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课件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240909127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7.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乳腺肿块:1、部位:乳腺外上区域 2、数目:单侧乳腺单发肿块为多见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 4、形态和边界: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 5、硬度: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乳腺肿块:1、部位:乳腺外上区域 2、数目:单侧乳腺单发肿乳腺疼痛?无痛?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肿瘤伴有炎症: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肩部胀痛 乳腺疼痛?无痛?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头溢液?单侧单孔?血性或浆液性 乳头溢液?单侧单孔?血性或浆液性 皮肤改变?皮肤粘连?浅表静脉曲张?皮肤发红?皮肤水肿 皮肤改变?皮肤粘连?浅表静脉曲张?皮肤发红?皮肤水肿腋窝淋巴结肿大?同侧腋窝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肿大?同侧腋窝淋巴结 乳头和乳晕异常?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乳头糜烂 乳头和乳晕异常?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病史?肿块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 病史?肿块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查体:视诊?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查体:视诊?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查体:触诊乳腺?手指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记录部位?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 查体:触诊乳腺?手指平摸?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查体:触诊淋巴结?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站淋巴结?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检查,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查体:触诊淋巴结?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X线检查?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X线检查?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超声显像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显像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热图像检查?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热图像检查?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近红外线扫描?波长为600900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近红外线扫描?波长为600900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CT检查?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CT检查?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乳腺导管内视镜?直视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对病变导管准确定位给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尤其在钼靶X线检查未见钙化灶的导管内癌患者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等。乳腺导管内视镜?直视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麦默通(Mammotome,MMT)微创旋切系统?通过微创性外科手术的方法对乳房肿块性疾病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最新治疗系统。对乳腺可疑病灶应用Mammotome微创旋切活检可明确诊断,降低了乳腺良性病变的手术率 麦默通(Mammotome,MMT)微创旋切系统?通过微创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癌胚抗原(CEA):?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癌胚抗原(CEA):?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乳腺纤维腺瘤:?青年妇女(2030岁左右?多位于乳腺外上象限?圆形或扁圆形?一般在3cm以内?单发或多发?质坚韧?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分界清楚,无粘连,触之有滑动感?肿块无痛,生长缓慢?在妊娠时增大较快。乳腺纤维腺瘤:?青年妇女(2030岁左右?多位于乳腺外乳腺增生症?内分泌的功能性紊乱引起?既非炎症,又非肿瘤,而是正常结构的错乱 乳腺增生症?内分泌的功能性紊乱引起?既非炎症,又非肿瘤,乳腺结核?比较少见?炎症性病变?可形成肿块?时大时小的变化?不一定有肺结核?常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临床有35%的患者难以与癌相区别 乳腺结核?比较少见?炎症性病变?可形成肿块?时大时小乳房囊肿?积乳和积血?积乳多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根据病史和体征不难诊断?积血多见于外伤,因积血堵塞乳管,未被吸收而形成炎性肿块 乳房囊肿?积乳和积血?积乳多见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根据浆细胞性乳腺炎?各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管内脂性物质溢出,进入管周组织而造成无菌性炎症?急性期突然乳痛、红肿、乳头内陷、腋淋巴结可肿大,易被误诊为炎症乳腺癌?当病变局限急性炎症消退,乳内有肿块,且可与皮粘连,也易误诊为乳腺癌 浆细胞性乳腺炎?各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阻塞,导致乳管内脂性物乳腺恶性淋巴瘤?罕见,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 0.04%0.52%?好发年龄为5060岁?女性多见,常为单发?临床表现常为迅速增大的肿块,有时可占据整个乳房,肿块呈巨块或结节状、分叶状,边界清楚,质坚,有弹性,与皮肤及乳房等无粘连?肿块巨大时表面皮肤菲薄,血管扩张,并引起破溃。腋淋巴结亦可同时受累?X线片常与其他恶性肿瘤不易区分,需经病理切片才能明确。乳腺恶性淋巴瘤?罕见,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彩超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优点?无创伤?无辐射?可重复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适合于各型腺体的检查?了解病灶的血流情况?对病灶的发现率较高?发现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小肿块?判断临床所关注的区域是否存在真正的乳腺肿块已经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优点?无创伤?无辐射?可重复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临床应用?1.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及其大小、位置。?2.确定肿块是囊性或实性。?3.鉴别乳房肿块是良性或恶性。?4.诊断乳房发育异常:如多乳腺症(副乳腺)、儿童性早熟乳腺发育、男性乳腺发育症。?5.介入性超声应用:超声引导下 Mammtotome微创手术、穿刺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6.乳腺肿物的随访检查、术后检查、乳癌保守治疗效果观察。临床应用?1.确定乳房内有无肿块及其大小、位置。?2.确乳腺正常声像图?皮肤:为2-3mm的带状强回声,光滑、整齐?皮下脂肪:呈低回声,内散在弱光点,境界不甚清楚,其内有三角形增强光带,为cooper韧带?腺体:腺叶呈中高回声的光点或光斑,回声均匀,导管呈类圆形或管状无回声暗区?胸大肌:为实性低回声区?肋骨:呈带状强回声伴衰减,横切时呈椭圆形光带伴衰减 乳腺正常声像图?皮肤:为2-3mm的带状强回声,光滑、整齐(S)为皮肤层,(C)为Cooper韧带,(F)为脂肪,(G)为高回声的腺体组织,(D)为低回声的腺体组织内导管,(RF)皮下和乳腺后脂肪为低回声带,(P)胸肌的回声线。(S)为皮肤层,(C)为Cooper韧带,(F)为脂肪,(乳腺增生症 斑马征 乳腺增生症 斑马征 乳腺炎,乳腺脓肿 乳腺炎,乳腺脓肿 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 蟹足样/毛刺样改变 蟹足样/毛刺样改变 乳腺癌临床检查和鉴别诊断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