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培训课件

上传人:xu****iu 文档编号:240748328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确履行医务人员行为规范正确履行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n n_年_月_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_年_月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51号令公布,自_年_月_日起施行。n n条例对1987年_月_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作了较大修改,共七章六十三条;办法同时废止。n n第一章 总则n n第二章 医疗事故预防与处置n n第三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n n第四章 行政处理与监管n n第五章 医疗事故赔偿n n第六章 罚则n n第七章 附则一、新一、新条例条例出台背景与问题焦点出台背景与问题焦点n n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同;n n医疗事故补偿标准偏低;n n处理医疗事故涉及的问题复杂;n n医疗机构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方面存在许多不足;n n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职能发挥不够,对医疗事故责任者的处理不严格。二、新二、新条例条例立法的基本目的立法的基本目的n n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n n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n n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第一条)三、新三、新条例条例的主要特点。的主要特点。n n坚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业性和科学性;n n规范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和方法;n n确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交由地方医学会组织实施;n n进一步强调了医疗事故的防范;n n强化了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地位和监督、管理作用;n n医疗事故的处理采取行政和司法并存的“双轨制”;n n医疗事故争议可以由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四、新四、新条例条例与原与原办法办法主要主要异同比较。异同比较。n n由办法改为条例体现了法律渊源的提升;n n在医疗事故定义中明确提出主客观因素,强调了医疗行为过错性;n n过错构成:主观、客观方面;客观、客观方面;n n改变了原有医疗事故分级分类方法,定为不分责任、技术事故,统一分为四级;(第四条)n n强化了对病历等医疗文件的规范要求,提高了证据的公开、公正性;n n明确了地方医学会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织,取消了原办法规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n n(第二十条)n n原办法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鉴定人员,改为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鉴定人员;n n(第二十四条)n n卫生行政部门由原办法规定的管理、组织、主持、确认职能,调整为以管理、监督、审核、处罚等职能为主,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与地位进一步明确;n n改变了单一由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形式,提出了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等多种方式,体现了医疗事故的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处理原则;n n明确了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标准,及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法,使赔偿数额计算更加规范化;n n(第五十条)n n罚则中分别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医学会的相关人员违反条例的情形做了规范,并明确了处罚办法,加大了对医疗事故处理工作的监督、管理;n n(第五十四条至第五十八条)n n详细、具体地提出了以医疗事故为由,扰乱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将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n n(第五十九条)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如何正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实施确实施条例条例n n(一)条例规范应该履行的:n n医疗机构:n n医疗机构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第五条)n n 医疗机构必须对其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度的培训,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第六条)n n医疗机构应当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监督检查工作,接受患者投诉,并向其提供咨询服务。(第七条)n n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医疗事故差错及质量管理组织,按照条例的规范处理本机构内的医疗纠纷和质量审核。(第七条)n n医疗机构应当制定防范、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并经常性地开展工作。(第十二条)n n对医疗机构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应进行调查、核实,并按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n n组织、参与医疗事故的行政和司法处理工作。n n(第十三条、第十四条)n n医务人员:n n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常规、制度,执行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n n认真做好诊疗工作,按规定书写病历和相关医疗文书。n n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者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服务质量监控部门专(兼)职人员报告;专(兼)职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后将情况如实向医院专管领导或院长报告;并向患者通报,解释。n n对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病例,及时做好病历等医疗文书和相关物品的整理工作;对死亡病例,应提出进行尸检;对需要封存的病历和相关物品,在封存前应告知患者或其家属,一同进行确认后封存,并交由医疗机构相应部门保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n n疑似引起不良后果的物品的封存、保管、检验;(第十七条)n n有关对尸检及尸体处理的时效性和责任承担(第十八条)n n与医疗事故或医疗争议有关的医务人员,有义务协助处理医疗事故或争议,并为此如实提供证据。n n医务人员有义务参加医疗事故或争议的协商调解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调查,并如实反映情况;参与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有义务授权参与医疗事故引起的民事诉讼之应诉工作。n n(二)条例规范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该禁止的:n n未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的;(第五十六条)n n没有正当理由,拒绝为患者提供复印或者复制病历资料服务的;n n未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和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的;n n未按照规定时间内补记抢救工作病历内容的;n n未按照条例规定封存、保管和启封病历资料和实物的;n n未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人员的;n n未制定有关医疗事故规范和处理预案的;n n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n n未按照条例的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事故的;n n未按照规定进行尸检和保存、处理尸体的;n n利用职务之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n n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六、医疗事故的处罚六、医疗事故的处罚n n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医疗事故,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予以处罚,处罚内容有:n n警告;n n责令限期停业整顿;n n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n n对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依照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n n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包括: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七、患者、医疗机构、医学会、卫生行政七、患者、医疗机构、医学会、卫生行政部门、人民法院在医疗事故处理中部门、人民法院在医疗事故处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效力。(示意图)的地位、作用及其效力。(示意图)八、处理医疗事故或争议的主要程八、处理医疗事故或争议的主要程序与期间。(示意图)序与期间。(示意图)n n过错与损害之间直接因果关系:过错与损害之间直接因果关系:即护理人员的护理过错与其所产生的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十、由护理过失造成医疗事故的主十、由护理过失造成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要原因n n由于护理过失所造成的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有:n n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n n不严格执行医嘱;n n药物管理混乱;n n不认真执行技术操作规程;n n不严于职守;n n巡视病房不周;n n观察病情不细;n n借故拒收危重病员,以及对病员严重不负责任等。n n例如以下情况的发生,可以认定护理行为有过错,而且一旦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事实的发生,就存在着发生医疗事故或争议的可能性:n n把病员体位摆错,致手术部位颠倒。n n手术结束后,清点器械、纱布等错误,致使器械、纱布被遗留于手术切口内。n n静脉穿刺输液时忘松止血带,致远端肢体缺血坏死。n n不执行用药时“三查七对”制度,用错药输错液,造成事故的。n n上夜班睡觉,不按时巡视病房,以致病员发生医疗意外。n n拒收推诿危重病员,而延误抢救时机。n n不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滥用药物致使发生医疗事故的。n n意识到自己的处置错了,也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病员死亡的。n n该做皮试的,而不做皮试就给药;皮试操作违反规范,以致影响皮试的正确性;或对皮试结果判断错误而致误用药。n n靠非护理人员代行护士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十一、医疗机构或护理行为人应对十一、医疗机构或护理行为人应对医疗纠纷诉讼负有举证责任医疗纠纷诉讼负有举证责任 n n“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n n指定专人保管病员的住院病历、护理记录及其它病情原始资料。n n封存药物药品、药瓶、安培。n n指定专人保管体温单、医嘱单、诊疗单等。n n暂时封存病区药房。n n及时把病员的尸体移送太平间,以备尸体检验。n n怀疑医疗器械或设备引起的医疗事故,及时封存器械或设备。十二、护理行为人应了解被调查重十二、护理行为人应了解被调查重点并做好应诉准备点并做好应诉准备 n n患者发病情况、诊治经过、有无推诿影响抢救治疗。n n护理人员在岗情况,有无及时观察病情,有无脱岗的情况等。n n护理人员配药情况,配药的种类,配药的剂量是否正确等。n n护理人员用药情况,是否进行查对床位、查对姓名,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等。n n护理人员执行医嘱情况,是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否及时执行医嘱,执行医嘱有无差错等。n n护理人员操作情况,是否按照医疗常规操作,有无出现事故的隐患。n n护理人员学历、专业技术职称、业务能力、有无上岗证等。n n病员治疗是否配合、事故发生的前后症状和体征、死亡的表现、抢救经过等。十三、影响护理行为人的常见心理十三、影响护理行为人的常见心理因素因素 n n护理行为人正常的心理状态。n n仁爱之心 n n廉洁之心 n n有恒之心 n n专志全神 n n庄重之心 n n精勤之心 n n谦逊之心 n n灵变之心 n n护理行为人的心理能力。n n感觉力 n n知觉力 n n注意力 n n记忆力 n n想象力 n n判断力 n n分析力 n n综合力 n n心理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n n感觉力、知觉力不敏锐:对工作重要性、责任感和风险发生,缺乏正确认识。不能及时洞察问题,掌握情况,缺乏预见性和对预后的充分估计。(擅离职守、玩忽职守)n n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工作抓不住关键和要害,分不清轻重缓急,疏忽大意,工作马虎。(查对不严、有章不循)n n记忆不全:对学过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护理技术规范、常规和要求,不能很好记忆,不能充分运用,甚至丢三落四,张冠李戴。(业务不熟、缺乏经验)n n思维与想象力缺乏:对所学过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缺乏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工作呆板,缺乏灵气,影响正常护理技术的发挥。(见疑不察,操作不当)n n判断与分析力弱:缺乏科学的判断方式、程序和对护理过程中的新矛盾、新问题及复杂情况的分析,主观臆断,过于自信。(自作主张)小结小结n n总之,我们应当学习和掌握有关做好医疗事故的防范和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内容,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端正服务态度,增强工作责任,从主观上防范护理事故。加强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执行质量标准,开展全程质控,从质量上防范护理事故。完善医疗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监督制度落实,从制度上防范护理事故。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抓好三基训练,提高人员素质,从技术上防范护理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