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之书 (2)

上传人:he****18 文档编号:240734135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沙之书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沙之书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沙之书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尔赫斯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阿根廷诗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是“影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的律师家庭。在日内瓦上中学,在剑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桥读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多国文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字。中学时代开始写诗。1919年赴西年赴西班牙,与极端主义派及先锋派作家过班牙,与极端主义派及先锋派作家过从甚密,同编文学期刊。从甚密,同编文学期刊。1923年出版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第一部诗集,193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从此奠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定了在阿根廷文坛上的地位。1950年至年至1953年间任阿年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年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1950年获阿根廷国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家文学奖,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1979年获西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奖。班牙的塞万提斯奖。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有一种很生动的说法是:“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他的散文读起来像小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说;他的小说是诗;他的诗歌又往往使人觉得像散文。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沟通三者的桥梁是他的思想。”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是与帕斯、聂鲁达齐名的拉美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诗歌语言质朴,风格纯净,意境悠远。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法国作家安德烈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亚评价说:莫洛亚评价说:“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博尔赫斯是一位只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写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气候,在于其智慧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的光芒、设想的丰富和文笔的简洁像数学一样简像数学一样简洁的文笔。洁的文笔。”博尔赫斯是一个博尔赫斯是一个以书以书为生为生的作家。他一生都生的作家。他一生都生活在图书馆中。小时候他活在图书馆中。小时候他就沉浸在父亲巨大的藏书就沉浸在父亲巨大的藏书室中,室中,19371937年他开始在一年他开始在一家市立图书馆担任助理馆家市立图书馆担任助理馆员。员。19551955年担任阿根廷国年担任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直到立图书馆馆长,直到19731973年退休。年退休。读书是博尔赫斯生读书是博尔赫斯生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而且对他的势的活动,而且对他的写作意义重大。读书使写作意义重大。读书使博尔赫斯的视野非常广博尔赫斯的视野非常广阔,而且由于读书在生阔,而且由于读书在生活中的比重很大,与大活中的比重很大,与大多数作家不同,多数作家不同,是书籍是书籍而不是生活而不是生活成了博尔赫成了博尔赫斯的写作源泉。斯的写作源泉。晚年双目失明,却被任命为国立图书晚年双目失明,却被任命为国立图书馆馆长,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馆馆长,他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致敬:“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给了我他以如此妙的讽刺同时给了我书籍和失明书籍和失明”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继但他仍以口授的方式继续创作,成就惊人。续创作,成就惊人。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他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意。他长期独身,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由母亲照料生活,直至6868岁才与孀居的阿岁才与孀居的阿斯泰特斯泰特 米连结婚,米连结婚,3 3年后即离异。母亲辞年后即离异。母亲辞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世后,他终于认定追随他多年的日裔女秘书玛丽亚书玛丽亚 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儿玉为终身伴侣。他们19861986年在年在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日内瓦结婚。同年,一代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在日内瓦逝世。斯在日内瓦逝世。博尔赫斯博尔赫斯(189918991986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被称为译家,被称为“影响欧美影响欧美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文学的第一位拉丁美洲作家家”,被视为,被视为“魔幻文学魔幻文学的鼻祖的鼻祖”。博尔赫斯是幻。博尔赫斯是幻想文学的先驱,是一个想文学的先驱,是一个“玄想型玄想型”的作家的作家。他的作。他的作品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品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色彩。小说特色:小说特色: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叙述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成名作:成名作:小径分岔的花园小径分岔的花园(短篇小说)(短篇小说)第一部诗集: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他曾给中国他曾给中国聊斋志异聊斋志异的阿根廷译本作过序。的阿根廷译本作过序。虚构与真实虚构与真实请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用笔划出有关请同学们一边看书,一边用笔划出有关“虚虚构与真实构与真实”的语句。的语句。虚构虚构逢双的一页印的是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40,514514,接下去却是,接下去却是999999。“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仔细瞧瞧。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尽管一页页的翻阅,铁锚图案却再也找不到了。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他告诉我,他那本书叫“沙之书沙之书”,因为那本书像,因为那本书像沙一样,无始无终。沙一样,无始无终。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的。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这本书的页码是无穷尽的。没有首页,也没有末页。内心担忧内心担忧(担心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担心烧起来无休无止,使整个地球乌烟瘴气)瘴气)真实真实直接说明直接说明(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不过我的故事一点儿不假)书贩的长相书贩的长相(身材很高身材很高 外表整洁外表整洁 透出寒酸透出寒酸 灰色灰色衣服衣服 灰色箱子灰色箱子 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稀疏、泛白的金黄色头发)书的样式书的样式(八开大小(八开大小 布面精装布面精装 书页磨损书页磨损 印刷粗印刷粗糙糙 每页两栏每页两栏 版面分段版面分段 排得很挤排得很挤 还有页码、插画)还有页码、插画)书的来历书的来历(平原上的村子(平原上的村子 用几个卢布和一部用几个卢布和一部圣圣经经换来换来 主人不识字,需要圣经主人不识字,需要圣经 属于最下层的属于最下层的种姓)种姓)看书藏书看书藏书(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用放大镜检查,排除伪造的可能 偷偷偷偷放在阴暗的搁架上)放在阴暗的搁架上)我碰到这本书之后一系列细微的我碰到这本书之后一系列细微的心理变化心理变化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1 1、请同学们在课前预读的基础上再次中速、请同学们在课前预读的基础上再次中速、请同学们在课前预读的基础上再次中速、请同学们在课前预读的基础上再次中速默读课文默读课文默读课文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情节。整体感知情节。整体感知情节。整体感知情节。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一个退休的图书馆员从陌生的圣经圣经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推销员手里买下了一本“沙之书沙之书”,沉迷于,沉迷于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它的神秘并陷入了对不可知的恐惧,最终把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这本书藏在了图书馆的阴暗角落。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无尽,不断“生长生长”神秘神秘 荒诞荒诞 玄玄幻幻 奇妙奇妙 2、沙之书沙之书,一本,一本 的书。的书。“沙之书沙之书沙之书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有哪些奇妙的特性?有哪些奇妙的特性?有哪些奇妙的特性?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断“生长生长”。3 3.你能用简短的语句列出一张情节结构表吗?你能用简短的语句列出一张情节结构表吗?你能用简短的语句列出一张情节结构表吗?你能用简短的语句列出一张情节结构表吗?开端:陌生人上门推销开端:陌生人上门推销圣经圣经发展:发展:“我我”发现发现“沙之书沙之书”的奇妙并设法得到的奇妙并设法得到了了 “沙之书沙之书”高潮:高潮:“沙之书沙之书”使我烦恼不堪使我烦恼不堪结局:结局:我把我把“沙之书沙之书”藏进了图书馆藏进了图书馆 4 4、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你认为小说哪几处情节设计最为巧妙?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小说最出人意料的情节有两处:一是一是“沙之书沙之书”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奇妙特性的逐渐显现;一是一是“我我”将将“沙之书沙之书”藏在了图书馆。藏在了图书馆。5 5、小说的情节有何特色小说的情节有何特色小说的情节有何特色小说的情节有何特色?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情节荒诞离奇得近乎一个个迷宫,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情节的发展悬念丛生,引人入胜,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结尾奇峰突起,出人意料之外。解读解读沙之书沙之书 1 1小说主人公小说主人公小说主人公小说主人公“我我我我”对待对待对待对待“沙之书沙之书沙之书沙之书”的态度的态度的态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起初起初好奇,好奇,然后然后设法得到,设法得到,接着是接着是钻研,钻研,但发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紧接着迷失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恐惧,最终选择最终选择逃避、放弃,逃避、放弃,让沙之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2 2、你认为你认为“沙之书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可能象征什么?无限之物:无限之物: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如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3.3.为什么是为什么是为什么是为什么是“沙之书沙之书沙之书沙之书”而不是而不是而不是而不是“石之石之石之石之书书书书”?“木之书木之书木之书木之书”?“铁之书铁之书铁之书铁之书”?4 4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小说开篇为什么要来一串几何学概念?小说幻想的无限性是建立在这种几何无限小说幻想的无限性是建立在这种几何无限性的基础上性的基础上,既极力让读者以为既极力让读者以为“我我”的小说是的小说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沙之书沙之书”的奇妙特性的奇妙特性作暗示与铺垫。作暗示与铺垫。沙具有流动性,符合文章那种无始无终,变幻沙具有流动性,符合文章那种无始无终,变幻莫测的特点,能突现作者的想像力和文章要表莫测的特点,能突现作者的想像力和文章要表现的主题。现的主题。5 5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小说前半部分为什么要介绍那么多的圣经版本?圣经版本?圣经版本?圣经版本?6 6“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一一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内在的哲理:无限之物是由无数个有限之物组成,内在的哲理:无限之物是由无数个有限之物组成,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数量而得以永存,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数量而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既极力让读者以为小说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既极力让读者以为小说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又为下文又为下文“我我”用圣经来换取用圣经来换取“沙之书沙之书”作了伏笔。作了伏笔。隐藏一粒沙子最好的地点是沙漠;隐藏一粒沙子最好的地点是沙漠;保留一颗水保留一颗水珠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大海;珠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大海;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点是人群。点是人群。题旨题旨 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小说通过虚构,运用象征,使无穷无尽这一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并将概念形象的展现出来,并将人们面对无限时人们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无所适从的心理真实地从小说中凸现出来,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当人物和情节变得无足轻重时,剩下的便是“无限无限”和人类面对着和人类面对着“无限无限”时无所适从时无所适从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的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主题。人类精神追求模式的寓言人类精神追求模式的寓言无限的双重感:世界的广阔性,自身的渺小性,而无限的双重感:世界的广阔性,自身的渺小性,而在这广阔和渺小的双重感受背后是人类对外界以及在这广阔和渺小的双重感受背后是人类对外界以及自身不间断的自身不间断的恐惧、希望、绝望和求索。恐惧、希望、绝望和求索。在文学家中有一小批人,他们不满足于停留在精神在文学家中有一小批人,他们不满足于停留在精神的表面层次,他们的目光总是看到人类视界的极限的表面层次,他们的目光总是看到人类视界的极限处,然后从那里开始无限制地深入,写作对于他们处,然后从那里开始无限制地深入,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断地来说就是不断地击败常规击败常规现实现实向着虚无的突进,向着虚无的突进,对于那谜一般的永恒,他们永远抱着一种恋人似的对于那谜一般的永恒,他们永远抱着一种恋人似的痛苦与虔诚痛苦与虔诚。残雪残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