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课件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241288457 上传时间:2024-06-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医学科 魏君平魏君平 2020/11/41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重症医学科 魏君平2020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v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泌尿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40%以上,每年约有以上,每年约有60万例万例v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据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2000年资料显示:我国泌年资料显示:我国泌尿道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之后居医尿道感染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之后居医院感染第三位,约院感染第三位,约10.9%v其中其中66%86%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导发生在泌尿道器械操作,主要是导尿管的插入术后尿管的插入术后2020/11/42泌尿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2020/11/4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和诊断v定义定义v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特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出导尿管尿管4848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染小时之内发生的尿路感染 2020/11/4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定义和诊断定义2020/11/43临床诊断标准:v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包括下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包括下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腹触痛、肾区叩痛,伴有或不伴有发热v尿检白细胞男性尿检白细胞男性55个个/高倍视野,女性高倍视野,女性1010个个/高倍视野高倍视野2020/11/44临床诊断标准:2020/11/44病原学诊断标准病原学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在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v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样菌培养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样菌培养G G+球菌菌落数球菌菌落数10104 4cfc/mlcfc/ml、G G-杆菌菌落数杆菌菌落数10105 5cfc/mlcfc/mlv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样菌培养菌落数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样菌培养菌落数10103 3cfc/mlcfc/mlv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新鲜尿液标本经离心应用相差显微镜检查,在每3030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个视野中有半数视野见到细菌v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经手术、病理学或者影像学检查,有尿路感染证据的据的2020/11/45病原学诊断标准2020/11/45v患者没有症状,但在患者没有症状,但在1 1周内有内镜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G G+球球菌菌落数菌菌落数10104 4cfc/mlcfc/ml、G G-杆菌菌杆菌菌落数落数10105 5cfc/mlcfc/ml,应当诊断为无,应当诊断为无症状性菌尿症症状性菌尿症2020/11/46患者没有症状,但在1周内有内镜检查或导尿管置入,尿液培养G+尿路感染的病原学v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v克雷伯菌克雷伯菌v变形杆菌变形杆菌v肠球菌肠球菌v假单胞菌假单胞菌v肠杆菌肠杆菌v沙雷菌沙雷菌v念珠菌念珠菌2020/11/47尿路感染的病原学大肠埃希菌2020/11/47危险因子一般因素:年龄年龄 性别性别 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严重的感基础疾病(如脑血管意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外伤)染性疾病、严重外伤)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态(有并发性疾免疫力和其他健康状态(有并发性疾 病,如糖尿病、截瘫等)病,如糖尿病、截瘫等)2020/11/48危险因子一般因素:2020/11/48特别危险因素特别危险因素v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 v导尿管置入方法导尿管置入方法v导尿管护理质量导尿管护理质量v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使用2020/11/49特别危险因素导尿管留置时间2020/11/49 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与留置时间正相关与留置时间正相关v24小时内单次短暂导尿管插入小时内单次短暂导尿管插入 1-5%v开放留置导尿管开放留置导尿管4 4天以上天以上 100%v密闭式导尿密闭式导尿7天以内天以内 20%2020/11/410 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2020/11/410感染源感染源v内源性内源性 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多数为肠道正常菌群以无症状菌尿病人为主病人为主2020/11/411感染源内源性 2020/11/411感染源感染源v外源性外源性v10-20%10-20%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病原菌来自于集尿系统和尿袋,此种感染多发生在发生在24-4824-48小时内小时内v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生殖道和外科手术感染经血引起泌尿道感染v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灭菌不严的膀胱镜、导尿盘、冲洗液、消毒液等v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尿道口分泌物细菌的滋生v医护人员的手医护人员的手2020/11/412感染源外源性2020/11/412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与管理v健全制度,落实控制与落实导尿管感染的工作规健全制度,落实控制与落实导尿管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范和操作规程v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等相关技能培训无菌技术、导尿操作等相关技能培训v严格掌握适应症,包括导尿管类型的选择严格掌握适应症,包括导尿管类型的选择v导尿管留置时间的限制与感染危险评估导尿管留置时间的限制与感染危险评估v留置尿管的护理维护留置尿管的护理维护2020/11/413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与管理健全制度,落实控制与落实导尿管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2020/11/414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2020/11/414 置 管 前v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 的留置导尿 v仔细检查导尿包,有无过期、破损或潮湿 v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等选择合适导尿管 v对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v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的目的,配合要点和注意事项 2020/11/415 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 的留置导v 置v 管v 时v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并戴手套 v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动作轻柔,避免损 伤尿道粘膜 v保持最大无菌屏障,避免污染尿道口 v充分消毒尿道口 v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ml 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脱出 v指导患者放松,配合,如置管过程中尿管被污染 应重新更换尿管 2020/11/416严格执行手卫生,洗手并戴手套 2020/11/416v置v 管v 后v妥善固定尿管,不打折弯曲,集尿袋高度低于 膀胱水平 v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 或搬运时夹闭引流,防止尿液逆流 v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集尿袋出口避免接触收集容器 v患者洗澡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v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患者清洁后还应消毒 v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 尿液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2020/11/417妥善固定尿管,不打折弯曲,集尿袋高度低于 膀胱水平 2020v置 v管v 后v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及早拔除 v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 出,以及其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立即更换v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v长期留置患者,拔除导尿管时,训练膀胱功能 留取小样本作进行微生物检测时,消毒导尿管后,无菌注射器从上1/3 处抽 取尿液;v留取样本 留取大量样本时,可以从集尿袋采 集,避免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v不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 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2020/11/418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及早拔除 2020/11/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v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根据需要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根据需要决定置留时间。不能仅仅为护理病人的人员方便决定置留时间。不能仅仅为护理病人的人员方便而插管而插管v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管的其他人员进行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管的其他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调尿管插入术的适应症和正确技术在职培训,强调尿管插入术的适应症和正确技术v反复置入尿管和长期留置尿管,均可引起难治性反复置入尿管和长期留置尿管,均可引起难治性泌尿系感染,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泌尿系感染,以及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2020/11/419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只有当病人病情需要时才放置导尿管,导尿管置入术的适应症导尿管置入术的适应症v各种病因(如产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动各种病因(如产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动力性或梗阻性尿潴留,且尿道无严重狭窄力性或梗阻性尿潴留,且尿道无严重狭窄v神经元性膀胱功能失调的病人导尿神经元性膀胱功能失调的病人导尿v全麻、腰麻及长时间持续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全麻、腰麻及长时间持续硬膜外麻醉的病人v危重病人需要准确记录尿量的危重病人需要准确记录尿量的2020/11/420导尿管置入术的适应症各种病因(如产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动导尿管置入术的禁忌症导尿管置入术的禁忌症v病人能够自主排尿病人能够自主排尿v仅为获得尿培养或某种诊断检查如尿仅为获得尿培养或某种诊断检查如尿电解质而采集尿标本电解质而采集尿标本v对并无尿潴留,仅有失禁的病人为代对并无尿潴留,仅有失禁的病人为代替一般护理,安置并长时间留置导尿替一般护理,安置并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管2020/11/421导尿管置入术的禁忌症病人能够自主排尿2020/11/421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v原则上不超过原则上不超过7-107-10天,否则应选用其他方式天,否则应选用其他方式v操作术前必须按无菌要求洗手操作术前必须按无菌要求洗手v护理导管部位或操作导尿管器械前后均应立即洗护理导管部位或操作导尿管器械前后均应立即洗手手v应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插入导尿管。应用无菌技术和无菌器材插入导尿管。v插管时准备手套、手术孔巾、纱布,选用合适的插管时准备手套、手术孔巾、纱布,选用合适的灭菌液清洁尿道周围,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利多卡灭菌液清洁尿道周围,使用一次性包装的利多卡因润滑凝胶和一次性无菌石蜡油因润滑凝胶和一次性无菌石蜡油2020/11/422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原则上不超过7-10天,否则应选用其他方式2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v根据患者年龄、尿道口大小等,在确保引流通畅根据患者年龄、尿道口大小等,在确保引流通畅基础上,选择使用外径合适的尿管以减少置入尿基础上,选择使用外径合适的尿管以减少置入尿管导致尿道损伤管导致尿道损伤v置入时操作应尽量轻柔,如出现导入困难不可反置入时操作应尽量轻柔,如出现导入困难不可反复强置,应立即请泌尿专科医师会诊复强置,应立即请泌尿专科医师会诊v置入导尿管后要适当加以固定保护,预防尿管滑置入导尿管后要适当加以固定保护,预防尿管滑动不要随意牵拉导尿管动不要随意牵拉导尿管2020/11/423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根据患者年龄、尿道口大小等,在确保引流通畅基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v必须采用密闭式无菌引流必须采用密闭式无菌引流v持续维护密闭无菌引流系统,定时消毒持续维护密闭无菌引流系统,定时消毒v不要分离导尿管和引流管,除非必须冲洗导尿不要分离导尿管和引流管,除非必须冲洗导尿管。管。v如果违反了无菌操作、或出现了分离或渗漏应如果违反了无菌操作、或出现了分离或渗漏应消毒导尿管和引流管连接处后,再用无菌技术消毒导尿管和引流管连接处后,再用无菌技术重新放置集尿系统重新放置集尿系统2020/11/424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必须采用密闭式无菌引流2020/11/424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 冲洗冲洗v对于留置尿管在对于留置尿管在7272小时以内者,应尽可能避免持续小时以内者,应尽可能避免持续膀胱冲洗膀胱冲洗v除非预测会发生阻塞(如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可能除非预测会发生阻塞(如前列腺或膀胱手术后可能出现出血)采用密闭式持续冲洗预防阻塞,为了解出现出血)采用密闭式持续冲洗预防阻塞,为了解除由于凝块、粘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可采用除由于凝块、粘液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阻塞,可采用间断冲洗法(尽量使用三腔尿管)间断冲洗法(尽量使用三腔尿管)v尚未证明持续抗生素膀胱冲洗的有效性,故也不应尚未证明持续抗生素膀胱冲洗的有效性,故也不应做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措施来执行做为常规预防感染的措施来执行2020/11/425导尿术的技术要点 冲洗2020/11/425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v无菌冲洗器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冲洗时,操作者无菌冲洗器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冲洗时,操作者应使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应使用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v除非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容量无菌注射器反除非必要,应尽量避免使用大容量无菌注射器反复冲洗复冲洗v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可通过反复的冲洗保持通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可通过反复的冲洗保持通畅,如果导尿管本身是造成阻塞的原因(如凝结畅,如果导尿管本身是造成阻塞的原因(如凝结物的生成),那么只能更换尿管物的生成),那么只能更换尿管2020/11/426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无菌冲洗器使用后应立即丢弃。冲洗时,操作者应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标本的采集标本的采集v如果需要少量新鲜尿液作检查,先用消毒剂如果需要少量新鲜尿液作检查,先用消毒剂消毒导尿管出口或采样口,再用无菌针或注消毒导尿管出口或采样口,再用无菌针或注射器吸取尿液。射器吸取尿液。v如果需要大量尿液作特殊分析应运用无菌操如果需要大量尿液作特殊分析应运用无菌操作从引流袋内获取作从引流袋内获取2020/11/427导尿术的技术要点标本的采集2020/11/427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 尿液引流尿液引流v维持通畅的尿液引流维持通畅的尿液引流 v为达到通畅的尿液引流,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为达到通畅的尿液引流,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扭结扭结v集尿袋应定时排空在每个病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内集尿袋应定时排空在每个病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内(引流管不能接触未灭菌的容器)(引流管不能接触未灭菌的容器)v导尿管功能不良或阻塞时应予以冲洗或必要时重新导尿管功能不良或阻塞时应予以冲洗或必要时重新更换更换v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以下集尿袋应放置在膀胱水平以下2020/11/428导尿术的技术要点 尿液引流2020/11/428导尿术的技术要点导尿术的技术要点 尿道口的护理尿道口的护理v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留置尿管(超过最近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留置尿管(超过1010天以上天以上者),企图依靠每天者),企图依靠每天2 2次用碘伏消毒或每天用肥皂和次用碘伏消毒或每天用肥皂和水清洁不能降低与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只有短水清洁不能降低与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只有短期留置尿管定时清洁和消毒护理,有一定预防意义期留置尿管定时清洁和消毒护理,有一定预防意义 导尿管的更换周期导尿管的更换周期v留置导尿管不能随意定期更换留置导尿管不能随意定期更换2020/11/429导尿术的技术要点 尿道口的护理2020/11/429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v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为避免尿路感染,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为避免尿路感染,可选择其他的导尿方法。可选择其他的导尿方法。v阴茎套引流法:适用于无尿路梗阻并有完整排尿阴茎套引流法:适用于无尿路梗阻并有完整排尿反射的尿失禁男性患者反射的尿失禁男性患者v耻骨上膀胱造瘘导尿术:需长期引流者耻骨上膀胱造瘘导尿术:需长期引流者v间断临时性插置导尿管法:一过性膀胱排空障碍间断临时性插置导尿管法:一过性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和麻醉恢复过程的患者的患者和麻醉恢复过程的患者2020/11/430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对于需要导尿的病人,为避免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人员人员v只有掌握无菌插管正确技术和导尿管护理的人员只有掌握无菌插管正确技术和导尿管护理的人员(医院工作人员、家属或病人)才能操作导尿管(医院工作人员、家属或病人)才能操作导尿管v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尿管的其他人员进行定期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护理导尿管的其他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强调导尿管插入术的正确技术和潜在并在职培训,强调导尿管插入术的正确技术和潜在并发症发症2020/11/431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人员2020/11/431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 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v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留置导尿管的感染病为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机会,留置导尿管的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在同一房间或相邻的床位人和非感染病人不应住在同一房间或相邻的床位。细菌学监测细菌学监测v插管病人常规细菌学监测作为感染控制措施的意义插管病人常规细菌学监测作为感染控制措施的意义还未确立,故不推荐常规细菌学监测还未确立,故不推荐常规细菌学监测2020/11/432预防与控制泌尿道感染的建议 插管病人的空间隔离2020/1最新研究与进展最新研究与进展 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发生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导尿管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发生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导尿管外壁上附着一层较厚的粘液样物质,其中可发现被外壁上附着一层较厚的粘液样物质,其中可发现被基质蛋白和细菌多糖包裹的细菌,提示细菌对尿管基质蛋白和细菌多糖包裹的细菌,提示细菌对尿管外壁的黏附作用在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外壁的黏附作用在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重要作用v含抗菌药物导尿管的设计含抗菌药物导尿管的设计v经氧化银及胶体银处理的导尿管的设计经氧化银及胶体银处理的导尿管的设计v在导尿管道中增加标本取样孔、空气陷阱、液体滴在导尿管道中增加标本取样孔、空气陷阱、液体滴注室和单向活动瓣膜注室和单向活动瓣膜2020/11/433最新研究与进展 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发生泌尿道感染患者的导最新研究与进展最新研究与进展v尽管这些尿管的改进方法具有理论基础,但还远未能证实它尽管这些尿管的改进方法具有理论基础,但还远未能证实它们能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们能有效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发生包括下列措施包括下列措施v全身预防抗生素的应用全身预防抗生素的应用v膀胱冲洗膀胱冲洗v灭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滴注灭菌生理盐水或抗生素滴注v引流袋中加入抗生素引流袋中加入抗生素v抗生素包裹导尿管抗生素包裹导尿管v每天应用抗菌剂清洗会阴每天应用抗菌剂清洗会阴均未能表明可以降低长期留置尿管的感染率均未能表明可以降低长期留置尿管的感染率 2020/11/434最新研究与进展尽管这些尿管的改进方法具有理论基础,但还远未能泌尿道感染预后泌尿道感染预后v大部分泌尿道感染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通常患大部分泌尿道感染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通常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导尿管拔除后即可自然痊愈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在导尿管拔除后即可自然痊愈v在高危病人中持续的感染可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在高危病人中持续的感染可导致前列腺炎、附睾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血症等膀胱炎、肾盂肾炎和革兰阴性菌血症等v反复的尿道损伤和感染,可导致尿道严重长段器质反复的尿道损伤和感染,可导致尿道严重长段器质性狭窄性狭窄v膀胱的反复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腺性与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的反复感染可导致严重的腺性与间质性膀胱炎,并最终导致癌变并最终导致癌变2020/11/435泌尿道感染预后大部分泌尿道感染病例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通常患者结束语结束语 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已证明最有效的已证明最有效的措施措施v限制导尿管留置的时间限制导尿管留置的时间v采用严格规范的导尿技术采用严格规范的导尿技术v维护无菌密闭引流维护无菌密闭引流2020/11/436结束语 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已证明最有效的措施20谢谢大家谢谢大家2020/11/437谢谢大家2020/11/4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