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

上传人:1505****484 文档编号:240717362 上传时间:2024-05-02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四课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四课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四课复习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知识结构 考考 纲 点点 击考考 情情 播播 报1.哲学的物质概念: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和普遍性。近三年,自然界的物质性、近三年,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考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等考点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比较高。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比较高。试题的命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试题的命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这一考点,分析现实生活中人这一考点,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事例。们认识和利用规律的事例。在在复习中,我们要紧密结合科技复习中,我们要紧密结合科技成就、经济政策、环境治理、成就、经济政策、环境治理、重大工程等分析自然界的客观重大工程等分析自然界的客观性和规律的客观性。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物质物质 3.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唯一特性:1物质的含义物质的含义:第第第第四四四四课课课课 探探探探究究究究世世世世界界界界的的的的本本本本质质质质运动运动静止静止规律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的内容都是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意识的内容都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1.含义:含义:2.特点:特点:3.运动与静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止的关系: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层内容:它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层内容:其根本性质未发生变化;其根本性质未发生变化;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运动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运动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宇宙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宇宙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不能离开运动谈物质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不能离开物质谈运动 1.含义:含义:2.特点:特点:3.运动与静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止的关系: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方法论:方法论:要求我们看待事物既要看到运动绝对性的存在,也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要求我们看待事物既要看到运动绝对性的存在,也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变论(即只看到运动,否认静止的存在)。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变论(即只看到运动,否认静止的存在)。1.含义:含义:2.特点:特点:3.世界观世界观:规律是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普遍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普遍的.(1)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事界,造福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事界,造福人类。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和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1.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错题诊断错题诊断【误点警示【误点警示1 1】混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混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矫正训练矫正训练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是指(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首先,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二者是有二者是有区别区别的。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物质所概括和抽象的仅仅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共同特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的共同特性,而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自身的个别属性。观实在性以外,还有自身的个别属性。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联系联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象和具体的关系。我们既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从而否认物质世界的多我们既不能用物质代替物质的具体形态从而否认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样性,也不能用物质的具体形态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物质性。性。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 3 3、注意注意客观实在客观实在和和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 1)区别区别:客观:客观实在实在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客观客观存在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象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象。(2 2)联系联系:客观:客观实在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4、正确理解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正确理解物质、运动、规律的关系(1)区别:区别:物质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映的客观实在。运动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规律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联系。(2)联系:联系: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就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就是按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物质世界,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稳定的联系。要在物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要在物质运动中把握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实在性。例例2(2009江苏高考江苏高考)“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例例3 3】(20092009广东单科)广东单科)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甲 说说“太太阳阳每每天天都都是是新新的的”;乙乙说说“方方生生方方 死死,方方死死方方生生”;丙丙说说“飞飞鸟鸟之之景景未未尝尝动动也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 ()A.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 B.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 C.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 D.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解解 析析 甲甲 的的 观观 点点 属属 辩辩 证证 法法 观观 点点;乙乙 的的 观观 点点 否否 认认 相相对对 静静 止止 的的 存存 在在,是是 相相 对对 主主 义义 观观 点点;丙丙 的的 观观 点点 否否 认认绝绝 对对 运运 动动 的的 存存 在在,是是 形形 而而 上上 学学 观观 点点。A A项项 符符 合合 题题意,意,B B、C C、D D项三种排列排序不正确。项三种排列排序不正确。答案答案 A技巧点拨技巧点拨做做 哲哲 学学 选选 择择 题题 要要 善善 于于 抓抓 关关 键键 信信 息息,并并 能能 够够 迅迅 速速 找找到到 与与 这这 些些 关关 键键 信信 息息 相相 对对 应应 的的 哲哲 学学 原原 理理。比比 如如 上上 述述例例 1 1中中 的的“变变”、例例 2 2中中 的的“新新”、“动动”等等 都都 是是关关 键键 信信 息息,这这 些些 都都 体体 现现 了了 事事 物物 是是 运运 动动、变变 化化 和和 发发展的。展的。正确理解规律具有客观性正确理解规律具有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造,也不能被消灭。(1)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是否存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2)规律具有规律具有客观性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 灭。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灭。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 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3)规律的规律的客观性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必然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必然 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 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 罚。罚。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 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有关规律的几个有关规律的几个错误认识错误认识:(1 1)唯心主义不承认规律的存在。唯心主义不承认规律的存在。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2 2)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有坏。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有坏。(3 3)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改变规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例例3(2009全国卷全国卷)安徽小岗村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家农户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的过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06年年1月,该村决定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致富经验和规律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A.B.C.D.课堂笔记课堂笔记选选 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故消灭,故说法错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说法错误。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故律的,而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故说法错误。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B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这一考点是这一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每年高考都有涉及。因此,学生在复高考考查的重点,每年高考都有涉及。因此,学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有关习时一定要注意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有关内容。内容。技巧点拨技巧点拨考生在做涉及物质运动的规律的选择题时,凡是看到题肢考生在做涉及物质运动的规律的选择题时,凡是看到题肢中出现中出现“人可以人可以改变改变规律规律”、“人可以人可以创造创造规律规律”、“人人可以可以消灭消灭规律规律”、“人可以人可以无视无视规律规律”、“人可以人可以凌驾于凌驾于规律之上规律之上”、“人在规律面前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无能为力”、“人只能人只能任规任规律摆布律摆布”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逆向选择例外。等说法,都可以直接排除,逆向选择例外。考查点考查点1世界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性1.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古城选址都很讲究,一般都依山傍水,城市布局也是依 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势随形,追求人工与自然的协调。如山东济南的老城,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南依千佛山,市内泉群广布,汇入大明湖,形成“四面四面 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独特景观。城市布局的独特景观。城市布局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城市布局要深刻地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 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城市布局要追求各自的个性 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依山傍水是城市选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A.B.C.D.2.2009年年9月月28日下午,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三维日下午,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全月球三维 数字地形图通过专家评审,这是目前国际上平面与高程分数字地形图通过专家评审,这是目前国际上平面与高程分 辨率最高、数据精度最高的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从唯辨率最高、数据精度最高的全月球三维数字地形图。从唯 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 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考查点考查点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和物质的关系3.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4.王夫之说: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 静。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解析:解析:王夫之的观点告诉我们静止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王夫之的观点告诉我们静止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静止,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开静止,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5.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世界旅游胜地敦煌由于生态环境恶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导致党河、疏勒河下游断流,湿地萎缩,树林锐减,沙化 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面积平均每年增加近2万亩。万亩。“沙进人退沙进人退”趋势如得不到遏趋势如得不到遏 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制,敦煌有可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楼兰古国,世界文 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化遗产莫高窟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月牙泉也将不复存在。上述材料说明上述材料说明()考查点考查点3规律的概念、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的概念、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方式不会发生变化A.B.C.D.6.2011年上半年,我国因各类自然灾害导致年上半年,我国因各类自然灾害导致384人死亡。环人死亡。环 境专家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无节制开发是造成这一系列自境专家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无节制开发是造成这一系列自 然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害面前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然灾害的重要原因。灾害面前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 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迁移综合题迁移综合题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人为什么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涉及到自然的客观性、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涉及到自然的客观性、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知识。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等知识。答案: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要求我们要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相处。(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自然,造福人类。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类。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严的惩罚。我国自然灾害多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就能证明这一点。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就能证明这一点。(3)我们要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强调人与我们要正确处理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自然和谐相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结束语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谢谢大家聆听!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