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上历史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共42张PPT)

上传人:gmk****56 文档编号:240733140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教版七上历史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共42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川教版七上历史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共42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川教版七上历史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课件(共42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第第 13课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汉汉 朝朝 公元前公元前202202年年 公元公元9 9年年 公元公元2525年年 公元公元22220 0年年东(东(洛阳洛阳)汉汉西西(长安)(长安)汉汉王莽政权王莽政权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开通的标志,换句话说丝绸之路其实是张骞开辟的骞始开通西域道也。汉书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长安长安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葱岭葱岭西亚、欧洲西亚、欧洲今新疆地区今新疆地区(Juan du)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学习目标1.能够记住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欧直接交流开始的时间。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知道“汉倭奴国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自学导航(阅读课文正文,梳理基础知识)自学导航(阅读课文正文,梳理基础知识)2、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 。3、向东,两汉很早就与、向东,两汉很早就与 和和 两国有交往。公元两国有交往。公元 年,东汉光武帝赠给倭奴国使者年,东汉光武帝赠给倭奴国使者 金印一枚。金印一枚。4、公元、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年,东汉官员班超派 出使大秦,到达波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斯湾。166年,年,(国名)(国名)安敦尼王派人出使中国,安敦尼王派人出使中国,这是中国与这是中国与 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直接交往。1、简述、简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路线,同时在教材的路线,同时在教材72页示意图上标出相关地点。页示意图上标出相关地点。起点起点长长安安欧欧洲洲终点终点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材料:公元前公元前1 1世纪的一天,欧洲罗马执政世纪的一天,欧洲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红色丝袍出现在官恺撒穿着灿若朝霞的红色丝袍出现在剧场的包厢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穿锦剧场的包厢轰动一时。到后来,身穿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1 1)“红丝袍红丝袍”是通过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途径运到欧洲的?运到欧洲的?(2 2)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是是什么什么朝代朝代?“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之旅之旅长安长安河西河西走廊走廊 西域西域(今新疆)今新疆)大月氏、大夏、安大月氏、大夏、安息和大秦等息和大秦等(今西亚、(今西亚、北非和欧洲部分地区)北非和欧洲部分地区)小小导游(今甘肃)(今甘肃)(今陕西西安)(今陕西西安)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秦陵兵马俑秦陵兵马俑西安古城西安古城大雁塔大雁塔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敦敦煌煌玉玉门门关关鸣鸣沙沙山山阳阳关关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鸣沙山鸣沙山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楼兰古城楼兰古城和田和田吐鲁番吐鲁番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楼兰古城遗址楼兰古城遗址位于罗布泊地区。在丝绸古道上盛位于罗布泊地区。在丝绸古道上盛极一时,是整个西域的交通枢纽。楼兰国有极一时,是整个西域的交通枢纽。楼兰国有800多年历史。多年历史。它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谜团,它的兴衰与消失,至今还是个谜团,楼兰古城的佛塔虚拟复原的楼兰古城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上出土的东汉丝织品绢地云纹绣袜带缦地刺绣龙纹边饰龟背海棠花织品万世如意锦实袷qi袍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中华文明西亚文明西亚文明西亚文明西亚文明印度印度印度印度文明文明文明文明欧洲文明欧洲文明欧洲文明欧洲文明公元公元公元公元100100100100年左右的主要文明年左右的主要文明年左右的主要文明年左右的主要文明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的意义:1、丝绸之路是中国和世界古代重要的商路,它促进了中外商品和物资的交流。2、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改变世界的历史文明大通道,它不仅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而且促进了这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30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亚欧大陆桥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南方南方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云南大理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云南永平博南古道杉阳过街楼云南永平博南古道过街照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南方丝绸之路”上马帮在青石上踏出的蹄印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海上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东汉陶船(长54厘米,内河船模型,船尾安置有迄今为止最早的舵)汉与朝鲜的交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番pn禺(广州)秦汉造船工场遗址(可造长20米宽8米的大型船)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东汉疆域图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汉委奴国王”金印发现处纪念碑“汉委奴国王”金印汉与日本的交流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拓展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才有利于两国的发展?对中日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两国只有和平相处,互利合作,才能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发展。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汉与欧洲的往来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汉和帝时,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大秦国)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zng彩与之交市,故遮阂h不能自达。(汉桓帝时)大秦王安敦遣使自南缴外献象牙、犀角,瑇瑁,始乃一通焉。后汉书西域传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班超经营西域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甘英出使大秦。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欧洲与中国第一次交往是什么时间?处于哪一世纪?交往的具体情况是什么?第三学习主题第5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166年,一批大秦(古代罗马帝国)人从海路来到中国。他们以大秦安敦尼王朝皇帝的名义向东汉皇帝赠送象牙、犀牛角等礼品。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罗马玻璃瓶碧琉璃瓶第一学习主题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本课小结本课小结在这条商路上,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1、简述“丝绸之路”的路线起点起点长长安安河河西西走走廊廊今新今新疆地疆地区区葱葱岭岭西西亚亚欧欧洲洲终点终点第一学习主题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本课小结本课小结2、看图回答:这是什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它有什么意义?意义?这是公元57年,汉光武帝赠给倭奴国的“汉委奴国王”金印,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第一学习主题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4、改错:公元166年,一批安息人从海路来到中国,向东汉皇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西亚第一次直接接触。本课小结本课小结3、填空:公元_年,班超派遣_出使_。意义97甘英大秦大秦大秦欧洲欧洲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从现有文字记载来看第一学习主题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1.1.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 A张骞张骞B B卫青卫青C C班超班超D D甘英甘英2.2.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汉朝时,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丝绸之路绸之路”,其路线是(),其路线是()A A长安长安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今新疆今新疆西亚西亚欧洲欧洲B B长安长安今新疆今新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西亚欧洲西亚欧洲C C长安长安今新疆今新疆西亚西亚河西走廊河西走廊欧洲欧洲D D长安长安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今新疆今新疆欧洲欧洲西亚西亚3.3.公元公元166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开辟了()A A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B B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C C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 D D西方丝绸之路西方丝绸之路第一学习主题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培优训练:1.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汉代社会有什么影响?这条中西通道有什么现实的价值和作用?2.你认为当代的中国应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中日关系应向什么方向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一学习主题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结束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