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1948798 上传时间:2021-05-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革命加恋爱”文学模式解析“革命加恋爱”模式主要盛行于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主要作品是 , 蒋光慈的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 , 胡也频的到莫斯科去, 华汉的两个女性 , 丁玲的一九三零年春上海 ( 一)( 二)韦护等等。作品多借助恋爱的修辞手段 , 来叙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过程。在当时是颇具影响力的创作潮流 , 尽管在以后的文学批评中一直备受冷落 , 但它始终作为一种潜在的创作原型 , 影响了以后的革命文学创作。如建国后的小说青春之歌 、我们夫妇之间、红豆等等。“革命加恋爱”模式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 其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 但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 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对于爱情的叙述一直与每个时代的文化理想保持一种同构的关系。从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开创了对于爱情的叙述之后 , 对于爱情的定义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文学模式上看可以分为“仕途加恋爱”、“改良加恋爱”、“启蒙加恋爱”、“革命加恋爱”等等。因此 , 可以说恋爱在文学的叙述中始终是一个常量 , 而时代价值理想则是一个变量 , 制约了对于爱情价值的定义 , 而恋爱则成为了时代价值理想的文学修辞手段。二是 , 从共时的角度来看 , “革命加恋爱”模式小说产生的时代 , 正是中国从启蒙的现代性向政治的现代性的转变阶段。在革命加恋爱小说中凸显了现代性的三个重要特征 , 普遍性、批判性、反思性。而在第三世界国家中 , 现代性的批判性表现为历史的“断裂”意识。因此 , 用现代性的视角来解读“革命加恋爱”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 20 年代末期 , 中国现代性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民族主义国家。按照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观点来看,民族主义国家建立的基础来自于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在“革命加恋爱”小说中 , 建构了一个革命的 “政治共同体” , 在这个共同体中无产阶级成为时代历史的主体 , 革命的集体主义价值体系是维系共同体存在的保证。同时在“革命加恋爱”小说中又表现为一种与日常世俗生活的“断裂”意识。同时 , 在某些文本中 , 也有一种对于革命现代性的反思。以上的这些都是在政治有意识层面表现出来的, 而在政治无意识层面则表现为一种性别上的自觉, 首先在革命价值的统摄下, 女性解放、女性的独立意识渐渐的失去了自身的话语权, 在文本中用女性的身体意识的转变来反映历史的“断裂”意识。然而, 在一些女性作家的“革命加恋爱”小说中也潜在着对于革命现代性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