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2680538 上传时间:2021-05-3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45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林昌松广州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目的要求 【掌握】血痹、虚劳病的辨证论治。【熟悉】血痹、虚劳病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了解】血痹与虚劳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背诵】条文: 2、3、8、13、15、16、17、18。 重点1、血痹病证治。2、虚劳的脉象纲要。3、虚劳失精、虚劳腹痛的治法方药。4、八味肾气丸、炙甘草汤的证治及临床应用。5、酸枣仁汤、薯蓣丸、大黄虫丸的证治及临床应用。 难点 1、脉象推论血痹轻证病因病机。2、虚劳的脉象有何特点。3、小建中汤为何能治阴阳两虚、寒热错杂证。4、肾气丸为何曰“肾气丸”而不叫“温肾丸”?5、大黄蛰虫丸“缓中补虚”治法的含义? 概说 一、血痹与虚劳的概念 1血痹:2虚劳:二、合篇意义:因气虚血弱,外受风邪,致血行瘀滞而见身体局部麻木不仁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脏腑虚衰,阴阳气血亏损的慢性衰弱疾患的总称。临床表现复杂,总以病势缠绵,诸虚不足为特征。均因虚而患。 原文讲解 血 痹一、病因病机条文(1)上段:“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遂得之。” 提要论述血痹的成因。 内因: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营卫虚弱外因:重因疲劳汗出 遂得之-血痹 加被微风-感受风邪 卧不时动摇病因病机:体虚感受风邪,阳气痹阻,血脉凝滞。 二、证治条文(1)下段:“但以脉自微涩令脉和紧去则愈。” 提要 论述血痹轻证的脉象和治法。 微-阳气不足 寸口 血凝肌肤脉 涩-血行不畅 麻痹不仁 关上小紧-外受风寒治法:宜针引阳气-引导阳气,通调营卫。 脉和 邪去则脉自和 令 则愈 紧去 脉缓而不紧 条文(2): 提要论述血痹重证的证治。 内因:阴阳俱微-营卫气血不足。血痹 寸口关上微-阳虚。 脉 尺中小紧-邪气侵入,阴血凝滞。 证状:外证身体不仁-阴血凝滞,阳气痹阻。 病因病机:营卫虚弱,外邪侵入,经脉凝滞不行。 鉴别: 风痹-顽麻疼痛。如风痹状 血痹-顽麻而无疼痛 历节-疼痛为主。治则: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药理: 黄芪-补气行血 桂枝-通阳活络 芍药-和血济阴 补气行血,温阳行痹 生姜-辛散祛邪 和营卫 大枣-健脾补血 【典型病案】沈某,女,35岁。产后半个月,先觉上肢麻木,后觉下肢麻木,有时酸楚。现有症状:上下肢常觉麻木不仁、酸楚、恶风怕冷、时已初夏、棉衣着而不能脱、多汗、面无华色、精神疲倦、头眩心慌、舌淡苔白、脉象虚大。 【辨治思路解析】(1)病证辨析: 病属血痹 辨为气血不足,风寒痹阻之血痹病。 (2)病因病机分析: 患者产后半月,正值机体气血亏虚之时,易感受风冷,形成血痹病。 【辨治思路解析】(3)治法与方药分析: 治宜益气养血,祛风散寒,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黄芪12g,芍药10g,桂枝10g,生姜3片,大枣3枚,当归10g,川芎5g。10剂,水煎服。服药10剂后,肢体麻木、酸楚诸症乃除,说明风寒得祛,气血和调,遂告痊愈。 【讨论】(1)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临床可见局部肌肤麻木不仁,伴轻微疼痛。 (2)现代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可治疗哪些疾病?尚可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多发性神经炎、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面神经麻痹、末梢神经炎等多种疾病,但其病机须为气血不足,风寒之邪侵袭经络所致。 一、病因1先天方面:2后天方面: (一)虚劳病总的脉象。 条文(3):提要虚劳病总的脉象。二、辨证 大(浮大无力)为劳-阴虚阳浮。 脉 极虚(浮大无根)亦为劳-精气内损,脉气不充。 (二)阴虚条文(4):提要论述阴血不足的虚劳脉证。 渴-阴虚内热灼津。 主 亡血-阴虚内热,热迫血出。男子面色薄 喘-肾不纳气。 卒 悸-血不养心。 脉浮者,里虚也-阴血不足,阳浮于上。病机:真阴失守,孤阳无根。 鉴别: 本条精亏生内热而引水自救。(1)口渴 实热证:烦渴引饮。 虚劳病:稍惊动即心悸气喘,待休息渐缓。 (2)卒喘悸 痰饮实证:喘息引肩,胸满咳嗽,发时重, 缓时轻,持续存在。 水气凌心:喘悸多无间断。 浮而无力,病在里:精血亏虚,阳浮于上。(3)脉浮 表证:浮紧、浮数。 条文(6):提要论述阴虚虚劳病及与季节的关系。 其脉浮大(无力)-阴虚阳浮。劳之为病 手足烦-阴虚生内热。 阴寒精自出-肾气虚,精关不固。 酸削不能行-精亏筋骨失养。 春夏剧-春夏木火炎盛,阳外浮阴愈伤。季节关系 秋冬瘥-秋冬金水相生,阳气内藏,阴 气生,故病减。 病机:肾阴亏虚,阴虚不能内守。 (三)阳虚条文(11):提要论述脾肾阳气虚衰的脉证。 沉-主里,阴盛。脉 小迟-阳气虚寒 疾行则喘喝-肾不纳气症 手足逆寒-脾肾阳虚,阳不达四肢。 腹满,甚则溏泄,食不消化也-脾阳虚弱。 病机:脾肾阳气虚衰。 (四)阴阳两虚条文(5):提要论述阴阳两虚的虚劳脉证。 虚-阴血不足,脉道不充。男子脉 阴阳两虚 沉弦-阳不足。 无寒热-无表证。短气-上焦阳虚。里急-中焦阳气虚。 阳虚小便不利-下焦阳气虚,气化失常。少腹满-肾阳虚。 面色白-阴血不足。时目瞑-肝血虚。 阴虚衄-阴虚生内热。 此为劳使之然-劳损而致阴阳两虚的结果。 条文(7):提要论述肾阴阳亏损无子的脉证。 浮弱(浮而无力)-阴虚阳浮。 脉 无子(不育)男子 而涩-气虚血行不畅。 症:精气清冷-肾阴阳亏损 条文(9):提要阴阳两虚盗汗证。 虚微-阳气虚而不固 脉男子平人 细弱-阴气虚而不自守。 喜盗汗也-阳虚不固,阴虚不守 病机:阳虚不固,阴虚不守。 三、虚劳病证治 (一)虚劳失精条文(8):提要论述遗精的证治。 少腹弦急阴头寒:肾阴虚致 初则:阴虚火旺 证 肾阳虚。失精家 目眩发落:精血衰少。 久则:阴损及阳 极虚:虚劳主脉 可 清谷 脉 芤:多主失精血 见 亡血 迟:阳虚 于 失精 芤:亡血失精 属阳 动:阴阳搏结 阳失阴的涵养,脉 气血亏虚 浮而不敛; 失精 微:气虚 阴阳俱乖 阴失阳的固摄,梦交 属阴 走而不守。 紧:内寒病机:肾阴阳两虚。 治则:调和阴阳,镇潜摄精。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药理: 桂枝汤-调和营卫 调和阴阳,镇潜摄精。 龙骨、牡蛎-镇潜摄纳 外感: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 内伤:通气血以和调阴阳而补不虚。龙骨、牡蛎-潜阳入阴,交通心肾, 收敛浮越之阳,固涩走泄之阴。 【典型病案】 徐某,男,48岁,干部。患遗精滑泄,延近二十年。频频遗泄,每三至五夜或二至三夜,即遗精一次,或一夜两次,有梦或无梦,手足心热,易汗出,汗出畏寒,少腹拘急,口不渴。舌质淡红苔白,脉弦而大,按之似觉中空。迭进滋补肾阴、固精止遗之方,达百余剂之多,未见效机。 【辨治思路解析】()病证辨析: 病属虚劳失精 辨为虚劳失精之阴阳两虚证。 ()病因病机分析: 病机为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精关不固。 ()治法与方药: 治宜调补阴阳,固精止遗;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桂枝8g,白芍12g,炙甘草5g,龙牡各30g(杵,先煎),人参5g(另煨),山萸肉10g, 五味子6g(杵),生姜2片,大枣7枚(破)。10剂,水煎服。连服10剂,遗精明显好转,后以原方小其制,调治月余获愈。 【讨论】(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的辨证要点是什么?辨证要点为经常梦遗滑精或梦交、头昏、目眩、发落、少腹弦急不舒、外阴寒冷。 (2)伤寒论中桂枝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中桂枝汤有何不同?应如何理解?徐忠可金匮要略论注 :“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临床如何运用?现代临床常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甲状腺机能低下、小儿心脏疾病、遗尿、遗精、阳痿、心律失常、自汗、盗汗等多种疾病。对于上述疾病其病机属于阴阳两虚者均可使用。 (二)虚劳腹痛条文(13):提要论述阴阳两虚的虚劳腹痛证治。 手足烦热 阴虚生内热 咽干口燥 衄 里急虚劳 阳虚生内寒 腹中痛 心失所养-心悸。 气血不足 阳虚阴不内守-梦遗失精。 四肢失养-四肢酸痛。病机:阴阳两虚,脾胃虚弱。 治则:甘温补中。 方药:小建中汤。 药理: 桂枝-温阳散寒 辛以通阳 生姜 调和营卫 辛甘助阳 大枣 饴糖-补中缓急 甘以缓急 阴阳双补。 甘草-调中益气 酸甘化阴 芍药-和营敛阴- 酸以敛阴 【讨论】(1)小建中汤体现了何种治法?有何意义?灵枢终始篇:“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心典:“欲求阴阳之和者,必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本方偏于甘温,有热象者慎用。 (2)小建中汤可以治疗哪些疾病?应注意哪些问题?用于脾胃虚弱的各类腹中疼痛证,如慢性虚弱性胃肠疾患、过敏性结肠综合征、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以及无腹水的结核性腹膜炎轻症等,还可用于脾胃虚弱合并心血不足诸症。此外尚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属本条病机者。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小建中汤证均为虚劳阴阳两虚证,二者如何鉴别?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与小建中汤证比较 类别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小建中汤 病机 阴阳两虚,偏于阳虚 阴虚及阳 阳虚及阴 病位偏于肾 偏于脾胃 证状失精梦交,少腹弦急,外阴寒冷,目眩发落。 里急腹痛,梦交失精,心悸衄血,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治则调和阴阳,潜镇摄纳 。甘温建中 条文(14):提要继续论述阴阳两虚虚劳腹痛的证治。 里急-里气虚寒,腹中拘急引痛。 诸不足-应包括(13)条小建中汤证候。治则:益气补中。方药:黄芪建中汤。 (即于小建中汤方中加黄芪一两半。) (三)虚劳腰痛条文(15):提要 论述肾阳不足的虚劳证治。 虚劳腰痛-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 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肾阳虚不能化气利水。 病机:肾阳虚弱。治则:滋阴助阳,化气利水。 方药:八味肾气丸。 干地黄、山萸肉、牡丹皮-滋补肾阴山药、茯苓、泽泻-健脾利水 滋阴助阳 化气利水桂枝、附子-温阳补肾 (四)虚烦不寐条文(17):提要虚劳虚烦、失眠的证治。 虚烦-肝阴虚,虚热内扰心神。虚劳 不得眠-肝阴虚,肝不藏魂。病机:肝阴不足,心血亏虚。治则:养阴清热,宁心安神。方药:酸枣仁汤。 药理: 酸枣仁-养血安神 川芎-调血疏肝 茯苓-宁心安神 养阴清热,宁心安神。 甘草-缓急调中 知母-清热除烦 【典型病案】李某,男,24岁,学生。患失眠多年,西医曾诊断为神经衰弱,服用安定、利眠宁等镇静药,时有小效。近因毕业考试,思虑过度,劳伤阴血,病证加重,昼则头晕头疼,昏昏欲睡,神思恍惚;夜则清清不寐,往事联翩,思绪不断,痛苦非常,口苦,心烦,小便赤,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 【辨治思路解析】(1)病证辨析 辨为心肝血虚,阴虚内热之虚劳不寐。 (2)病因病机分析: 病机为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肝阴心血不足,内生虚热,神魂不安。 (3)治法与方药: 治宜滋养阴血,清热安神;方用酸枣仁汤加味。 酸枣仁15,茯苓18,知母9,川芎6,生地15g,白芍9g,栀子6g,朱砂1.5g,竹叶4.5g。6剂,水煎服。6剂后,睡眠稍好,头晕痛亦减;又进9剂,睡眠已正常。后用天王补心丹,每晚2丸,调理善后。 【讨论】(1)虚劳阴虚失眠如何辨证论治?虚劳阴虚失眠证的主症是:“虚烦不得眠”。所谓虚烦者,医学统旨称“心中扰乱,郁郁而不宁也”,由肝阴亏虚,心血不足,阴虚内热,心神不安引起。常伴潮热、惊悸、盗汗、口疮、眩晕、舌红、脉细数等。治宜养阴清热,安神宁心。 (2)酸枣仁汤体现了张仲景何种治疗法则?试举例说明。酸枣仁汤体现了张仲景治疗肝虚证“酸补、苦助、甘调”的治疗法则。 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中云:“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3)酸枣仁汤证与栀子豉汤证均有“虚烦不得眠”的症状,其病机与治法有何不同? 病机:外感伤寒余热未尽,热扰心神。 栀子豉汤 症状: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 虚烦 治法:清热透邪除烦。 不得眠 病机:肝阴不足,心血亏虚。 酸枣仁汤 症状:虚劳虚烦不得眠。 治法:养阴清热,安神宁心。 (4)临床常用酸枣仁汤治疗哪些疾病?临床常用酸枣仁汤治疗神经衰弱、室性早搏、脏躁、惊恐症、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失眠以及更年期综合征等证属肝血亏虚,虚火扰心者。 (五)虚劳兼风气条文(16)提要论述虚劳兼风气证治。 虚劳诸不足-泛指一切虚劳疾患。 风气-泛指外界病邪。 百疾-指一切疾病。病机:诸虚劳损,挟有风邪。治则:健脾益气,扶正祛邪。方药:薯蓣丸。 药理: 四君、大枣、粬、豆黄卷-调补脾胃 四物、麦冬、阿胶-养血补阴 柴胡、桔梗、杏仁 健脾益气 除风防感宣畅气机。 扶正祛邪 桂枝、防风、白敛 干姜-温中祛寒 (六)虚劳干血条文(18):提要论述虚劳兼瘀血证治。分析 食伤:饮食不节。 忧伤:忧思郁结。 原因 饮食、房室伤:酒色过度 日久致经络营卫气伤。 饥伤:长期饥饿。瘀血 劳伤:疲劳过度。内停 虚极羸瘦-气血虚弱,肌肉失养。 腹满-气滞血瘀。 证状 不能饮食-脾虚不运。 肌肤甲错-内有瘀血,肌肤失养。 两目黯黑-血瘀目失营养。 治则:祛瘀生新,缓中补虚。方药:大黄庶虫丸。药理:大黄、庶虫、干漆、桃仁 活血通络,水蛭、虻虫、蛴螬 消瘀破结。 祛瘀生新地黄、芍药、甘草-濡养血脉,缓急和中。缓中补虚杏仁、黄芩-宣肺气,解郁热。 药理研究 本方有护肝降脂,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抗纤维化,抗凝血,扩张血管等作用。 临床运用 用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脑梗塞,高脂血症,乳腺增生症,周围血管病变,闭经等。 案例 张,男性,65岁,退休干部。住院号:81905。于1995年8月25日入院。因“右胁胀痛反复两年余,加重伴恶寒发热、身黄、目黄、尿黄两天”为主诉入院。两年多来因上述症状曾先后三次在我院住院治疗,每次均因饮食起居不慎而诱发。经上腹部CT诊断为:胆囊混合性结石,慢性胆囊炎,胆总管炎,脾中度肿大。患者为本病所苦,一年前即欲求手术治疗,但因全身状况差,肝功能损害,黄疸而未能手术。入院时症见:神倦,面色苍黄,右上腹用痛,身黄,目黄,尿黄,阵发性寒战发热,纳呆,口干口苦,不寐,大便秘结,无恶心呕吐,舌淡暗苔 白微黄,脉细软数。PE:T38,右侧腹肌紧张,胆囊区压痛明显,肝未及,脾大肋缘下5横指。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2109/L, Rbc3.711012/L, Hb87g/L, Lymph%0.406, Mo+Gr%0.594。尿分析:PRO 0.30g/L,UBG68mol/L,BIL50mol/L,ERY10u/L。肝功能:AST113 u/L,ALT166 u/L,GGT104 u/L,TBILI214.8mol/L,DBILI64.9mol/L,A/G1.3。 治疗:投以大黄庶虫丸,每次6克,一天三次,汤药以大柴胡汤加减,服药三天,寒热退,上腹痛明显减轻,大便通畅,每天一解;继服大黄庶虫丸,汤药改用茵陈蒿汤加味,归芍六君子汤善后,治疗40天,精神胃纳好,二便调,黄疸消退,右上腹痛完全缓解,复查肝功各项均正常,尿分析正常,唯血常规示WBC3.2109/L,Hb92 g/L,考虑全身状况较好,家属选择南方医院行胆囊及脾切除术,手术顺利,患者身体恢复良好,又继服大黄庶虫丸3个月,随访2年,身体无恙。 血痹轻证宜针引阳气,重证宜益气通阳、和营行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虚劳是以五脏气血阴阳虚损的发病机理为立论依据。根据虚劳病的不同证候而采取不同的治法。本篇九方在后世应用甚广。小结 思考题(1)血痹病的成因、证候与治法如何?其代表方的组成是什么?(2)虚劳所列证候有阴虚阳虚,试分析其脉证。(3)小建中汤用于阴阳两虚证,其主证是什么?其作用机理是什么?(4)五劳虚极羸瘦,何以用大黄蛰虫丸攻破,试说其理?(5)金匮治疗虚劳病有哪些特点,试详述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