选填“前”或“后”)放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编号药品甲乙丙丁大理石mg,块状mg,块状mg,粉末状mg,粉末状盐酸(过量)wg,稀盐酸wg,浓盐酸wg,稀盐酸wg,浓盐酸.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对照(选填实验编号)。.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a.反应更为剧烈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目的原料发生装置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制取二氧化碳块状大理石稀盐酸A制取氧气粉末状二氧化锰3%的过氧化氢溶液C答案答案试管前2H2O22H2O+O2.CaCO3+2HClCaCl2+CO2+H2O.乙.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b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程度适中,使气体平稳产生操作中控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加速度,使气体平稳产生解析解析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应先将酒精灯放置好,再根据酒精灯外焰位置调整试管高度,故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前放置。过氧化氢溶液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O2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对照实验要求其他变量相同,故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时,应选择相同状态的大理石和不同浓度的盐酸,故选择实验乙。.分析题表中信息可知,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或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也是实验研究的影响反应的因素。.与甲比较,丁的盐酸浓度大,且固体反应物为粉末状,故反应更为剧烈;丁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故选a、b。A中气体较平稳产生,是因为原料为块状大理石,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较小;C中气体较平稳产生,是因为通过控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加速度,可控制化学反应速率。考点考点2 2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和净化常见气体的检验、干燥和净化1.(2015山东德州,5,2分)下图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序号气体性质ABCD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772121217;用集气瓶收集该气体时,气体从短管进入,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用水处理尾气且使用了倒扣的漏斗,说明该气体极易溶于水,故选C。2.(2015江苏镇江,26,10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B装置中固体为锌粒,中加入试剂可制H2。要获得干燥的H2,应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的D装置,再用E装置收集,气体应从端通入(选填“a”或“b”)。(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5)若用F装置收集NH3,油层的作用是。答案答案(共10分,每空1分)(1)酒精灯分液漏斗(滴液漏斗)(2)A2KMnO4K2MnO4+MnO2+O2(3)盐酸(或稀硫酸)浓硫酸a(4)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随开随用,随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