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第三篇感染性心内膜炎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240253708 上传时间:2024-03-25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53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第三篇感染性心内膜炎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内科第三篇感染性心内膜炎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内科第三篇感染性心内膜炎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1内科第三篇内科第三篇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1.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治疗方法 2.2.熟悉该病的病理、并发症熟悉该病的病理、并发症 3.3.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 讲授目的和要求第1页/共33页讲授主要内容概述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标准治疗第2页/共33页概概 述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nfective endocarditis,IEIE)为心脏内为心脏内膜面的微生物感染体赘生物形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膜面的微生物感染体赘生物形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或腱索与心壁内膜但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或腱索与心壁内膜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并可分为自体瓣膜,人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并可分为自体瓣膜,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工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第3页/共33页自体瓣膜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病因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炎炎(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病原微生物的病原微生物的65%65%和和25%25%急性者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亚急性者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第4页/共33页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术后6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葡萄球菌多见)。术后60天以后者为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常见),除赘生物形成外,常致人工瓣膜部分破裂,瓣周漏,瓣环周围组织和心肌脓肿。最常累及主动脉瓣第5页/共33页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inintravenous drug abusers)多见于年轻男性。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第6页/共33页自体瓣膜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发发病机制病机制一、亚急性一、亚急性 至少占据至少占据2/32/3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1.1.血液动力因素血液动力因素 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先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等性心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等2.2.非细菌性血栓心膜炎非细菌性血栓心膜炎 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成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成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素第7页/共33页 3.3.短暂性菌血症短暂性菌血症 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如手术、器械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如手术、器械操作等)常导致暂时性菌血症操作等)常导致暂时性菌血症 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感染性心内膜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即可发生炎即可发生第8页/共33页 4.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数量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数量 细菌粘附于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的能力。草绿色细菌粘附于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的能力。草绿色链球菌从口腔进入血流的机会频繁,粘附性强,因而为链球菌从口腔进入血流的机会频繁,粘附性强,因而为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第9页/共33页 二、急性二、急性 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累及正常心瓣膜 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病原菌来自皮肤、肌肉、骨骼或肺等部位的活动性感染灶,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动性感染灶,循环中细菌量大,细菌毒力强,具有高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主动脉瓣常有高度侵袭性和粘附于内膜的能力。主动脉瓣常受累受累第10页/共33页 病病 理理1.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2.赘生物碎片脱落致栓塞3.血源性播散4.免疫系统激活 脾大肾小球肾炎关节炎、腱鞘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 第11页/共33页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之赘生物第12页/共33页临床表临床表现现 一、发热一、发热 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发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二、心脏杂音二、心脏杂音 808085%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 第13页/共33页 三、周围体征三、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近已不多见,包括:多为非特异性,近已不多见,包括:瘀点瘀点 脂(趾)甲下线状出血脂(趾)甲下线状出血 Roth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 Osler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痛性结节 JanewayJaneway损害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 14mm4mm出血红斑引出血红斑引起这些周围体征的原因可能是微血管炎或微血栓起这些周围体征的原因可能是微血管炎或微血栓第14页/共33页 四、动脉栓塞四、动脉栓塞 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占赘生物引起动脉栓塞占20204040,尸检检出的亚临,尸检检出的亚临床型更多。脑、心脏、脾、肾、肠系膜和四肢为体循环床型更多。脑、心脏、脾、肾、肠系膜和四肢为体循环动脉栓塞部位动脉栓塞部位 五、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五、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1.1.脾大脾大 见于见于15%15%50%50%、病程、病程66周的患者,急性者少见周的患者,急性者少见 2.2.贫血贫血 较常见,为慢性疾病性贫血较常见,为慢性疾病性贫血第15页/共33页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并发症 1.1.心脏心脏 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心力衰竭为最常见并发症 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患者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栓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栓塞引起 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急性患者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于急性患者 心肌炎心肌炎第16页/共33页2.2.细菌性动脉瘤细菌性动脉瘤 多见于亚急性患者多见于亚急性患者3.3.转移性脓肿转移性脓肿 多见于急性患者多见于急性患者4.4.神经系统神经系统 脑栓塞;脑栓塞;脑细菌性动脉瘤;脑细菌性动脉瘤;脑出血;脑出血;中毒性脑中毒性脑病;病;脑脓肿;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 、三种情况主要见于急性患者,尤是金黄色葡三种情况主要见于急性患者,尤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萄球菌性心内膜炎第17页/共33页5.5.肾脏肾脏大多数患者有肾损害,包括:大多数患者有肾损害,包括: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患者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多见于急性患者免疫复合物所致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免疫复合物所致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亚急性患者亚急性患者肾脓肿,不多见肾脓肿,不多见第18页/共33页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检查 一、常规检验一、常规检验 1.1.尿液尿液 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常有显微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肉眼血尿显示肾梗死显示肾梗死 2.2.血液血液 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单核细胞(耳垂组织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大单核细胞(耳垂组织细胞),血沉均增快细胞),血沉均增快 二、免疫学检查二、免疫学检查 25%25%高免疫球蛋白血症,高免疫球蛋白血症,80%CIC80%CIC阳性阳性第19页/共33页 三、血培养三、血培养 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抗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抗生素治疗前先采血,间隔生素治疗前先采血,间隔1 1小时采血小时采血1 1次共次共3 3次,每次采次,每次采血血101020ml20ml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并且作药敏试验作需氧和厌氧培养,并且作药敏试验 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已用过抗生素者,停药2 27 7天后采血天后采血第20页/共33页 四、四、X X线检查线检查 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所致肺肺部多处小片状浸润阴影提示脓毒性肺栓塞所致肺 炎。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炎。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或肺水肿征 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可致主动脉增宽主动脉细菌性动脉瘤可致主动脉增宽第21页/共33页 五、心电图五、心电图 偶见急性心肌梗死或房室、室内传导阻滞偶见急性心肌梗死或房室、室内传导阻滞 六、超声心动图六、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检查可诊断出经胸超声检查可诊断出50%50%75%75%的赘生物,经食管超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可检出声可检出5mm1:800。(二)心内膜受累证据 超声心动图阳性发现(人工瓣膜或复杂IE瓣周脓肿推荐使用TEE;其他患者推荐首选TTE):血液返流束中可见瓣叶或支撑结构有振荡物,或心内植入物上存在无法解释的振荡物;或脓肿;或新出现的人工瓣膜部分裂开;或新出现的瓣膜返流(新出现杂音或杂音较前加重)。次要标准 (一)易患体质,心脏本身存在易患因素,或注射吸毒者;(二)发热,体温38;(三)血管现象:主要动脉栓塞,感染性肺梗死,细菌性动脉瘤,颅内出血,结膜出血,以及Janeway损害;(四)自身免疫现象: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Roth斑以及类风湿因子;(五)致病微生物感染证据:不符合主要标准的血培养阳性,或与IE一致的活动性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六)排除超声心动图的次要标准。确诊:满足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3项次要标准,或5项次要标准。疑诊:满足1项主要标准+1项次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第25页/共33页治治 疗疗 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抗微生物药物治疗 用药原则:用药原则:早期应用,送早期应用,送3 35 5次血培养后开始次血培养后开始治疗;治疗;充分用药,足量足程;充分用药,足量足程;静脉用药为主,静脉用药为主,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保持高而稳定的血药浓度;病原微生物明确时,病原微生物明确时,急性者: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急性者: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等。亚急性者:针对大多数链球菌;亚急性者:针对大多数链球菌;分离出病原微生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时,应作药敏试验物时,应作药敏试验第26页/共33页 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MIC),以判定致病菌对某种抗微生物的敏感程度。分),以判定致病菌对某种抗微生物的敏感程度。分为为敏感敏感(susceptible,Ssusceptible,S),),中介中介(intermediate,Iintermediate,I)和和耐药耐药(resistant,Rresistant,R),指导临床用药。指导临床用药。例如例如 Penicillin Penicillin S(MIC0.1g/ml)S(MIC0.1g/ml)I(0.1g/mlMIC1.0g/ml)I(0.1g/mlMIC1.0g/ml)R(MIC1.0g/ml)R(MIC1.0g/ml)第27页/共33页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急性者的常见致病菌)(急性者的常见致病菌)苯唑西林(苯唑西林(oxacillinoxacillin,新青,新青号)号)如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用头孢唑林如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用头孢唑林如青霉素或头孢素无效者,可用万古霉素如青霉素或头孢素无效者,可用万古霉素草绿色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亚急性者的常见致病菌亚急性者的常见致病菌)首选首选penicillinpenicillin,12001200万万U U18001800万万U U/d/d,4 46 6周,可加周,可加用阿米卡星用阿米卡星penicillinpenicillin过敏者选择头孢三嗪过敏者选择头孢三嗪真菌感染真菌感染 两性霉素两性霉素B B或氟康唑或氟康唑第28页/共33页 外科治疗外科治疗 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适应证 严重瓣膜反流致心力衰竭严重瓣膜反流致心力衰竭 真菌心内膜炎真菌心内膜炎 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虽充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血培养持续阳性或反复复发 虽充分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超声虽充分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仍反复发作大动脉栓塞,超声检查,证实有赘生物检查,证实有赘生物(10mm)(10mm)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需手术引流主动脉瓣受累致房室阻滞,心肌或瓣环脓肿需手术引流 第29页/共33页预预 后后 未治疗的急性患者几乎均在未治疗的急性患者几乎均在4 4周死亡。亚急性周死亡。亚急性者的自然史一般者的自然史一般6 6个月个月 治愈后的治愈后的5 5年存活率仅年存活率仅60607070,1010在治在治疗后数月或数年内再次发病疗后数月或数年内再次发病第30页/共33页 预预 防防 有易患因素(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有易患因素(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EIE史,心脏瓣膜病史,心脏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患者,接受可因出血或明显创伤而和先天性心脏病等)的患者,接受可因出血或明显创伤而致短暂性菌血症的手术和器械操作时,应予防致短暂性菌血症的手术和器械操作时,应予防IEIE 一、口腔、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一、口腔、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 预防药物应针对草绿色链球菌预防药物应针对草绿色链球菌 二、泌尿、生殖和消化道手术或操作二、泌尿、生殖和消化道手术或操作 预防药物应针对肠球菌预防药物应针对肠球菌第31页/共33页 1.1.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机制 2.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方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方法复习思考题第32页/共3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