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案例2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1955518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案例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育学案例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育学案例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案例题:1. 一位物理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 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为什么呢?”“因为铁块重”。“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 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之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问题: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2在虹桥中学,八(1)班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张明近期的表现感到不安。为了了解张明在家中的情况,王老师主动 到张明家家访。在同张明父亲交流情况时引用了一句古语:“养不教,父之过”,偏偏张明的父亲也比较较真, 便对王老师说:“王老师,您这话欠妥。养不教,父之过的意思是说孩子是我生养的,我不送他到学校接受教 育,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那是我的过错。现在,我把孩子送学校接受教育,你们教不好,这应是老师的过错,怎 么能说是我们做家长的过错呢?”结果,双方未能在教育张明的问题上达成共识。问题: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正确吗?试用合力教育理论加以分析说明,并联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参考答案:(1)这一教学实例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扬教学民主。参考答案:(1)王老师和家长的说法都是片面的。(2)分析说明: 他们的说法违背了学校、家庭共同做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教育原则。 合力教育原则的提出,是因为影响学生品德的因素既有学校的、家庭的,也有社会的。养成孩子的良好品德,是 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贯彻合力教育原则,必须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而王老师和家长的做法显然都违背了相互尊重的原则。(3) 德育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体系工程,其方法与途径因不同的对象也千差万别。我们的中学德育教育要顺应时代 发展的潮流,摆脱传统思维定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社会、家 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个人成长的第一学校,父母是第 一任教师。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德育教育应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学 校要与家庭建立经常性联系,交换同学情况;同时帮助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示家长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如家长 不要溺爱子女,对子女的要求不能无限满足,也不能动辄打骂、讥讽嘲笑。在教育子女时家长还要注重自身的修养, 力争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社会、家庭、学校拧成一股绳,形成全方位教育新格局,中 学德育才会事半功倍。案例题:1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经常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 要乱扔废纸而这位教师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 在其教育下的班级会怎样呢?虽然王老师没少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学生仍脏话、粗话连篇,纸 屑杂物随处可见。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问题:请你帮助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取得 良好的效果?2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 成为万世师表。问题: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参考答案:有三个原因:(1)王老师“身教”不利,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 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而且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钿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班 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自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 学生的需要。(2)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地“管、卡、压”,固然不行,只 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3)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而不应该把学 生的错误化成给学生的理由。如果这样,学生会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由 此可见,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 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参考答案该观点是错误的。(1)这些教师认为没有教育理论,一样可以有教育实践,他们忽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密切联系。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 实践;(2)教育理论对教育工作者意艾重大。从理论功能上讲,它有助于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从实践意义上讲,它有助于树立科学教育观,提高教育质量,为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奠定理论基础,缺少理论的指导, 实践难以取得成效;(3)孔子是一位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它不仅拥有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且还善于总结经验并 上升到理论高度。“温故知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他总结经验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这些理论反过来指 导教学实践。案例题:1 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给他写过一则评语:“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 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神学有 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问题: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有什么特点?你认为该怎样给学生写评语?2. (1)次,一位教师讲“人类的起源”,说了人类是从猿进化而来的,大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一个学生在下面说: “你看见了?”有些学生也随之发笑。这位老师说:“是的,我看见你昨天还是一个猴子,今天就变成学生了”,全 班哄堂大笑。(2)某老师在讲量变和质变一课时,为了揶揄某些轻视量变,平时不注意练基本功,只想一鸣惊人的人,也为了 反证量变的重要性,引用了一场父子之间的对话:子:“爸爸,您看了我写的悲剧剧本竟掉下了眼泪,这下我要出名了。”父:“我能不掉眼泪吗?剧本里1/2是错别字!”学生轰然发笑。问题:请比较以上两例中学生发笑的效果,并对两位老师的做法作简要评价。参考答案:黑格尔的老师的评语,以比较艺术的方式,让孩子和家长知道缺点与不足的地方,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进 步,评语以平静的语气,力求写出“这个人”来,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1)写给学生看。(2)写出“这个人”。(3) 写“这个人”的“新起点”。评语应运用发展的眼光,通过鼓励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对学生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表 示认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更体现一定的“教育性”。参考答案:适当的教学幽默不但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会提高教学的形象感,加强学生的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 但应注意有效教学。案例(1)中的老师面对学生不太善意的提问,的确很机智。但是这显然是一个无效的教学案例。 首先,学生们对教师的回答不过一笑了之,没有增强印象,获得感性认识。其次,教师随口而出的话语也很可能挫 伤学生的自尊心,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行为不符合教学规范。案例中的老师很显然经过了精心的教学预设。 所举的例子不但有助于教学,而且使学生在笑过之后有所思考。做到了教育与教学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轻松中学 习,在愉快后反思,是一次成功的课堂教学。案例题:1 在对某县教师进行的不记名调查中,笔者发现竟仍有71%的老师对自己现有的工资待遇不满意。至于社 会地位、学校领导、学生素质等各方面他们持保留态度。然而,一位老师却道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并不是他们对 这几项都满意,而只是因为他们都还来不及关注这些,因为家有老小的他们首先关注的还是工资卡上的数字和奖金。 当这些不能够满足老师们的物质需求时,老师们首先想到是就是告别一支粉笔两袖清风,跳槽另谋高就。另一方面, 在中小学中,绝大多数乡镇教师普遍反应到留守学生太多,学生大多难教。而恰恰在很多学校,教师的奖金待遇都 是和教育教学业绩挂钩。在此种情况下,一些有能力或者有关系的教师们就都纷纷改行或者往更好的学校去以改变 自己的困境,总之一句话,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问题:面对此类现象请你就加强师德建设有何重大意义和如何开展师德建设谈谈自己的见解。2-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 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还集体选编了 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 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作简要解释。参考答案:(一)开展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1) 师德建设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教师既是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师德建设是 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2) 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方面,也表现在 高尚的道德素养方面。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变化,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 趋势。尽管这些情况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3) 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 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二)开展师德建设的途径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形象,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途径如下:(1) 校长在师德方面应该是教师表率,首先校长也是教师,校长和教师一样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校长有时 不能一一面对学生,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其重要性比教师更大。(2) 公正、公平的教研机制,良好的教研氛围需要学校教科研人员良好的师德来支撑。学校教科研人员是引领教师的 教师,引领教师去思考、去研究、去实践,并要求在教研工作中做到公正、公平,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给 每一位教师平等的发展机会。这也要求教科研人员具有良好的师德。(3) 学校党组织要参与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学校党组织担任着教师的师德培训和指导工作,对教师具有一定的亲和力, 教师也愿意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和困难、思想上的问题向教研员倾诉。所以学校党组织不仅要对教师在业务上加 以指导帮助,而且在思想上也要多加关心。参考答案: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并正确地对待了学生 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都得到了高敦率的发展。案例题:1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 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从此该生在课堂上既使发现了问题, 也不主动发表意见。问题:请你结合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2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根源在于客观存在的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直接来源于教师,教师施压来源于处于教育主导 地位的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来源于社会习惯势力,由此形成了严重的恶性链接和循环。过重的课业 负担,从四面八方一齐压向学生。全新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展开,给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如前所述,这次课改究竟能对传统教育模式起到多么强烈的冲击和影响,能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全面发展起到多 么深远的推动作用,我们拭目以待。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积极推进新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深化。问题:请结合新课程改革谈谈减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参考答案: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一棒喝退,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 “教师 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这条教学原则。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 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 效果处于最佳状态。参考答案:(1)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是保持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健康,讲究用脑卫生。(2)人长期从事学习活动就会使大脑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失眠、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等,同时产生厌恶等心理 问题。结合新课改,减负的具体途径:(1) 学校和家长正确把握青少年适度的课业量;(2) 保证学生正常的作息制度,要有适当的睡眠时间和体育锻炼时间;(3) 按照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生活制度;(4) 使青少年生活有节奏,让大脑活动有张有弛,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案例题:1 学习了舞蹈的人学花样滑冰比学田径的人要快;学习了短跑的人跳远成绩更好;学会骑自行车的人学摩 托车很快。问题:请结合心理学相关原理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应该怎样运用到小学教学中。2在美国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杀掉了鹿的天敌一一狼。、于是鹿的数量剧增。鹿们由于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 结果体态变得蠢笨;植物因为鹿群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继而鹿由于缺少充分的食物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疾病而 大批死亡。无奈,人们又只好把狼再请进来,鹿们又恢复了蓬勃生机。问题:通过引狼捉鹿这一案例来说明现在教育中的“磨难教育”,并进一步阐述进行磨难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参考答案:(1)这是一种学习的迁移现象。学习的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 程,任何新的学习都要受先前学习的影响,先前学习使学习者拥有独特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以及态度, 都会程度不同地影响学习者的后继学习。反过来,后继活动也会修正先前学习的内容,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改 造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体系。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或消极的。学校中的迁移无所不在。学生 这节课所学的东西将影响下一节课下一周或期末将要完成的作业、练习、测验,影响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影 响学生学以外的生活。学会学习关键是能够主动而有效地迁移。(2)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迁移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创造条件。 透彻地理解知识是迁移的前提。只有透彻地理解知识,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图式,知识才能有效地迁移 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去,才能转化为能力。小学儿童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记住的知识,往往因没有获得知识 的意义而不能迁移和灵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仅凭记忆记住知识而没有真正获得意义,是学生“高分低能”的主要 原因。 使知识结构化是迁移的关键。小学儿童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时期,教学中不断地引导他们进行知识 的整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储备丰富的产生式系统,有助于小学儿童迁移能力的培养。 实践和练习是迁移的保障。小学儿童头脑中的认知图式要适应环境,要在环境中得到广泛的迁移,就必须通过实 践和练习。 自主、积极地吸纳和组织知识。无论是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图式(同化)还是认知式不断重建(顺应)以适应环境, 都离不开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知识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是一种主动、独立、 自控的学习。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 掌握规律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学习中要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需要懂得学习的规律性和策略性知识。 掌握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而且学习策略是一种重要的规律性知识,有广泛的迁移性。参考答案:对孩子进行磨难教育,即通过有意创设艰苦环境,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家庭,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大自 然的考验,磨炼孩子的意志和品质,使孩子在艰苦环境中学会生存。这种做法已在教育界及全社会形成共识。进行 磨难教育,必须具备两点。一是真实性,也就是要给孩子创设一个相对真实的艰苦环境、恶劣条件,让孩子自己去 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磨炼意志。如果环境不真实,让学生像拍电视剧那样在老师和家长的保护下接受“磨炼”,其 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在 E1 本的许多孤岛和森林里,人们经常见到小学生的身影。他们离开家长和老师的保护,面 对危机四伏的自然界,安营扎寨,采撷野果,寻找水源,捡柴拾草,学会生存。二是长期性。磨难教育不是一朝一 夕就能奏效的,必须长期坚持。如果学生在家里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连值日也不想参加,只靠 一年一两次的所谓磨难教育去磨炼,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家长,不能溺爱孩子,要舍得让孩子吃苦,不仅让孩子养成自理的 习惯,还要经常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学校要立足于真正让孩子得到磨炼,通过体育课、劳动课、品德课 等,设置一些能够锻炼意志和体能的项目。对于野营、夏令营等活动,应轻形式、重效果。此外,还可以让孩子到 农村、企业、军营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总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在磨难教育上都不能“作秀”。案例题:1原苏联心理学家查包洛赛兹做了一个实验:把学生分成两组,叫一组学生用一个装好的圆规画画,用后 把圆规拆散交给另一组学生,让他们把它装配起 来。这些工作完成后,出其不意地叫两组学生尽量准确地画出他们刚才用过的圆规。结果使用装好的圆规的一组学 生画得不准确,漏画了许多重要零件,使用由零件装配成圆规的第二组学生画得比较准确。问题:为什么亲自装配圆规的一组画得更准确? 2儿童观察教师写在黑板上的生字,随后就能够模仿把这些字写在练习本 上。当教师按照笔顺一笔一画地写生字时,儿童如果能聚精会神地观察,他便能 在认知上模仿教师的书写经验,在头脑中把它记录下来,他甚至能在放学后的几 个小时,仍然能依样写出生字。问题:(1)这个案例体现了谁的学习理论?(2) 这个理论的内容是什么?(3) 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怎样理解?参考答案:识记是获得知识、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要提高记忆效率,首先要有良好的识记。只要讲究方法,尊重 识记的规律,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识记的效果取决于主客观因素。就主体而言,首先是否有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是否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纯正的动机,是影响识记效果的决定性 因素。其次,识记中对材料理解得越透,记忆的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识记材料理解是使材料长久保持的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对本来有意义联系的材料,尽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采用意义识记。其次是赋予无意义 联系的材料以人为的意义,即把无意义联系材料意义化,进行主观组织、再编码,这样会有助于储存和保持。 总之,凡是把识记的对象变成智慧操作的对象,记忆效果就会明显地提高。查包洛赛兹的实验说明了把需要识记的 材料变成活动的直接对象,在进行智慧操作的活动中,能更好地走向、清晰地感知、深刻地理解,并易于引起兴趣 和专注。在教学中,让学生做些模型、小实验,进行模拟等活动都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就客体而言,材料的数量、性质和内容均影响识记的效果。一般来说,要达到同样的识记水平,材料越多,识记所 用的平均时间也就越多。因此,在一定的时间内识记的数量不宜过多。识记的材料有的是直观形象的,有的是抽象的文字材料,究竟哪种性质的材料识记效果好,因人而异。一般来说, 成人对文字材料识记较好,儿童对直观形象材料的识记优于文字材料。就识记方式而言,多种记忆类型的协同记忆以及多种感官的协同识记,比单一类型或单一种感官的识记效果好。有 人做过一个实验,让第一组被试只看某一识记材料,第二组只听同一内容,第三组既看又听。结果发现,视觉识记 组可记住内容的 70,听觉识记组记住60,视听组可记住 803。事实表明,多种感官在识记活动中同时发挥 作用,可取得良好的识记敢果。在学习外语时,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同时发挥作用,其记忆效果大大优于单一 感官的识记效果。可见,巧妙地使用记忆术也是改善记忆,提高识记效果的有效措施。 参考答案:(1)这个案例体现了班杜拉的社会认知学习理论。(2)这个理论的内容是:对学习实质的认识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观察学习。大部分的人类行为是通过 对榜样的观察而获得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一个途径,它避免了尝试错误和暗中摸索的过程,从而缩短了学习 进程。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而进行直接学习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而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 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学习过程的认识包括: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3) 观察学习具有直接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观察学习中,学习者可以迅速掌握知识和行为模式,缩短学习进程,而直接学习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尝试错 误过程。其次,观察学习可以不受限制,从各种示范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和行为模式。而直接学习往往是通过个体经验获得零 散琐碎的知识和行为模式。再次,观察学习省时省力而且又能避免直接学习因失败而造成重大损失。案例题:1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好女儿多么的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 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 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 “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她就是 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小公主”。她很傲,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 得荣誉还弄虚作假。问题:请分析小雪的心理行为,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2周慧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三岁时,父亲病故了,她和妈妈与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母亲是银行职员,家里 的经济状况良好。周慧自幼失去父亲,母亲及姥姥、姥爷觉得她比其他孩子可怜,所以对她关怀备至,几乎所有的 事情都由母亲包办代替,以致到二年级还不会系鞋带、穿衣服、梳头,连吃饭也得妈妈喂。晚上睡觉时,她只有搂 着妈妈的脖子方可入睡。家庭过分的溺爱导致其胆小、懦弱。上课时,只要教师走到她跟前,她就显得很紧张,正 在写字的手就会打颤,无法书写。要是教师提问她时,她就会脖子和脸都涨得通红,越是急就越说不出话,如果继 续追问她就会掉泪,但仍旧一言不发。因此,小伙伴们也都不喜欢和她一起玩了。问题:请分析这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并阐明你自己的意见。参考答案:小雪的这种心理是典型的“自我中心”行为。自我中心是现在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它阻碍了 小学生的正常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家庭中他们处在中心的地位,就曾有小学 生说过,“在家里爸爸听妈妈的,妈妈听爷爷、奶奶的,而爷爷、奶奶听我的;家里我老大!”在家庭中形成的这种 自我中心的个性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也是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服从自己,而且以自己的眼光去评判周围的事物, 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解决方法: (1)帮助小学生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及其危害性,树立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决 心。(2) 给予家长必要的指导,寻求家长的合作,使小学生摆脱自我中心形成的环境。(3) 在家庭中逐步改变小学生的自我中心,采用行为转变方法,如厌恶法、代币法等。(4) 结合实际生活,指导小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提高其交往能力。(5) 指导和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提高自我认识能力,使对自己的认识比较接近现实,能愉快地接受自己, 调整自己,形成健全统一的个性。(6)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认识集体规则,培养集体荣誉感,学会在集体中与同伴和睦相处。 参考答案:这个学生是典型的依赖心理的表现,这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问题, 像周慧这种情况已经难以适应学校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最大的敌人就 是来自父母与长辈的溺爱。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便是这个家的未来和希望,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吃一点儿亏,把自己当初没有得到的恨不得在孩子身上全补回来。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不让孩子同小朋友交往,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一种孩子像周慧一样胆小、恐惧、焦虑和自卑,另一种则是恃宠、骄横、目中无 人和自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奴隶”与“小皇帝”。这两种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自觉地都带上了自身的特点, 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小伙伴交往,因而大家不欢迎这样的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1)应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使家长和孩子共同认识到这种依赖心理的危害性,取得家长的支持。(2)在家庭内改变孩子。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家长要有耐心,因为孩子刚开始学做事时可能会笨手笨脚, 甚至磕磕绊绊;家长要放心让孩子去做,不怕麻烦,在旁边给予必要的指导,并双时给予反馈,有进步时要表扬、 鼓励,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心理。(3)在学校创设环境改变孩子。教师要对这样的孩子更多地关心,鼓励其他学生与他们交往,组织各种活动小组让他 们参加,对他们的哪怕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使之得以巩固。教师可对他们进行一些交往技巧的指导,如微 笑、关心他人等,使他们学会正常的交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