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9—政治学原理解读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746552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9—政治学原理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chapter9—政治学原理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chapter9—政治学原理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第9章章 当今世界主要意识形态当今世界主要意识形态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2、保守主义、保守主义3、民族主义、民族主义4、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5、社会民主主义、社会民主主义6、社群主义、社群主义 9.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9.1.1历史演变Liberalism自由主义,其拉丁词根liber原指自由人的阶级,引申为慷慨、开放、心胸宽广、自由、选择的含义。1812年Liberalism第一次在西班牙出现,1848欧洲革命后迅速传播开来。1、渊源与发展:可追溯到17世纪中晚期的英国,19世纪成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然后随着殖民扩张传播到非西方社会。但在整个20世纪,自由主义尽管在西方全面确立了其统治地位,但在发展中国家遭到失败。2、影响与成就:普遍被认为对塑造西方的政治体系和经济繁荣做出了最大贡献(马克思、哈耶克、弗里德曼)。3、在其诞生之后的几百年里,经历了许多重大改变:(1)古典自由主义(强调自由、积极自由、国家是必要的恶、应限制国家的作用、信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个人完全独立的原子式个人之间的竞争、人格平等)霍布斯、洛克、边沁、詹姆斯密尔、杰斐逊、潘恩、亚当斯密、斯宾塞,卢梭、伏尔泰、康德、黑格尔。约翰洛克亚当斯密(2)现代自由主义(强调平等、积极自由、国家有责任帮助个人实现其潜能、信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政策、个人不仅仅是追求私利的自私个体而应对他人负有社会责任、经济社会平等)。约翰密尔、格林、霍布豪斯、杜威、罗尔斯。约翰密尔罗尔斯(3)新自由主义:恢复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一些原则,被称为自由至上主义者,有时候被归为保守主义哈耶克、弗里德曼、诺齐克。哈耶克弗里德曼9.1.2核心价值1、个人主义:个人优先于社会,自己对自己负责任,做自己的主人。由于封建制度的解体,个人逐渐从各种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必须从个人层面上进行广泛的选择并承担责任。2、自由和有限政府:自由意味着个人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选择,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签订契约等。理论上应以不侵犯别人同等权利为界限。为保证自由实现必须建立政府,而建立政府就得减少财产自由,而且政府可能对个人自由构成威胁,所以应当限制政府的权力。最低工资:积极自由?3、理性与进步:人是理性的动物,世界也是一个理性的结构。通过教育和启蒙可以将人们从愚昧中解放出来。人可以通过理性认识外在的世界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通过改良即谈判和协商而不是革命就可以建立一个和平的社会秩序。在理性的指导下,社会将不断进步。4、多样性与政教分离:价值、利益、观点的多种多样,符合自然规律,也符合人的本性。将这种多样性表现出来,既是人的自由,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主张宗教宽容,认为宗教、道德属于私人事务,政府无权干涉,宗教也不应干预政治。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打败了纳粹,可二战胜利后的大选,英国人却把丘吉尔选下了台。丘吉尔落选后,斯大林十分得意地说:丘吉尔,你打赢了仗,人民却罢免了你。看看我,谁敢罢免我!对此,丘吉尔丘吉尔不以为然地回应说:我打仗就是保卫让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力。不以为然地回应说:我打仗就是保卫让人民有罢免我的权力。布什总统在就职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学技术,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堕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进笼子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说话。这个笼子四周插着五根栅栏,那就是选票,言论自由、司法独立、军队国家化和三权分立。文革中,当刘少奇被批斗时,他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9.2 保守主义保守主义9.2.1历史演变1、起源: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大陆和英国都产生了对抗变革的思想。法国思想家梅斯特主张恢复绝对王权,认为王权与宗教是将社会团结起来的两大原则,拒绝接受对旧制度的任何改变。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威权保守主义”。英国的柏克开创的的“父权保守主义”,政治代表是英国首相迪斯累里。保守主义并非完全拒绝改变现状,只是强调为了保存某些传统价值而拒绝激进的变革。治大国如烹小鲜。道德经第六十章少谈些主义,多研究点问题。文明是一点一滴进化的。胡适埃德蒙伯克(17291797):英国政治思想家、哲学家。英美保守主义的奠基人。他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使他成为辉格党里的保守主义主要人物。1790年发表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认为大革命已经演变为一场颠覆传统和正当权威的暴力叛乱,而非追求代议、宪法民主的改革运动,他批评大革命是企图切断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的实验,也因此沦为一场大灾难。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英国保守党领袖、三届内阁财政大臣,两度出任英国首相(186818741880)。在把托利党改造为保守党的过程中起来重大作用。在首相任期内,是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积极鼓吹者和卫道士,他任首相期间,大力推行对外侵略和殖民扩张政策。他的名字是同英国殖民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20世纪80年代,保守主义形成了浩大声势,几乎波及了所有西方国家。在政治上以英国的撒切尔主义和美国的里根主义为代表。撒切尔主义:医治“英国病”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时所接手的英国,是一个被民主社会主义这个沉疴缠身、奄奄一息的英国。人们把英国当时所处的这种状态称作“英国病”。由于病魔的折磨,从二战结束后的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民众与精英中弥漫着悲观、无助、绝望的情绪、民气萎靡、民心涣散。英国病有三个严重症状:(1)民众不愿意工作,因为福利太好;(2)财政负担过重,因为给国企的亏损补贴多,福利支出重;(3)国企低效,是因为税赋太重,企业家没有动力,国企只服从权力而不是服从市场,因而没有追求利润的动力,另一个原因是工会强大,无休止地提出各种福利要求。由此带来的“经济滞胀并发症”。撒切尔夫人开出的药方(1)实行以国退民进为特征的经济自由化,将那些庞大且亏损的国企私有化,使原本靠税收支持的亏损企业转变成了盈利企业,并且成为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2)大幅降低纳税人与企业的税负,提高白领工人和企业家的工作积极性。(3)压缩那些奖懒罚勤的福利政策、削减政府的公共开支、打败专横而贪婪的工会,因为工会通过无节制的罢工让英国难以维持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新保守主义的基本精神:重新捍卫自由(1)限制政府,归还自由。撒切尔主义要求把民众的自由归还给公民,让民众自己养活自己,要求用自由竞争来代替政府干预与管制,立场鲜明地捍卫自由市场。新保守主义可以说是保守自由主义(2)撒切尔主义,与其说是重振英国经济,不如说伸张个体的自由与自由企业制度。她成功地逆转战后英国的“大政府”趋势,用自由市场取代政府主导,让市场为经济寻找前进道路,其影响久远,以至于不论是保守党还是工党都难以让英国退回到社会主义与福利国家理念占上风的七十年代。(3)撒切尔夫人这种治国之道很快被世界各国所效仿。新保守主义的新保守主义的“黄金股黄金股”1979年保守党撒切尔政权上台后,否定了工党政权所推行的政府干预政策,采用了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新保守主义),推行了国有企业的民营化。但是在政府转让国有企业时,发行由政府持有的“黄金股”,目的在于:1、保证国有企业改制后,不对国计民生、国家安全产生不利影响;2、保证改制时不侵犯职工权益。3、一旦出现以上情况,“黄金股”可行使“一票否决权”。“黄金股”可行使“一票否决权”,但不代表任何财产权,没有投票权和收益权,也不能用来作抵押,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不参与企业分红,不承担企业从事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民事责任。股份一般为象征性的1%。3、21实际的布什主义,被称为新右派。其中新自由主义以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为代表,其思想渊源主要是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理论,强调个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另一派以诺齐克为代表,继承英国保守主义传统,强调社会秩序、权威与纪律。诺齐克里根经济学里根经济学(1)急剧削减政府开支,这意味着削减健康、教育和福利方面的开支;(2)削减工资或限制工资的增长,使出口产品更加具有竞争力;(3)大规模减税,给企业税收优惠;(4)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5)让美元贬值,以使出口更具竞争力;(6)将国有企业私有化,促进资源依照市场而不是政府命令进行分配。这是在“劫贫济富”吗?货币学派与供应学派货币学派与供应学派(1)货币学派: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的发行量而不是需求。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代表人物:罗伯特蒙代尔、阿瑟拉弗。(3)两者虽有不同,但都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9.2.2核心价值1、有机社会论:将国家或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组织,而不是原子式的个人的简单集合,它有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有其真实的存在。社会优先于个人。不是一般地担心改变,而是担心不自然的改变。2、悲观主义:坚信社会秩序建立在一些不受人类掌控的规律之上,社会秩序不受人类意志左右。人的理性有限,追求安全,寻求依靠,惧怕改变。社会的阴暗面源于人类不完善的本性,只有强力和权威才能将其压服。3、等级与权威:人生来就不平等。权威的产生是自然所必需,纪律和服从必不可少,但权威要受自然责任的约束。4、宗教情怀:从宗教教义中寻找力量来强化政治秩序。浪子回头当总统,小布什是虔诚的宗教徒。9.3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1、历史演变(1)起源:分歧很大。有人认为拉丁美洲18世纪的反殖民主义运动,有人认为是美国革命,但更多的人认为是法国大革命(“法兰西民族”)。(2)19世纪:欧洲的君主们认为是对君主制的威胁,但也被用来巩固统治。沙皇尼古拉一世“正统、君主和民族性”三原则;拿破仑三世和俾斯麦“民族统一”。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3)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的威尔逊感到民族主义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提出十四点和平计划,其中包括民族自决的原则。这反过来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民族主义精神的上升。最终酿成第二次世界大战。(4)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推动建立超越民族国家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目的是通过国家联盟来阻止国家之间的战争。(5)二战后,在民族主义号召下建立民族独立(亚非拉);有些国家分裂(北爱尔兰、魁北克、苏联)。9.3.2核心要素1、民族:民族主义是以民族为情感和利益的纽带将人们统一起来(state,ethnic,country,nation)。2、民族认同:通过为人们提供共同的认同或身份,使其产生同样的民族意识,使其认为自己和他人属于同一群体。集体认同的产生:原生论、结构论、建构论。民族建构(史密斯)有两种模式:西方的“民族的公民模式”(政治共同体)、亚洲和东欧地区的“民族的种族模式”(生存的共同体)。国家建构就是国家政权机器在现代不断获得中央集权、分离化(政教分离、国家与君主个人分离)、强制性、理性的合法性、科层制等特征的过程。梯利国家塑造了民族。3、民族独立:一个产生了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的民族会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国家,但Nation在历史和现实中并不必然和State联系在一起。然而追求民族和国家政治权力范围重合的现象是民族主义的主要诉求之一,也是民族主义推动民族独立最大的动力。拉宾与阿拉法特握手致意9.4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9.4.1历史演变1、马克思的思想极为复杂,对其解释也从无定论,马克思生前就说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去世后引起了混乱。本书关注的是作为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在恩格斯的协助下,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但马克思去世后欧洲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分裂,不断有新的思想加入进来。3、现在我们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一般与列宁主义联系在一起,因为马克思著作中的许多重大原则只有在列宁的思想和革命实践中才坚持了下来。其后又有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另外还有西方马克思主义。9.4.2两种传统1.从马克思主义到邓小平理论(1)列宁主义:通过暴力革命在俄国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实施“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主义:托洛茨基提出“继续革命”。斯大林在苏联实行了经济领域的“第二次革命”,实现了完全的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毛泽东思想:重要贡献主要是,解决了在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4)邓小平理论:伟大贡献是解决了在贫穷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5)江泽民:解决党和社会主义的关系。(6)胡锦涛: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列宁主义的主要思想列宁主义的主要思想认为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的最高阶段,因而也是最腐朽的阶段。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先取得成功,无产阶级应主动革命加速资本主义的灭亡。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锋队,由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走武装斗争的道路。为了承担这一使命,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斯大林将其变成了个人专制)。2、西方马克思主义(1)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是思想家而不是政治家,主要在知识界产生影响。他们主要通过重新解释马克思的早期思想(人道的马克思主义)来批判资本主义。(2)卢卡奇:发展了“异化”概念。(3)葛兰西、阿尔都塞:新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4)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5)哈贝马斯:用交往行为理论来重建批判理论。(6)列斐伏尔:试图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7)弗洛伊德马主义、生态学马主义、分析马主义、后现代马主义。9.4社会民主主义9.5.1 历史演变历史演变1、内涵、内涵(1)19世纪晚期,世纪晚期,以马克思的思想为指导原则的政党称为社会民主党(1875成立德国社会民主党),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之一是经济和社会民主。(2)20世纪初期世纪初期,社会主义运动分裂为改良派和革命派,社会民主一词就用来指改良派奉行的民主社会主义。(3)20世纪中期世纪中期,社会民主党人不仅接受了原来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改良思想,而且还对社会主义的目标进行了重大修改。(4)现在现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包容了现代自由主义甚至保守主义的很多价值,成为西方影响最大的意识形态之一。(5)民主社会主义最早渊源于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本身存在各种分歧,不过仍有几个一致的目标:公有制、福利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意愿(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民主与平等“试金石”)。(6)民主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有密切的联系。2、演变(1)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贝夫之后,社会主义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欧文、傅里叶、圣西门开辟并由英国的费边社继承的人道的社会主义,一是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区别:道德批判与历史批判。(2)马克思去世之后,社会主义者在解释资本主义的现实和马克思留下的巨大思想遗产等问题上分裂为三派。以考茨基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者:任何专政都会走向民主的反面,这与社会主义背道而驰,这种思想被民主社会主义吸收。以伯恩斯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者:资本主义并非出于衰落而是上升阶段,工人可以通过有组织的劳工运动迫使资本家接受诸如工资、福利、政治平等等要求,从而以民主、和平、理性的方式实现民主的社会主义以议会斗争取代暴力革命工党为费边社的直接继承人。列宁的革命派: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才能掌握政权实现社会主义。为与改良派区别开来,称自己的思想为共产主义。(3)列宁1919年组织共产国际后,欧洲的社会民主党几乎都走上了改良的道路。1924年英国工党第一次组织了内阁,1945年艾德礼政府更是实现了大部分的社会主义目标。二战后欧洲大陆的的社会民主党也纷纷通过民主选举实现了执政。英国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年当选为首相(4)20世纪5070年代是欧洲社会民主党的黄金时代。然而进入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面临经济上的滞涨局面,突显了福利国家的弊端,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顺势而起,特别是19891991苏东剧变,社会民主党遭受重创。背景资料: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持续三年的石油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在这场危机中,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业化国家经济明显放缓。(5)随着1995年英国工党修改党章,标志着社会民主党在意识形态上从社会主义立场的根本性撤退,实际上是承认自由市场经济的不可替代性,社会民主党又东山再起,出现所谓“第三条道路”,试图融合经济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甚至保守主义等种种意识形态,其中以布莱尔和克林顿为代表。第三条道路的纲领(1)受新自由主义影响,不再赞同社会主义的经济计划和大规模的国家干预,转而支持自由市场;(2)受社群主义和保守主义的影响,强调共同体的意义和个人的道德责任而不是权利;(3)受保守主义影响,不再强调社会的冲突而提倡社会的和谐与共识;(4)降低了平等主义的要求,提倡个人的自立;(5)不同于新自由主义者给国家分配的“守夜人”角色,也不同于传统社会民主主义赋予国家的促进社会公正的职责,第三条道路希望国家承担的是社会投资功能和文化功能,亦即为经济繁荣而改善基础设施,进行教育以提高人民素质,目的是参与全球化竞争。布莱尔主义布莱尔主义(1)布莱尔以锐意改革、主张“新工党,新英国”、倡导走第三条道路而起家,人们习惯上把他1997年执政以来所采取的相关政策称为“布莱尔主义”。(2)它包括内政外交两方面内容,但主要是国内政策,因为国内政策充分体现了英国“中左”派政党的改革理念。(3)其政策重心可简略概括为走“第三条道路”,即在经济政策上执行介于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之间的路线,社会政策方面进行资本主义改良式的社会变革和政策调整,突破资本主义政党左右翼的传统框框,力争在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4)内涵重新确定依靠力量。工人、白领阶层、小业主。重视白领阶层。重新解释社会公正观。1、形式上的平等,即每个人都拥有同样的公民权力和参与管理社会的权力;2、社会包容性,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对社会有归属感和责任感;3、社会允许一些不平等现象存在,如收入等,因为它们有利于社会发展,也使社会底层的人受益,这种不平等现象与平等观不矛盾,它们是功能性的不平等,而不是目标性的;4、社会公正并不是市场行为的自然结果,而是一个政治目标;5、一个人不管他在社会上贡献多大,成功与否,其人的尊严应得到公正的对待,社会必须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超越传统的左右政治分野,走非左非右亦非中间的道路。不贴左或右的意识形态标签。注重实效。9.5.2核心价值1、共同体及社会性的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他们必须在生产中进行集体的分工合作。人性是历史和环境的产物,强调教育的重要性。2、平等:是区别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最明显特征,自由主义仅承认机会平等,保守主义反对平等,社会民主主义不仅承认机会平等,还提出经济与社会平等的要求,但与马克思主义的财富重新分配不同。3、共同所有权:不同于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将私有财产视为自由的保障,将不平等归因于社会竞争和私有制,部分地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4、渐进式改良主义:不赞成暴力革命,希望通过渐进式改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主张在现有的宪政秩序内通过和平手段推进其政策。9.6社群主义9.6.1 理论背景理论背景1、哲学层面:、哲学层面:质疑现代自由主义的一些基本假设,其兴起和标志着政治哲学复兴的罗尔斯正义论引发的争论直接相关。2、政治层面:政治层面: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60年代以来西方种种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判的结果。3、实践层面实践层面:它已经形成声势浩大的推动社会和政治改造的政治潮流。4、代表人物:桑德尔、泰勒、麦金太尔和沃尔泽。5、理论渊源: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英国学者格林和霍布豪斯、美国的杜威自由主义思想;罗尔斯理性自洽的自由主义伦理理论。9.6.2 核心价值核心价值 对自由主义的挑战对自由主义的挑战(1)反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教条;(2)反对自由主义宣称的普适性;(3)反对自由主义将个人权利置于公共利益之上。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的两个正义原则1、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去拥有可以与别人的类似自由权并存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权。2、对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安排应能使这种不平等不但(1)可以合理地指望符合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且(2)与向所有人开放的地位和职务联系在一起。1、原子式的个人与社群界定的自我:、原子式的个人与社群界定的自我:个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和社群依赖而形成自我。2、普适主义与特殊主义普适主义与特殊主义:自由主义认为可以将自由主义原则(理性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地应用于所有的政治社会,而社群主义认为理性只有在特定社群的信仰传统中,在具体的操作中才能得到理解;正义的标准必须在特定社会的生活和传统中寻找,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正义。3、个人权利与共同的善:个人权利与共同的善:批判罗尔斯将个人权利置于善之上是不合逻辑的,道德上中立的、去除形而上学的政治哲学是一种假象。强调社群生活和公民美德的重要性,强调公民社会对保障自由的价值,强调共同的善高于个人的权利。评价评价社群主义批判了自由主义的模式并不意味着就提出了可以取代自由主义的新的政治和伦理框架,尤其在政治实践领域,社群主义提不出根本性的替代自由主义的方案。复习思考题13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是否走得通是否走得通如何看待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如何看待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