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2积累词语,学习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难点】1体味文章中精彩的语句语段,感悟文中优美的语言。2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理、意、味。【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通过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的情意。)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今年多大了?(学生回答)13 岁的田晓菲已经是北大的学生了。她是个早慧型的人才, 4 岁就大量接触文学作品,初一时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13 岁被北大破格录取,后来相继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学位。为纪念北大 90 周年校庆而写作这篇文章时,她也只有 16 岁,却已是大三的“老生”了,北大带给她怎样的影响呢?她又想对这所享誉全国的著名高等学府说些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二、整体把握课文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 查字典注音,能把课文顺畅读下来,再放声朗读。要求学生将文中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画出来,注意勾画那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的感情的语句。2读完第一部分,大致理解一下这一部分表达了什么内容。三、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理解文章大致意思讨论:1文章分为独立的三个部分,用空行空开,那么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用一个词填在下列横线上:7 岁时的10 岁时的13 岁时的16 岁时的2学生自由朗读第4 段,说说这一段表现了作者回顾进北大生活两年产生了哪些感受?3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去写北大的?北大的图书馆。北大的人:同学、老师、我。4朗读第8、 9 段,哪些语句写出了作者北大图书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受呢?5朗读 10、 11 段。( 1)第 10 段第一句话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更喜欢读北大的人”,“人”可以“读”吗?在这里“读”是什么意思?作者又从北大的人的身上读出了什么?( 2)作者对北大老师的感情是怎样的?“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这句话中“船客”、“舵手与船工”、“两岸风景变换”各指什么?为什么是从“90 年前的源头”出发?6朗读最后一个部分。90 年前的( 1)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对北大的什么感情?明确:赞颂北大、抒发深情,表达作者对北大的热爱、思念以及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心愿。( 2)为什么“我”是“不系之舟”,“系”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小结文章题为“十三岁的际遇”,这个际遇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我爱北大”,“我的学校”或者“北大生活的回忆”为题呢?(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再总结。)之所以要写这个际遇,因为对于作者的一生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实在是太重要了,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北大是“自7 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我”“永远无法分割开来”,简而言之,“我”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的那次不寻常的际遇。五、布置作业1抄写字词。13 岁2摘录文中精彩语句,说说妙在何处?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品味精彩语句,联想造句。)一、学生交流,合作归纳1排比句 (略)。 好处:_ _ _2比喻句 (略)。 好处:_ _ _3拟人句 (略)。 好处:_ _ _二、联想造句1自从小心翼翼地佩戴上那枚白色的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是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了。自从 _ _ _,不再是 _ _,不再是_,而是 _ _ _。2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我渴望,渴望,渴望, _ 。三、学习写作技巧1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哪些?2文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具体说说。明确: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叙述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与际遇是为了抒发对北大的感情。全文以抒情为经,以叙述为纬,以议论为点,组成了浑然一体的篇章。四、真情告白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肯定很羡慕这位少年大学生,但除了羡慕,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想到点什么?请以田阿姨,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写你的感想。【资料宝藏】1 田晓菲简介田晓菲, 笔名宇文秋水。 1971 年生人。 5 岁习古诗, 少年时期, 古今中外, 阅读颇丰。 1985 年,田晓菲曾以与天俱来的才情与聪慧,经过北京大学英语系、心理学系、中文系面试,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而当时仅有 13 岁的田晓菲,已出版两本诗集。从北大 后,田 菲 赴大洋彼岸求学。 1991 年 得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英国文学 士学位, 1998 年 哈佛大学比 文学系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柯盖特大学、康奈 大学教 。2000 年,田 菲受聘于哈佛大学 系 教至今。她曾有小 、散文、文学 、 集等作品 表及出版;此后又有 作后 代主 与通俗文化 、他山的石 :宇文所安自 集等。秋水堂是田 菲在波士 居所 之名。2田 菲近况田 菲在哈佛( ) 攻在波士 ,在美国最 盛名的哈佛大学,我 到了从天津走 来的田 菲。29 的田 菲两年前在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学位, 在受聘于哈佛 言与文明系做 。整个波士 在大搞城市建 ,公路改建、机 建、填海造地,田 菲在 里 工作了10 年, 得 个古老的城市建 起来没个完。田 菲 哈佛 她的印象却一如从前,“那就是我 研究生 住 的楼”,在哈佛校园,她如数家珍般 起每一座教学楼, 起每一个可供游人参 的景点,特 是走 那座古老雄 的独立 争 念大教堂,告 我,我 的江 民主席曾在那里 表 演 。她 ,哈佛的博物 不可不去,因 那里不 珍藏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恐 化石和珍稀 藏,最 独特的是百多年前一个工匠 明的“玻璃花”,用 个工 制成的千奇百怪的花束 叶 世罕 。有意思的是,田 菲来哈佛10 年了,竟然是第一次来到 里参 ,她在她的中国古典文学和比 文学的天地里沉湎得太久了。在她自己的教学 公室里,在她 本科生研究生 的教室里,她的 就更多了。“ 里的教学方法和国内的大学不大一 ,开放与研 的氛 更重些。” 菲介 。田 菲是在天津成 起来的,她4 随父母来天津,在天津市文 大院的地震棚里开始接触文学,在天津日 表第一首 ,后出版了5 本 集。天津13 中学的校园和居住 的小海地的一条小河都 她 身 忘。以柳溪阿姨 代表的天津一批老作家都曾是她的忘年交。田 菲 14 从天津市第13 中学直接升入北京大学西 系 英美文学 。199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 英国文学 士,1998 年 哈佛大学比 文学博士学位,此后分 在柯盖德大学和康奈 大学任助理教授,2000 年开始在哈佛任 。 菲供 的哈佛 言与文明系是哈佛 得 傲的一个系。 个系以哈佛的名 乃至美国的名 深深地汲取着古老的 方文化与文明,成 西方文化沟通交流的 梁。(摘自中国校园网)3田 菲魅力人生我自 ( )初 田 菲,是在 多年前。那 的我,惊异于她写 的 慧与才气,更感 于13 的她竟可以踏入北大的 。于是,即便 多年后当我也踏入了那道 后,“田 菲”依然是心底遥 而 罩着神秘光 的一个梦。2004 年夏, 运村五洲 云集了来自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大家就“文明的和 与共同繁荣” 行 与交流。在 里,我意外地 到了陪同丈夫宇文所安前往 的田 菲,并有幸与她促膝 。尽管早已耳闻田晓菲在前一天的论坛上力辩群雄,英姿飒爽的风采,我依然难抹心底少年时就建立起来的关于她的印象:她应该是有着智者的灵气与聪慧,还应该有一点点诗人的敏感以及柔弱。直到真正见面,这一印象才被彻底改写。按响了田晓菲房间的门铃,伴随门打开的是一串爽朗的笑声,火红的长裙、赤足,田晓菲的热情扑面而来,更让人为之惊讶的是她那两道浓黑的眉,透着果敢与韧性。我不由生出这样的疑问:这是田晓菲吗?我的脑海中依稀浮出田晓菲的经历:1985 年经过北大英语系、心理学系、 中文系老师面试,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而当时仅有 13 岁的她,以与天俱来的才情和聪颖,已出版两本诗集。从北大毕业后, 田晓菲远赴大洋彼岸求学,于 1998 年获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哈佛大学任教。沉浸在古典文学的蕴涵中话题自然直奔她目前的教学与研究。田晓菲现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系,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主攻诗歌方向。谈起这一兴趣的形成,田晓菲告诉笔者:中国历史上有三个阶段:魏晋、晚明和文革时期,从文化上看都是很有意味的,而按一般的想法这三个阶段都是乱世,文化上比较荒芜,其实不然。魏晋、晚明在文化上都很有创造性,文学成就辉煌。田晓菲特别强调梁朝:“我觉得梁和南朝的陈、齐非常不同,它的历史整整蔓延五十年,时限相当于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的总和。但传统文学史对其评价偏低,认为这是一个贫弱、苍白的时期,事实上并非如此。谈到关于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时,田晓菲坦言: 我们确实失去了很多东西, 留下来的比较少。“但跟陈、齐比较起来,梁朝的资料已经很多了。而且,比如说我们一直很推崇陶渊明,但他留下来的诗文总共不过一百五、六十篇,而梁景文帝一人留下来的诗,就至少有二百五十篇以上,尽管这其中许多是碎片和片断,但从数量上看还是很充足的。”田晓菲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饶有兴味的体悟,这些均会反映在她将要问世的关于梁朝宫廷文化的著作中。“我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新的阐释,注意到一些前人未曾关注的东西,我尤其喜欢梁朝的诗歌,觉得具有一种特别的美感。”田晓菲如是说。从未远离诗歌在人们的记忆中,田晓菲这个名字自然是和诗歌联系在一起的,而事实上,她也从未远离过诗歌。谈起最初对诗歌的兴趣,田晓菲坦言是家庭的影响和一点点生来的天赋。由于父母都从事文字、文学工作,从小田晓菲就喜爱读书,而家中的藏书则成为她阅读的宝库。除此之外,父母的引导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她饶有兴味地回忆了家中每逢周末的诗歌比赛:那时,家中的书卷气很浓厚,父母与孩子们一同写诗,然后认真地进行评选。“我的父母都很民主,对孩子没有家长的威严,从不进行体罚。”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田晓菲俨然一个乖巧、热爱学习的小女孩, 也难怪她的母亲会经常跟人抱怨,说田晓菲常呆在房间里几个小时读书,不肯出去玩。当谈及近况时,田晓菲坦言自己现在还写诗,零散地发表了一些,近几年没有结集出版。当问到在接受了系统的文学训练后,是否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时,田晓菲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风格自然会改变,但不一定与文学训练有必然联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一个人的人生经验、体会和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其中可能和阅读也有关系,而我并没有自觉地去注意。”中文系可以培养出作家吗,学者们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对此,田晓菲有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如果没有灵感和才气,不喜欢写诗,是无法成为诗人的,但并不是说中文系毕业的人一定不能成为诗人和作家。研究也是一种有诗意的创造学者的严谨和诗人的灵性,似乎是一对天生的矛盾,而在田晓菲身上,这两者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谈起学者与诗人的差别,田晓菲认为,没有必要把这两者截然对立起来。虽然文学创作不同于学术研究,写散文和学术论文的风格、路数都不一样。“但是,就古典诗歌而言,我常常觉得研究也是很有诗意的一种创造,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美。”相对于严谨、枯燥的学术考据,田晓菲更喜欢在考证材料的基础上,揭示古典诗歌、文字的美。“如做不到这样,古典诗歌研究对我而言就没有太大意思了。每当我具体分析一首诗歌时,我总希望能把它的美传达出来。我觉得这种研究和我写诗、喜欢诗是结合在一起的。”也许正是因为钟情于古典文学内蕴的美,田晓菲认为现今的学术研究,尤其是古典文学研究“有时候太理性”了。“很少见到研究古典文学的人很激动地讲述一首诗为什么美,我觉得大家应当更多地把它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这也是古典文学研究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所在。”西方有一句古话说:过去是一个遥远的国度。古典文学,不仅是外国人觉得很遥远,其实就是当代的中国学者,与古典文学之间也有一种不可否认的文字障。在经历了文化环境、欣赏趣味的很大变化之后,现在人如何回到遥远的古代、去欣赏它?田晓菲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古典文学学者不应该与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截然对立,壁垒森严。“这样太保守了一点,等于是给自己画地为牢,最终古典文学只能属于几个学者,对当代的文学和文化生活毫无意义可言。我特别希望能从更狂阔的视野来看待古典文学研究。”聪明是不值钱的作为一个诗人,才情在田晓菲的生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她本人对此的理解却着实出人意料:我认为对于一个学者最重要的是勤奋。她举例说,自己跟丈夫宇文所安工作起来都是很投入的,“我们每天都工作10-12 个小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觉得一天很浪费”。在远在太平洋西岸的家中,田晓菲与宇文所安一人一间书房, “如果我们在一间书房, 就会互相说话,无法工作了” 。田晓菲与身旁的丈夫相视而笑。“人们常说要安于寂寞,但我觉得一个真正的学者是不会感到寂寞的,因为做学问本身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我们非常喜欢自己做的事。”田晓菲的言语中透着一种强烈的感情,同时她对学术积累也有很深的感受:“我和所安都很喜欢扎实的基础,进行大量资料考证,然后结合深刻的视角、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这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知识的积累,如果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潜心学术,是不可能取得成就的。”“中国古典文学资源非常丰富,即使是一个历史时期,资料也浩如烟海。进行文学研究不仅要看文学资料, 还要看史料,正所谓文史哲不分家。 ” 田晓菲甚为重视积累自身宽厚的文化背景,同时她坦言自己是一个对诗和文字比较敏感的人,喜欢逐字逐句的细致阅读。“当然,研究古典文学,才情很重要,但如果没有 10 个小时的积累,才情就没有什么用处。”宇文所安对此也持相同的看法,他的父亲作为一位物理学家,常告诫自己的儿子:聪明不值钱。“聪明的人很多,但最终能用聪明创造成就的人很少。”这一观点激励宇文所安不断勤奋工作,同时也成为与田晓菲的共识。中国文学研究在哈佛田晓菲与丈夫共同任教于哈佛大学东亚文学系,她向笔者介绍了哈佛大学的古典文学研究情况。在东亚文学系,中外学者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 1,“中国文学应该得到世界上更多人们的喜欢和研究,不能只是中国人教给中国人自己”。谈到中国大学与哈佛的最大不同,田晓菲感触最深的是:“在美国教中国文学,特别是古典文学,常有一种危机感。”而这种紧迫感正来源于中国与西方大学建制的不同。“中国学生的系别、专业是经过分配的,保证每个老师有一部分学生,学生数量跟与老师的教学质量没有直接关系。”而在美国则截然不同:一个老师如果上课没有经过精心准备,讲得不够精彩,不能吸引学生,那么他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少;同样,一个系如果不潜心经营,同样面临消亡的危险, 因为一切都是建立在学生自由选课的基础上的。在美国,每个大学中国文学的研究情况也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比如哈佛中文系 80 年代初只有两个老师,现在已扩展到七八个教师,在美国算是规模非常大的,学生也很加系务,招聘学生,而系主任只是所有教授的代表。田晓菲认为这种制度的好处在于,系内的每个人都会为此投入很大精力,因为如果不好好工作,整个系的地位就会在学校下降。另一方面,教学和研究得到了紧密结合,一旦有教学危机,不仅教师、整个系的存亡都会密切相关,正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国内大学的制度则不同,每个系的学生数目是固定的。虽然一些学校对自由选择专业及课程进行了积极尝试,但却出现了学生严重不平衡的结果。作为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着中国大学的教改的学者, 田晓菲对此表示了深切的忧虑, 同时她认为自由是相对的,大学的发展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典文学界中女性声音的缺失从诗人到学者、从中国传统文化到大洋彼岸的异域,田晓菲带着朗朗的笑声一路走来。身为女性,她对于自身的性别身份也颇多感触。“20 世纪的中国国学大师,没有一位是女性。”田晓菲一语惊人。在看到这种社会现实的同时,她不失学者的冷静与睿智,“我很同意来自台湾佛光大学的龚鹏城教授的话,我们应该批判那种简单化的女性主义,认为历来是男性欺压女性。事实上,阶级和身份在这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她以传统社会为例,社会阶级比较高的女性,同样会欺凌男性,并且包括与她同性别的人,一个女主人绝不会对待她的女仆像姐妹一样。田晓菲认为,简单的女性主义会把男女分成两个阵营,形成一场关于性别的战争,一点好处都没有,同时对男性也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但她同时认识到,这种划分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必要的,比如为了争取女性的独立,美国 60 年代开始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国古代历来有歌颂女性、尤其是才女的传统,包括男性也很赞赏他们,从李清照到明清女诗人,她们吟诗结社,出版诗集。现当代也有很多非常有成就的女诗人、女作家。”但更令田晓菲关注的是,经学、史学的研究在传统上是没有女性涉足的,即便她们做过一些评论,也比较零散,没有一本系统著作。“在美国的史学研究界也是男性占主导地位,这是一种社会大气候,并不是女性本身问题。”田晓菲还提到近年女性找工作所遇到的不平等待遇,她说:“以前受革命话语的保护,国家分配,男女的工作机会平等。现在自由开放了,不仅在学术圈,在任何工作领域,女性都受到了变相的歧视。”在所研究的古典文学领域,田晓菲尤其深刻的感受到了这一点。“现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领域都有一些成功的女性学者,而在古典文学界,很少见到女性。”田晓菲的话语中充满忧思。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女学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现象,我们应该更好地探讨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4北大学子谈北大大学三年级我写过一首歌咏北大的诗,参加全校朗诵比赛,题目叫我生活在波涛翻腾的海洋。我觉得北大有一股力量,有一种气象,有一个不可测其深浅的底蕴,唯大海才能比拟。三十多年了,这感觉仍然时常被唤起,并洗涤着我身上某些狭隘的、怯懦的感情,使我宽容些,更宽容些;勇敢些,更勇敢些。 34 年的岁月,北大已在我身上刻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而我的生命也已融入北大的血液。不管今后我是否会离开这里,但那条无形的纽带是不会断的。(袁行霈我心中的北大)认同灵动变幻的“北大精神”,但不迷信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权威,这是北大人有信仰而又多怀疑的原因。北大百年庆典时,曾有不少记者希望我用一句话来概括“北大精神”。面对此类热切的追问,我从来都是答非所问,转而介绍起“北大精神”是如何被一代代北大人所建构起来的。不承认北大精神可以“一言以蔽之”,其实蕴涵着一种古老的思路:大象无形。而且,北大必须自我革新,北大传统不应凝固不变,北大精神更有赖于一代代北大人的呵护、承传与发展。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我认同乃至赞许年轻学子谈论“我们北大”时得意的神情那与其说是夸耀,不如说是承担。比起波光潋滟的未名湖、古朴庄严的博雅塔,以及近年崛起的百年纪念讲堂和理科楼群等有形景观,我更看好北大人的自尊与自信。 踏进燕园, 你很容易为这种有历史感因而显得深沉、有现实关怀因而显得生动的“少年气象”所感动。更为难得的是,这种“少年气象”,既属于稚气未脱的本科生,也属于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生活在如此气韵生动的校园文化中,你不会因此而摆脱人生的众多困惑,却很可能平添一股肉搏这虚空与烦恼的精气神儿这正是北大真正诱惑人的地方。(陈平原北大人的精气神儿)5田晓菲诗两首关于清晨清晨,有雾的清晨栅栏边的孩子用露水一般的目光凝视过路的人过路的人裹着黑大氅帽沿拉得很低,很神秘从蛇一样蜿蜒的路上匆匆地走了过去那是很久以前的一个清晨孩子站在栅栏边目送过路的人而多少年以来,多少年以来呵在夜里,在黑色的大氅下面孩子清凉的目光宛如露水降落到过路人孤独的梦中关于夜夜里,我做了个有关你的梦。梦中,我被反锁进一个没有家具与地毯的房间。没有壁纸,没有吊灯,也没有插座或开关。如果打开窗子,看到的只是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房间。但我终于在一堵墙上找到了一颗摇摇欲坠的钉子,我知道那就是你虽然我不会背叛你的缄默我只是走过去,把身上深黑的囚服脱下来挂在钉子上,然后便如释重负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