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PPT

上传人:等** 文档编号:240745763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6.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拒绝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肇庆市第十六小学肇庆市第十六小学 五五(1)中队中队拒绝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校园一、什么是校园欺凌一、什么是校园欺凌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行为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行为三、校园欺凌的特点三、校园欺凌的特点四、校园欺凌的危害四、校园欺凌的危害五、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五、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六、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六、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七、如何让欺凌远离校园?七、如何让欺凌远离校园?一、什么是校园欺凌?一、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多发生在中小学。*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暴力)。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日前,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暴力频发做出重要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园暴力频发,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教育部要会同相关方面多措并举,特别是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行为二、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行为三、校园欺凌的特点三、校园欺凌的特点四、校园欺凌的危害四、校园欺凌的危害1、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3、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希奇事。4、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失去自由,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从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严厉的强制措施。五、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五、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六、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六、如何正确应对校园欺凌?警钟长鸣警钟长鸣 2017年11月2日上午,北京西城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校园欺凌案。朱某等5名未成年女孩因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获刑,其中朱某获刑1年,其他4人分别获刑11个月。北京西城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2月28日15时至22时间,朱某伙同另外朱某伙同另外4名被告名被告人在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被害人在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被害人。人。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并造成其中一名被害人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严重后果。法院认为,朱某伙同另外4名被告人无故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二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5名被告人实施犯罪时均未满十八周岁,在被羁押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考虑到5名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依法对5被告人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赵某、法院以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个月。(1)(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与同学友好相处。当遇到矛盾时,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2)(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3)(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4 4)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第一,要有守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七、如何让欺凌远离校园?七、如何让欺凌远离校园?全力实施年轻家长的社区培训制,把家长学校和社区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营造健康科学的育儿观。倾力打造书香校园,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青少年的心灵。强化社会治安,落实犯罪必惩原则,形成强有力的法律威慑。逐步推行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同学间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净化各种传媒,推行影视观赏等级制,减少污染源。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刑法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努力,彻底扫除校园暴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努力,彻底扫除校园暴力,创建安全、和谐的美丽校园!力,创建安全、和谐的美丽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