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41288460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4.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第四章 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工程成本控制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 1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1 1)积极的成本计划;)积极的成本计划;(2 2)成本计划的编制;)成本计划的编制;(3 3)成本控制的原则与主要内容;)成本控制的原则与主要内容;(4 4)价值工程方法;)价值工程方法;(5 5)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成本的措施;)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成本的措施;(6 6)工程变更的控制程序;)工程变更的控制程序;(7 7)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原则与支付规定;)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原则与支付规定;(8 8)案例分析。)案例分析。2 2课程重点、难点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价值工程方法。重点:价值工程方法。难点: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和支付。难点: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和支付。3 3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要求(1 1)了解积极的成本计划;)了解积极的成本计划;(2 2)理解成本计划的编制过程;)理解成本计划的编制过程;(3 3)理解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理解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4 4)理解和成本控制有关的各类表格的运用;)理解和成本控制有关的各类表格的运用;(5 5)掌握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成本的措施;)掌握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及降低成本的措施;(6 6)掌握价值工程方法。)掌握价值工程方法。成本超支的原因分析原成本计划数据不准确外部原因实施管理中的问题工程范围的增加降低成本的措施1寻找新的更好,更省的效率更高的技术方案,采用符合规范而成本较低的原材料。2购买部分产品,而不是采用完全由自己生产的产品。3重新选择供应商,但会产生供应风险,选择需要时间。4改变实施过程,改变工程质量标准。5索赔6变更工程范围。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尚有如下问题应注意提倡事前控制当发现成本超支时,人们常常通过其它手段,在其它工作包上节约的开支,这常常是十分困难的,这会损害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甚至有时贸然采取措施,主观上企图降低成本,而最终却导致更大的成本超支。在设计阶段采取降低成本的措施是最有效的,而且不会引起工期问题,对质量的影响可能小一些。成本控制的重点。成本控制的方法 一、成本的过程控制方法 施工阶段是控制建设工程项目成本发生的主要阶段,它通过确定成本目标并按计划成本进行施工、资源配置,对现场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进行有效控制,其具体的控制方法如下:1、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实行“量价分离”的方法,将作业用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综合确定用工数量与单价,通过劳务合同进行控制。影响人工费的因素?影响人工费的因素?影响人工费的因素施工组织设计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生产消费指数经会审的施工图政府政策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控制人工费的方法?控制人工费的方法?制定先进合理的企业内部劳动定额,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制定先进合理的企业内部劳动定额,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下达到作业队进行控制及零星用工下达到作业队进行控制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作业队的组织管理水平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作业队的组织管理水平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多种施工作业技能的培训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多种施工作业技能的培训实行弹性需求的劳务管理制度实行弹性需求的劳务管理制度 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同样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价格。(1)材料用量的控制 在保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材料,通过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材料物资的消耗,具体方法如下:定额控制: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限额发料制度。制度。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指标控制:指标控制: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耗用情况,结合具体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制定领用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据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领用。计量控制:计量控制:准确做好材料物资的收发计量检查和投料计量检查。准确做好材料物资的收发计量检查和投料计量检查。包干控制:包干控制: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钢钉、钢丝等)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钢钉、钢丝等)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量,将其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控制。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量,将其折算成费用,由作业者包干控制。(2)材料价格的控制 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耗等所组成,因此控制材料价格,主要是通过掌握市场信息,应用招标和询价等方式控制材料、设备的采购价格。施工项目的材料物资,包括构成工程实体的主要材料和构配件,以及有助于工程实体形成的周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从价值角度看,材料物资的价值,约占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60%70%以上,因此对材料物资费用的控制非常重要。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具有一定规模的施工项目,比如高层建筑,其地面以上的总费用中,垂直运输机械费用约占6%10%,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控制台班数量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实际,选择适合项目施工特点的施工机械等.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作业时间,安排好生产工序的衔接核定设备台班定额产量,实行超产奖励办法加强设备租赁计划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设备闲置和浪费。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开支加强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提高施工机械台班的生产效率加强配件的管理,严格按油料消耗定额控制油料消耗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成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设备调度、检查、负责设备调度、检查、维修和评估等具体事宜。维修和评估等具体事宜。(2 2)控制台班单价控制台班单价分包工程控制 分包工程价格的高低,必然对项目经理部的施工项目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分包价格的控制。项目经理部应在确定施工方案的初期就要确定需要分包的工程范围。决定分包范围的因素主要是施工项目的专业性和项目规模。分包工程控制 大多数承包人都在实际工作中把自己不熟悉的、专业化程度高的、风险大的或利润低(如地基处理、预应力筋张拉、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的一部分内容划出。对分包费用的控制,主要是抓好建立稳定的分包商关系网络,做好分包询价、订立互利平等的分包合同、施工验收与分包结算等工作。含义:含义:通过分析项目目标实施与项目目标期望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项目实通过分析项目目标实施与项目目标期望之间的差异,从而判断项目实 施成本、进度绩效的一种方法。施成本、进度绩效的一种方法。挣值法挣值法基本原理:基本原理:通过通过“三个成本三个成本”、“两个偏差两个偏差”和和“两个绩效两个绩效”的比较的比较,对成本实施对成本实施控制。控制。挣值法挣值法三个成本:三个成本:l已完工程的计划成本(已完工程的计划成本(BCWPBCWP)BCWP=BCWP=已完工程量已完工程量预算单价预算单价计划价值计划价值PVPVl拟完工程的计划成本(拟完工程的计划成本(BCWSBCWS)BCWS=BCWS=计划工程量计划工程量预算单价预算单价实现价值实现价值EVEVl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ACWPACWP)ACWP=ACWP=已完工程量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价实际单价实际费用实际费用ACACBCWPACWPBCWS0工期工期价价值值挣值法示意图挣值法示意图挣值法挣值法两个偏差两个偏差成本偏差(成本偏差(CVCV)CV=BCWP-ACWPCV=BCWP-ACWP 当当CV0CV0CV0时:时:进度偏差进度偏差(SV)(SV)SV=BCWP-BCWS SV=BCWP-BCWS 当当SV0SV0SV0时:时:成本超支成本超支进度提前进度提前成本节约成本节约进度拖延进度拖延BCWPACWPBCWS0工期工期价价值值SVCV挣值法示意图挣值法示意图挣值法挣值法两个绩效两个绩效成本绩效指数成本绩效指数(CPI)(CPI)CPI=BCWP/ACWP CPI=BCWP/ACWP 当当CPI1CPI1CPI1时:时:进度绩效指数(进度绩效指数(SPISPI)SPI=BCWP/BCWSSPI=BCWP/BCWS 当当SPI1SPI1SPI1时:时:成本超支成本超支进度提前进度提前成本节约成本节约进度拖延进度拖延挣值法挣值法BCWPACWPBCWS0工期工期价价值值SVCV挣值法示意图挣值法示意图BCWS_计划工作计划成本计划工作计划成本BCWP_已完工作计划成本已完工作计划成本成本偏差成本偏差:CV=BCWP-ACWP进度偏差进度偏差:SVBCWP-BCWSACWP_已完工作实际成本已完工作实际成本偏差原因分析与纠偏措施纠偏措施:(1)寻找新的、更好更省的、效率更高的设计方案;(2)重新选择供应商,但会产生供应风险,选择需要时间;(3)索赔,例如向业主、承(分)包商、供应商索赔以弥补费用超支。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某项目经理部在对某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对各月的费用进行了统计,某项目经理部在对某施工项目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对各月的费用进行了统计,有关情况见下表:有关情况见下表:月份月份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万元)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万元)已完工作量(已完工作量(%)实际发生费用(万元)实际发生费用(万元)1 12002001001001901902 22802801051052902903 331031090902902904 44704701001004704705 562062050503003006 64304301101104404407 760060040402402408 829029050501301309 930030080802202201010260260120120300300111121021090901801801212180180100100170170月份月份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万元)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万元)已完工作量(已完工作量(%)实际发生费用(万元)实际发生费用(万元)1 12002001001001901902 22802801051052902903 331031090902902904 44704701001004704705 562062050503003006 64304301101104404407 760060040402402408 829029050501301309 930030080802202201010260260120120300300111121021090901801801212180180100100170170问题:问题:1.1.分别求出分别求出1212个月的挣得值;个月的挣得值;2.2.求出这一年的求出这一年的CVCV和和SVSV;3.3.求出这一年的求出这一年的CPICPI、SPISPI并分析成本和进度情况。并分析成本和进度情况。月份月份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 BCWS(万(万元)元)已完工作量已完工作量(%)实际发生费用实际发生费用ACWPACWP(万元)(万元)挣得值挣得值BCWPBCWP(万元)(万元)1 12002001001001901902 22802801051052902903 331031090902902904 44704701001004704705 562062050503003006 64304301101104404407 760060040402402408 829029050501301309 930030080802202201010260260120120300300111121021090901801801212180180100100170170合计合计解:解:1.1.计算结果如下表计算结果如下表200294279470310473240145240312189180415027503332月份月份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计划完成工作预算费用BCWSBCWS(万(万元)元)已完工作量已完工作量(%)实际发生费用实际发生费用ACWPACWP(万元)(万元)挣得值挣得值BCWPBCWP(万元)(万元)合计合计4150415027502750333233322.122.12个月的个月的ACWPACWP为为27502750万元,万元,BCWSBCWS为为41504150万元。万元。费用偏差:费用偏差:CV=BCWPCV=BCWPACWP=3332ACWP=33322750=5822750=582万元,万元,进度偏差:进度偏差:SV=BCWPSV=BCWPBCWSBCWS=3332=33324150=4150=818818万元,万元,3.3.费用绩效指数:费用绩效指数:CPI=BCWP/ACWP=1.212CPI=BCWP/ACWP=1.212,进度绩效指数:进度绩效指数:SPI=BCWP/BCWS=0.803SPI=BCWP/BCWS=0.803,CVCV为正,说明费用节支;为正,说明费用节支;SVSV为负,说明进度延误。为负,说明进度延误。由于由于CPICPI1 1,故费用节支;,故费用节支;由于由于SPI SPI 1 1,故进度延误。,故进度延误。分析:若分析:若CVCV出现负值,则引起超支的原因出现负值,则引起超支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政策原因政策原因内部原因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挣值法挣值法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在目前实施情况下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按照完成情况估计在目前实施情况下完成项目所需的总费用EACEAC:EAC=EAC=实际支出按照实施情况对剩余预算所作的修改实际支出按照实施情况对剩余预算所作的修改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当前的变化可以反映未来的变化时。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当前的变化可以反映未来的变化时。EAC=EAC=实际支出对未来所有剩余工作的新估计实际支出对未来所有剩余工作的新估计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当过去的执行情况显示了原有的估计假设条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当过去的执行情况显示了原有的估计假设条件基本失效的情况下或者由于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假设不再适用件基本失效的情况下或者由于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假设不再适用 EAC=EAC=实际支出剩余的预算实际支出剩余的预算适用于现在的变化仅是一种特殊的情况,项目经理认为未来的适用于现在的变化仅是一种特殊的情况,项目经理认为未来的实施不会发生类似的变化。实施不会发生类似的变化。4 4、经验教训:以案例库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以后的参、经验教训:以案例库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以后的参考考 含义含义 采用横道图法进行成本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程计划采用横道图法进行成本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程计划成本成本(预算成本预算成本)、拟完工程计划成本、拟完工程计划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和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横和已完工程实际成本。横道的长度与金额大小成正比。道的长度与金额大小成正比。横道图法横道图法横道图法的成本偏差分析横道图法的成本偏差分析项目编项目编号号项目名称项目名称费用参数数额(万元)费用参数数额(万元)费用偏差(万费用偏差(万元)元)进度偏差进度偏差(万元)(万元)偏差原因偏差原因1 1木门窗安装木门窗安装2 2钢门窗安装钢门窗安装3 3铝合金门窗安装铝合金门窗安装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合计合计10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0700700已完工程实际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成本 拟完工程计划成本拟完工程计划成本 已完工程计划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成本-10-100 00 01010101010100 020201010横道图法横道图法特点特点 形形象象、直直观观,一一目目了了然然,能能较较准准确确的的表表达达施施工工成成本本的的绝对偏差。一般在项目管理的较高层运用。绝对偏差。一般在项目管理的较高层运用。表格法表格法 含义含义 表表格格法法是是将将各各种种成成本本参参数数名名称称及及数数量量综综合合反反映映在在一一张张表表格格中中进进行行比比较较分分析析的的方方法法。是是进进行行成成本本控控制制最最常常用用的的方方法法之之一。一。(1)(1)项目编码项目编码计算方法计算方法041041042042043043(2)(2)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木门窗安装木门窗安装钢门窗安装钢门窗安装铝合金门窗安装铝合金门窗安装(3)(3)单位单位(4)(4)计划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5)(5)拟完工程量拟完工程量(6)(6)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拟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5)(5)(4)(4)303030304040(7)(7)已完工程量已完工程量(8)(8)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已完工程计划施工成本(7)(7)(4)(4)303040404040(9)(9)实际单位成本实际单位成本(10)(10)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已完工程实际施工成本(7)(7)(9)(9)303050505050(11)(11)施工成本局部偏差施工成本局部偏差(8)-(10)(8)-(10)0 010101010(12)(12)施工成本局部偏差程度施工成本局部偏差程度(8)(8)(10)(10)1 10.80.80.80.8(13)(13)施工成本累计偏差施工成本累计偏差(11)(11)(14)(14)施工成本累计偏差程度施工成本累计偏差程度(10)(10)(8)(8)(15)(15)进度局部偏差进度局部偏差(8)-(6)(8)-(6)0 010100 0(16)(16)进度局部偏差程度进度局部偏差程度(8)(8)(6)(6)1 11.331.331 1(17)(17)进度累计偏差进度累计偏差(15)(15)(18)(18)进度累计偏差程度进度累计偏差程度(6)(6)(8)(8)表格法表格法 特点特点 灵灵活活、适适用用性性强强、信信息息量量大大、可可借借助助计计算算机机处处理理,提提高高工工作作效效率。率。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置换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种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后逐个替换,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如下:1 1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确定分析对象,并计算出实际与目标数的差异。2 2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确定该指标是由哪几个因素组成的,并按其相互关系进行排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序(排序规则是: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值)。3 3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以目标数为基础,将各因素的目标数相乘,作为分析替代的基数。基数。4 4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各个因素的实际数按照上面的排列顺序进行替换计算,并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将替换后的实际数保留下来。5 5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将每次替换计算所得的结果,与前一次的计算结果相比较,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两者的差异即为该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6 6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应与分析对象的总差异相等。【例例1Z2020421Z202042】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为443040443040元,实际成本为元,实际成本为473697473697元,比目标成本增加元,比目标成本增加3065730657元,资料如表元,资料如表1Z202042-11Z202042-1所示。分所示。分析成本增加的原因。析成本增加的原因。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表(表商品混凝土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对比表(表1Z202042-1Z202042-1 1)项目项目单位单位目标目标实际实际差额差额产量产量m m3 3600600630630+30+30单价单价元元710710730730+20+20损耗率损耗率4 43 3-1-1成本成本元元443040443040473697473697+30657+30657【解解】1 1分析对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分析对象是商品混凝土的成本,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为3065730657元,该指标是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的,其元,该指标是由产量、单价、损耗率三个因素组成的,其排序见表排序见表1Z202042-11Z202042-1。2 2以目标数以目标数443040443040元(元(6006007107101.041.04)为分析替代的基础。)为分析替代的基础。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第一次替代产量因素,以630630替代替代600600:630630 710 7101.041.04465192465192元;元;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第二次替代单价因素,以730730替代替代710710,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并保留上次替代后的值:6306307307301.041.04478296478296元;元;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第三次替代损耗率因素,以1.031.03替代替代1.041.04,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并保留上两次替代后的值:的值:6306307307301.031.03473697473697元。元。【例】某框架结构一自然层商品混凝土浇筑。计划工程量为250立方米,实际浇筑工程量为260立方米;计划单价为190元每立方米,实际单价为185元每立方米;计划损耗率为2%,实际供应混凝土量为269.1立方米。试分析成本偏差原因。【例】某框架结构一自然层商品混凝土浇筑。计划工程量为250立方米,实际浇筑工程量为260立方米;计划单价为190元每立方米,实际单价为185元每立方米;计划损耗率为2%,实际供应混凝土量为269.1立方米。试分析成本偏差原因。(1)确定成本影响因素现浇混凝土总成本=工程量(1+损耗率)混凝土单价(2)确定原计划材料费用Cp=2501901.02=48450元(3)确定三个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用实际产量替换计划产量,而材料损耗率、单价不变C1=2601901.02=50388元CpC1=4845050388=1938元由于工程量变更使成本支出增加了1938元用混凝土实际单价替换计划单价,而产量、损耗率不变C2=2601851.02=49062元C1C2=5038849062=1326元由于混凝土价格降低使成本支出减少1326元用实际损耗率替换计划损耗率,而产量、单价不变实际损耗率=(269.1260)260=3.5%C3=2601851.035=49783.5元C2C3=4906249783.5=-721.5元由于损耗率升高使成本支出增加721.5元合计影响的成本额=1938721.5+1326=1333.5元成本偏差=计划成本(Cp)实际成本(Ca)Ca=2601851.035=49783.5元CpCa=4845049783.5=1333.5元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替换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指数的各个因素的计划数与实际数的差额,按照一定的顺序,直接计算出各个因素变动时对计划指标完成的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差额=计划值实际值 例:某框架结构一自然层商品混凝土浇筑。计划工程量为250立方米,实际浇筑工程量为260立方米;计划单价为190元每立方米,实际单价为185元每立方米;计划损耗率为2%,实际供应混凝土量为269.1立方米。试分析成本偏差原因。现浇混凝土总成本=工程量(1+损耗率)混凝土单价(1)工程量增加的影响:(250260)1901.02=1938由于工程量变更使成本支出增加了1938元(2)损耗率增加的影响:实际损耗率=(269.1260)260=3.5%260190(1.021.35)=741元由于现场损耗增大使成本支出增加了741元(3)混凝土实际单价降低的影响:260(190185)1.035=1345.5元由于混凝土价格降低使成本支出减少1345.5元合计影响的成本额=1938741+1345.5=1333.5元【练习】1、某项目经理部本月模板工程实际完成6400,实际劳动生产率为0.7工日/,工时单价30元/工日。原计划安装6000,预计劳动效率0.8工日/,工时单价25元/工日。试进行成本偏差分析。2、某项目单位工程对完成的1000立方米墙体工程进行成本分析,具体资料如下:计划单耗砖:520块/立方米,计划砖价:0.40元/块,计划单位耗工:1.0工日/立方米,计划工资率:19.00元/工日;实际单耗砖:500块/立方米,实际砖价:0.45元/块,实际单位耗工:1.2工日/立方米,实际工资率:18.00元/工日。试进行成本偏差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