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2069077 上传时间:2021-05-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究摘要: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推动就业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发展的综合载体。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得到了新的发展,但在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及服务模式建设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基于此,公共就业服务要多管齐下,逐步实现服务的均等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效能化,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新目标,“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政府积极运用大数据,推行“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新模式,创新服务载体,拓宽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在实践中打造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就业质量的提升和服务型政府的打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几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公共就业服务工作成绩斐然,亮点纷呈。新形势下,政府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广开思路,努力创新,在微观层面开拓出许多服务途径与独特做法,使得公共就业服务日益制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对缓解就业压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和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形成公共就业服务合力按照综合服务的功能要求,统筹规划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建立起统一开放、机制完善、功能健全、服务规范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完善服务流程,增强就业工作的透明度、规范性和制度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为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层层选拔的方式,配备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同时加强岗位提升培训,切实提高服务人员的信息操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起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提高了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加强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明确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从而使公共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全面提高。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功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互联网公共就业”的服务转变,依托“智慧人社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起集中式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大数据系统,基本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同城共享和全程信息化,形成整体服务的新优势,使“一次办好”深入人心,就业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已初步建成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发展空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不完善,缺乏均等化目前,应事业单位改革需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一步整合,职能进一步明确,但省、市、区、乡镇、街道五个层级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没有全面建立,没有实现城乡全覆盖。就业服务机构在数量上相对不足,而且每个层级的服务机构在公共就业资源投入、管理模式、服务内容与方式、普惠性就业扶持政策等方面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机构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服务质量存在差异,势必影响公共就业职能的有效发挥。越是基层服务机构,服务职能越单一,服务供给越不足,越难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就业服务需求,使得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无从谈起。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缺乏专业化目前,从数量层面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才资源投入不足,而且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面对广泛的就业需求,人员配备相对不足成为影响公共就业服务最大的瓶颈。从质量层面看,尽然基层服务队伍日益年轻化,学历层次也有所提高,但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仍旧相对匮乏,严重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政策的把握、贯彻和执行。同时,在机构改革的当下,部分就业服务部门划归政务服务中心集中管理,基层工作人员往往是公益性岗位,而且身兼数职,工作压力大,再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绩效评估机制和群众满意度反馈机制,使得这部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缺乏归属感,工作内容与工资收入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其流动频繁,不利于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的稳定,从长远看,严重制约了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发展。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不科学,缺乏智能化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财政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同步。部分省市信息网络建设还不广泛,公共就业服务系统不统一,数据库的信息储备内容和使用标准也不一致,没能实现全省范围内信息的共建共享,没有建立起集中统一的“互联网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严重制约了公共就业服务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信息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信息利用率不高,劳动者所享受到的信息服务水平存在差异,高质量的就业成为空谈。同时,就业服务机构往往重视业务经办系统的智能化,而忽视对就业分析和决策系统的优化,加之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局限性,很难为就业政策的制定提供准确专业的数据信息,信息化建设保障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就业的连续性和充分性。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建设不先进,缺乏效能化新形势下,人们对公共就业服务的需要呈现多元化,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服务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服务项目单一,服务面比较窄。而且公共就业服务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上,服务缺乏针对性、专业化、规范化和个性化,严重影响了公共就业服务的效能。营商环境不够优化,服务流程不统一,服务缺乏标准化,没有真正树立起“一次办好”的理念,无法实现真正的“不见面审批”。同时,整个服务过程缺乏连续性,后续跟踪服务能力欠缺,整体服务质量不高,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效能化。 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形势下建设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从服务供给均等化、服务模式专业化、服务手段智能化、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等角度入手,打造服务型政府,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拓宽公共就业服务职能,构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从而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人民幸福感的增强。加强管理体制建设,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新形势下,应整合规划资源,集中力量加快机构管理体制建设,统筹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区域化合作,积极发挥中心城市群的辐射作用,逐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省、市、区、乡镇、街道五个层级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合理布局服务网点,依托社区进一步拓展、优化公共就业服务职能,开展个性化就业服务,以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来带动整个就业机构综合服务水平的提升。同时,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合理配置财政支出总额和结构,建立就业专项资金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和考核管理制度等,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资源投入的统一化和标准化,逐步缩小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差距,让劳动者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服务和就业保障。加快出台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普惠性的就业指导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工作的统筹管理,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均等化。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深入实际调研,按照编办规划,科学地核定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编制,落实岗位责任制,从根本上解决公共就业服务人员配备不足问题。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基础,以“便捷、优质、高效”为标准,以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为根本,组建一支年轻态、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共就业人才服务队伍。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人才补充机制,进一步夯实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人才基础。加强建设学习型、专业性政府,建立学习和轮训制度,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重点强化公共就业政策法规、服务流程、信息系统应用等方面,实现业务培训常态化,全面提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和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估和激励约束体系,完善职务提拔和职称评聘等政策措施,落实工资动态增长制度,拓宽公共就业服务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绿色通道,进一步稳定公共就业服务人才队伍。加强外部监督,建立服务承诺制,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真正做到“一窗办好”、“一次办好”,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专业化。在此基础上,深度挖掘社会公共资源,鼓励公众参与公共就业服务,建设一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多角度探索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方式,另外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创建,更重要是的有利于政府营商环境的优化。完善数据信息建设,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智能化。信息网络化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各地政府部门应适应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加快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智能化建设,广泛推行“互联网公共就业”的服务模式,逐步构建起集政务服务大厅、自助终端服务一体机、网络平台、移动应用“四位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智能化服务。依法推进跨区域跨部门公共数据资源的实时归集和全面共享,建立起集中统一的省级大数据系统,逐步建立“一网通办”的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的高效化,以“信息跑路”代替“单位和群众跑腿”,实现从“面对面”到“键对键”的转变,实现真正的“不见面审批”,从而使就业像网购一样便捷。进一步加强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建设,提升电子政务能力,拓展服务功能,完善信息收集、汇总和发布,优化业务经办流程,实现数据信息共享,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科学预测就业发展趋势,精准分析服务对象需求,智能匹配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实现政府就业信息的有效推送、劳动者求职信息的便捷获取,建立起统一完善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从而为劳动者提供全方位的公共就业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建设,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效能化。创新服务模式,推进效能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建立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长效机制的必然要求。随着“互联网”植入式发展,新的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层出不穷。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加大标准化培训力度,把标准化作为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抓手,把标准化服务融入公共就业服务的全过程,逐步建立起“一站式”公共就业服务模式。比如规范和应用公共就业服务资源配置标准、技术标准和服务标准;强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服务等多种就业服务项目的有效衔接。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区域协作,整合服务内容,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精简服务环节,实现公共就业服务一体化建设目标。以“专业化”为驱动,通过职业能力测评为求职者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就业推荐,整合窗口服务资源,加强同类业务协同,全面实行“综合柜员制”,前台受理,后台审核,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强化作风建设,建立角工作制、首问负责制、全程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以管理规范专业化、以制度促进优质化,实现公共就业服务的效能化。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完善服务效果反馈机制。合理布局,优化功能区,改善服务环境。推广“一次办好”,提升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公共就业服务品牌效应,进一步优化政府营商环境。 结束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国家要以打造服务型政府为目标,通过加强公共就业均等化、专业化、智能化和效能化建设,构建起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从而实现全社会范围内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实现城市的和谐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韩圣峰公共就业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初探中国就业,() 以实践创新开拓“互联网就业服务”广阔天地“互联网就业服务”交流经验汇编中国就业,() 夏鲁青以五大理念打造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分类 > 其它学术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