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长春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959930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课件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 年 级 上 册 2.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作者简介 岑参,江陵人,天宝三年进士,天宝十三年被封摄监察御史,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入朝任右补缺,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作者两次出塞,从军西北十余年,熟悉边塞生活。岑参多以诗人的敏感描绘边塞风光和战争景象,表现边防战士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诗歌想象丰富,气势磅礴,风格瑰丽雄奇,语言变化自如,擅长七言歌行。有岑嘉州集。 读文章,整体感知 从诗的题目来看,此诗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写雪景,一部分写雪中送别。试用将此诗分成两部分,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读文章,整体感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咏雪 瀚海雪景图 读文章,整体感知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别风雪送客图 读文章,整体感知研读第一层咏雪部分1.这些诗句共同显示了胡地的雪的哪些特点? 雪来得早,雪来得急骤,雪下得大,雪景雄奇壮阔,雪后特别寒冷。2.作者写雪,写雪中的景象,写胡地的雪的特点,是怀着怎样的情感来写的?喜爱、赞美的感情,昂扬、乐观的精神。 读文章,整体感知3.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如此昂扬向上的情绪呢? 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自身的经历有关。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他们描写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 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度过了六年艰苦的军旅生涯,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京时所作的。 读文章,整体感知研读第二层送别部分1.诗人写送别表现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 读文章,整体感知2.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设宴饯别。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担忧。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使人惆怅,而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又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到远方。 读文章,整体感知3、如何从雪景过渡到送别?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4、送别地点的转换中军、辕门、轮台、天山 读文章,整体感知 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咏雪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气氛。在边地奇异雄伟的风光、在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带上了雄浑悲壮的色彩。 本文好词佳句俯拾皆是。既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读,又适合有滋有味地赏析。选择你喜欢的句段做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做美点赏析。 赏析角度提示:修辞、炼字、文章结构和内容。三读文章,赏析句子 比喻的本体是雪,喻体是梨花。以梨花喻雪非常贴切,不仅写出了雪的洁白,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同时也使人仿佛闻到阵阵花香。作者将肃杀寒冷的冬雪当做春光来欣赏,想象奇特,给人一种欣喜和暖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从帐外写到帐内,写军营之中将士的苦寒生活。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既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又自然引出下文送别的场面。用夸张的笔墨,气势磅礴地勾勒出边塞的景色,用拟人的手法,写云的昏惨之色,看似写景,实为写情,一个“愁”一个“惨”透露了诗人为送友人而产生的愁闷的情绪,为饯别渲染了气氛。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诗人无限惆怅的惜别思乡之情和失落、孤寂,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课外拓展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课堂小结 在人生的道路上,什么时候也不要放弃自己,要相信自己最终会开出世界上最靓丽的花朵。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花来证明”。 祝 同 学 们 学 习 愉 快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