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13-消费和储蓄教学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40745758 上传时间:2024-05-0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13-消费和储蓄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Ch13-消费和储蓄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Ch13-消费和储蓄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13 消费和储蓄消费和储蓄1 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 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 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 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引言引言q我们试图了解消费是由什么决定的,特别我们试图了解消费是由什么决定的,特别是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动态联系。是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动态联系。q第第9章将消费视为当前收入的简单函数。章将消费视为当前收入的简单函数。本章介绍本章介绍几种新的消费理论几种新的消费理论。q重要发现是,人们将整个一生的消费与整重要发现是,人们将整个一生的消费与整个一生的收入联系起来,而今年的消费与个一生的收入联系起来,而今年的消费与今年的收入之间的联系很小。今年的收入之间的联系很小。引言引言不同消费理论之间的争论,可以大致归结不同消费理论之间的争论,可以大致归结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MPC)大小的争论。)大小的争论。早期凯恩斯学派的早期凯恩斯学派的“心理法则心理法则”模型意味模型意味着着MPC较高,而现代理论则说明较高,而现代理论则说明MPC很很低。低。现代理论认为,预计持续时间长度不同的现代理论认为,预计持续时间长度不同的收入变动会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预计收入变动会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预计持久性的收入,持久性的收入,MPC较高;临时性的收较高;临时性的收入,入,MPC接近于零。接近于零。Modern Consumption TheoryMeets Tax Policy专栏专栏13-1 现代消费理论与税收政策相撞现代消费理论与税收政策相撞1968年约翰逊总统的临时性(年约翰逊总统的临时性(1年)增税与越年)增税与越南战争支出所导致的暂时过热。用临时性增税南战争支出所导致的暂时过热。用临时性增税对付暂时性经济过热,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现对付暂时性经济过热,听起来很有道理。但现代消费理论预言,临时性增税和由此导致的可代消费理论预言,临时性增税和由此导致的可支配收入的暂时性减少,对消费需求从而对总支配收入的暂时性减少,对消费需求从而对总需求影响不大。需求影响不大。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q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对消费和储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人们对消费和储蓄行为做长期安排,意图是尽可能用最佳行为做长期安排,意图是尽可能用最佳的方法将消费分配在他们整个一生当中。的方法将消费分配在他们整个一生当中。q生命周期理论并不依据心理法则认为边生命周期理论并不依据心理法则认为边际消费倾向只有一个数值,而是根据最际消费倾向只有一个数值,而是根据最大化行为认为大化行为认为持久收入、临时收入和财持久收入、临时收入和财富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富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生命周期理论的生命周期理论的关键假定关键假定是,大多数人是,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稳定的生活方式。亦即,不会都会选择稳定的生活方式。亦即,不会在一个时期储蓄很多、消费很少,而在在一个时期储蓄很多、消费很少,而在下一个时期消费很多、储蓄很少;而是下一个时期消费很多、储蓄很少;而是每一个时期都按大致相同的水平消费。每一个时期都按大致相同的水平消费。最简单的生命周期假说的假定是,人们最简单的生命周期假说的假定是,人们试图每年消费相同的数量。试图每年消费相同的数量。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一个数字例子一个数字例子假设一个人假设一个人20岁开始独立生活,工作到岁开始独立生活,工作到65岁,预计寿岁,预计寿命命80岁,每年的劳动收入(岁,每年的劳动收入(YL)为)为30000美元。整个美元。整个一生的收入等于每年的收入乘以工作年限(一生的收入等于每年的收入乘以工作年限(WL=45),),即即1350000美元。如果将整个一生的收入平均用于整个美元。如果将整个一生的收入平均用于整个生活年限(生活年限(NL=60)当中,那么允许每年的消费量为)当中,那么允许每年的消费量为22500美元。一般公式为美元。一般公式为 其中,其中,WL/NL为边际消费倾向。为边际消费倾向。【忽略利息所得对储忽略利息所得对储蓄的影响蓄的影响】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qOnce we have a theory of consumption,we have a theory of savings(savings is income less consumption).Figure 13-4 traces out the path of consumption and saving using the life cycle theory.Wealth peaks at retirement.Wealth is zero at death.Accumulate savings in working years,but dissave through retirement.Income is positive in working years,and zero in retirement.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图图13-4 生命周期模型中一生收入、消费、储蓄和财富生命周期模型中一生收入、消费、储蓄和财富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专栏专栏13-2 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联系起来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联系起来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把消费和储蓄行为与人口生命周期理论有助于把消费和储蓄行为与人口的年龄结构联系起来。应该注意,持久收入的的年龄结构联系起来。应该注意,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WL/NL)随年龄变化而变化。)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在本教科书的例子中,在本教科书的例子中,20岁时岁时持久收入的持久收入的MPC为为45/60。当一个人年龄增大时,工作年数和。当一个人年龄增大时,工作年数和生活年数都会减少。例如,到生活年数都会减少。例如,到50岁时,岁时,MPC会会下降下降到到15/30。临时收入的临时收入的MPC会从会从20岁时的岁时的1/60上升上升到到50岁时的岁时的1/30。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专栏专栏13-2(续)(续)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联系起来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消费联系起来一个经济是由许多不同年龄和不同预期寿命一个经济是由许多不同年龄和不同预期寿命的人组成的,所以整个经济的的人组成的,所以整个经济的MPC是各种年是各种年龄人口龄人口MPC的一个组合。因此,年龄构成不的一个组合。因此,年龄构成不同的经济有不同的总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总的同的经济有不同的总的边际消费倾向和总的边际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q我们继续使用前面的数字例子,通过考虑我们继续使用前面的数字例子,通过考虑收入流的变动收入流的变动,来计算边际消费倾向。,来计算边际消费倾向。q我们假定收入每年持久性地增加我们假定收入每年持久性地增加3000美元。美元。将这增加的将这增加的3000美元与美元与45年工作年限的乘年工作年限的乘积分布到积分布到60年的生活年限当中,将会使每年的生活年限当中,将会使每年的消费增加年的消费增加2250美元。换句话说,持久美元。换句话说,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将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将为45/60=0.75。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q如果假定收入增加如果假定收入增加3000美元,但仅仅是在美元,但仅仅是在1年内。将这增加的年内。将这增加的3000美元分布到美元分布到60年当年当中,将会使每年的消费增加中,将会使每年的消费增加50美元。换句话美元。换句话说,临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将为说,临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将为1/60=0.017。q虽然这些正确的例子是精心设计的,但是清虽然这些正确的例子是精心设计的,但是清楚的信息是,楚的信息是,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持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临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临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小,接近于零。接近于零。生命周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生命周期理论意味着,财富的生命周期理论意味着,财富的MPC应该等于临时收应该等于临时收入的入的MPC,因而很小。,因而很小。理由是,来自财富的支出,像来自临时收入的支出理由是,来自财富的支出,像来自临时收入的支出一样,要分布到生活的剩余年份当中。财富的一样,要分布到生活的剩余年份当中。财富的MPC被用来连接财产价值的变动与当前消费。例如,股被用来连接财产价值的变动与当前消费。例如,股票市场价值的提高将会使当前消费增加。票市场价值的提高将会使当前消费增加。有证据表明,富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这意有证据表明,富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这意味着,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家庭,将会增加总的消味着,将收入转移给低收入家庭,将会增加总的消费,刺激经济。费,刺激经济。q像生命周期假说一样,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像生命周期假说一样,持久收入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不是与当前的收入相关,而是与收入的较消费不是与当前的收入相关,而是与收入的较长时期的估计值相关。弗里德曼将这一收入称长时期的估计值相关。弗里德曼将这一收入称为为“持久收入持久收入”。q弗里德曼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考虑一个每周弗里德曼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考虑一个每周只在星期五获得一次收入的人。我们不会认为只在星期五获得一次收入的人。我们不会认为这个人只在星期五消费,而其他六天不消费。这个人只在星期五消费,而其他六天不消费。人们宁愿有一个平稳的消费,而不希望今天消人们宁愿有一个平稳的消费,而不希望今天消费很多,明天或昨天消费很少。费很多,明天或昨天消费很少。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最简单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与持久收最简单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与持久收入(入(permanent income)成比例:)成比例:式中,式中,YP为持久的(可支配的)收入。为持久的(可支配的)收入。根据生命周期根据生命周期-持久收入理论,消费应该比持久收入理论,消费应该比收入(产出)平稳,因为临时收入被花费收入(产出)平稳,因为临时收入被花费在许多年份中。收入的非常大的变动只能在许多年份中。收入的非常大的变动只能引起消费的有限的变动,而不是大的变动。引起消费的有限的变动,而不是大的变动。【这一发现,对于这一发现,对于扩需政策着力点的确定扩需政策着力点的确定很有启发。很有启发。】持久收入理论持久收入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如果人们准确地知道持久收入,那么,根据生如果人们准确地知道持久收入,那么,根据生命周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将始终不变。持久收入假说,消费将始终不变。q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持久收入假说的现代模型现代模型强调收入的强调收入的不确定性与消费变动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更正不确定性与消费变动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更正式的方法分析消费者的最大化。式的方法分析消费者的最大化。q依据生命周期依据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的这种较新的模型,持久收入假说的这种较新的模型,消费的变动来自于收入的意外变动消费的变动来自于收入的意外变动。如果没有。如果没有收入的意外变动,本期的消费会与上期相同。收入的意外变动,本期的消费会与上期相同。这一预言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数据支持。这一预言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数据支持。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生生命命周周期期-持持久久收收入入假假说说:传传统统模模型型的的回回击击(THE LC-PIH:THE TRADITIONAL MODEL STRIKES BACK)q根根据据理理性性消消费费者者行行为为,生生命命周周期期-持持久久收收入入假假说说,对对经经济济学学家家来来讲讲,是是很很有有吸吸引引力力的的。但但是是,经经验验证证据据表表明明,传传统统的的经经验验法法则则消消费费函函数数和和生生命命周周期期-持持久久收收入入假假说说,都都有有助助于于解解释释消消费费行行为为。实实际际的的消消费费行行为为既既呈呈现现过过度度敏敏感感(excess sensitivity),又又呈呈现现过过度度平平稳稳(excess smoothness)。前前者者意意味味着着消消费费对对可可预预期期的的收收入入变变动动反反应应很很大大;后后者者意意味味着消费对意外的收入变动反应很小。着消费对意外的收入变动反应很小。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生生命命周周期期-持持久久收收入入假假说说:传传统统模模型型的的回回击击(THE LC-PIH:THE TRADITIONAL MODEL STRIKES BACK)(续(续1)qJohn Campbell 和和Greg Mankiw 设设计计了了一一种种巧巧妙妙的的方方法法,把把LC-PIH与与传传统统的的消消费费函函数数结结合合起来,以便测试过度敏感。起来,以便测试过度敏感。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生生命命周周期期-持持久久收收入入假假说说:传传统统模模型型的的回回击击(THE LC-PIH:THE TRADITIONAL MODEL STRIKES BACK)(续(续2)q依据依据LC-PIH,消费的变动等于意外元素,消费的变动等于意外元素,q依据传统消费理论,依据传统消费理论,因此,因此,q如如果果有有%人人口口的的行行为为与与传传统统模模型型一一致致,其其余余(1-%)人口遵循人口遵循LC-PIH,那么,消费的总的变动为,那么,消费的总的变动为 q对对该该模模型型进进行行经经验验测测试试得得,。这这表表明明,消费行为一半可以由当前收入出解释。消费行为一半可以由当前收入出解释。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流动性约束与缺乏远虑(流动性约束与缺乏远虑(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MYOPIA)精致的精致的LC-PIH理论可能解释不了某些消费行为。理论可能解释不了某些消费行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流动性约束,一种是缺乏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流动性约束,一种是缺乏远虑。虑。第一种解释认为,当持久收入大于当前收入的时候,第一种解释认为,当持久收入大于当前收入的时候,消费者不能借钱按照预计的较高水平消费。消费者不能借钱按照预计的较高水平消费。【只有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信贷政策才起作用这种情况下,消费信贷政策才起作用】第二种解释认为,消费者完全不像预计的那样。第二种解释认为,消费者完全不像预计的那样。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流动性约束与缺乏远虑(流动性约束与缺乏远虑(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MYOPIA)(续(续1)学生们就面临流动性约束。当他们离开学校、开始工作学生们就面临流动性约束。当他们离开学校、开始工作时,他们的收入将会上升,从而他们的消费也会上升。时,他们的收入将会上升,从而他们的消费也会上升。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不应该大幅上根据生命周期假说,当收入增加时,消费不应该大幅上升,只要收入的增加已经被预期到。实际上,因为流动升,只要收入的增加已经被预期到。实际上,因为流动约束减缓,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将会增加很多。因此,约束减缓,当收入增加时,消费将会增加很多。因此,消费与当前收入的联系比消费与当前收入的联系比LC-PIH所意味的更密切。同所意味的更密切。同样,收入暂时下降时借不到钱的人也面临流动性约束。样,收入暂时下降时借不到钱的人也面临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流动性约束与缺乏远虑(流动性约束与缺乏远虑(LIQUIDITY CONSTRAINTS AND MYOPIA)(续(续2)消费与当前收入一致性(消费者缺乏远虑)的另一种解消费与当前收入一致性(消费者缺乏远虑)的另一种解释是,实际上难以与流动性约束假说区分开来。例如,释是,实际上难以与流动性约束假说区分开来。例如,美国联邦准备银行董事会的美国联邦准备银行董事会的David Wilcox指出,社会指出,社会保障金将会增加的公告(该公告总是在实际调整之前至保障金将会增加的公告(该公告总是在实际调整之前至少少6周公布)并不会引起消费的变动,直到社会保障金周公布)并不会引起消费的变动,直到社会保障金实际支付。增加的保障金一旦实际支付,领受者确实会实际支付。增加的保障金一旦实际支付,领受者确实会调整支出。调整支出。这种迟延这种迟延可能是因为领受者在得到较高的支可能是因为领受者在得到较高的支付以前没有资产能够使他们调整支出(流动性约束),付以前没有资产能够使他们调整支出(流动性约束),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一消息(缺乏远虑),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这一消息(缺乏远虑),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一消息。还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一消息。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不确定条件下的消费:现代分析方法q不确定性与调节性储蓄(不确定性与调节性储蓄(UNCERTAINTY AND BUFFER-STOCK SAVING)依据生命周期假说,人们进行储蓄主要是为了退休后的依据生命周期假说,人们进行储蓄主要是为了退休后的生活。但储蓄的其他一些目标也很重要。有些储蓄是为生活。但储蓄的其他一些目标也很重要。有些储蓄是为了给孩子留些遗产。有些储蓄是预防性的,未雨绸缪,了给孩子留些遗产。有些储蓄是预防性的,未雨绸缪,被用作缓冲库存(被用作缓冲库存(buffer-stock)。)。其他动机的一个证据是老年人实际上很少进行负储蓄。其他动机的一个证据是老年人实际上很少进行负储蓄。他们往往靠来自财富的收入生活,不用完财富。一种解他们往往靠来自财富的收入生活,不用完财富。一种解释是他们年龄越大,就越担心不得不花更多的钱看病,释是他们年龄越大,就越担心不得不花更多的钱看病,从而就越不愿意花钱。通过消费者调查获得的证据,也从而就越不愿意花钱。通过消费者调查获得的证据,也显示储蓄是为了满足不测之需。显示储蓄是为了满足不测之需。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q消费与股市消费与股市q前面已经说到,财富前面已经说到,财富持有的股票是财富的一部分持有的股票是财富的一部分的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最近一项估计表明,对持有适度数量股边际消费倾向很小。最近一项估计表明,对持有适度数量股票的家庭而言,股票价值每增加票的家庭而言,股票价值每增加1美元会使消费增加美元会使消费增加5到到15美美分,尽管大部分估计值很低。分,尽管大部分估计值很低。q但是,近年来股票的价值一直波动很大。但是,近年来股票的价值一直波动很大。1997年,在美国纽年,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的价值上升了大约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的价值上升了大约1.5兆美元。一兆美元。一个个5%的边际消费倾向会使消费增加的边际消费倾向会使消费增加750亿美元。在亿美元。在1997年,年,消费大约为消费大约为55000亿美元,所以这一增加额可能是巨大的。亿美元,所以这一增加额可能是巨大的。在在2002年前年前7个月,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的价值下降个月,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票的价值下降了了1.5兆亿美元以上,但该时期的消费则相当旺盛。经验似兆亿美元以上,但该时期的消费则相当旺盛。经验似乎表明,股票市场会影响消费,但二者关系的大小难以准确乎表明,股票市场会影响消费,但二者关系的大小难以准确说明。说明。q消费,储蓄与利率消费,储蓄与利率确实,当利率提高时,储蓄更有吸引力。但是,确实,当利率提高时,储蓄更有吸引力。但是,也并不必然如此。也并不必然如此。假设一个人,决定储蓄一笔钱、以保证退休后假设一个人,决定储蓄一笔钱、以保证退休后每年可以得到每年可以得到10000美元。假定利率现在为美元。假定利率现在为5%,则该人每年必需储蓄,则该人每年必需储蓄1000美元。现在假设利美元。现在假设利率提高到率提高到10%。在这一较高的利率下,该人少。在这一较高的利率下,该人少量储蓄(每年仅储蓄大约量储蓄(每年仅储蓄大约650美元)就可以为退美元)就可以为退休期间每年提供休期间每年提供10000美元。因此,利率的提美元。因此,利率的提高可能减少储蓄。高可能减少储蓄。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q巴罗巴罗-李嘉图问题(李嘉图问题(THE BARRO-RICARDO PROBLEM)赤字的大小关系大不大?换句话说,在政府支赤字的大小关系大不大?换句话说,在政府支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要不要征收足够的税收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要不要征收足够的税收来满足支出的需要,这一点关系大吗?传统的来满足支出的需要,这一点关系大吗?传统的总供给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总需求模型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较低的税收意味着较大的总需求,较高的利率,较低的税收意味着较大的总需求,较高的利率,较多的挤出,以及较少的未来投资。以罗伯特较多的挤出,以及较少的未来投资。以罗伯特巴罗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给出了一个令巴罗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不同的答案:赤字无关紧要。人吃惊的不同的答案:赤字无关紧要。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巴罗巴罗-李嘉图问题:李嘉图问题:答案背后的逻辑答案背后的逻辑起起初初:假假定定政政府府支支出出增增加加,每每个个家家庭庭100美美元元;税税收收增增加加,每每个个家家庭庭100美美元元。每每个个家家庭庭可可以以分分配配的的整整个个一一生生的的资资源源减减少少了了100美美元元,因因此此做做出出相相应应减减少少整个一生支出的选择。整个一生支出的选择。后后来来:假假定定政政府府支支出出增增加加,每每个个家家庭庭100美美元元;保保持持税税收收不不变变,举举债债增增加加,每每个个家家庭庭100美美元元。像像在在第第一一种种情情况况中中一一样样,该该“家家庭庭”今今天天可可分分配配的的资资源源减减少少了了100美美元元(这这100美美元元贷贷给给了了政政府府)。在在这这种种情况下,该家庭会做出相同的决策。情况下,该家庭会做出相同的决策。赤字无关紧要。赤字无关紧要。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q巴罗巴罗-李嘉图问题李嘉图问题巴罗巴罗李嘉图命题理论上有两大缺点。李嘉图命题理论上有两大缺点。第第一一,假假定定人人们们整整个个一一生生是是短短暂暂的的,今今天天一一些些人人得得到到减减税税,明明天天一一些些人人偿偿还还债债务务。这这一一论论据据认认为为,现现在在活活着着的的人人们们不不考考虑虑他他们们的的子子孙孙未未来来必必须须偿偿还还的的较较高高的的税税收。收。第第二二,可可以以认认为为,许许多多人人借借不不到到钱钱,从从而而不不按按他他们们的的持持久久收收入入进进行行消消费费。他他们们喜喜欢欢今今天天多多消消费费一一点点,但但由由于于流流动动性性约约束束(即即他他们们借借不不到到钱钱)限限制制了了他他们们的的消消费费,使使他他们们的的消消费费小小于于他他们们依依据据持持久久收收入入想想要要消消费费的的量量。对对这这些些人人来来说说,减减税税减减轻轻了了他他们们的的流流动动性性约约束束,从从而而允许他们多消费一点。允许他们多消费一点。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q巴罗巴罗-李嘉图问题李嘉图问题这些理论上的分歧意味着,巴罗这些理论上的分歧意味着,巴罗-李嘉图假说李嘉图假说必须通过对经验证据的考察来澄清。必须通过对经验证据的考察来澄清。1980年年代,面对公共赤字的增加美国私人储蓄率的急代,面对公共赤字的增加美国私人储蓄率的急剧下降,是反对这一命题的一条证据。为了澄剧下降,是反对这一命题的一条证据。为了澄清债务是不是财富的问题,少数非正式的经验清债务是不是财富的问题,少数非正式的经验研究仍在进行。研究仍在进行。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2007年世界各国储蓄率(年世界各国储蓄率(1)国家国家消费率(消费率(%)美国美国14.2英国英国14.6意大利意大利19.0法国法国20.9德国德国25.9日本日本28.6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储蓄率的国际差异储蓄率的国际差异储蓄率的国际差异储蓄率的国际差异国家国家消费率(消费率(%)巴西巴西22.2俄罗斯俄罗斯29.8印度印度37.2韩国韩国30.0新加坡新加坡32.7中国中国50.0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2007年世界各国储蓄率(年世界各国储蓄率(2)储蓄率的国际差异储蓄率的国际差异美国美国日本日本德国德国英国英国加拿大加拿大国民总储蓄国民总储蓄16.531.021.915.717.5政府储蓄政府储蓄-2.9-2.6-2.6-3.7-4.4私人储蓄私人储蓄19.433.624.519.421.9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1990年代世界主要国家储蓄率年代世界主要国家储蓄率储蓄率的国际差异储蓄率的国际差异19872002总国民储蓄率总国民储蓄率17.115.1 政府储蓄政府储蓄-0.6-0.2 总的企业储蓄总的企业储蓄12.312.5 家庭储蓄家庭储蓄5.32.8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消费行为的其他方面 表表13-2 1987和和2002年美国储蓄的构成年美国储蓄的构成 本章结束本章结束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