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作物土胖水治理及病虫害防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1173480 上传时间:2021-04-25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作物土胖水治理及病虫害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园艺作物土胖水治理及病虫害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园艺作物土胖水治理及病虫害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艺作物土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 土肥水管理l种植园土肥水管理的目的:人为地给予或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使园艺植物在其最适宜的土肥水条件下得以健壮生长,这对园艺植物丰产、稳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将重点介绍园艺植物种植园的土壤管理、营养和施肥、灌排水和. 土肥水管理l思考题:l 1、园艺植物种植园土壤耕作方法有哪几种?l 比较其应用特点。l 2、土壤改良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l 3、 植物营养诊断有哪些方法? l 4、施肥时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l 5、施肥量怎样确定? l 6、果树土壤施肥方法有哪些? l 7、根外追肥的优缺点分析。l 8、什么是节水灌溉?主要有那些技术环节? 第一节 土壤资源与保护l一土壤资源l土壤资源是具有生产生物性产品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l(一)我国的土壤资源特点l 1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l(1)类型多、生产潜力大。l(2)山地土壤多、适于综合利用。l(3)耕地面积小、肥力不均匀。 l(4)草原土壤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第一节 土壤资源与保护l一土壤资源l土壤资源是具有生产生物性产品能力的各种土壤类型的总称。l(一)我国的土壤资源特点l 1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l(1)类型多、生产潜力大。l(2)山地土壤多、适于综合利用。l(3)耕地面积小、肥力不均匀。 l(4)草原土壤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 (一)我国的土壤资源特点l 2土壤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l(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国土面积达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约123万km2,约占国土面积12.8%,居世界第四位。按照13亿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42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此可见,我国土壤(地)资源总量虽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地矛盾尖锐。l(2)土壤污染日益加剧。 l(3)土壤沙化、盐渍化和潜育化趋势明显。l(4)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严重。l(5)土壤肥力水平提高缓慢。 二土壤退化与防治l(一)土壤(地)退化l 1概念l土壤退化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外土壤学家的关注,但土壤(地)退化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叙述。现在一般认为:l土壤(地)退化(soil 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一)土壤(地)退化l 2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与退化的基本态势l我国土壤退化总面积达460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全国化肥总产量的1/2。l全国草地退化面积67.7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1.4%。l土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90年代初仅工业三废污染农田面积达6万km2,相当于50个农业大县的全部耕地面积。 l我国土壤退化的发生区域广,华北地区主要发生着盐碱化,西北主要是沙漠化,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西南发生着石质化,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壤肥力衰退和环境污染。总体来看,土壤退化已影响到我国60%以上的耕地土壤。 (一)土壤(地)退化l 3土壤(地)退化的后果l(1)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降低。l(2)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诱发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和气候变化。l(3)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特大洪水危害加剧,对水库构成重大威胁。l(4)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而化肥的报酬率和利用率递减,环境污染加剧;农业投入产出比增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l(5)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土壤改良l 1.红黄壤 l 2.盐碱地 l 3.沙荒地 l 4.保护地和连作园地 四、园地土壤管理制度(土壤耕作方法 )l耕作的目的: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维持良好的养分和水分供给状态,为根系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从而提高园艺植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l由于土壤特性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比如,有一种富含有机质的粉粘壤土可能耕性良好,采用降低耕性的管理措施在短期内不致发生问题。 l另有一种粉壤土,有机质含量低,可能耕性不良,用同样的管理措施马上引起麻烦。最重要的是按照管理的需要来评价土壤。 有机质的一些功能:l一度曾特别强调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生产力的一项指标。有机质的一些功能:l (a)具有养分(如氮、磷、硫、硼、锌等)库的作用;l (b)提高离子交换量;l (c)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l (d)释放CO2;l (e)提高持水量;l (f)稳定结构、改善耕性; l (g)提供表面保护从而减少结块和增加渗透;l (h)减轻压实影响;l (i)缓冲土壤酸度、碱度和盐度的急剧变化。 耕作方法l(一)清耕法l清耕法是指除园艺植物外不种植其他作物,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l优点:l使土壤保持疏松通透l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l有效养分补给及时l施肥效应迅速,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 l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l去除杂草可以减少其与园艺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l缺点:l水土流失严重,尤其在坡地;l长期采用清耕法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减少;l土表的水、热条件常随大气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幅,不利于根系发育;l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 (二)生草法l生草法是在果树的行间种植草类而不进行耕作的土壤管理方法。l优点: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l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含量;l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l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利于根系的生长;l减轻日灼病和缺磷、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 l在雨季,生草可以消耗过多的水分,促进枝条充实和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品质;l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锄,管理省工, 还便于果园机械化作业。l缺点:l但生草法会造成作为间作植物的草类与果树在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 l长期生草的园地表层土易板结,影响透气与渗水。 (三)覆盖法l覆盖法: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糠壳、锯末、藻类和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在土壤表面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在园艺作物的种植中应用广泛。l优点:l通过覆盖代替土壤耕作,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l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l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地表温度; l还可抑制杂草生长。l果园采用薄膜覆盖则在提高早春土壤温度、增加果实含糖量和促进果实着色、提早果实成熟期、减轻病虫害和抑制杂草等 (三)覆盖法l地膜覆盖作用主要表现在:l可以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期;l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肥料的使用效率;l降低空气湿度,减轻病害,特别是在设施条件下;l抑制杂草滋生,避免积水后发生的湿涝,促进作物早熟;l覆盖前后应做好整地、施肥、灌水等田间管理工作。 (四)免耕法l免耕法:土壤不进行耕作或极少耕作,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果园、菜地和花圃都可应用。l优点:l维持土壤的自然结构,通气性好,有利于水分渗透,土壤保水力也较好,因无杂草水分消耗较少;l土壤表层结构结实,吸热放热较快,可减少辐射霜冻的危害,也便于各项操作和机械作业; l省时省力,管理成本低。l缺点:长期免耕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造成对人工施肥的依赖,还存在除草剂污染。 第二节 营养与施肥l(一)果树 l大多数果树在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分配、贮藏和再利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形成了不同的营养和需肥特点。l 1.生命周期长 营养要求高 l 2.树体营养和果实营养要求平衡 l 3.繁殖方式与树体营养关系密切如温州蜜柑在海涂栽培时以枳为砧木常出现缺铁黄化症,而以酸橙为砧木时症状明显改善,显示出不同砧木对铁离子吸收的差异。 l 4.果树具有贮藏营养特性 果树营养具有明显的再利用特点。落叶果树多数在结果前一年形成花芽,在落叶前将叶片内的光合产物和矿质元素等营养转运到根、干、枝内 ,以贮藏营养的方式积累。l 5.根系特性与施肥 l 6.菌根的影响 第二节 营养与施肥l(二)蔬菜 l一般蔬菜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决定于根系的吸收能力、植株的生育期和生长速度以及环境条件。l 1.根系阳离子代换量高,需肥量大 l 2.多数蔬菜喜硝态氮蔬菜作物以铵态氮为氮源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一是由于PH值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Ca2+吸收量的减少;二是蔬菜耐铵性较差。尿素态氮的作用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l 3.蔬菜需钙、硼量大l 4、不同生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有很大差异 第二节 营养与施肥l(三)花卉 l不同营养元素对植物花色的影响很大。l例如氮素过量就会导致红色减褪 , 碳水化合物过量也会使红色变淡。 l磷、钾对冷色系花卉有显著影响:对秋菊品种“绿云”施用磷酸二氢钾,其花朵绿色更重;蓝色系花卉增施钾肥 , 可以使蓝色更艳更蓝 , 且不易褪色;l有钾存在时红色系花卉的花色更红 ,且时间持久。 l微量元素铁、锰、钼、铜、镁等与均与色素形成有关,缺少时会使花色变淡、花色不鲜艳、易褪色。 二、营养诊断l营养诊断:通过植株形态、植株和土壤营养元素分析或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途径,对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客观判断,用以指导科学施肥,或改进其它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 l判断园艺植物营养状况的主要途径包括植株形态诊断、土壤分析、植株营养分析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 三、施肥技术l(一)施肥量l施肥量应根据园艺植物的种类与品种、树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条件、肥料特性、目标产量、施肥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 l施肥量 (kg/ 666.7m2) 园艺植物吸收营养元素量一土壤供肥量l 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三、施肥技术l(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 1基肥 基肥通常在萌芽前施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完全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无机肥,是均匀长效地供给作物多种养分、且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肥料。l增施有机肥料可以长期稳定地供应养分,提高土壤孔隙度,疏松土壤,改善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对于提高园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作用。l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肥料在施到田间之前均应经过发酵、腐熟,否则容易传播杂草和病虫害,同时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到田间后再进行发酵,容易伤害根系,产生“烧根 ”现象。 (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 2追肥l(1)果树 生产上对成年结果树一般每年追肥约2-4次,但需根据果园具体情况增减。l主要的追肥时期有:l花前追肥 又称催芽肥 l花后追肥 一般在落花后施用,该期幼果迅速膨大,新梢生长加速,需要氮素营养较多。 l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 此时部分新梢停止生长,落叶果树花芽分化开始。 l果实生长后期追肥 多在果实着色到成熟两周前进行追肥。 (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2)蔬菜l如结球白菜、花椰菜、萝卜、洋葱等蔬菜从播种到产品采收的整个生长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养分积累期4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养分积累前期,吸收养分最多,该期肥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后期养分积累的多少,因此,是追肥的关键时期。l番茄、辣椒、黄瓜等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蔬菜的生长发育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4个时期。其叶片生长与果实发育同步进行,因而在幼苗后期平衡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需肥矛盾是施肥的关键。又因 其多次结果、陆续采收,在开花结果的同时仍有旺盛的生长,所以,结果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l菠菜、生菜等以绿叶为产品器官的蔬菜肥水管理比较简单,从苗期进入扩叶期后,需要均衡供应养分,一促到底。 (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3)花卉 追肥施用的时期和次数受花卉种类、生育阶段、气候、土质和栽培方式的影响。一般在苗期、叶片生长期以及花前花后应施肥,尤其是观花植物在花前一定要追肥。苗期宜多施氮肥,花芽分化和孕蕾期多施用磷、钾肥。 (三)施肥方法l 1. 土壤施肥l (1)撒施 l (2)穴施 是在点播或定植穴栽苗时将肥料施入的方法。 l(3)环状施肥 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 。用于施基肥时,沟宽 3050cm、深50cm左右;追肥沟深1520cm。 l (4)放射沟施肥 在距树干1m 远处向外挖辐射状沟48条,沟宽 3050cm,深3060cm,长度应超过树冠投影的外缘,且内浅外深, 内窄外宽,施肥后覆土即可。 l (5)条沟施肥 在果树行间开沟施肥,基肥沟宽3050cm, 深 406Ocm,追肥沟宽2030cm,深1520cm。此法可以进行机械操作,适宜宽行密植果园。 l (6)灌溉式施肥 是将肥料掺入水中,与灌溉尤其是喷灌、滴灌结合进行的一种施肥方法。这种方法供肥及时,分布均匀, 不伤根系,不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肥料利用率高。 (三)施肥方法l 2. 根外追肥 l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是利用叶片、嫩枝及幼果的气孔、皮孔和角质层具有的吸收能力将液体肥料喷施于植株表面的一种追肥方法。 2. 根外追肥 l根外追肥具有以下优点:l操作简便,可与喷药结合;l树体吸收和发挥作用快,一般喷后1天即可见效,对于防治某些缺素症有良好效果,特别是硼、铁、锌、铜等元素的叶面喷肥效果显著;l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分解和淋失等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l不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营养可就近分配利用。 l因此,对于矫正缺素症、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独特的作用,在园艺植物生产中应用广泛。 第三节 水分管理l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 (一)不同种类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根据蔬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情况,蒋先明(1987)将其分为以下几类:l需水量大但吸水能力弱的种类:包括白菜、芥菜、甘蓝、绿叶菜类、黄瓜、四季萝卡等。l需水量不很大且吸水能力强的种类:如西瓜、甜瓜、苦瓜等l需水量小、吸水力很弱的种类:如葱、蒜、石刁柏等。 l需水量和吸水力中等的种类:如茄果类、根菜类、豆类等。这些蔬菜的叶面积比白菜类、绿叶菜类小,组织较硬,且叶面常有茸毛,所以水分消耗量较少,但其根系比白菜类等发达,而又远不如西瓜、甜瓜等,故抗旱力不很强。l耗水快但吸水能力很弱的水生种类:如藕、荸荠、菱白、菱等。 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二)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l园艺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物候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l如落叶果树在休眠期代谢活动微弱,需水量也小;l多数果树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成熟期不宜灌水,以免影响花芽分化、降低果实品质或引起裂果;l在新梢迅速生长和果实膨大期,果树生理机能旺盛,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以利生长与结果; l而在生长季的后期则要控制水分,保证及时停止生长,使果树适时进入休眠期,作好越冬准备,但在北方干旱地区,越冬前应灌足封冻水。 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三)生态环境对水分需求的影响l(四)需水临界期l需水临界期是园艺植物对缺水最敏感的关键时期。l如马铃薯在开花至块茎形成期,苹果在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等。l又如,桃的需水关键时期是花期及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l柑橘的需水关键时期是幼果期及壮果期的后期至成熟期。在园艺作物对水分胁迫反应的敏感时期,栽培管理中必须维持较高的土壤供水能力,否则会影响生长和产量。 二、灌溉技术l(一)灌溉指标l作物是否需要灌溉,可依据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自身的反应(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判断。l 1.土壤水分状况 l(1)土壤含水量l(2)土壤水势 l (一)灌溉指标l 2.植株形态指标l“看苗灌水” ,即根据园艺作物各生育时期的需水特性和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以长势、外部形态特性发生的变化来确定是否进行灌溉。l植物缺水的形态一般表现为l幼嫩的茎叶在中午前后易发生萎蔫;l生长速度下降;l叶、茎颜色由于生长缓慢,叶绿素浓度相对增大,而呈暗绿色; l茎、叶有时变红, l这是因为干旱时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大于合成,细胞中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形成较多的花色素,而花色素在弱酸条件下呈红色的缘故。l如番茄、黄瓜、胡萝卜等出现叶色变暗,中午稍有萎蔫;甘蓝、洋葱叶片蜡粉较多且变硬变脆时,即可判定植株缺水,需要立即进行灌溉; 如出现叶色变淡,中午毫不萎蔫,节间过长,即可知道水分过多,需要排水除湿。 (一)灌溉指标l 3.植株生理生化指标l生理生化指标可以比形态指标更及时、更灵敏地反映植物体的水分状况。植物叶片的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水势和气孔开度等均可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 二、灌溉技术l(二)灌水量l最适宜的灌水量,应在灌溉后,使根域土壤湿度达到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程度。 二、灌溉技术l(三)灌水方法l土壤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水分管理的目标:l就是通过尽可能少的灌溉获得高产优质的园艺产品。l为此,必须应用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l目前常用的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等。 (三)灌水方法l 1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需要设施很少,成本低,是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传统灌溉方式,包括漫灌、树盘或树行灌水、沟灌、畦灌等。 l 2喷灌 喷灌是利用管道系统和动力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水喷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模拟自然降雨对作物供应水分的一种灌溉方式。l喷灌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化灌水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地形,不同土壤和多种作物的灌溉,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喷灌有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大型喷灌机组喷灌、小型移动机组喷 灌。 2喷灌l优点:l (1) 比传统的地面灌溉节约用水30% 以上,对渗漏性强、保水性差的沙性土,节水更多。l (2)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可保持土壤的疏松状态。l (3)可调节田间小气候, 可以显著提高水果和蔬菜等作物的品质。l (4)喷灌的机械化程度高,便于田间机械作业。 l (5)适应性强,对平整土地要求不高,地形复杂的园地亦可应用。 l缺点:l一般喷灌属于全园灌溉,存在水分浪费问题,尤其要求在空气湿度低和有风时蒸发损失较大。l在风大的情况下会改变各方向的射程和水量分布,难做到灌水均匀。l喷灌系统的投资和能耗较高。l同时,由于喷灌会增加园内空气湿度,利于病虫害滋生,所以在南方高温多湿地区的果园一般不提倡采用喷灌。 喷灌 3微灌l微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滴, 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微灌按灌水水流出流方式不同,可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涌泉灌) 3微灌 3微灌_滴灌l滴灌特点: 以较小的流量把水和养份直接、精确地输送到植物根部、是一种高效、节水、节能和节约劳动力的灌溉方法。适用范围:果树、蔬菜、温室大棚及其它行列式栽种作物。滴灌分类:滴头内镶式和滴头管上补偿式两类。 滴灌 3微灌_微喷灌l微喷灌特点:具有工作压力低、节能、节水等优点。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主要应用于果树、花卉、草坪、育苗、温室大棚灌溉。 3微灌l微灌技术的优点是:l (1)微灌最显著的优点是节水。 l(2)微灌可以实现自动化,微灌田块的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l(3)微灌系统能够,均匀地维持土壤湿润,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养分也不易被淋溶流失,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 l(4)微灌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较强。l其主要缺点是:l系统需要大量管材,投资较大;l管道和灌水器容易堵塞,对净化水的过滤设施要求高;l微灌可能造成盐分在湿润表层的边缘积聚,而降水可能将这些盐分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l由于灌溉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一部分土壤,作物根系的向水性会使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限制了根系的发展。 4渗灌l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系统,使灌溉水通过渗灌管的微孔向外渗出,在土壤毛细管作用下由下而上湿润作物根区的灌溉方法,也称作地下灌溉。 l 5地膜覆盖灌溉技术 l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地面灌溉方法发展起来的,包括揭膜畦或沟灌、膜侧沟灌、膜上灌溉、膜下灌溉、膜孔灌溉等。 (四)节水栽培途径l 1选择耐旱品种和砧木 因地适宜地选择耐旱性较强的园艺作物种类和品种,是实现节水栽培的基本途径。 l 2加强水土保持和土壤管理 根据园地自然条件营建防护林,山、坡地修建梯田和蓄水池,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l 3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l 4采取保墒措施 l 5采用化控节水技术 主要利用一些无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处理园艺植物种子、植株或土壤,起到增加水分吸收、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如通过包衣或其它方法处理种子。l 6植株管理 园艺作物土肥水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 (一)我国的土壤资源特点l 2土壤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l(1)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国土面积达960万km2,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5,居世界第三位。耕地面积约123万km2,约占国土面积12.8%,居世界第四位。按照13亿人口计算,人均耕地1.42亩,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由此可见,我国土壤(地)资源总量虽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人地矛盾尖锐。l(2)土壤污染日益加剧。 l(3)土壤沙化、盐渍化和潜育化趋势明显。l(4)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严重。l(5)土壤肥力水平提高缓慢。 二土壤退化与防治l(一)土壤(地)退化l 1概念l土壤退化问题早已引起国内外土壤学家的关注,但土壤(地)退化的定义,不同学者提出了多种不同的叙述。现在一般认为:l土壤(地)退化(soil degradation)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简言之,土壤(地)退化是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数量减少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毁坏、或被非农业占用。质量降低表现为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质量下降。 (一)土壤(地)退化l 2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与退化的基本态势l我国土壤退化总面积达460万k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全国化肥总产量的1/2。l全国草地退化面积67.7万km2,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1.4%。l土壤环境污染日趋严重,90年代初仅工业三废污染农田面积达6万km2,相当于50个农业大县的全部耕地面积。 l我国土壤退化的发生区域广,华北地区主要发生着盐碱化,西北主要是沙漠化,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西南发生着石质化,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土壤肥力衰退和环境污染。总体来看,土壤退化已影响到我国60%以上的耕地土壤。 (一)土壤(地)退化l 3土壤(地)退化的后果l(1)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遭到破坏,土壤生产力和肥力降低。l(2)破坏自然景观及人类生存环境,诱发区域乃至全球的土被破坏、水系萎缩、森林衰亡和气候变化。l(3)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特大洪水危害加剧,对水库构成重大威胁。l(4)化肥使用量不断增加,而化肥的报酬率和利用率递减,环境污染加剧;农业投入产出比增大,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l(5)人地矛盾突出,生存环境恶化。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三、土壤改良l 1.红黄壤 l 2.盐碱地 l 3.沙荒地 l 4.保护地和连作园地 四、园地土壤管理制度(土壤耕作方法 )l耕作的目的: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水土流失,维持良好的养分和水分供给状态,为根系提供良好的水、肥、气、热环境,从而提高园艺植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l由于土壤特性不同,因此需要不同的管理措施。比如,有一种富含有机质的粉粘壤土可能耕性良好,采用降低耕性的管理措施在短期内不致发生问题。 l另有一种粉壤土,有机质含量低,可能耕性不良,用同样的管理措施马上引起麻烦。最重要的是按照管理的需要来评价土壤。 有机质的一些功能:l一度曾特别强调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生产力的一项指标。有机质的一些功能:l (a)具有养分(如氮、磷、硫、硼、锌等)库的作用;l (b)提高离子交换量;l (c)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l (d)释放CO2;l (e)提高持水量;l (f)稳定结构、改善耕性; l (g)提供表面保护从而减少结块和增加渗透;l (h)减轻压实影响;l (i)缓冲土壤酸度、碱度和盐度的急剧变化。 耕作方法l(一)清耕法l清耕法是指除园艺植物外不种植其他作物,保持土壤疏松和无杂草状态的一种土壤管理制度。l优点:l使土壤保持疏松通透l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分解l有效养分补给及时l施肥效应迅速,春季土壤温度上升较快 l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可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l去除杂草可以减少其与园艺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竞争。l缺点:l水土流失严重,尤其在坡地;l长期采用清耕法会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迅速减少;l土表的水、热条件常随大气变化而有较大的变幅,不利于根系发育;l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工。 (二)生草法l生草法是在果树的行间种植草类而不进行耕作的土壤管理方法。l优点: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使土壤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l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的含量;l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l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平衡条件,利于根系的生长;l减轻日灼病和缺磷、缺钙引起的生理病害; l在雨季,生草可以消耗过多的水分,促进枝条充实和果实成熟,提高果实品质;l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锄,管理省工, 还便于果园机械化作业。l缺点:l但生草法会造成作为间作植物的草类与果树在养分和水分上的竞争, l长期生草的园地表层土易板结,影响透气与渗水。 (三)覆盖法l覆盖法: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糠壳、锯末、藻类和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在土壤表面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在园艺作物的种植中应用广泛。l优点:l通过覆盖代替土壤耕作,能有效抑制土壤水分的蒸发;l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l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地表温度; l还可抑制杂草生长。l果园采用薄膜覆盖则在提高早春土壤温度、增加果实含糖量和促进果实着色、提早果实成熟期、减轻病虫害和抑制杂草等 (三)覆盖法l地膜覆盖作用主要表现在:l可以保持土壤水分,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出苗率,缩短定植后的缓苗期;l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肥料的使用效率;l降低空气湿度,减轻病害,特别是在设施条件下;l抑制杂草滋生,避免积水后发生的湿涝,促进作物早熟;l覆盖前后应做好整地、施肥、灌水等田间管理工作。 (四)免耕法l免耕法:土壤不进行耕作或极少耕作,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果园、菜地和花圃都可应用。l优点:l维持土壤的自然结构,通气性好,有利于水分渗透,土壤保水力也较好,因无杂草水分消耗较少;l土壤表层结构结实,吸热放热较快,可减少辐射霜冻的危害,也便于各项操作和机械作业; l省时省力,管理成本低。l缺点:长期免耕会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造成对人工施肥的依赖,还存在除草剂污染。 第二节 营养与施肥l(一)果树 l大多数果树在矿质元素的吸收、利用、分配、贮藏和再利用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形成了不同的营养和需肥特点。l 1.生命周期长 营养要求高 l 2.树体营养和果实营养要求平衡 l 3.繁殖方式与树体营养关系密切如温州蜜柑在海涂栽培时以枳为砧木常出现缺铁黄化症,而以酸橙为砧木时症状明显改善,显示出不同砧木对铁离子吸收的差异。 l 4.果树具有贮藏营养特性 果树营养具有明显的再利用特点。落叶果树多数在结果前一年形成花芽,在落叶前将叶片内的光合产物和矿质元素等营养转运到根、干、枝内 ,以贮藏营养的方式积累。l 5.根系特性与施肥 l 6.菌根的影响 第二节 营养与施肥l(二)蔬菜 l一般蔬菜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决定于根系的吸收能力、植株的生育期和生长速度以及环境条件。l 1.根系阳离子代换量高,需肥量大 l 2.多数蔬菜喜硝态氮蔬菜作物以铵态氮为氮源造成不良影响的原因,一是由于PH值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Ca2+吸收量的减少;二是蔬菜耐铵性较差。尿素态氮的作用效果介于两者之间。 l 3.蔬菜需钙、硼量大l 4、不同生育期对营养的需求量有很大差异 第二节 营养与施肥l(三)花卉 l不同营养元素对植物花色的影响很大。l例如氮素过量就会导致红色减褪 , 碳水化合物过量也会使红色变淡。 l磷、钾对冷色系花卉有显著影响:对秋菊品种“绿云”施用磷酸二氢钾,其花朵绿色更重;蓝色系花卉增施钾肥 , 可以使蓝色更艳更蓝 , 且不易褪色;l有钾存在时红色系花卉的花色更红 ,且时间持久。 l微量元素铁、锰、钼、铜、镁等与均与色素形成有关,缺少时会使花色变淡、花色不鲜艳、易褪色。 二、营养诊断l营养诊断:通过植株形态、植株和土壤营养元素分析或其它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等途径,对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客观判断,用以指导科学施肥,或改进其它管理措施的一项技术。 l判断园艺植物营养状况的主要途径包括植株形态诊断、土壤分析、植株营养分析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等。 三、施肥技术l(一)施肥量l施肥量应根据园艺植物的种类与品种、树龄、生长发育状况、土壤条件、肥料特性、目标产量、施肥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来确定。 l施肥量 (kg/ 666.7m2) 园艺植物吸收营养元素量一土壤供肥量l 肥料中有效养分含量(%)肥料利用率(%) 三、施肥技术l(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 1基肥 基肥通常在萌芽前施入,以有机肥料为主,配合完全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等无机肥,是均匀长效地供给作物多种养分、且有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基础肥料。l增施有机肥料可以长期稳定地供应养分,提高土壤孔隙度,疏松土壤,改善土壤中水、肥、气、热状况,对于提高园艺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有重要作用。l需要注意的是有机肥料在施到田间之前均应经过发酵、腐熟,否则容易传播杂草和病虫害,同时未腐熟的有机肥施到田间后再进行发酵,容易伤害根系,产生“烧根 ”现象。 (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 2追肥l(1)果树 生产上对成年结果树一般每年追肥约2-4次,但需根据果园具体情况增减。l主要的追肥时期有:l花前追肥 又称催芽肥 l花后追肥 一般在落花后施用,该期幼果迅速膨大,新梢生长加速,需要氮素营养较多。 l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肥 此时部分新梢停止生长,落叶果树花芽分化开始。 l果实生长后期追肥 多在果实着色到成熟两周前进行追肥。 (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2)蔬菜l如结球白菜、花椰菜、萝卜、洋葱等蔬菜从播种到产品采收的整个生长周期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养分积累期4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旺盛期和养分积累前期,吸收养分最多,该期肥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着后期养分积累的多少,因此,是追肥的关键时期。l番茄、辣椒、黄瓜等茄果类、瓜类和豆类等蔬菜的生长发育分为发芽期、幼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4个时期。其叶片生长与果实发育同步进行,因而在幼苗后期平衡调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需肥矛盾是施肥的关键。又因 其多次结果、陆续采收,在开花结果的同时仍有旺盛的生长,所以,结果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l菠菜、生菜等以绿叶为产品器官的蔬菜肥水管理比较简单,从苗期进入扩叶期后,需要均衡供应养分,一促到底。 (二)施肥种类和时期l(3)花卉 追肥施用的时期和次数受花卉种类、生育阶段、气候、土质和栽培方式的影响。一般在苗期、叶片生长期以及花前花后应施肥,尤其是观花植物在花前一定要追肥。苗期宜多施氮肥,花芽分化和孕蕾期多施用磷、钾肥。 (三)施肥方法l 1. 土壤施肥l (1)撒施 l (2)穴施 是在点播或定植穴栽苗时将肥料施入的方法。 l(3)环状施肥 又叫轮状施肥。是在树冠投影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 。用于施基肥时,沟宽 3050cm、深50cm左右;追肥沟深1520cm。 l (4)放射沟施肥 在距树干1m 远处向外挖辐射状沟48条,沟宽 3050cm,深3060cm,长度应超过树冠投影的外缘,且内浅外深, 内窄外宽,施肥后覆土即可。 l (5)条沟施肥 在果树行间开沟施肥,基肥沟宽3050cm, 深 406Ocm,追肥沟宽2030cm,深1520cm。此法可以进行机械操作,适宜宽行密植果园。 l (6)灌溉式施肥 是将肥料掺入水中,与灌溉尤其是喷灌、滴灌结合进行的一种施肥方法。这种方法供肥及时,分布均匀, 不伤根系,不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肥料利用率高。 (三)施肥方法l 2. 根外追肥 l根外追肥又称叶面喷肥,是利用叶片、嫩枝及幼果的气孔、皮孔和角质层具有的吸收能力将液体肥料喷施于植株表面的一种追肥方法。 2. 根外追肥 l根外追肥具有以下优点:l操作简便,可与喷药结合;l树体吸收和发挥作用快,一般喷后1天即可见效,对于防治某些缺素症有良好效果,特别是硼、铁、锌、铜等元素的叶面喷肥效果显著;l可避免某些元素在土壤中被固定、分解和淋失等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l不受养分分配中心的影响,营养可就近分配利用。 l因此,对于矫正缺素症、增强叶片的光合作用、促进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有独特的作用,在园艺植物生产中应用广泛。 第三节 水分管理l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 (一)不同种类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根据蔬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情况,蒋先明(1987)将其分为以下几类:l需水量大但吸水能力弱的种类:包括白菜、芥菜、甘蓝、绿叶菜类、黄瓜、四季萝卡等。l需水量不很大且吸水能力强的种类:如西瓜、甜瓜、苦瓜等l需水量小、吸水力很弱的种类:如葱、蒜、石刁柏等。 l需水量和吸水力中等的种类:如茄果类、根菜类、豆类等。这些蔬菜的叶面积比白菜类、绿叶菜类小,组织较硬,且叶面常有茸毛,所以水分消耗量较少,但其根系比白菜类等发达,而又远不如西瓜、甜瓜等,故抗旱力不很强。l耗水快但吸水能力很弱的水生种类:如藕、荸荠、菱白、菱等。 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二)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l园艺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不同的物候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l如落叶果树在休眠期代谢活动微弱,需水量也小;l多数果树在花芽分化期和果实成熟期不宜灌水,以免影响花芽分化、降低果实品质或引起裂果;l在新梢迅速生长和果实膨大期,果树生理机能旺盛,是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必须保证水分供应充足,以利生长与结果; l而在生长季的后期则要控制水分,保证及时停止生长,使果树适时进入休眠期,作好越冬准备,但在北方干旱地区,越冬前应灌足封冻水。 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l(三)生态环境对水分需求的影响l(四)需水临界期l需水临界期是园艺植物对缺水最敏感的关键时期。l如马铃薯在开花至块茎形成期,苹果在新梢生长和幼果膨大期等。l又如,桃的需水关键时期是花期及果实最后迅速生长期;l柑橘的需水关键时期是幼果期及壮果期的后期至成熟期。在园艺作物对水分胁迫反应的敏感时期,栽培管理中必须维持较高的土壤供水能力,否则会影响生长和产量。 二、灌溉技术l(一)灌溉指标l作物是否需要灌溉,可依据气候条件、土壤水分状况和植株自身的反应(形态、生理生化指标)等进行判断。l 1.土壤水分状况 l(1)土壤含水量l(2)土壤水势 l (一)灌溉指标l 2.植株形态指标l“看苗灌水” ,即根据园艺作物各生育时期的需水特性和植株体内水分状况,以长势、外部形态特性发生的变化来确定是否进行灌溉。l植物缺水的形态一般表现为l幼嫩的茎叶在中午前后易发生萎蔫;l生长速度下降;l叶、茎颜色由于生长缓慢,叶绿素浓度相对增大,而呈暗绿色; l茎、叶有时变红, l这是因为干旱时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大于合成,细胞中积累较多的可溶性糖,形成较多的花色素,而花色素在弱酸条件下呈红色的缘故。l如番茄、黄瓜、胡萝卜等出现叶色变暗,中午稍有萎蔫;甘蓝、洋葱叶片蜡粉较多且变硬变脆时,即可判定植株缺水,需要立即进行灌溉; 如出现叶色变淡,中午毫不萎蔫,节间过长,即可知道水分过多,需要排水除湿。 (一)灌溉指标l 3.植株生理生化指标l生理生化指标可以比形态指标更及时、更灵敏地反映植物体的水分状况。植物叶片的细胞汁液浓度、渗透势、水势和气孔开度等均可作为灌溉的生理指标。 二、灌溉技术l(二)灌水量l最适宜的灌水量,应在灌溉后,使根域土壤湿度达到最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程度。 二、灌溉技术l(三)灌水方法l土壤水分供应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水分管理的目标:l就是通过尽可能少的灌溉获得高产优质的园艺产品。l为此,必须应用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l目前常用的灌溉方式有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等。 (三)灌水方法l 1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需要设施很少,成本低,是生产上应用最普遍的传统灌溉方式,包括漫灌、树盘或树行灌水、沟灌、畦灌等。 l 2喷灌 喷灌是利用管道系统和动力设备,在一定的压力下将水喷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模拟自然降雨对作物供应水分的一种灌溉方式。l喷灌是一种先进的机械化灌水方式,能够适应不同地形,不同土壤和多种作物的灌溉,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常用的喷灌有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大型喷灌机组喷灌、小型移动机组喷 灌。 2喷灌l优点:l (1) 比传统的地面灌溉节约用水30% 以上,对渗漏性强、保水性差的沙性土,节水更多。l (2)减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 ,可保持土壤的疏松状态。l (3)可调节田间小气候, 可以显著提高水果和蔬菜等作物的品质。l (4)喷灌的机械化程度高,便于田间机械作业。 l (5)适应性强,对平整土地要求不高,地形复杂的园地亦可应用。 l缺点:l一般喷灌属于全园灌溉,存在水分浪费问题,尤其要求在空气湿度低和有风时蒸发损失较大。l在风大的情况下会改变各方向的射程和水量分布,难做到灌水均匀。l喷灌系统的投资和能耗较高。l同时,由于喷灌会增加园内空气湿度,利于病虫害滋生,所以在南方高温多湿地区的果园一般不提倡采用喷灌。 喷灌 3微灌l微灌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的水滴, 以微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土壤的一种局部灌水方法。微灌按灌水水流出流方式不同,可分为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涌泉灌) 3微灌 3微灌_滴灌l滴灌特点: 以较小的流量把水和养份直接、精确地输送到植物根部、是一种高效、节水、节能和节约劳动力的灌溉方法。适用范围:果树、蔬菜、温室大棚及其它行列式栽种作物。滴灌分类:滴头内镶式和滴头管上补偿式两类。 滴灌 3微灌_微喷灌l微喷灌特点:具有工作压力低、节能、节水等优点。能改善田间小气候,可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主要应用于果树、花卉、草坪、育苗、温室大棚灌溉。 3微灌l微灌技术的优点是:l (1)微灌最显著的优点是节水。 l(2)微灌可以实现自动化,微灌田块的大部分土壤表面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l(3)微灌系统能够,均匀地维持土壤湿润,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土壤通气状况良好,养分也不易被淋溶流失,为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利于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 l(4)微灌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较强。l其主要缺点是:l系统需要大量管材,投资较大;l管道和灌水器容易堵塞,对净化水的过滤设施要求高;l微灌可能造成盐分在湿润表层的边缘积聚,而降水可能将这些盐分冲到作物根区而引起盐害;l由于灌溉仅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一部分土壤,作物根系的向水性会使作物根系集中向湿润区生长,限制了根系的发展。 4渗灌l渗灌是利用埋设在地下的管道系统,使灌溉水通过渗灌管的微孔向外渗出,在土壤毛细管作用下由下而上湿润作物根区的灌溉方法,也称作地下灌溉。 l 5地膜覆盖灌溉技术 l是在地膜覆盖栽培的基础上,结合传统地面灌溉方法发展起来的,包括揭膜畦或沟灌、膜侧沟灌、膜上灌溉、膜下灌溉、膜孔灌溉等。 (四)节水栽培途径l 1选择耐旱品种和砧木 因地适宜地选择耐旱性较强的园艺作物种类和品种,是实现节水栽培的基本途径。 l 2加强水土保持和土壤管理 根据园地自然条件营建防护林,山、坡地修建梯田和蓄水池,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l 3应用节水灌溉技术 l 4采取保墒措施 l 5采用化控节水技术 主要利用一些无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物质处理园艺植物种子、植株或土壤,起到增加水分吸收、减少水分散失的作用。如通过包衣或其它方法处理种子。l 6植株管理 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常常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品质降低,严重的甚至造成绝产。 病、虫、草、自然灾害 化学农药(环境污染、抗药性) 农业综合措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园艺作物病害及其防治1、植物病害:植物受到病原物的侵染和不适宜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生理、组织、形态上发生一系列反常的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植物病害。2、症状:植物受病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状态。症状又分为病状和病症两部分。3、病状是指植物本身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 病征是指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结构。 病状 青枯病 软腐病病症 真菌病害可见霉状物,锈状物等病 原 非侵染性病害 缺素症、日烧病、心腐病 (生理性病害) 逆境伤害等。 侵染性病害 真菌病害 细菌病害 病毒病害 线虫病害 1.1 园艺作物的细菌病害1.1.1 病原细菌 寄生生活,个体小,繁殖速度快,侵染菌多为杆状菌。 番茄的青枯病、黄瓜的角斑病、大白菜的软腐病、甘蓝的黑腐病等。 1.1.2 症状特点 细菌入侵后,不仅吸收组织营养,还产生一种酶,软化组织,产生软腐,还带腥臭味。 表现症状萎蔫、腐烂、斑点,病斑周围有水渍状晕圈,湿度大表面有黏液。 1.1.3 主要细菌性病害及防治 大白菜软腐病 病菌在病株、病残体越冬; 通过昆虫、雨水传播,从伤口侵入。 初期 萎蔫,后腐烂、臭气四溢。 抗病品种; 合理轮作; 防治害虫; 农药防治 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等。 番茄青枯病 残体土壤中越冬; 从伤口侵入,维管束沿导管蔓延,堵塞导管。防治: 与非茄科轮作; 清除病株后石灰消毒; 农用链霉素,百菌通灌根。 马铃薯环腐病 抗病品种; 整薯播种; 切刀0.1%0.5%升汞消毒; 薯块甲基托布津浸种。 1.2 园艺作物的真菌病害1.2.1 病原真菌 种类繁多,分布很广,80%病害是由真菌引起。 真菌由营养体和繁殖体组成。 1.2.2 症状特点(1)肿瘤 根肿病(2)腐烂 绵疫病(3)叶斑 霜霉病(4)白粉、菌核 白粉病(5)黑粉、锈状物 锈病 1.2.3 主要真菌病害及防治 白菜根肿病 病菌系土壤习居菌; 防治: 合理轮作; 40%五氯硝基苯土壤处理; 灌根 白菜霜霉病 卵孢子土中越冬; 主要危害叶片,形成不规则的枯死斑,背面有白色霉层; 防治方法: 播种前百菌清拌种; 发病初瑞毒霉、甲霜灵处理; 田间勿积水。 茄子绵疫病 卵孢子土壤中越冬; 主要危害果实,果面形成白色菌丝,内部腐烂变黑。 防治:轮作; 地膜覆盖:防止雨水将病菌溅 到果实上; 瑞霉素或百菌清处理; 瓜类白粉病 以闭囊壳在田间越冬或菌丝体越冬; 叶片形成近圆形粉斑,后逐渐扩展; 防治方法: 抗病品种; 粉锈宁等粉剂。 豆类锈病 孢子在病残体越冬;高湿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清除田园; 粉锈宁等防治 1.3 病毒病害1.3.1 病原病毒 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体,电子显微镜放大1万倍才可见。种类繁多,寄主范围广,是除真菌病害外的第二大病害。 1.3.2 症状特点 入侵后,体内增殖很快,可扩展到枝、叶、花、果各部分。 外部症状主要:(1)褪色:花叶和黄化(2)组织坏死(3)畸形 1.3.3 主要病毒病害及防治 十字花科病毒病 防治蚜虫; 抗病品种; 农药防治 1.4 园艺作物根结线虫病害1.4.1 线虫 半透明细长的蠕虫,广泛分布在水和土壤中,大多腐生。 1.4.2 症状特点 根部最容易受到侵害。 常见症状:植株衰弱矮小,叶片失去正常的色泽,外观跟缺肥症状相似,但根部有结或小瘤状物。 1.4.3 发生规律及防治 轮作; 大水漫灌; 深翻土壤; 土壤消毒(二溴氯丙烷、克线灵等) 为害的特点和部位: 食叶性害虫 刺吸式害虫 钻蛀性害虫 根部害虫2 园艺作物虫害及其防治 2.1 害虫的类别和一般特征2.1.1 食叶性害虫 蚕食叶片的害虫具有咀嚼式口器,蚕食后形成缺刻或孔洞。 (1)鳞翅目食叶性害虫 主要蝶类和蛾类,以蛾类危害严重。 夜蛾科为鳞翅目第一大科,幼虫夜间取食。 甜菜夜蛾可取食35科,138种植物 甘蓝夜蛾可危害30个科,120种植物。2.1.1 食叶性害虫 长江流域1年56代,幼虫或蛹土中越冬;危害月份集中在79月;成虫昼伏夜出,对黑光灯有趋性。斜纹夜蛾对糖醋液有很强的趋性。2.1.1 食叶性害虫(1)鳞翅目食叶性害虫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诱杀成虫; 人工采卵和捕捉幼虫; 药剂防治。2.1.1 食叶性害虫(1)鳞翅目食叶性害虫 (2)膜翅目食叶性害虫(3)鞘翅目食叶性害虫2.1.1 食叶性害虫 2.1.2 刺吸式害虫 取食植物汁液而造成危害的害虫,除蓟马类,其它都有刺吸式口器。 吸食植物汁液后,造成受害部分褪色,畸形,器官萎蔫,甚至整株死亡。 同时还可以传播病毒病。 (1)同翅目中的刺吸式害虫 蝉类、木虱类、粉虱类、蚜虫类、介壳虫类等。 l桃蚜 寄主352种l萝卜蚜 寄主30余种l瓜蚜 寄主285种 防治方法: 选择好育苗地; 银灰色塑料膜避蚜; 药剂防治。 (2)半翅目刺吸式害虫 蝽类(3)缨翅目刺吸式害虫 蓟马(4)螨类 2.1.3 钻蛀性害虫 为害木本园艺植物多,危害植株叶色枯黄,树干枯死直到全株死亡。 (1)鞘翅目 天牛、吉丁虫等 幼虫在树干基部或主根的木质部越冬。天敌有蚂蚁、啄木鸟等。 防治方法:农业防治;人工、物理方法 干茎涂白、缠草绳;药剂防治 杀螟松、马拉硫磷乳油等。 (2)鳞翅目钻蛀性害虫 葡萄透翅蛾等;(3)膜翅目钻蛀性害虫 梨茎蜂 2.1.4 根部害虫 活动期或危害虫态生活在土中的一类害虫; 320余种; 危害时间长,播种到收获均危害; 咬食幼苗、根、种子及块根、块茎等。 秦岭、淮河以南以地老虎为主,以北以蝼蛄、蛴螬为主; 江浙一带三者并重; 华南大蟋蟀危害突出。 防治主要药剂拌种、土壤处理、毒饵和毒水浇灌等结合。 3 杂草及防治 种类有5万多种,其中农业杂草8千多种; 危害: 降低产量和品质; 诱发病虫害; 提高生产成本。 杂草防治:农业措施 轮作换茬,薄膜覆盖等;化学防治 除草剂种类 选择性及灭生性 触杀性及内吸性 土壤或茎叶处理 4 自然灾害及防御 霜冻、日灼、风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