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11351548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9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外科护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外科护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1、电解质平衡:钠:135-150mmol/L,不吃不排钾:3.5-5.5mmol/L,不吃也排渗透压: 290-310mmol/L2、酸碱平衡: PH:7.35-7.45PaC02: 33-46mmHg, 般为 40mmHg,V33mmHg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46mmHg通气不足,呼吸性酸中毒3、成年男性体液量约占体重60%:女性体液约占体重50%:婴幼儿可高达70%-80%。4、细胞内液大部分位于骨骼肌内,约占男性体重的40%;约占女性体重的35%。男性、女性 的细胞外液均占体重20%,其中血浆量约占体重込。5、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的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 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主要阴离子为Cl_、HC0.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 离子为K+和Mg2+,主要阴离子为HP0 2-和蛋白质。47、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稳定由神经一内分泌系统调节。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来恢复和维持血容量,通过下丘脑一神经垂体一抗利尿系统来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诱压。 血容量与渗透压相比,前者对机体更为重要。8、人体液的H+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动脉血浆pH保持在7. 35 7. 45。9、血浆中重要的缓冲对有HC03-/HC0=20: 1 (最为重要)。12310、缓冲对:溶液里存在弱酸和其相对应的盐,具有减弱溶液轻度ph变化的能力。11、机体主要通过体液的缓冲系统(最迅速的途径)、肺、肾(重要器官)一三条途径来完成对酸碱 平衡的调节。12、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型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细胞 外液渗透压可保持正常。(外科最常见的)*病因:都是急性的(如大量呕吐、肠瘘,急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大面积烧伤早期)*临床表现:缺水症状:不感觉口渴,眼窝凹陷,尿少,口唇干,皮肤弹性低;缺钠 症状:恶心、畏食、乏力;程度:体液丧失达体重5%,血容量不足表现;体液丧失达体重 6% 7%,休克表现明显。*处理原则:消除原发病因,防止水、钠继续丧失。一般选用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有 1.86%乳酸钠和复方氯化钠溶液1:2)尽快补充血容量。(注意:大量补充等渗盐水时,易引起 高氯性酸中毒)*护理措施:维持充足的体液量:去除病因,实施液体疗法(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定 时的原则),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疗效观察;体温每升高1C,自皮肤蒸发低渗液3- 5ml/kg;出汗湿透1套衬衣裤约丢失低渗液体1000ml:气管切开病人每日经呼吸道蒸发水分 800T200ml。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尿畅补钾,液种交替。减少受伤 害的危险:监测血压、尿量、脉搏、体温,建立安全的活动模式,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密切 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缺水征象、尿量、尿比重、检测 CVP 及实验室检查结 果;健康教育。13、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 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病因:都是慢性的(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慢性肠梗阻)*临床表现:轻度缺钠:Na+135mmol/L;中度缺钠:Na+ 130mmol/L;重度缺 钠:Na+ 6%,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脱水征*护理措施:饮水,补充5%葡萄糖溶液为主,0.45%低渗盐水。15、低钾血症: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代谢性碱中毒与低钾血症互为因果关系,临 床上较为常见)完全胃肠外营养最严重的代谢并发症*病因:钾摄入不足:钾丧失过多(低血钾最主要的病因);体内分布异常*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肌无力(最早表现);消化道功能障碍;心脏功能异常;代谢性碱中毒:肾为了 保存K+, K+-Na+交换减少,H+-Na+交换增加,使排H+增多,尿液反而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 尿。(最致命的后果是心律失常与呼吸肌麻痹)*辅助检查:缺钾时典型的心电图为早期: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晚期:ST段下 降、Q-T间期延长、出现U波。*护理措施:恢复血清钾水平:病情观察,减少钾的去失,遵医嘱补钾(补钾中钾浓度 不超过40mmol/L):减少受伤害的危险健康教育黄金考题;低钾血症的治疗原则 处理病因口服补钾(最安全)静脉补钾原则:(1)见尿补钾:尿量超过40ml/h时方可 补钾;(2)补钾不过量:一般每日补氯化钾3-6g; (3)浓度不过高:静脉补液中氯化钾浓度 不超过0.3%;(4)速度不过快:成人静脉补钾速度不宜超过20mmol/h (般不超过60-80滴/ 分);(5)禁止直接静脉推注或快速中心静脉滴入,以免导致心搏骤停。16、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超过5. 5mmol/L。(代谢性酸中毒与高钾血症互为因果关系)*病因:钾排出减少(抑制排钾利尿剂如螺内酯);钾分布异常(酸中毒);钾摄入过多 严重组织损伤(挤压综合征+大面积烧伤)*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临床表现, 肌无力,最危险的后果是可致心脏在舒张期停搏。*辅助检查:典型心电图表现为早期为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增宽, PR间期延长。*处理: 停止一切钾摄入(首要)降低血清钾浓度:促进K+转移入细胞内;促使K+排泄。对抗心律失常: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缓慢注射,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治疗:最有效的方法是血液透析18、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03-丢失过多。(临床最常见) *临床表现 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深而快,有时呼气有酮味(烂苹果气味),口唇樱红。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血清PH低于7.35,血浆HCO3-降低,PaCO2正常。*处理原则 碱性溶液常用 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改善血液循环, 防止纠正酸后发牛低血钾与低血钙(手足抽搐).应经静脉给予葡萄糖酸钙治疗。19、代谢性碱中毒*病因胃液丧失过多;碱性物质摄入过多;低钾血症:利尿剂的使用。*抑制呼吸中枢,呼吸浅而慢20、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02,致血液中PaC02增高引起的高碳酸血症。22*临床表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紫绀、头痛、躁动不安等。*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21、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C02排出过多致PaC02降低而引起的低碳酸血症。第三章 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支持1、营养支持:在饮食摄入不足或不能的情况下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或提供维持人体必须 的营养素。2、营养不良的分类:消瘦型营养不良;低蛋白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3、营养支持的基本指征: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供营养支持治疗。 近期体重下降正常体重的10%者; 血清白蛋白30g/L者; 连续7d以上不能正常进食者; 已明确为营养不良者; 可能会产生营养不良或手术并发症的高危患者。3、肠内营养(EN):经消化道(口或管飼)提供维持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素的方法。*优点:(符合生理、促进肠功能、安全、经济)营养素的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维护 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无严重代谢并发症,安全、经济。*适应症:(1)胃肠道功能正常:不能正常经口进食者:如口腔、咽喉、食管疾病;意 识障碍或昏迷、无进食能力: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感染、复杂大手术、危重病人及 大面枳烧伤病人;慢性消耗性状态者:如肿瘤、结核,肝肾肺功能不全,糖不耐受者;(2) 胃肠道功能不良:消化道疾病稳定期,如消化道痿、短肠综合征(SBS)、炎性肠病(IBP)和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等。*禁忌症: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腹腔或肠道感染,严重腹泻或吸收不良,休克。*肠内营养的途径与方式: 给予途径:经口、管饲,分为:经鼻胃管或胃造痿,经鼻肠管或空肠造痿 输注方式:由导管所在位置和胃肠道承受能力决定。(间隙重力滴注,连续输注常用)*并发症和护理措施 误吸、吸入性肺炎半卧位 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最为常见)输注速度慢,浓度从低 到高,容量由少到多逐渐增量,温度适宜,保持在38-40C左右;避免营养液污染、变质;现 配现用,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小于6-8h,每天更换输注管道。 机械性并发症 每次营养液输注完以及注射药物后,均应用30ml盐水或温开水冲洗导 管以确保无堵塞。4、肠外营养(PN)及全肠外营养:是将营养物质经静脉途径供给病人的方法,其中病人所需 的全部营养物质都经静脉供给称为全肠外营养。*适应症:凡不能或不宜经口摄食超过5-7日的病人都是其适应症。营养不良者胃肠 道功能障碍者不能从胃肠道进食者*禁忌症: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衡;出凝血功能紊乱;休克。5、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护理诊断: 有误吸的危险:与喂养管移位,病人管饲体位及胃排空速度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胃肠造口术,导管移位、中心静脉置管、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长 期禁食肠粘膜屏障受损有关; 有粘膜、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可能:与长期留置喂养管有关; 不舒适:与留置喂养管/静脉导管,输入高渗液及长时间输液(肠外营养液),活动受限 有关; 腹泻、腹胀:与营养液配方、浓度和温度,输注速度,喂养管位置有关; 潜在并发症:气胸、空气栓塞、血栓性浅静脉炎、感染、代谢紊乱; 有体液失衡的危险。第四早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引 起的微循环障碍、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特点的病理生理综合征。*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搏出量、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分类: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失血 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两个最常见的休克类型。*微循环障碍的分期: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代偿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开始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 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V30mmHg),尿量正常或减少; 休克期(扩张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 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迟缓,少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 休克晚期(DIC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 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必考)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胸腔段腔静脉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49-0. 98kPa (512cmH0)。低干5cmHO提示血容量不足;高干15cmHO提示2 2 2心功能不全;高于20cmH20提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CVP BP原因处理原则低低高高正常常常低正低正血容量严重不足血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相对过多容量血管过度收缩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不足充分补液适当补液给强心药、纠正酸中毒、舒张血管舒张血管补液试验*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滴入,若血压升高而CVP不变,提 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 升高(3-5cmH20),则提示心功能不全。*心排血量(CO): 4-6L/min心脏指数(CI): 2.5-3.5L/ (min m2)*处理原则:(休克的治疗)(1)现场急救:立即控制创伤所致的大出血;取休克体位即去枕平卧位或头和躯干抬高20 -30,下肢抬高15 -20;及早建立静脉通路。(2)抗休克,其治疗是:去除原发病因;快速补充血容量:平衡盐溶液;纠正酸中毒 (宁酸勿碱)常用药物为5%碳酸氢钠溶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扩张剂、血管收缩剂和强心药;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治疗DIC改善微循环: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早期),抗 纤维蛋白溶解药(晚期);低分子右旋糖酐。重要器官的保护。(3)呼吸道管理:维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氧浓度为40%-50%,流量为6-8L/min*护理措施(1)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体位去枕平卧位;建立静脉通道;合理补液:先快速输 入晶体液,后输胶体液。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应快速大量补液;若血压 低而中心静脉压升高,提示心功能不全或容量超负荷,应减慢补液速度,限制补液量,以防肺 水肿及心力衰竭。使用抗休克裤;记录出入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改善组织灌注(3)呼吸道管理:维持呼吸道通畅;检查呼吸功能;吸氧:氧浓度为40%-50%,流量 为 6-8L/min(4)预防感染:遵医嘱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5)维持正常体温:保暖:室内温度20C左右为宜,切忌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局 部加温,以防烫伤及皮肤血管扩张,增加啊局部组织耗氧量而加重缺氧。降温:物理降温; 库存血的复温2、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类型之一,包括创伤性和失血性休克两类。常由于 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积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所致。*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0.5为无休克;1.0-1.5有休克;2. 0为严重休克。*尿量大于30ml/h时,表面休克有改善。3、感染性休克:是指在严重感染基础上,低血压持续存在,经充分的液体复苏无法纠正。 低排高阻型一冷休克高排低阻型一-暖休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机体失控的自 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体温38C或V36C ;心率90 次/分;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02V32mmHg (4.3kPa);白细胞计数(WBC) 12X109/L或V4X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4、护理休克病人时,应间歇给氧,流量一般6-8L/分。5、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6、休克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血管源性休克。7、外科常见的休克类型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性休克。8、休克病人微循环变化分为三期收缩期、扩张期、衰竭期。9、休克病人微循环收缩期相当于临床的早期又称为代偿期。10、休克病人微循环扩张期相当于临床的休克期。微循环衰竭期相当于临床休克晚期。11、休克早期最典型的改变是 血压基本不变而脉压差减少。12、休克病人治疗的关键是补液扩容。13、休克病人补液首选 平衡盐溶液。14、休克病人急救措施有积极处理原发病因、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中凹位、注意保暖、吸 氧等。15、休克病的一般观察指标有 血压、神志、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等,其中最简单而有 效的观察指标是尿量。16、休克病人的辅助检杳项目有血常规、血气分析、中心静脉压、动脉血乳酸盐、血电解质 等。17、对休克病人如何做好扩充血容量的护理答:(1)建立两个静脉通道,以确保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与中心静 脉压的变化,并注意有无急性肺水肿、急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以便随时调整补液的量和速度。(3) 观察尿量与尿比重,以判断有尤急性肾衰竭、补液量是否足够、休克有无好转。(4)安 置头胸及双下肢各抬高 10 30卧位,以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也有利于呼吸。(5)认真记录出入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18、简述休克早期临床表现?答:皮肤粘膜苍白,四肢发凉,神志清楚但精神紧张,口渴,收缩压正常或略有升高,舒张压 升高,脉搏压差缩小,尿量基本正常。19、休克失代偿期临床表现有哪些?答:皮肤粘膜显著苍白,四肢青紫、冰冷,神志尚未清楚但神志淡漠,非常口渴,收缩压降 低,脉搏压差进一步缩小,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尿量减少。第五章 麻醉病人的护理1、麻醉的分类(1) 局部麻醉: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神经丛阻滞麻醉 (颈丛阻滞、臂丛阻滞)、椎管内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阻滞)( 2)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静脉麻醉、复合麻醉2、麻醉前准备(1) 择期手术,均常规排空胃,麻醉前成年人应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婴幼儿术前2-3小时禁饮水,4-8小时禁食。防麻醉时发生呕吐误吸或窒息的危险(2)麻醉前用药: 镇静安定药:常用地西泮(安定)、异丙嗪(非那根) 催眠类:苯巴比妥钠(各种麻醉前最常见),可防治局麻药毒性反应。; 镇痛药:哌替啶,吗啡,(颅内压升高、呼吸功能不全或孕妇禁用)提高痛阀,镇静镇痛。 抗胆碱药:阿托品(心动过速、甲亢、高热时不宜应用)、东莨菪碱,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保 持呼吸道通畅,是各种麻醉前不可缺失的药物(全麻和椎管内麻醉)。(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术前30-60min) 镇静,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缓和忧虑和恐惧心理。 抑制唾液及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术后肺部并发症。 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消除某些不利的神经反射(特别是迷走神经反射)。 提高痛阈,缓解术前疼痛和增强麻醉镇痛效果。3、局部麻醉:局麻药暂时阻断身体某一部位的感觉神经传导功能,运动神经保持完好或有不 同程度被阻滞的状态,病人局部无痛而神志清醒。*局麻药的不良反应:(1)毒性反应:原因是用药过量,误入血管,药物局部吸收快,病 人全身情况差,表现为心率增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谵妄、肌肉震颤;预防:注意用药 剂量:预防用地西泮或巴比妥类药物:适当加入肾上腺素100ml加0.1%0.3ml (收缩血管,减 缓局部麻药的吸收);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注药,给予吸氧;注射局麻药前必须反复进行“回 抽试验”处理:静脉注射硫喷妥钠。(2)过敏反应。*表面麻醉2%-4%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0.5%-1.0%普鲁卡因(最常用)成人1次最大剂量1000mg与1: 200000的 肾上腺素合用可以持续45-60分钟、0.25%-0.5%利多卡因1次最大剂量500mg4、椎管内麻醉:将局麻药注入椎管的蛛网膜下隙或硬脊膜外腔,从而使部分脊神经传导功能 发生可逆性阻滞的麻醉方法。【是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阻滯的统称。其主要作用部位是脊神经根。】*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适用于:持续2-3小时以下的下腹部、盆腔、下肢和肛门会阴 部手术,如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痔切除术等。第3-4腰椎。*腰麻的并发症:(1)术中并发症:血压下降或心率减慢;呼吸抑制:常见于胸段脊 神经阻滞;恶心呕吐;(2)术后并发症:腰麻后头痛(主要):原因是脑脊液从穿刺孔漏 出导致颅内压降低和颅内血管扩张引起血管性疼痛,特点是抬头或坐起时头痛加重,平卧后减 轻或消失。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预防头痛发生;尿潴留。*硬脊膜外阻滞:又称硬膜外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脊神经根,使其支 配区域产生暂时性麻痹。硬脊膜外腔阻滞(硬膜外麻醉)适用于横隔以下的各种腹部是、腰部 和下肢手术。*硬膜外阻滞并发症:(1)术中并发症:全脊髓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原因是麻醉药 误入蛛网膜下腔,表现为低血压、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处理:维持呼吸(面罩正压通 气,加快)和循环(加快输液速度、升压);局麻药毒性反:应因导管误入血管或药物吸收 过快;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与肋间肌和膈肌运动有关;(2)术后并发症:神经损伤: 有电击样异感:硬膜外血肿:原因是血管受损:表现为脊髓压迫;处理:清除血肿;导管 拔除困睢或折断。5、全身麻醉: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并抑制其功能,使病人全身疼痛消失的麻醉方法。 (临床最常用)*分类:吸入麻醉:应用最广泛,用于开胸手术 静脉麻醉:硫喷妥钠,静脉快速诱导麻醉;氯胺酮,体表镇痛作用强*(必考)常见并发症:(1)反流与误吸:头低脚高,头偏向一侧;防窒息:成人择期手木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 小时:小儿择期手术前禁食(奶)4-8小时、禁水2-3小时;(2) 恶心、呕吐(最常见)、窒息(3) 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喉头水肿、痉挛、异物,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表现为 不完全梗阻时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完全梗阻时有鼻翼扇动和三凹征;下呼吸道梗阻:导管扭 折、斜面过长紧贴血管壁,轻度无明显症状,仅在肺部听到啰音;(4) 低氧血症:当病人吸入空气时,其 Sp0290%、 Pa028kPa ( 60rmHg )或吸入纯氧时,PaO212kPa (90mmHg)即为低氧血症。监测血气分析:Sp02和Pa02;(5) 低血压:麻醉过深,收缩压下降超过基础值的30%或绝对值80mnHg时,即为低血压;(6) 高血压:麻醉浅,最常见,麻醉期间舒张压高于lOOmmHg或收缩压高于基础值的30%;(7) 心跳骤停:最严重。*气管内插管的拔管条件:意识和肌力恢复,病人可根据指令作睁眼、张口、伸舌、握 手等动作,上肢抬高时间达到10秒以上;自主呼吸良好,无呼吸困难,潮气量5ml/kg, 肺活量15ml/kg,呼吸频率維持在15次/分钟左右;PaC026kPa (45mmHg);吸空气状态下 Pa028kPa (60mmHg);吸纯氧状态下Pa0/40kPa (300mnHg);咽喉反射恢复;鼻腔、口 腔、气管内无分泌物。26、麻醉恢复期的护理:(1)常规监测和护理:体位、密观、体温、意外(2)维持呼吸功 能:呼吸节律、幅度等;给氧,维持气道通畅(3)维持循环功能:血压及末梢循环观察(4) 明确麻醉苏醒进展情况。1、神志清醒能正确2、呼平,能咳呼吸,sao295%3、血脉平30min 以上(5)安全运送病人7、局部麻醉分为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表面麻醉、椎管内麻醉。8、基础麻醉是使用某些药物使病人进入类似睡眠状态,并同时给局部麻醉。9、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在于安定镇静以缓解病人的焦虑,缓解术前疼痛,抑制呼吸道分泌 物,减少麻醉药不良反应,使麻醉过程平稳。10、全麻后易造成呼吸道阳塞的原因有呕叶与误吸、舌后坠、粘液阳塞、喉痉挛。11、手术中血压下降的可能原因有麻醉前血容量不足,术中失血失液,内脏牵拉反应或麻醉过12、全麻后病人即将苏醒的表现,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恢复、瞳孔稍大、呼吸稍快,甚至有 呻吟、躁动。13、局麻药毒性反应常见的原因有药物浓度过高:用量过大:药物注入血管:局部血循丰富: 对局麻药耐受力低:药物间相互影响等。14、术后卧位,全麻未清醒病人应取去枕平卧;蛛网膜下隙麻醉病人应头侧向一边以防头痛; 硬脊膜外隙麻醉病人应取去枕平卧68小时。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平卧46小时、颈胸 腹手术病人一般应取半卧位。15、腰麻后头痛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答:多发生在术后12日,多数在1周内消失。当穿刺针较粗或反复穿刺刺破硬脊膜时,脑 脊液不断漏入硬脊膜外腔,使颅内压下降,颅内血管扩张而引起血管性头痛。出现头痛时,嘱 病人平卧休息,给予镇痛剂,鼓励多饮水:严重者可硬脊膜外腔注入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 或右旋糖酐。16、麻醉期间的监测指标有哪些?答:体温。循环系统:包括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及肺毛细血管嵌楔压、心 脏排出量、失血量、血容量及心电图等。呼吸系统:包括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潮气量和 分钟通气量、动脉血气分析及呼吸末二氧化碳等。肾功能:主要监测尿量。肌松弛度。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电图、脑血流图、脑代谢、脑氧饱和度、颅内压及诱发电位等。17、全身麻醉后苏醒期间病人的护理要点?答:(1)安置卧位安置病人于仰卧位(有特别医嘱例外),头偏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2) 即刻评估 询问术中情况;检查生命体征、切口敷料、引流管;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做好应急准备。(3) 连续观察 定时检查生命体征、意识、肢体活动、皮肤粘膜色泽等,以判断苏醒的程度,并注意有无出血征象。(4)维持呼吸 常规给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5)维持循环 注意保暖,保证输液通畅,记录出入量。(6)防止意外 适当约束,防止坠床或抓脱敷料和管道。(7)转回病房的标准 意识清醒,定向力恢复,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平稳,能深呼吸和 咳嗽,SaO/95%。血压、脉搏稳定已超过30分钟,心电图无严重心律失常等异常改变。18、简述局麻药的用途和成人一次限量?答:普鲁卡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一次限量1g。丁卡因:用于表面麻醉,一次限量40mg;神经阻滞麻醉,一次限量80mg。利多卡因:用 于表面麻醉,一次限量100mg;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一次限量500mg。布比卡 因:用于神经阻滞麻醉,一次限量150mg。第六章手术室护理工作1、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2 25C :相对湿度40% 60%。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切口周围15-20cm:方法:2遍碘伏即可。3、常用手术体位:仰卧位:(最常见)适用于腹部、颌面部、颈部、骨盆和下肢手术等,乳腺手术术侧近床边,甲状腺手术垂头仰卧位; 侧卧位:适用于胸、腰部和肾手术,半侧卧位适用于胸腹联合手术; 俯卧位:适用于脊柱及其他背部手术;膀胱截石位:适用于会阴部、尿道和肛门部手术; 半坐卧位:适用于鼻咽部手术。第七章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1. 按手术目的分类:诊断性手术、根治性手术、姑息性手术; 按手术时限性分类:急症手术(外伤性肝脾破裂和肠破裂)、限期手术(各种恶性肿瘤切除术)、择期手术(一般良性肿瘤切除术)。2. 术前评估要点(1)用药史:抗凝药(致术中出血)、镇静降压药(诱发低血压致休克)、利尿药(低钾致心 脏骤停)、皮质激素(致消化道出血)、降血糖药:(2)手术耐受力:耐受良好和不良。3. 常见护理诊断/问題(1)焦虑恐惧与罹患疾病、接受麻醉和手术、担心预后及住院费用高、医院环境陌生等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营养摄入不足或机体分解代谢增强等有关(3)睡眼型态紊乱与疾病导致的不适、环境改变和担忧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及术前准备知识( 5 )体液不足与疾病所致体液丢失、液体摄入量不足或体液在体内分布转移等有关 3、术前准备:*呼吸道准备(1)戒烟:术前戒烟2周(2)抗感染:术前3-5天应用抗生素,超声雾化(3)深呼吸:胸部手术者,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手术者,训练胸式呼吸(4)有效咳嗽: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上身微前倾,先轻咳数次,再深吸气后用力咳嗽*(常考)胃肠道准备(1)成人择期手术前8-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2)消化道手术者,术前1-2日进流质饮食(3)术前一般无需放置胃管,但消化道手术或某些特殊疾病,应放置胃管(4)术前1日行清洁灌肠(5)肠道手术前3日开始做肠道准备(6)幽门梗阻者,术前洗3日每晚以生理盐水洗胃。*备皮:皮肤准备范围包括手术区切口周围至少15cm的区域(手术备皮范围,书p66)4、一般护理*(掌握)根据麻醉方式安置体位(1)全麻: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2)蛛网膜下隙麻醉:平卧或头低卧位6-8 小时(3) 硬脊膜外阻滯:平卧6小时后根据手术部位安置体位(4)颅脑手术,如无休克或昏迷:15 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5)颈、胸部手术:高半坐卧位(6)腹部手术:低半坐卧位或斜坡 卧位(7)脊柱或臀部手术:俯卧或仰卧位(8)腹腔内有污染者,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尽早 改为半坐位或头高脚低位(9)休克病人:中凹卧位或平卧位(10)肥胖病人:侧卧位。*术后饮食护理消化道手术后,一般需禁食24-48小时,待肠道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开 始进食少量流质,逐步递增至全量流质,至第5-6日进食半流质,7-9日可过渡到软食,第 10-12日开始普食。*(常考)术后早期活动目的有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 切口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蠕动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引流管护理:固定、通畅、观察、记录、无菌缝线拆除时间:头面45 会阴下腹部 67 胸上腹背79 四肢 1012预防性引流渗血引流管 1-2拔除渗液5-7拔除5、术后不适的护理(1)切口疼痛:术后24小时内最为剧烈,2-3天后逐渐缓解,遵医嘱给止痛药,必要时肌内 注射哌替啶等;(2)发热: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外科手术热(吸收热):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 人的体温可略升高,变化幅度在0.5-1.0C, 般不超过38C。若术后3-6天仍持续发热,则 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不良反应。(3)恶心呕吐:常见原因:麻醉反应(最常见);开腹手术对胃肠道的刺激;药物影响;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腹胀。(4)腹胀:胃肠蠕动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胃肠蠕动受抑制:腹膜炎、 肠麻痹;肠粘连、肠梗阻(5)尿潴留:合并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病人;排尿反射受抑制;切口疼痛引起后尿道 括约肌和膀胱反射性痉挛;手术对膀胱神经的刺激;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6)呃逆:膈下脓肿6、切口及引流管护理(1)切口愈合: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 但未化脓;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1)清洁伤口 I类:乳房、甲状腺切除术(2)清洁污染伤口 II类:肺、食管切除(3)污染 伤口 III类:有体液渗出污染胃尿道阑尾穿孔等(2)缝线拆除时间:一般头、面、颈部手术后4-5天拆除;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为7-9 天;下腹部、会阴部为6-7天;四肢为10-12天,减张缝线为14天,必要时可间隔拆线。(3)引流管护理原则:妥善固定;引流管是否通畅;记录观察引流物的量、色、质; 严格无菌;拔管指征。7、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必考)(1)术后出血*常见原因:术中止血不完善、创面渗血未完全控制原先痉挛的小动脉断端舒张、结扎线 脱落、凝血机制障碍等*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手术切口观察引流液的性状、量和颜色变化 评估有无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表现必要时行腹腔穿刺止血处理(2) 切口裂开:(填空/选择)常发生于术后一周左右或拆除皮肤缝线后24小时内。*常见原因:营养不良使组织愈合能力差、缝合不当、切口感染或腹内压突然增高。*护理措施:立即平卧,稳定病人情绪,避免惊慌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切口,用 腹带轻轻包扎禁忌立即回纳腹腔内容物(3 )切口感染*常见原因:切口内留有无效腔、血肿、异物或局部组织供血不良,合并有贫血、糖尿 病、营养不良或肥胖等。常发生于术后3-4天,切口红、肿、热、痛或波动感*预防措施: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严密止血,防止残留无效腔、血肿或异物等 保持伤口清洁、敷料干燥加强营养支持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4) 肺部感染(肺不张)*常见原因:常发生在胸、腹部大手术后,多见于老年人、长期吸烟史和患有急或慢性呼 吸道感染者。3-5天*护理措施:保持病室适宜温度、湿度深呼吸、翻身、叩背有效的咳嗽排痰协助 病人取半卧位,尽早下床活动痰液黏稠者予雾化吸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祛痰药物。(5 )尿路感染*常见原因:尿潴留长期留罝导尿管或反复多次导尿。3-5天*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观察尿液并及时送检,根据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选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6) 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原因:术后腹账、长时间制动、卧床等引起下腔及髂静脉回流受阻、血流缓慢 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壁和血管内膜损伤手术导致组织破坏、癌细胞的分解及体液的大董丟失致 血液凝集性增加等。1周后*护理措施:严禁经患肢静脉输液,严禁局部按摩,以防血栓脱落抬高患肢、制动局 部50%硫酸镁湿热敷,配合理疗和全身性抗生素治疗遵医嘱用药;*预防措施: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按摩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术后穿弹力袜以促进下 肢静脉回流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者,预防性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或复方丹参片。(7) 压疮:是术后常见的皮肤并发症(8) 消化道并发症:常见急性胃扩张、肠梗阻等并发症*预防措施:胃肠道手术前灌肠、留置胃管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术后禁食、 胃肠减压取半卧位,按摩腹部尽早下床活动。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1、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木、器械检查、留置导尿等并 发的感染。*外科感染的特点:多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与手术和创伤有关;有明显而突 出的局部症状和体征;局部炎症发展到全身感染。*外壳感染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病原微生物、机体的防御功能、环境2、按致病菌种类和病变性质分类:非特异性感染(一对多)、特异性感染(一对一)按病变进程分类:急性感染,3周;慢性感染,2月;亚急性感染,病程介于急性与慢 性感染之间3、感染的转归(结局):炎症消退、炎症局限、炎症扩散、转为慢性感染4、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1) 局部症状: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是化脓性感染的五个典型症状(2) 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尿频、尿急、尿痛(3) 全身表现:头痛、发热、乏力、贫血、感染性休克(4) 特异性表现:破伤风-强直性肌痉挛;气性坏疽-皮下捻发音。5、疖: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部位:头、面、颈项、背部等:致 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表现:红、肿、痛的小硬结f锥形隆起,排除黄白色小脓栓后痊愈。*治疗原则:“危险三角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禁忌挤压、热敷、理疗、切开引 流、全身治疗避免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6、痈: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部位:颈部(对口 疮):背部(搭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于:免疫力差的老年人和糖尿病人。*临床表现:像“火山口”, “唇痈”-口唇肿胀、开口困难,易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 脉窦炎。*治疗原则:全身治疗-抗生素、休息、营养;局部治疗-切开引流(有脓液流出)、理疗 局部处理,及时切开排脓,用“+、+”等切口,切开大而深,切除坏死组织I、预防感染保持清洁,禁挤2、缓解疼痛,3、对症护理高热降温、监测体温4、切开引流护 理5、加强营养7、急性蜂窝织炎:发生于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发生在口底、颌下、颈部的蜂窝织炎可致喉头水肿而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尽快 切开引流,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菌感染的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一3% H2O2冲洗。临表:红肿热痛,指压可稍褪色,感染不易局限,深部感染者局部水肿和深咅部压痛,全身症状8、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是指致病菌经破损的皮肤、黏膜,或其他感染灶侵入淋巴管, 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和管状淋巴管炎丹毒:(有传染性)是皮肤网状淋巴管的急性非化脓性感染。好发于面部,其次是四肢(下 肢);蔓延很快,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局部化脓,且有接触 性传染性。致病菌:B -溶血链球菌*临床表现:起病急,一开始即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皮肤表现为鲜红色片状红疹,略隆起, 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局部烧灼样疼痛,红肿范围扩散较快,中央红色可转棕黄色,红肿区可 有水泡,周围淋巴结肿大、触痛,感染加重可致全身脓毒症。若下肢反复发作可引起淋巴水 肿,肢体肿胀,甚至发展为“象皮肿”。*治疗:局部抬咼患肢*临床表现:网状淋巴管炎一“丹毒”;管状淋巴管炎-浅层“红线”,深层:肢体肿 胀; 淋巴结炎-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触痛,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楚,表面皮肤正常,严重脓肿 形成时有波动感。 50%硫酸镁湿热敷*致病菌: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护理措施 1、预防医院内感染 通风,更换保持清洁,丹毒具有传染性接触隔离,用具0.2%过氧化氢30min,敷料焚烧2、积极治疗原发病10、脓肿:是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感染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周围有一完 整的脓腔壁将其包围。*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厌氧杆菌。有波动感。II、指头炎:是手指末节掌面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发生末节指骨坏死和 骨髓炎。有搏动性跳动出现时切开引流,患肢制动,避免下垂。11、全身性感染:是指病菌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并在体内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而引起严重的全 身性感染或中毒症状,通常指脓毒症和菌血症。*脓毒血症:指因致病因素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呼吸、循环、体温、神志有明显改变 者。*菌血症:细菌侵入血液循环,血培养检出病原菌者称为菌血症,病人常有明显的感染症 状。脓毒症的主要表现1起病急骤,骤起寒战,体温可高达4041C,年老体弱者可不升2. 头痛、头晕、关节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大量出汗、贫血;神志淡漠、 烦躁、谵妄甚至昏迷等的表现3脉搏细速、呼吸急促,心跳加快4严重者可出现肝、脾肿大,甚至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护理:1、密观生命、意识、记录24h出入量,厌氧菌培养,药敏试验2、控制感染感休者 纠正休克,静脉导管感染者,首要拔管,遵医嘱用抗生素 3、加强支持疗法 补血,给予三高 饮食多饮水 4、对症护理高热降温,疼痛镇痛,意识不清昏迷防意外5、切开引流护理 保通 畅,观切口,更敷料 6、加强基础护理口腔、皮肤、防压疮 7、心理护理9、破伤风的临床表现病程3-4周(1)潜伏期: 7-8天,越短预后越差;(2)前驱期:无特征性表现;张口不便(3)发作期:典型症状:在肌紧张性收缩的基础上,阵发性强力痉挛;征象:角弓反张; 预防:早起彻底清除,改善局部循环是关键1、自动免疫破伤风类毒素2、被动免疫 破伤风 抗毒素TAT处理原则:清除毒素来源 中和游离毒素 控制和解除痉挛(治疗重要环节) 防治并发症 维 持水、电解质,加强营养破伤风护理措施: 一严格消毒隔离隔离病室 15-20,湿度60,更换辅料应给予焚烧,防交叉 二减少刺激“三轻”,护理工作集中,减少探视 三伤口护理协助医生清创术。3%过氧化氢或 1:5000 高锰酸钾冲洗和湿敷,伤口敞开保引流通 畅四遵医嘱用药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病情轻者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和水合氯醛;应用有效抗 生素。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咳痰;急救准备:备气管切开包和氧气装置,痉挛频繁发作者应及早 气管切开 六营养支持和维持体液平衡:能进食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不能进食者行鼻 饲或肠外营养七加强基础护理密观病情,检测生命体征、意识、尿量,记录24h液体出入量。 八心理护理肌群的影响顺序:咀嚼肌(牙关紧闭)最早、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膈肌。 *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游离毒素10、气性坏疽:指由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一种以肌坏死或肌炎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表现为“胀裂样”疼痛、皮下捻发音*预防:对切开或截肢后的敞开伤口,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湿敷伤口,伤口第九章损伤病人的护理1、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是常见的 一种损伤。损伤: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结构破坏或功能障碍。2、创伤愈合的类型:*一期愈合:又称原发愈合。伤口组织的修复以原来的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伤 口边缘整齐、严密、呈线状,组织结构和功能修复良好。多见于创伤程度轻、范围小、无感染 的伤口或创面。*二期愈合:又称瘢痕愈合。伤口组织的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需周围上皮逐渐覆盖或植 皮后才能愈合。此类愈合对局部组织和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多见于伤口组织缺损较大、发 生化脓性感染或有异物存留的伤口。3、创伤分类*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闭合性损伤:损伤后皮肤或黏膜保持完整。a挫伤b.扭伤c.挤压伤d.震荡伤 开放性损伤:损伤部位皮肤或黏膜有破损。a.擦伤b.刺伤c.切割伤d.撕裂伤e.砍伤f.火 器伤4、挤压综合症:当四肢或躯干肌肉肌肉丰富的部位被外部重物长时间挤压,或长期固定体位 的自压,解除压迫后出现以肢体肿胀、肌红蛋白尿、高钾血症为特点的急性肾衰,称挤压综合 症。5、创伤的临床表现(1)局部表现:疼痛(活动时加剧,制动后减轻,受伤 2-3 天后逐渐缓解。严重创伤并发 休克时病人不能主诉,内脏损伤定位不确切)、肿胀、功能障碍、伤口出血、功能障碍;(2)全身表现:体温升高(中重度损伤不超过38.5C,中枢性高热可达40C )和全身炎 症反应综合症(体温38C或V36C;心率90次/分;呼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 气,PaC02V32mmHg (4.3kPa);白细胞计数(WBC)12X109/L或V4X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 10%。即体温升高,心率、脉搏加快;舒张压升高、收缩压正常或升高,脉压差减小;呼吸 可加快,口渴、尿少、尿比重增高,食欲不振、饱胀;失眠,焦虑不安、昏迷等)6、创伤的处理原则;优先枪救生命。7、护理措施(急救)*救治工作原则:保存生命;恢复功能;顾全解剖完整性(骨折最后)。(1)迅速有效止血及包扎,每隔40-60分钟放松1次止血带,每次2-3分钟。(2)循环支持,止痛、有效止血和补充血容量。(3)严密包扎、封存体腔伤口。(4)安全转运病人,迅速护送,四肢骨折应妥善固定。平卧于硬板床上,胸部损伤重者, 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病人应头部朝后(与运行方向相反)。(软组织闭合性创伤)(1)局部制动 抬高患肢 15-30。(2)配合局部治疗早期局部冷敷,以减少渗血和肿胀,24小时后可温敷和理疗。清创术应在伤后6-8h进行。8、烧伤临床分期: 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最早,休克是烧伤后48小时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低血 容量性休克。体液渗出多自烧伤后2-3小时开始,6-8小时最快,持续36-48小时。 急性感染期:吸收入血,引起中毒症状。 创面修复期:浅度烧伤多自行修复。 康复期。9、国内烧伤面积计算方法(1)中国新九分法:头(发、面、颈)3、3、3,双上肢(双上臂、双前臂、双手)7、6、5, 躯干(躯干前、后、会阴)13、13、1,双下肢(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5、21、13、7注:成年女性双足及双臀各位 6%;*小儿头颈部面积:9%+(12-年龄);小儿双下肢面积: 46%-(12-年龄)(2)手掌法:伤员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总面积的1%,五指自然分开的手掌面 积约为1.25%,10、烧伤局部临床特点(1)1度(红斑性):又称红斑烧伤。无水疱,烧灼痒痛,皮肤红斑;(不计入总面积)(2)11度(水疱性)浅II度:有水疱,水疱较大、壁薄,基底潮红,剧痛;深II度:水疱较小,疱壁厚,基底红白相间痛觉迟钝,拔毛样痛,可见网 状血管栓塞;(3)III度(焦痂性):无水疱,皮革样创面,焦痂,痂下有树枝样栓塞的血管,无痛觉,复合后有瘢痕,影响功能。11、(掌握)烧伤严重程度判断(1) 轻度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下的II度烧伤;(2) 中度烧伤:11度烧伤总面积11%30%,或III度烧伤在10%以下;(3) 重度烧伤:11度烧伤总面积31%50%,或III度烧伤11%50%;或总面积、III度烧 伤面积虽未达到上述范围,但合并有休克、吸入性损伤或有较重复合伤者;(4) 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III度烧伤在20%以上,或存在较重的吸入性损伤、复 合伤等。12、护理措施现场急救:1、迅速脱离热源,抢救生命,预防休克,保护创面和保温,尽快转送;2、保护 受伤部位:迅速脱离热源,创面保护,减少污染、简单包扎; 3、镇静止痛 4、保持呼吸道通 畅;5、液体疗法 6、烧伤创面护理:清创,清后局部处理、烧伤换药、去痂、植皮、感染创 面的护理1、维持有效呼吸:密观,保通畅,吸氧,氧浓度40%,流量4-5L/min2、维持有效循环:密观,补液治疗,补液观察:(1)成人尿量50-70ml/h (2)病人神志 清,无明显口渴(3)脉率100-120,末梢循环改善,机体红润温暖, (4)呼吸平稳,3、创面的护理 早起清创,中小面积入院即可;包扎疗法适用于四肢;暴露疗法 适用于大 面积、面部、会阴部烧伤,28-32,40-50;半暴露疗法 面颈臀会阴部;去痂 坏死的焦痂去 除,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植皮4、特殊部位护理5、全身感染护理积极处理创面,抗生素应用6、营养支持三高,胃肠为主7、心理9、康复护理 治疗性体位,功能位;下床活动;夹板支具,保持正常位置和活动范围;功能 锻炼(3) 如强创面护理,促进愈合:抬高肢体,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适当约束肢休,定时翻 身,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庭室温湿度。(4) 补液计算 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 X烧伤面积X1.5ml (儿童为1.8ml,婴儿为2ml ) + 2000ml (儿童 6080mI/kg,婴儿 100ml/kg) 伤后第2个24小时=1/2 (第1个24小时电解质液和肢体液)+2000mI (生理需要量) 【例如:某病人,体重 60kg;或II度烧伤,面积为50%,伤后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为50X60X1.5+2000=6500 (ml),其中肢体液为 50X60X0.5=1500ml,电解质液为 50X60X1=3000ml, 水分为2000ml,补液总量的一半3250ml在伤后8h内输入】13、补液种类(补液的顺序:先晶后胶,先快后慢,见尿补钾)(1) 胶体液和电解质液的比例为1:2,广泛深度烧伤者与小儿烧伤其比例可改为1:1(2) 胶体液首选血浆(3) 电解质溶液首选平衡盐液第一章肿瘤病人的护理1、肿瘤:是机体正常细胞在不同始动与促动因素长期作用下,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基因表达失 常,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