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通过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3.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的思想。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连线作者。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恣肆,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 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探寻背景。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 2 3 4 5 6 71.字音识记。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辨字组词。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3.通假字。暴秦之欲无厌(“厌”通“餍”,满足)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4.一词多义。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5.古今异义。 今义: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6.词类活用。 1 2 3 4 5 6 7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7.特殊句式。(1)举以予人(省略句)(2)赵尝五战于秦(介词结构后置)(3)洎牧以谗诛(被动句)(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5)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6)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1.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提示: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目标导航文本助读基础导练预习导读2.苏洵六国论的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燕、赵两国有何异同?提示: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勿附于秦”,燕、赵有正确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进一步论证了全文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两国相同:“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两国相异:燕国“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作者认为失败原因在于刺秦,招来祸患;赵国“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作者认为自从李牧因谗言被诛之后,赵国就无力抵抗秦了。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剖析:作者为了把“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道理讲得更为明白清楚,引用了古人的一个譬喻。这个譬喻准确形象地表明了赂秦的严重危害和根本的错误,使人无可辩驳。比喻贴切,形象生动,道理深入浅出,感情真挚深沉,使人震动。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剖析:本句以“呜呼”起笔,封谋臣,礼奇才,再加“并力西向”,对后面含有“秦人”的一句,形成前者绝对压倒后者的语势。议论兼以抒情。先为六国设计图存之道: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如果这样,秦国就将败亡。但六国没有这样做,而最终为秦国所灭。进而得出下文“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沉痛教训,这既是后代当国者应该吸取的历史经验,也是一句意味深长、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剖析:北宋一统天下,比六国要强,若步六国后尘,结局将更为悲惨。以北宋与六国相比作结,警告北宋朝廷应从中吸取教训,改弦更张,去赂用兵,不可一味乞求苟安,资敌自亡。这是中心论点的引申,亦是写作的本意所在。作者用笔相当精练,内容高度概括,而且在议论中包含着极大的感情分量。话说得十分含蓄婉转,同时问题又揭示得十分明确尖锐。从全文的布局来看,也收结得沉着有力。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1.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提示:不好。首先,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作“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的。如果删去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三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计策。循此渐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五段,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作“借古讽今”。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2.有人认为,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几个例子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提示: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欠妥当。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信服。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不妥当。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说理虽有不当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句段剖析合作交流文本图解 1.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本文属于史论,但并不是进行史学的分析,也不是就历史谈历史,而是借史立论,以古鉴今。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依据史实,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立论,针砭时弊,切中要害,表明了作者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文末巧妙地联系北宋现实,点出全文的主旨,语意深切,发人深省。 2.论点鲜明,论证严密。本文为论说文,其结构完美地体现了论证的一般方法和规则,堪称古代论说文的典范。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述;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首尾照应,增强了“弊在赂秦”这一论点的鲜明性、深刻性。 3.语言生动,气势充沛。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而且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再加上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