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课件

上传人:20022****wzdgj 文档编号:240922741 上传时间:2024-05-18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湘潭生物机电学校2013.9.15民以食为天湘潭生物机电学校1水稻产业现况与发展趋势水稻产业现况与发展趋势水稻产业现况与发展趋势2一、水稻生产概述一、水稻生产概述 A.水稻水稻栽培历史:栽培历史:栽培历史:栽培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栽培历史已有栽培历史已有60007000年据浙江余姚河姆年据浙江余姚河姆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水稻,比泰国还早千余水稻,比泰国还早千余年。年。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一、水稻生产概述A.水稻栽培历史:3B.食米人口:食米人口: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除了我国,其他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有:东南亚各国、印度、孟加拉、日、韩等,这些国家的人口至少有18亿。另外,西非的冈比亚,殖民统治前以生产大米著称,人民以大米为主食.西亚不产水稻,当地的人却以大米为主食。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和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都是以大米为主食的。世界上其他种植水稻的还有美国、南美和非洲的部分地区,但不作为主食。这样,全世界人口有60多亿,其中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大约在26亿以上。B.食米人口:4(一)世界水稻分布情况(一)世界水稻分布情况(一)世界水稻分布情况5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位: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位:东亚、东6(二)亚洲主要水稻种植区域(二)亚洲主要水稻种植区域(二)亚洲主要水稻种植区域7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水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1,印度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29.5左右。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8(三)我国水稻分布区域(三)我国水稻分布区域(三)我国水稻分布区域9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东南丘陵等处,种植总面积大约4.3-4.4亿亩之间。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10各省水稻生产情况各省水稻生产情况我国有水稻生产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面积超过2万公顷的有27个,超过20万公顷的有19个,在南方就集中有15个超过20万公顷,依次是湘、赣、粤、鄂、桂、苏、皖、川、浙、闽、云、渝、贵、琼、沪,共2700万公顷,总产量17亿吨,其面积和总产量双双超过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也是我国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重点区域。各省水稻生产情况我国有水稻生产的30个112013年主产区稻谷种植面积变化年主产区稻谷种植面积变化1.国内国内稻谷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增幅将下降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增幅将下降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45720万亩,产量为20670万吨。2.东北东北粳稻粳稻种植面积顺势增加,以种植面积顺势增加,以黑龙江黑龙江为主为主全省水稻种植面积5950万亩,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1220万亩,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到965万亩。3.南方南方稻谷稻谷播种面积小幅增加,压单扩双播种面积小幅增加,压单扩双湖南省稻谷计划播种6194万亩,江西省早稻种植面积2271.5万亩。2013年主产区稻谷种植面积变化1.国内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增12(四)湖南水稻生产情况(四)湖南水稻生产情况根据调查,2013年湖南省稻谷播种6194万亩,同比增加52万亩,增幅0.8%。稻谷面积增加主要是“压单扩双”,中稻中稻面积1719万亩,调减57万亩;早稻早稻面积2189万亩,增加52万亩,晚稻晚稻面积2286万亩,增加56万亩。2013年湖南省优质稻比例提高。优质稻和杂交稻主导品种率达54%,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四)湖南水稻生产情况根据调查,2013年13 1.1.我国水稻产量我国水稻产量我国水稻产量我国水稻产量: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则占一半以上。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为19190万吨。我国以不到30%的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40%左右的粮食。我国水稻产区:水稻主生产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北平原。水稻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中国南方盛产水稻,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1.我国水稻产量:14 2.我国水稻单产变化我国水稻单产变化目前我国的水稻亩产量在世界上排在第四位,比第一名的澳大利亚的平均亩产低多斤。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为亿亩,其中杂交稻约占一半左右,平均亩产为斤。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培育的亩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达到斤。亩产增长三步曲亩产增长三步曲第一次飞跃以“高秆变矮秆”为标志,上世纪50年代,使水稻平均亩产量从不足100公斤达到近300公斤。第二次飞跃以“常规变杂交”为标志,上世纪70年代,水稻平均亩产量升至400公斤。第三次飞跃以“超级稻”为代表,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亩产量达到800公斤。目前已达到亩产1000公斤.2.我国水稻单产15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纵观世界水稻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2种模式,即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秧移栽种植技术。采用直播种植技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欧美国家。亚洲地区以育秧移栽为主,水稻插秧移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水稻移载种植模式主要是人工插秧种稻,生产工艺落后,作业条件艰苦,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作业效率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是农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我国在解放后就开始了对水稻插秧机械的研究,首选研制出的洗根苗水稻插秧机,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而未能推广,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台东风-2S型自走式水稻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批拥有机动插秧机的国家之一。在此以后,随着国家对农机投入的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到1976年,全国水稻插秧机械保有量达10万余台,水稻机械化插秧种植面积约3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1,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对世界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盘育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解决了育秧与机插秧的配套问题,使水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开发研制了国产2ZT-935系列水稻插秧机,目前该机已累计销售近2万台,对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16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种植地块小而分散;农村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减少了对农机的投入,农民还没有购买农机的经济实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水稻机械插秧水平降到了最低点,全国机插面积不足18万hm2,仅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0.5。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迫切。国家开始重视对农业的投入,水稻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农村集约化经营开始实施,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的回升和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开始了对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到1995年,全国水稻机械插身和机械化直播种植面积已达70万hm2,机械化程度提高到2.3,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相当低,发展潜力很大。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17二、优质稻行情二、优质稻行情所谓优质稻,是稻米品质达到国家或省颁布优质稻品种标准,并通过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或认定的水稻。按其品质不同分为一、二、三等,其中,三等为中档优质稻,二等为高档优质稻,一等特优质稻品种。GB1354-2009大米强制性国家标准从2009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标准在1986年大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将黄粒米、矿物质、色泽、气味等指标改为强制性指标,将原来的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将大米分为优质大米和大米两类,二、优质稻行情所谓优质稻,是稻米品质达182013年年9月月10日最新全国水稻价格走势日最新全国水稻价格走势2013年9月10日最新全国水稻价格走势19湖南水稻收购价格行情2013年9月水稻价格走势预测过去一周,国内粳籼稻谷市场价格与前一周持平,但粳籼稻米价差小幅降低。监测显示,粳籼稻谷方面,截至8月29日,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稻收购价为288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稻收购价为2520元/吨,两地价差为35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粳籼米方面,截至8月29日,黑龙江虎林地区粳米出厂价为4080元/吨,湖南长沙地区晚籼米出厂价为3820元/吨,两地价差为260元/吨,比前一周降低20元/吨。首先,粳籼稻米市场价格总体稳定。当前国内粳稻市场可流通粮源偏紧,加工企业基本从粮库采购稻谷,成本较高,而大米销售较为疲软,加工企业开工意愿较低。其次,随着7月以来国际稻米价格小幅上升,再加上南方沿海城市进口配额数量较低,进口大米在南方市场的竞争力有所减弱,部分产区市场价格和销量均有小幅回升。但8月底,随着泰国政府逐渐释放大米库存,越南大米订单遭遇取消,国际市场大米价格有所回落,价格优势或将重现。湖南水稻收购价格行情2013年9月水稻价格走势预测过去一20三、优质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优质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这几年来,湘潭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优质稻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名种少规模小种子知名品牌少,优质稻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首先,市场销售的品种多。受种子市场放开的影响,各企业和各经销单位在垄断经销某些品牌种子,以新取利,大多数种子经营户出于经营利润考虑,经营品种数量多,以致我县水稻品种多、杂、乱,适合本地主栽品种不突出,一品一片标准化栽植的规模面积更小。三、优质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这几年212、商标少加工链短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够,粮食深加工链条不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不够,本地没有一家规模型粮食精深加工企业,产业化程度仍然很低。粮食生产过程中产前、产中、产后、贮藏、运输、包装、销售等一条龙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青壮劳动力约有9万左右在外务工,在家种田的农民多在45岁以上,且老人和妇女占多数,这些人或是文化程度偏低,或者是体质低下,难以承担水稻增产、增效之重任。优质米注册商标少,知名商标更少,产品销售不畅,粮食生产经营规模小,效益差。2、商标少加工链短223、设施差科技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操作不便;虽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进展,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未显著提升。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大,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金融、科技等服务体系建设仍较落后,农村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我县农田基础设施大部分修建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由于缺乏建设资金,难于组织劳动力等因素约有50%的山塘、排灌沟渠於塞,排灌不畅,全县中低产田面积占水田面积的65%左右,高产稳产田不足40,制约了我县粮食的大型规模化发展和机械化农事操作。3、设施差科技低23四、发展优质稻生产对策四、发展优质稻生产对策1、因地制宜,建设优质稻生产基地对优质稻品种要合理规划,集中成片种植,便于统一生产管理,收购和贮藏加工。我县地形内高外低,将祝融峰围在中间,地势向西北、东南逐渐降低,形成两个倾斜面。在海拔200米以上建立衡山生态优质稻基地,包括望峰乡、东湖镇、开云镇、福田铺乡、沙泉乡、岭坡乡的村组,种植高档有机稻沁香1号、沁香2号为主,全程实行订单式生产;在涓水流域建立双季优质稻标准化基地,包括白果镇、新桥镇、江东乡、长青乡、贯塘乡等8个乡镇重点发展湘早籼42号、金优207、湘晚籼13号、玉针香为主的整建制优质稻生产区。四、发展优质稻生产对策1、因地制宜,建242、科学种田,普及优质稻高产栽培技术应用机插秧技术、抛秧技术、免耕技术、精准栽培技术等,提高产量及效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牵头,组织千家万户建立生产基地,与粮食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合同,统一品种、统一管水管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等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集约化生产效益。选用优质高产良种,适期播种,早稻采用薄膜覆盖育秧,3月中、下旬播种,确保安全播种发芽、成秧;中稻避开抽穗扬花期的高温影响来安排播期;晚稻在6月下旬7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移栽,确保9月20日前安全齐穗。以收获期定播种期,合理安排播种、移栽、抽穗,成熟“四期”。2、科学种田,普及优质稻高产栽培253、多方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场规律,谁投入、谁建设、谁受益原则,争取国家和省里的农业项目支持,并整合支农资金,改造优质稻主产区的基本灌溉设施、机耕道路、整理园林化田地、病虫防治设施,便于全程机械化生产,提高优质稻生产能力。从耕田、插秧、打药、收割,甚至烘干全部机械化操作,每亩可节省劳动力成本80-100元。3、多方投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64、做大做强,加快乐优质稻产业化生产扶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促进优质稻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引进知名粮食加工企业,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生产,同时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力度,促进耕地合理流转,发展种粮大户,提高规模生产效益。一般来说,通过订单生产,每百斤优质稻谷卖价能提高3-5元,同时粮食加工企业也可节约收贮成本3-5元,真正实现“双赢”。4、做大做强,加快乐优质稻产业化生产275、增强服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扩大先进适用技术集成示范,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要开展多层次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科技意识,引导农民学习水稻生产新知识、应用新品种、使用新技术。在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升基层农技站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狠抓水稻病虫害专业防治,提升病虫草害防控水平。5、增强服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286、多措并举,稳固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县政府要在贯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出台的扶持粮食生产的政策的同时,加大优质早稻生产的扶持力度,采取水稻集中育秧示范、粮食高产创建等方式引导农民多种早稻,种好早稻,并奖励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做好土地流转工作,积极引导农民采取转包、托管、租赁、代耕代种等方式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户集中,并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对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组织给予扶持。7、订单生产,建立优质稻公司化经营体系湘潭县2007年度优质稻订单生产签约仪式在县农业局六楼会议室举行,签约双方是来自湖南新皇粮米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王三灼和来自全县各乡镇农技站负责人,县农业局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6、多措并举,稳固善粮食生产长效机制29五、湘潭县优质稻基地简介五、湘潭县优质稻基地简介湘潭县优质稻生产起步比较早,但一直以来由于抗性弱、产量低、优质不优价等原因,发展步伐缓慢。自2001年起,由于优质稻的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的进步和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解决了优质稻优质不高产和优质不优价的问题,优质稻生产的比较效益不断提高,面积不断扩大。2006年全县发展优质稻10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58%,其中早稻优质稻22万亩、晚稻优质稻80万亩(其中中档优质稻49万亩、高档优质稻31万亩),以石潭、中路铺为重点乡镇,基地遍及全县。为了确保优质稻生产健康发展,我县坚持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化开发。2003年,湘潭市天稷米业有限公司在石鼓镇建立35018亩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04年,湘潭县弘达米业有限公司在青山桥镇、石鼓镇建立10000亩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04年,湘潭县聚宝米业有限公司在龙口、排头建立64000亩无公害优质稻生产基地;2004年,县农业局组织“聚宝”和“新皇粮”米业有限公司在石潭镇建立10000亩高档优质稻无公害生产基地;2005年,湘潭聚宝米业有限公司在中路铺建立10000亩绿色优质稻生产基地。2007年全县优质稻面积120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35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8%。五、湘潭县优质稻基地简介湘潭县优质稻302008年至2010年,湘潭县实施的财政支农整合项目,在运作模式、社会效果,都取很好的成效,得到了省、市财政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我县被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高档优质稻标准化基地建设县,对粮食生产尤其是高档优质稻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切实加强优质稻基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湖南省财政厅批准财政支农整合项目继续支持湘潭县优质稻产业。去年,湘潭县将投入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00万元,改善花石镇涓江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花石、排头、乌石、石潭、河口五个乡镇10万亩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其中重点支持五个核心区优质稻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面积共计3万亩。2008年至2010年,湘潭县实施的财政支农整合项目,在运作31六、优质稻品种选择六、优质稻品种选择(一)水稻优质品种应具备的条件1、产量要高:高产是优良品种最基本的条件,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共同决定的。2、适应性广:是指大面积生产上,在不同的土壤、气候和栽培条件下、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年份栽培下都能生长良好并获高产。3、品质要好:要求一要加工生产率高,二要外观好看,三要好吃,在评价米质优质的诸多指标中,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最为重要。4、抗逆性强:包括生物抗性(如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和非生物抗性(包括耐旱、耐寒、耐涝和耐高温等)。(二)选择水稻品种应坚持的几个原则:1、稻米品质要达到国标优质稻三级以上。2、要有较好的综合性状等生产优势。3、要通过审定定名或进入生产试验。4、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六、优质稻品种选择(一)水稻优质品种应具备的条件32(三)优质稻品种2006年,根据湖南省政府部署,湖南省农业厅从南方稻区征集121个水稻品种,分一季晚稻、双季晚稻2个类别进行品种对比试验,筛选28个品种送农业部检测,有23个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据悉,这批优质稻品种中,岳优360、岳优9113、三香优786、湘晚籼16号、宜s晚2号等5个已通过审定,进入大面积推广;其余18个品种已由湖南省农业厅组织区试。这批优质稻品种中,湖南省水稻所育出的4个双季晚稻品种,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据介绍,新评出的这批优质稻品种,适口性好,食味上佳,主要米质指标达“国标”。不仅有品质优势,也有产量优势。多数品种生育期120天左右,与现行耕作制度配套,且耐低温、抗倒伏、抗稻瘟,单产达到450公斤以上,能确保农民种植获得比较效益。(三)优质稻品种2006年,根据湖南33(四)湖南省目前主要推广的优质稻品种(四)湖南省目前主要推广的优质稻品种(1)早稻优质稻:湘早籼31号、中鉴100号、中优早81、中优早5号、浙9248、湘早143、湘两优68。中档优质晚稻金优207、培两优288、新香优80、T优259、(2)优质晚稻:湘晚籼10号、湘晚籼12号、H37优207、三香优516、H28优9113。(3)高档优质晚稻:湘晚籼13号、湘晚籼11号、湘晚籼9号、中香1号、天龙香103、爱华5号、爱华3号、中健2号。目前,早稻优质稻中还没有高档优质稻品种,高档优质稻中还没有杂交稻品种。(四)湖南省目前主要推广的优质稻品种(1)34六、栽培技术六、栽培技术(一)优质种苗1、推广品种。在我县主要推广衡晚香3号和湘晚籼13号。2、备足种子。每亩大田用种5斤。3、浸种消毒,减少种子带菌稻瘟病的发生与危害,首先必须具备初侵染源,种子带菌,老稻瘟病区是主要初侵染源,因此,浸种消毒工作非常重要。采用的消毒方法是用强氯精10克兑适量清水(水面高出后面2寸左右)浸种34公斤,消毒浸种时间为810小时,然后洗干净,采用少浸多露多起多落的浸种催芽方法,直至破胸整齐。对上季水稻发生了稻瘟病的田,采用将稻草全部烧毁,然后再进行整田抛(插)秧,减少稻瘟病发病的初侵染源。4、稀播壮秧。秧田与大田比为1:8。5、适时播种。衡晚香3号要求6月1315日播完,秧龄不超过30天,湘晚籼13号要求6月69号播种,秧龄不超过30天。六、栽培技术(一)优质种苗35(二)科学移栽1、适量施肥施足底肥,及时追肥;每亩施复混肥(氮13、磷5、钾7)80斤,加碳铵20斤作浪耙肥,追肥每亩施尿素15斤、钾肥15斤。(推荐用湘潭市先锋农场产品有机复混肥)。2、及时移栽。衡晚香3号7月17日前插完,湘晚籼13号7月15日前插完。插56,每蔸插56根,每亩插足10万以上基本苗3、不宜抛秧。湘晚籼13号全生育期和秧龄长。晚稻育秧期间温度高,生长快。秧苗纵向生动长难控制、易串根,抛栽困难。同时秧苗在软盘内生长时间过长,养分消耗贻尽。由于受生长条件的限制秧苗枯黄、素质差,抛栽后恢复生长慢,一般生育期延长57天,大田生长后期易受寒露风危害,严重影响产量,甚至失收。因此,要求用手插秧,确保丰收。(二)科学移栽36(三)、田间管理。1、科学管水:前期浅水促分蘖,中期够苗晒田,后期保持田间湿润,收获前落水干田。2、配方施肥:在高档优质稻种植区域,按土种在有代表性的稻田取土样,进行N、P、K水稻生长三要素分析,按照分析结果结合种植的高档优质稻品种对N、P、K需求的特点,按平均单产450公斤的目标产量制定出施肥配方,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同时强调辅以施用优质腐熟的人畜粪、沼液肥等有机肥料。如在姜畲镇塔岭管区的黄石村、力塘村、塔岭村、太交村,整面积5565.83亩,土种主要是红黄泥,选择了五丘有代表性的稻田,进行N、P、K三要素分析,分析结果:速效氮为:120168PPM;速效磷为:2256PPM;速效钾为:87180PPM,采用丰缺指标法,计算出施肥配方为:N:P2O5:K2O=12:5:8,(每亩施纯N1820斤计算),该配方肥每亩用量为40公斤,追肥(尿素)7.5公斤,钾肥7.5公斤,优质有机肥1000公斤作基肥施用。(三)、田间管理。37(四)病虫害绿色防治1、种子消毒:首先用清水选种,然后用强氯精浸种消毒。2、注意防治稻瘟病:要求在苗期、分蘖期、始穗期及时打药防治稻瘟病。控制稻瘟病的危害,除尽量减少初侵染源外,加强田间系统调查,合理使用防治药剂,科学施治是关键工作。在姜畲镇塔岭管区采用的具体办法是:一是对稻瘟病发生的老病区,设立定点调查田,23天进行一次田间调查,特别是在有利于稻瘟病发病的气候季节(日平均温度2830,晴雨相间温度大的时段)每天都要临天观察,及时发现稻瘟病。二是在水稻生长危险生育期(孕穗期、破口抽穗期、齐穗期)因为抗逆能力更差,危害损失最大,要特别注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三是药剂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苗期(从秧苗破口抽穗前),在抛(插)秧前23天,用“清道夫”60ml/亩或75%三环唑40克/亩兑水50斤喷雾防治。分蘖盛期(大田禾苗达最高苗数的时期)。用“清道夫”60ml/亩或75%三环唑40克,兑水80100斤喷雾防治。破口抽穗期(全田抽穗达5%左右的时候)。用40%富士一号5080ml/亩或用“庄艳”40克/亩兑水80100斤喷雾防治。齐穗期(全田抽穗达80%以上的时候),用4%富士一号5080ml/亩或用“庄艳”40克/亩兑水80100斤喷雾防治。3、其他病虫,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预测预报及时打药防治。(四)病虫害绿色防治1、种子消毒:首先38(五)配套措施:1、生产前与龙头企业签订生产收购合同,确保种植效益。2、在技术上派专人包干负责。3、为便于管理要求连片种植。4、应选择大垅田和无稻瘟病病源的地方作生产基地。5、优质稻标准化栽培,生产环节规范化操作。6、流水线加工,特色包装,市场直销。(五)配套措施:39七、绿色大米生产七、绿色大米生产1、概念:绿色大米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绿色、营养类大米。绿色大米是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大米。(一)基本特点七、绿色大米生产1、概念:绿色大米是402、特点:(1)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明。(2)饭粒油亮,香味浓郁。(3)蒸煮后出饭率高,粘性较小,米质较脆。(4)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5)横断面呈扁圆形,颜色白色透明的较多,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2、特点:413、具备条件、具备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5).农药含量不超过国家最低标准称为绿色大米。3、具备条件42(二)绿色大米生产技术1选择环境质量优良的生产基地产地环境基地远离工业区,无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及病原微生物污染,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要求。土壤条件耕层深厚、土质砂粘适中(中壤至轻粘土)、结构和耕性良好,养分丰富协调、供肥保肥性能好,H值6.07.5,具有较高的保水力和适当的透水通气性,稻田日渗漏1015mm,田面平整。上述土壤条件有利于节约肥料成本和管理成本,获得较好的产量、品质及效益。(二)绿色大米生产技术1选择环境质量优良的生产基地432安排适宜的品种及播种期选秧地,施基肥选地势较高、易排灌、背风向阳、土质肥沃疏松通气、管理方便的菜地,或地下水位1m以下的稻田。每平方米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kg、过磷酸钙100200g、氯化钾100150g,干耕干整,使肥泥混匀。整畦规格畦面宽1.1m,沟宽0.40.5m,长不超过15.0m,高0.3m,畦面土细碎,田四周开深沟排水。播前处理每667m2大田用杂交稻种子1.251.50kg,早季在清水中浸泡1012h,中、晚季810h,每4h换水1次,每次换水时通气15min;每667m2准备45片秧盘。播种畦面浇足底水,使10cm内土层湿透,之后在畦面铺上1层无污染塘泥,排上秧盘,横排2片、竖排3片,每667m2大田用561孔软盘45片;排好后往盘内灌营养土(塘泥),刮平;将处理好的种子定盘定量、分次匀播,空穴率控制在5%以内,播完蹋谷及清理盘面多余泥浆,刮平;最后,早季盖上薄膜,晚季盖上薄膜或无病虫稻草或其他秸秆。2安排适宜的品种及播种期443.大田期管理整地抛栽要求耙平、耙烂,表层有泥浆,无杂草、杂物。较粘田块提前1d整地,砂质田随整随抛。抛时宜薄皮水,抛后23d不进水,避开大风雨天气,每667m2抛1.8万2.0万丛,不超过2.2万丛。每23m留1条管理沟,抛时分区定量、多次补匀并使秧苗尽量垂直入泥。施肥严格遵循绿色食品肥料使用规则的规定,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搭配化肥,提倡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因土补施微肥的原则。每667m2施10kg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7;针对生产实际,注意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病虫滋生及倒伏。3.大田期管理454.病虫害综合防治防治原则:立足健身栽培,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选用生物、物理、生态防治等有效的非化学防治手段,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业防治:针对抛栽田有效穗多,齐穗期绿叶数多的群体特点,采用合理耕作制度,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组合),并实施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培育适龄多蘖矮壮秧,合理密植,够苗早烤,半旱养根,配方平衡施肥,避免偏氮,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清除病稻草及田埂杂草等,避免出现徒长、早衰、倒伏或其他不良群体现象发生。生物防治: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低毒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护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虫害的发生。物理防治:采用太阳能诱虫灯、黑光灯、振频灯或杀虫类等机械物理装置诱杀、捕杀害虫。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4.病虫害综合防治465.适时收获适熟标准:秆黄、穗黄,上部还有12片叶黄中略带绿,谷粒已有90%变黄,千粒重已稳定,稻谷含水量降至19%左右(稻草仍有50%含水量),此时即可收获。过早则青谷和秕粒多、出米率低;过迟则导致落粒和“穗上芽”等,均影响产量和品质,且不利于运输贮藏。6.及时晒谷稻谷收获后要及时干燥,早、中稻收割时,正值高温烈日季节,宜采用竹席等晒垫晒谷,晒谷摊晒厚度以每平方米12.5kg15.0kg为宜;如果用水泥晒坪晒谷,则可适当增加摊晒厚度,做到匀摊勤翻晒。晚籼稻收割期间温度较低,稻谷水分散失较慢,可用一般水泥晒坪晒谷。无论早、中、晚籼稻收割后,如遇雨天,稻谷不能及时干燥时,应放在干爽通风避雨的地方勤翻拌和薄摊严防堆沤发烧,影响品质。7.卫生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并备有防雨工具,不得与有毒、有害和有异味物品混装运输。8.安全贮存当稻谷含水量降到13%左右时,可入库安全贮存,贮存仓库应保持清洁、阴凉、干燥、无虫鼠害。稻谷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贮,收贮1个月以后才能加工。5.适时收获47八、有机大米八、有机大米(一)概念有机米指的是栽种稻米的过程中,使用天然有机的栽种方式,完全采用自然农耕法,从选择稻米到栽培的方法,困难度都比一般米高出很多哦!有机米使用的肥料一定要是有机肥,而且种植的土壤政府有规定,要有三年都没有碰到一点化学农药,这样子做可以完全消除稻米内可能有的重金属,或者是毒素,可以达到完全没有污染的效果。再加上完全专用的优良碾米机械设备,就可以达到完全香、Q、黏和无怪味的高品质效果。有机米,AA级绿色食品大米,绿色无污染,无农药残留!无公害大米,A级绿色食品大米,绿色少污染,少农药残留!一般大米,符合国家粮食卫生标准,最基本的粮食质量要求。八、有机大米(一)概念48(二)有机大米与其它大米的主要区别有六个特点:第一,有机大米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无公害大米和绿色大米则允许有限使用这些物质,并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第二,有机大米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土地从生产其它食品到生产有机大米需要两到三年的转换期,而生产无公害大米和绿色大米则没有转换期的要求。第三,有机大米在数量上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生产其它大米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第四,按照国际惯例,有机食品标志认证一次有效许可期为一年,一年期满后可申请“保持认证”,通过检查、审核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第五,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第六,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因地制宜、市场运作。有机米与区别(二)有机大米与其它大米的主要区别有六个特点:49(三)为什么有机米好1、“有机大米”有何优点?有机米除了要求绝对无农药残留外,有机米是使用良质米做为栽培品种,且市售有机米一般均为新鲜的米,因此其食味质量极优。有机米是采用自然的方式栽培,因此烹煮后的米饭,散发出自然的风味,让您食用后非常的自然,因此有机米可以说是最尊贵的米。2、食用“有机大米”有什么好处?米食为中国人的主食,长期食用到化学农药的米食无形中增加身体的肝、肾的负荷,所引起相关的并发症更导致现代文明病发生,跃居国人十大死因。米饭除了可以提供我们生长所需的能量外,更可避免脂肪摄取过量,所造成的各种疾病。有机米具有安全无农药残留及食味特优的好处(三)为什么有机米好50(四)发展趋势近十多年来,全球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得到迅速发展。2000年全球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680万hm2,有机食品已风靡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有机食品开发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1998年后有机食品年出口增长率在30%以上,越来越多的外商想进口我国的有机大豆、稻米、花生、蔬菜、茶叶、果品、棉花等产品,中国成为亚洲主要生产出口有机食品的四个国家之一。有机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也是创建良好农田生态、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必需。(四)发展趋势51(五)生产要求按有机生产的要求,设置有机生产区、隔离带、缓冲带,建立排灌分渠水系,实施有机栽培方法。1、选用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稳产品种,实施系统内种源循环;中优早、中鉴、香两优。2、系统内肥源的应用3、有机液肥和有机菌肥应用4、实施稻鸭共育技术5、病虫草害的治理和效应有机农业所追求的不是要消灭害虫、病原菌和杂草,而是要达到相对的平衡。从促进水稻健康入手,提高作物自身抗御病虫害的能力。有机农业本身是一种生态农业,有利于天敌繁衍增殖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生态。(五)生产要求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