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庸的结构课件.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22963270 上传时间:2021-06-0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0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书五经中庸的结构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书五经中庸的结构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书五经中庸的结构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庸的名义东汉郑玄三礼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北宋程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性而言为中,就情而言为和;就体而言为中,就用而言为和;就静而言为中,就动而言为和。 中庸的名义简言之,人如果能透过修学的努力,发挥“中”的性体之应用功能,以待人接物,则必定能有效地从源头上来约束其喜怒哀乐之情,而达到“和”的境界。这种以“中和”而贯天人为一的思想,可说是中庸一书的血脉所在。郑玄所谓:“庸,用也”,说的是“中庸”即“中之为用”。程颐、朱熹说的“中”,都不是从本性讲,有些消极、被动的意思。程颐说“庸”是“不易”、“天下之定理”,含混抽象,不知所云;朱熹说的“庸,平常也”,没有真正体现“中庸”的深刻含义。 中庸的作者中庸,一直以来都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n 史记孔子世家:“伋字子思,年六十二。尝困於宋。子思作中庸。”n 郑玄三礼目录:“孔子之孙子思作之。”n 郑樵通志礼经考:“孔子之孙子思伋作中庸。” n 朱熹中庸章句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n 宋以后有人提出异议,如清代翟灏四书考异。后人怀疑的理由主要是中庸中有孟子里面的文字,甚至还夹杂着汉儒的文字,如“车同轨,书同文”之类。n 中庸是先秦古书,可能有后人的加工、改易。 中庸的结构中庸在礼记里,原仅一篇,并未划分章节。到后来,说法就趋于歧异,有一卷、二卷、二篇、三卷、五卷、十二卷、十三卷、十七卷、四十七篇与四十九篇的不同。一卷如梁武帝的中庸讲疏、二卷如戴颙的礼记中庸传(以上见隋书经籍志)十三卷如陈尧道的中庸说(见宋史艺文志)李翱复性书所谓四十七篇与孔丛子居卫篇所称四十九篇的两个说法,由于无确证,无法令人采信。这些不同都是加上疏解文字后所得的篇数、卷数,在原文上并没有长短多寡的差异 。 中庸的结构为了疏解的方便,孔颖达大略地分为两卷(即礼记正义第52、53两卷)33节。朱熹中庸章句,则依据内容组织,重新调整,析为三十三章,可综合为四大段落:第一段,仅一章。自“天命之谓性”至“万物有焉”止。朱子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扬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中庸的结构第二段,凡十章。朱子说:“此下十章,皆论中庸,以释首章之义。并引游氏曰:“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又说:“盖此篇大旨,以知、仁、勇三达德为入道之门,故于篇首即以大舜、颜渊、子路之事以明之。舜,知也;颜渊,仁也;子路,勇也。三者废其一,则无以造道而成德矣。” 第三段,凡九章。关于首章,朱子说:“盖以申明首章道不可离之意也。” 其下八章,杂引孔子之言以明之。 又说:“篇内语诚始详,而所谓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 中 庸 的 结 构第四段,凡十三章。朱子于第二十一章下说:“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复推明此章之意。”于第三十三章下说:“右第三十三章,子思因前章极致之言,反求其本,复自下学为己谨独之事,推而言之,以驯致乎笃恭而天下平之盛,又赞其妙,至于无声无臭而后已焉。” “盖举一篇之要,而约言之,其反复丁宁示人之意,至深切矣,学者其可不尽心乎!”朱熹书中庸后:中庸一篇三十三章。其首章,子思推本先圣所传之意以立言,盖 一篇之体要。而其下十章,则引先圣之所尝言者以明之也。至十二章,又子思之言,而其下八章,复以先圣之言明之也。十一章至于卒章,则又皆子思之言,反复推说,互相发明,以尽所传之意者。某尝伏读其书,妄以己意分其章句如此。 中庸的内容中庸的内容,包罗虽极广泛,但作者却采用“整零整”的篇章结构,很有系统地把它充分阐发出来。朱熹: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理解中庸一书,最关键的在第一章。 中庸的内容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中庸的内容第一部分,自篇首至“修道之谓教”止。这三句话一气相承,乃中庸一书之纲领所在。首句点明人性与天道的关系,用“性”字把天道无息之“诚”下贯为人类天赋“至诚”(包括“诚”与“明”)的隔阂冲破。 次句点明人道与人性的关系,用“道”字把人类(圣人)天赋之“诚”通往天赋之“明”(自诚明)的过道打通,而与人类人为之“诚”与“明”套成一环。末句点明教化与人道的关系,用“教”字把人类(学者)人为之“明”迈向人为之“诚”(自明诚)的大门敲开,而与人类天赋之“诚”与“明”融为一体。这样由上而下地逐层递叙,既为人类天赋之“诚”、“明”寻得了源头,也为人为之“诚”、“明”找到了归宿。 中庸的内容第二部分,自“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至末。先承上“修道之谓教”,阐明修道之要领就在于“慎独”,以叩紧“不可须臾离”之“道”。接着承“率性之谓道”,就喜怒哀乐未发之“性”,说“中”,说“大本”;就喜怒哀乐“发而中节”之“情”,说“和”,说“达道”,以间接表明“慎独”的目的(修道的内在目标),就在于保持性情的“中和”(尽性)。后承“天命之谓性”,指出“致中和”之目的(修道的外在目标),就是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以确切地肯定人类“尽性”以“赞天地化育”的天赋能力。这样,自下而上由“慎独”而“尽性至命”,不但可以成己,而且也是足以成物的。 中庸的思想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戒,不过如此。自是以来,圣圣相承:若成汤、文、武之为君,皋陶、伊、傅、周、召之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统之传,若吾夫子,则虽不得其位,而所以继往圣、开来学,其功反有贤于尧舜者。然当是时,见而知之者,惟颜氏、曾氏之传得其宗。及曾氏之再传,而复得夫子之孙子思,则去圣远而异端起矣。子思惧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于是推本尧舜以来相传之意,质以平日所闻父师之言,更互演绎,作为此书,以诏后之学者。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其曰“天命率性”,则道心之谓也;其曰“择善固执”,则精一之谓也;其曰“君子时中”,则执中之谓也。 世之相后,千有余年,而其言之不异,如合符节。 中庸的思想方法论意义:天命率性择善固执: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君子时中人生境界:“诚”和“明”:自诚明。一是属“知”的,即知性(认知潜能),乃“明”的泉源;一是属“仁”的,即仁性(成德潜能),是“诚”的动力。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谢谢!n 单承彬教授n 文学博士n 博士生导师n 山东省“教学名师”n 历任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院长,国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 n 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n 山东省本科教学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和鉴定专家n 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n 国际儒联宣传出版委员会委员n 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