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核杂诗_课件

上传人:wjs****19 文档编号:240733142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核杂诗_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已核杂诗_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已核杂诗_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己亥己亥杂诗龚自珍 龚自珍纪念馆北京浙江(1792-1841)清思想家、文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人。道光进士,官礼部主事。学务博览,重经世济民。主张从事政治和经济改革,以解决当时日益深入的社会危机,并热切要求抵抗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军事侵略,维护国家主权。提倡“通经致用”的今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并强调万事万物都处于变化之中。所作诗文,极力提倡“更法”、“改图”,深刻揭露清王朝统治的腐朽,反映社会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洋溢着受国热情。明良论、病梅馆记等文,和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等诗篇,皆为其代表作。散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尤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著有龚自珍全集。创作背景: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己亥杂诗诞生了。在这路途中,龚自珍一有感触便写下来,扔进篓里。他珍惜诗篇,315首诗一首都没丢。他述写其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广泛;或记事,或抒情内容复杂,大多借题发挥,抨击己亥杂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龚自珍生活在鸦片战争前夕。他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主张改革内政,抵抗外国侵略。己亥杂诗中的批判、呼唤、期望,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计堪危。龚自珍己亥杂诗多用象征印喻,想象丰富、奇特,运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注释:1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2吟鞭:诗人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3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4花:比喻国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后人又常用此句表达前辈对后辈的爱护。浩荡离愁白日斜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吟鞭东指即天涯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诗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极为瑰丽的境界: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终将孕育出一个繁花似锦、绚丽灿烂的春天!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赞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重点句赏析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思考以下问题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壮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诗中哪句表现了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国家前途命运的诗词?诗中写了几种心境?诗中写了几种心境?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离别忧伤;、离别忧伤;2、回归的愉快;、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小结小结满载离愁,远归故里自比落红,仍可护花虽辞官归乡,虽辞官归乡,仍心系报国。仍心系报国。名句: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意思: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虽辞官回乡,仍思为国效力,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希望有新奉献的思想。古代诗人描写落花一种是怨啼鸟,怪东风,叹年华,面对落花嘘唏感叹。“流水落花春去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天上人间”李煜;“花自飘零水自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另一种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其中不少昂扬向上的精神。“花落春花落春仍在仍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著的忠忱。不甘于沉沦,为国家民族贡献力量。主题意义牺牲自己,培养后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落红”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全诗抒发了自己辞官司离京时的复杂感情,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全诗移情于物,形象贴切,构思巧妙,寓意深刻。迁移拓展树立正确人生观作业布置1、背 诵 课 文,完 成 导 引丛书2、改写诗歌3、收 集 整 理 相 关 忧 国 忧 民的诗篇下课了,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