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劳动力供给-资料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40908134 上传时间:2024-05-17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部分劳动力供给-资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一部分劳动力供给-资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一部分劳动力供给-资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容安排内容安排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劳动供给导论第二节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 闲暇闲暇消消费理论费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第四节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生命周期与退休第五节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一节第一节 劳动供给导论劳动供给导论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一、衡量劳动供给的尺度短期短期既定规模的人口中,供给劳动的人数(劳动力参与率)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注:含找到工作的适龄人口及正在找工作的适龄人口每人向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工作时间与每个人工作时间相联系的努力程度长期长期人口因素(出生、死亡、老龄化、迁移等)引起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动对供给劳动人数的影响包括“干中学”在内的教育、培训和经验的水平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参与二、参与愿意提供的工时H*0就会参与劳动市场愿意供给正工时的人数随工资率的提高而增加其他影响因素:如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个人对工作和闲暇的偏好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工作时间(三、工作时间(h)影响h的因素工资率家务劳动时间四、努力四、努力工资率工资结构,如激励支付(计件工资)支付方法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五、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五、劳动供给的生命周期不同年龄阶段市场的劳动供给有差异,而且近年来有不同的特点影响人们做出这种决策的因素是:生命周期中的生产率、利率及“时间偏好”程度接受多少的培训和教育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六、决策单位六、决策单位个人效用最大化(即单身家庭作为决策单位)“沙文主义”决策单位(或称“一元模型”)通常不考虑妇女的意见,女性则把男性的收入看成是外生的,即看成财产收入等,然后制订自己的劳动供给决策“家庭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闲暇的总家庭效用函数“个人效用/家庭预算约束”模型个人在家庭单位的各种约束下,追求实现其个人目标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七、其他问题七、其他问题职业劳动供给地区劳动供给对企业的劳动供给产业的劳动供给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二节第二节 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新古典劳动力供给理论消费消费闲暇理论闲暇理论劳动力供给理论基于消费者在消费较多的商品与较多的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通过对这一模型的扩展,阐明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并且了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主要通过考察家庭生产劳动力供给决策的集体维度和生命周期问题,深刻改变了劳动力供给理论。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个人劳动供给的假设一、个人劳动供给的假设理性的经济人完全竞争匀质假设劳动是收入的唯一来源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劳动和闲暇二、劳动和闲暇劳动供给涉及到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劳动者可以看成是消费者,他们在闲暇和劳动二者之间进行的选择,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1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消费三、消费闲暇模型闲暇模型1、基本含义:当工资处于低水平时,劳动力供给会趋于增加;当工资充分高时,劳动力供给会随着工资水平的上涨而减少。1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 2、基本模型、基本模型偏好偏好借助于个体效用函数表示,假定某人可支配时间总量是无差异曲线:由不同的闲暇和商品消费组合成相同的满足水平,消费者据此可以获得上同的效用水平性质:(与微观经济中的无差异曲线性质类似)1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无差异曲线 特点:特点:具有负的斜率。凸向原点离开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具有更高的效用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不会相交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来说,无差异曲线具有不同的形状 1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工资、收入和预算线预算约束线的性质:其斜率为负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沿着Y轴平行向上移动工资率、工作时数和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就是所谓的预算约束。它表明在既定的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单个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工作时数的各种组合。1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劳动者关于工作时数的决策是由偏好、工资率和收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在均衡点X劳动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1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 3、选择、选择1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4 4、内点解、内点解上述计划的拉氏函数为:1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 消费-闲暇选择图示:最优解位于斜率为w的预算线AB与表示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W的增长会使AB顺时针旋转非工资收入的增加使AB平移1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5、保留工资、保留工资无差异曲线的凸性说明,消费与闲暇的边际替代率UL/UC沿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这意味着趋于减小.由于这个边际替代率同样表示切线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因此,当且仅当下列条件得到满足时,行为主体提供严格为正的工作时间:(UL/UC)A0,存在wwAH*=0,存在w0,而观测到的却是H=0搜寻理论解决上述问题2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劳动力供给的性质二、劳动力供给的性质个体劳动力供给的性质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组合。这两种效应的组合表现上会导致工资与个体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一种单调关系。1 1、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对闲暇的需求隐含的在关系式中确定,可以写作:工资的影响可以通过求上述函数关于w的导数来获得。鉴于 ,我们有:2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 2、工资增长效应、工资增长效应第一阶段:假设潜在收入R0没有变化;消费者面对一条新的预算线A1R0(补偿预算约束)。第二阶段:假设潜在收入由R0增加到了2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 3、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分析、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分析收收入入效效应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H)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Y)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 0注注意意: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2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2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1)哪种效应占优势取决于个人偏好:收入效应强于替代效应或替代效应强于收入效应,两种情况的唯一不同点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这种形状反映了每个人的不同偏好)。而反映财富和工资率的预算约束线相同。2)2)分离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3)3)影响收入效应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新的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程度:预算约束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幅度越大,收入效应越大。其它条件相同,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资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4)在劳动力参与率决策中,替代效应占优势。2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收入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收入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2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替代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替代效应占优势的工资变化2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1 1、剖面资料、剖面资料:以男性劳动力供给行为(25255555岁年龄群)为对象的剖面研究一般认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很小,甚至为零。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工资变化的反应要大于男性,且替代效应占优势。2 2、时间系列资料、时间系列资料:在一定的时期中,其中会有些年份因为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导致许多工人的实际工作时间少于希望的工作时间。在长期中,影响劳动力参与意愿和工作时间的因素也会发生变化。4 4、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2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三、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个个人人劳劳动动供供给给曲曲线线: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是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sWO闲暇工作时间wo(1)(2)wo劳动力总供给(3)W1W2W3H1H2H3L1L2L3H1+L1=H2+L2=H3+L3问题:(1)为什么劳动力的总供给曲线不向后弯曲?(2)向后弯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否是完整的形式了?3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四、补充约束四、补充约束以上分析忽略了在选择工作和闲暇产生作用的因素:1、预算约束如:轮班、不同边际税率的预算约束轮班:正常白日之外的工作(非社会时间)时间选择:生产率最高的时候从事怎样的工作选择?多数人倾向于在正常工作时间从事市场工作,少数人愿意在晚上工作劳动供给曲线在一天的24小时内会发生移动3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影响上述模型分析的因素是相对缺乏选择工作时间的自由。如:全职劳动者与非全职劳动者的比例工作时间柔性假设与现实相去甚远3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三节第三节 家庭劳动力供给家庭劳动力供给分析家庭的原因:分析家庭的原因:劳动闲暇模型存在不足不足之一:略去了家庭背景,即劳动供给决策常常是丈夫和妻子在家庭联合做出的。不足之二:实际上没有完全分析人们对时间资源使用上的分配决策。家务劳动闲暇 如:自己做饭吃、上饭店就餐、打电话送外送。家庭生产的实质:家庭生产的实质:要使整个家庭的效用最大化,唯一的区别是物品和时间是通过家庭生产商品而间接提供效用。3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时间分配的家庭生产理论建立在加里贝克尔的新家庭经济学的基础之上。经济学的传统看法是生产活动只是在企业进行,而消费活动在家庭进行。新家庭经济学认为,家庭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3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家庭生产一、家庭生产1、消费者计划3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家庭内部决策二、家庭内部决策对家庭选择的分析遵循两条不同的主线:第一:“一元模型”,从把家庭比作具有自己效用函数的单一行为主体这一原则出发;如:单身母亲第二:“集体模型”,假定决策基本上是个体的事,家庭只不过是一个扩大(或约束)其每个成员选择范围的特定分析框架。3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元模型一元模型”:一个由两人组成的家庭,假定这个家庭的偏好可以用一个效用函数U(C,L1,L2)。该家庭的消费计划可表示如下:一元化表示意味着非工资收入的分布没有重要意义,惟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们的非工资收入总和R1+R2。称之为“收入合并”。相关文献:Fortin and Lacroix,2019,A test of neoclassical and collective models of household labor supply,Economic Journal这一模型能够圆满解释个人劳动供给吗?3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集体模型集体模型一元模型:将家庭成员偏好合并 家庭内部没有互利配置3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确切的说,家庭成员的计划可表示如下:上述分配规则表明:每一个家庭成员收到一部分家庭非工资总收入。该模型通过为每个成员的预算约束具体规定他(或她)的非工资收入构成,修补了商品消费与闲暇选择基本模型的缺陷。3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补充劳动者效应三、补充劳动者效应亦称交叉替代效应家庭成员的决策是相互依存的,而家庭成员个人收入的波动 不但会影响本人的劳动力供给,也会对配偶或其他成员的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工资减少通常会刺激补充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以补偿家庭收入的减少,从而增加劳动供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与平均工资之间呈现一种负向关系。4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四、家庭生产模型的扩展四、家庭生产模型的扩展利用市场结构理论进行扩展利用市场结构理论进行扩展:例如:有的文献把夫妻看成是双寡头来分析家庭成员的反应曲线,并推导出他们竞争的(和合作的)劳动供给决策。4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四节第四节 生命周期与退休生命周期与退休人们在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内,从事市场工作的生产率与从事家庭工作的生产率不同,因此人们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劳动市场供给的工作时数也不同。生命周期模型将劳动供给决策放置到一个动态的框架里来考察。起源:20世纪年代开始,在动态的或生命周期的框架中,探讨关于参与劳动力市场和工作时间的劳动供给决策。4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一、生命周期的劳动供给:典型案例一、生命周期的劳动供给:典型案例1 1、男性和女性生命周期劳动、男性和女性生命周期劳动供给行为供给行为男性:男性:第一,工作时间、工资率和年收入的时间序列是内凹的;第二,生命第一阶段用于接受全日制教育或培训,退休之前或多或少持续性工作.女性:女性:一般女性在中学毕业之后进入或退出劳动力市场,一部分女性中断就业;另一些女性表现为A和B的某种混合。4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 2、个人在生命周、个人在生命周期中的培训与就业期中的培训与就业生命早期:能力弱,接受培训所放弃的收入较少年龄增长:工资提高,培训的机会成本相应增加,培训的回报期相应缩短。4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3 3、生命周期中生产率、生命周期中生产率和工资率和工资率个人的市场生产率会随人力资本存量K(t)的轨迹而变动。呈倒U形状个人工资率也呈倒U形,但其顶点位置迟于生产率达到最大值的年龄。4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跨期劳动力供给二、跨期劳动力供给运用离散时间动态模型来阐述劳动力供给在商品与闲暇消费之间的时间上动态替代的可能性。1、劳动力供给动态模型4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动态最优化的方法与步骤4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为什么?4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根据上述最优化结果有,若我们只局限于求内点解:在边际财富效用水平既定的条件下,上述方程式对弗里希需求进行了界定。此时,弗里希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假定vt不变时的劳动供给函数的现行工资弹性,这一弹性常被为“跨期替代弹性”。4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三、暂时冲击与永久冲击三、暂时冲击与永久冲击假设实际利率保持不变,消费者没有外生性收入即Bt=0,且即期效用函数采用以下表达形式:5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这预算约束表示购买消费品和闲暇的支出现值不可能超过总收入的现值。据此可以求出v0的值为下列表达式:如何根据这一结果来理解暂时冲击与永久性冲击?5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四、退休决策的经济学分析四、退休决策的经济学分析生命周期模型运用于退休的特点:法律约束与退休特有的收入流问题1 1、社会保险与私人养老金制度、社会保险与私人养老金制度公共和私人养老金制度,及税收制度,构成了鼓励劳动者提前或推迟退休的激励因素。5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 2、生命周期模型中的期权价值、生命周期模型中的期权价值劳动者年龄为,在时期s(s)退休,从时期 开始的财富变化由(1.4.1)给定。Bt(s)表示ts 的预算收入,由可得养老金支付额与该行为主体可能拥有的其他收入构成。Bt(0)表示t)5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上述方法要求考察与退休决策有关的期权价值:退休决策不可逆转s*=立即退休;s*继续工作,并且根据届时所处的新境况重新考虑自己在(+1)年龄上的退休决策由此,不退休的期权价值等于V(s*)-V()结果为正值,行为主体继续工作结果为负值,选择退休.上述结果的实用性,把期权价值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来估计在某一年龄退休的概率。5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五节第五节 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劳动供给的实证问题主要内容:劳动供给对工资和收入的反应程度。热衷于这一领域的原因:制定就业政策或改革财政体制来说,劳动力供给反应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一、劳动供给的历史趋势1,劳动参与率的变化2,驼峰曲线3,劳动力供给弹性5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二、劳动力供给计量经济初步二、劳动力供给计量经济初步1、劳动力供给方程的主要成分基本方程式与控制变量的规定生命周期模型的再考察工资变动如何估计弗里希弹性工资时间序列变化5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基本方程式与控制变量的规定基本方程式与控制变量的规定R表示一个测量非现行工资收入的指标,x表示一个描述n个个体特征或控制变量的维数(1,n)参数w测量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这个弹性可以根据假设及模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阐释,在这里用表示非现行工资收入的R来体现阐释的多样性。(这一估计的问题在哪里这一估计的问题在哪里?)?)早期的经验发现:Kosters,1966,1969 58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生命周期模型的再考察生命周期模型的再考察第一阶段:对每个时期t的潜在收入进行定义。59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第二阶段:消费者在供其支配的当前和未来资源允许的情况下优化自己的潜在收入序列。60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工资变动工资变动若上述分析中的非工资收入无法确知时,如何估计?将t时期初的资产At-1值,利率,外生收入B,向量x的全部控制变量以及这些自变量预期作为解释性变量。61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如何估计弗里希弹性如何估计弗里希弹性劳动力供给取决于现行工资和财富的边际效用,若有纵向数据可供利用,我们可以通过基本关系式化为下列一阶差分来消除个体的固定效应:62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工作时间序列变化工作时间序列变化评价工资时间序列变化的影响,要对财富边际效用变化考察。财富边际效用0取决于行为主体的个人偏好和全部预期收入。可用下列方程式来近似地表达:上述方程的估计能够获得为评价工资时间序列变化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所必需的参数。63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2 2、估计劳动力供给的原则、估计劳动力供给的原则OLS不适用不能区分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和行为主体准备提供多少工作时间的决策。不能把个体样本既定的情况下把不工作的人考虑进去结构性方法估计工作时间和参与决策非线性预算约束的应用64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非线性预算约束的应用非线性预算约束的应用法定税收和转移性支付(最多)会使预算约束呈线段状,但劳动力供给中行为主体决定的“线段”选择的内生性问题。虚拟收入法虚拟收入法对应于不同收入档次的不同边际税率和某些纳税人能够享受的不同扣除项目导致预算约束呈分段线性状态。通过可导函数来求预算约束的近似值通过可导函数来求预算约束的近似值通过一个可导函数求得了预算约束的近似值以后,求得虚拟收入和虚拟工资,并将实际工作折合成虚拟工资和虚拟收入。上述变量与时间无关,求助于IV变量的方法估计。65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66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主要参考资料主要参考资料1、英德里克博斯沃思等,劳动市场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年10月2、皮埃尔卡赫克等著,劳动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3、美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4、曾湘泉,劳动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5、大卫桑普斯褔特,劳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67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