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40691263 上传时间:2024-04-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六)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通史版)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高频考点强化练(六)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解析根据材料“仁之本”“孝悌”可知,孔子主张借助孝悌等人伦情感来维系家国社会秩序,故选D项。答案D2.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A.宣扬以德治国 B.辩护政治法统C.推动经济交流 D.加强民族融合解析据材料“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可知其采用终始五德说是为了辩护政治法统,故选B项。答案B3.唐代后期盐铁使刘晏推行新盐法,只在产盐区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在非产盐区设常平盐仓以调剂盐价。这一改革()A.取消了政府对盐政的监管B.导致了商人任意抬高盐价C.形成了官商分利经营机制D.增加了盐政机构行政成本解析题干信息“政府设置盐官,收购盐户所煮成的食盐,粜(转卖)商人,纵其所之”说明政府与商人都在经营盐的过程中获得利益,故选C项。答案C4.雍正二年(1772)对民间消费行为规定:“庶民妇女,有僭用冠帔、补服、大轿者禁,违者罪坐夫男。”该规定()A.有助于澄清吏治以稳定社会B.利于禁绝当时奢侈消费行为C.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等级制度D.切合了当时经济发展的水平解析材料信息“僭用”表明,规定是为了防止庶民妇女超越规制,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故选C项。答案C5.轮船招商局章程写道, “中国官商久不联络,在官莫顾商情,在商莫筹国计。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复振。”这一观点()A.体现了中体西用论B.有利于船舶业发展C.蕴含了商战的思想D.抨击了官商的勾结解析题干信息“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复振”体现出商战的思想,故选C项。答案C6.据近代天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最能说明()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解析材料叙述了清政府对天津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这些措施都是中国近代化的反映,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情况,也没有体现城市经济功能得到加强,可排除A、B两项。1902年,洋务运动已经失败,可排除C项。答案D7.1938年,学者熊十力在中国历史讲话中写道:“中华民族,由满汉蒙回藏五族构成之。古分言之,则有五族;统称之,则唯华族而已。如一家昆季,分言之,则有伯仲;统称之,则是一家骨肉也。”这反映()A.军阀混战导致各民族关系紧张B.知识分子不闻世事专心学术研究C.家国一体和宗法观念逐渐衰微D.学术界为团结抗战促进民族认同解析抗战时期,学术界为团结抗战,促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让大家意识到我们是一个民族,要共同抗敌,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项。答案D8.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推进,人民政府在没收官僚资本企业时采取了“不打烂旧机构”和“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的做法。这一做法()A.推动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B.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实现了对原有企业的和平赎买D.推动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始解析据题干“不打烂旧机构”“保持原职原薪原制度”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发展生产,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故选B项。答案B9.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国家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倍数4.232.62.2A.殖民掠夺影响国内市场B.商业革命引发价格革命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解析早期殖民扩张过程中,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进入欧洲,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故选A项;新航路开辟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经济实力信息,故C项错误;“殖民战争”在表格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A10.制宪会议的代表认为“政府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或按照亚当斯(独立宣言起草者之一)的说法,最好的政府就是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程度的安逸、舒适、安全,或一言以蔽之,幸福”。这表明该制宪代表()A.主张宪政公平B.追求理想的政治体制C.反对精英政治D.以民生作为政治追求解析根据题干关键词“政府”“为最大多数人”“幸福”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故选D项。答案D11.从伏尔泰的自由和法制、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卢梭的人民主权到康德的道德有限理论,这些观点()A.来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践B.构建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C.没有解决民主制度的运作问题D.实现了德治和法治的统一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启蒙思想家从不同角度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因此构成了系统的民主思想体系,故选B项。答案B12.“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从全球化的角度看,材料()A.说明新文明转型难以实现B.呼唤新的技术革命的来临C.说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D.提出各国应加强资源合作解析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使人类文明的转型,需要“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这一切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A项表述偏离题意,B项只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答案为C。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民主和法制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和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摘编自古罗马法“立法权和行政权如果集中在一个人或一个机构的手中,自由便不复存在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如果由同一个人,或由权贵、贵族或平民组成一个机构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的权力、执行国家决议的权力以及裁决罪行或个人争端的权力,那就一切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二世界上历来的党政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法。毛泽东选集(第2卷)材料三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网络资料(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和孟德斯鸠的核心思想。(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英国在革命成功后颁布的宪法性法律文件及其历史意义。(8分)(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有权不可任性”做了哪些努力?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在追求民主法制时的共同点。(12分)答案(1)原则: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思想:三权分立。(2)文件:权利法案意义: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奠定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实现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促进政治民主化;为他国提供了一种政治体制模式,促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3)努力:健全法律制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实行拨乱反正,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平反;加强立法,1982年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99年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恢复“文革”中被破坏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如重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展民主政治,基层民主建设中出现了“海选”。共同点:都通过立法维护民主,都采用分权方式等。(言之有理即可给分)14.(12分)美国“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J.特纳认为:“疆界”从来就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有形的、筑了界碑的。它本来就是传统的或近代的、多形态的、观念的、文化的、利益的、移动的、无形的。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如下图)。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疆界观与近代化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要求:史论结合、叙述成文、逻辑清楚)解析解答比较对象为两幅历史地图,实际上也是同时期的中西比较,设问中给出两个角度“疆界观”和“近代化”,疆域观在材料主题中略有体现,结合两幅疆界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大英帝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从“近代化角度”分析主要要抓住材料信息给出的时间“18、19世纪”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疆界观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答案比较:中国的疆界观实质是天朝上国、夷夏之辨的传统观念,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在工业化时代,这种传统的疆界观导致了清王朝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从而丧失了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机会,最终落后于西方。与之相反,18、19世纪英国的疆界观促进了其现代化进程。这种疆界观的实质是对外殖民扩张。在工业化时代,有利于英国获得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从而使其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等级考试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