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ppt课件

上传人:pia****nwu 文档编号:240736195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0.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特色治疗及护理中医科 陈品萍学习目的了解中医特色治疗的原理,熟悉中医特色治疗的功效及禁忌证。掌握常见病症及相应治疗穴位定位方法主要内容一、中医科常见特色护理治疗二、常见病症及相应治疗穴位定位方法一、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药封包1、原理:利用远红外线和磁场的共同作用,将中药活化物转为离子成分透过皮肤作用到患病部位发挥治疗作用。2、功效:健骨散:起强筋健骨之用;风痛散:起祛风止痛之用;咳喘散(上背部):起止咳平喘之用;降糖散(腹部):起消渴降糖之用;胃腹散(腹部):加强胃肠道蠕动,起通便、散结之用。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药封包3、禁忌:皮肤破损,红、肿、热、痛急性期;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肿皮肤,过敏性皮肤;高热,出血性疾病,身体大血管处等。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药封包一、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超声治疗1、原理:综合采用电致孔、超声波、复合中频脉冲,将药物活生物透过皮肤、组织、薄膜,定向、定量、定速进入病变组织、器官起治疗作用。2、功效:可以软化组织,增强渗透,提高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对各种疼痛效果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超声治疗3、禁忌:皮肤破损,红、肿、热、痛急性期;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肿皮肤,菲薄皮肤;极度消瘦部位。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超声治疗一、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频治疗1、原理:低频脉冲联合电极片,对身体某个部位或是特定穴位进行有节律地按摩。2、功效:通经活络,增强抵抗力之功效;对手脚麻木,肌肉痹痛效果显著。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频治疗3、禁忌:贴片横跨心脏,直接贴于脊柱上;心脏起搏器附近;皮肤破损,红、肿、热、痛急性期;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肿皮肤,菲薄皮肤.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频治疗一、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耳穴压丸1、原理:将王不留行籽按压于耳朵相应脏腑穴位上,形成刺激信号传递到相应脏腑或部位起治疗作用。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耳穴压丸2、功效:通经活络,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平衡阴阳,可防病治病和保健。一、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药热奄包1、原理:(吴茱萸)通过加热后奄包的蒸汽和奄包内中药离子成分,渗透到患病部位起治疗作用。2、功效: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驱寒;对急性疼痛、恶心呕吐,腹冷泄泻;跌打损伤、风湿麻痹等效果显著。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药热奄包3、禁忌证:皮肤破损,红、肿、热、痛急性期;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肿皮肤;热性病,高热,出血性疾病;腹部有性质不明包块,身体大血管处等。中医特色护理治疗之中药热奄包手指同身寸法二、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1、中医急救穴1)、人中(首选)晕厥 特效穴(人中沟上1/3与中2/3交点)2)、合谷 食指和姆指的根骨到二手指跨的中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2、头痛 1)百会:头顶最高处,双耳連成横线,在头顶的交点。防治头痛、眩晕、健忘。2)、太阳:位于头部眉毛和外眼角之间,向旁一寸凹陷处。主治头痛、头晕、偏头疼(偏头痛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3、肩颈痛1)风池:位于枕骨下两侧凹陷处。治疗肩颈痛、头痛、感冒等。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2)、大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颈项强直,肩背疼痛,清肺热。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3)、肩井:肩上,大椎穴与肩峰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主治肩背痹痛,手臂不举,颈项强直。4、呼吸体统的感冒鼻塞、咳嗽、气喘、发热1)、迎香 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主治鼻塞(鼻塞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常见疾病相应穴位定位 2)、风门:背部,第二胸椎棘 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 热头痛,鼻塞等。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3)、肺腧: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盗汗等。4)、曲池:屈肘时,肘横纹外侧头尽处。主治高热、咽喉肿痛,上肢关节痛、手肘无力等(发热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5、腰酸背痛1)肾俞: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腰酸背痛,尿频,遗尿,耳聋,耳鸣等。2)、委中:位在双膝盖后面,凹陷横纹正中一点。腰和背不舒服或酸痛等均可找此穴(腰酸背痛的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6、消化系统的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1)、脾俞: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腹胀,呕吐,泄泻等。2)、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与剑突连线的中点。主治胃痛、胃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反胃等。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3)、关元:位于脐下三寸。治疗少腹疼痛、腹泻、痛经、月经不调等。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4)、天枢:腹部中,脐旁开2寸,左右各一。主治脐周痛,腹胀,肠鸣,便秘,痛经,月经不调。5)、合谷:位在手背食指和姆指的根骨到二手指跨的中间,偏食指一侧;呕吐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6)、足三里:外膝眼(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外旁开一寸。治疗胃痛、腹胀、便秘、腹泻、呕吐 (胃痛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7)、三阴交:位于足内踝骨突上三寸。治疗消化不良,痛经,调理脾胃等(痛经特效穴)。7、强健心脏1)、内关:位在手掌横纹上二寸(即三手指)正中,于二根筋的中间。治疗心绞痛、胸痛、手臂内侧痛等(心绞痛特效穴)。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2)、劳宫:位于手心的中间,偏大姆指侧,手握拳时,中指尖顶到的地方。增强心功能,清心火,除温热,镇静、安神的作用。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8、失眠1)百会:2)涌泉:位于足底部,足底(不包括足趾)前1/3与中2/3交界处。主治失眠、晕厥、健忘、中暑、足冷、下肢痉挛等。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 小 结一、中医科常见特色护理治疗:中药封包,中药热奄包,中频脉冲治疗,超声治疗,耳穴压丸.小 结二、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急救:人中、合谷 头痛:百会、太阳 肩颈痛:风池、大椎、肩井 呼吸系统:迎香、风门、肺腧、曲池 小 结二、常见病症相应治疗穴位:腰酸背痛:肾俞、委中 消化系统:脾俞、中脘、关元、天 枢、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强健心脏:内关、劳宫 失眠:百会、涌泉问题:介绍了哪几个特效穴位?参考文献:广东科技出版设中医护理技术规范 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针灸取穴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针灸取穴纲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