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2089302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第一单元 我们都是科学家课 题1、科学是主备人导 者课 型新授课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1. 知道科学包括过程与结果。2. 意识到科学探究是为了了解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3. 知道科学的作用。4. 了解科学的作用。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 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 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3. 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能力目标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想知道,爱提问。导学重 难 点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据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导 法谈话法 演示法 操作法 提示法学 法实验操作 活动探究 练习法 讨论法 观察法导学准备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教案来源自撰 导学过程(一课时)导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带着疑感走进新课的学习。探究新知1、 了解科学是什么。 2、 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用自己的语言说你看到的,你想到的?小结: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科学不是只和可学家有关系。2.看教科书上第三页的图,联系自己的生活,当我遇到这些经历时我,我也会问这是为什么呢?小结:好奇心总是让我们去探究许多事物,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那样的。我们这些经历其实和科学家的工作十分相似。3.我们都是科学家教科书第四页讲述琴纳和牛痘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挤牛奶的女工不得天花”,“琴纳到奶牛厂去实地考察,发现牛会生一种类似天花的病,这就是牛痘,女工和牛都患过牛痘。”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能不能给人接种牛痘的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给男孩接种牛痘,又接种天花,男孩安然无恙实验成功了。小结: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4.展示搜集到的科学家资料,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如何开展研究的,居里夫人和镭的故事、李时珍与本草纲目、袁农平与杂交水稻、贝尔与电话、莱特兄弟与飞机、罗杰特与电影。在研究活动中有共同的地方: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5.理解科学是什么。一起动手做一做,教科书第六页活动。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在1824年,英国罗杰特也玩过类似的活动,可他不是玩了就算了,而是对这一现象作出自己的解释。后来这一解释被人们普遍接受,电影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小组指派学生一幅图一幅图地讲自己看到的。学生小组内讲述,完成后全班展示。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学生动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去探究许多事物。用科学家的故事说明科学的产生。拓展知识,了解更多的科学家的科学故事。通过活动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也就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有时需要艰苦努力,不是一次就可以成功的。讨论,总结提升。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当堂检测1. 科学家研究问题分四步进行。请在下面 的括号里用1234 标出科学研究共作的排列顺序。()寻找证据() 做出猜测() 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 2. 李时珍攒写了 一书,居里夫人发现了( )袁隆平研究出了( )3. 连一连李时珍 医学科学家居里夫人 农业科学家袁隆平 化学科学家快乐实验成功了发现问题实地考察研究问题为什么挤牛奶女工不得天花解决问题学生做检测题巩固知识,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板 书 设 计导 学 反 思科学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袁农平(杂交水稻之父)哥白尼|(日心说)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贝尔(发明电话)居里夫人(发现镭)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课 题2、做一名小科学家主备人导 者课 型新授课使用时间 课标要求5. 通过探究让鹦鹉立于手指或纸环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6. 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7. 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导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从纸鹦鹉站起来的活动中领悟到“重物加在物体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的道理。能力目标1.感受动手制作和动脑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及合作学习的乐趣。情感目标1.向学生渗透尊重、帮助、团结同学和热爱小动物的教育。2.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3.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导学重 难 点重点: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导 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探究导学法、活动制作导学法学 法练习法、讨论法、体验法、自主探究法、制作实验法导学准备曲别针、卡纸等。教案来源自撰导学过程(一课时)导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学生观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活动探究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1.打开教科书第七页,用书上介绍的方法制作纸鹦鹉。2.尝试:回形针放在鹦鹉的什么地方,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3.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重物加在物体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2、学生分组活动。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学生动手做,活动记录。学生分组活动。在活动中不断地总结,反复实验得出科学结论。拓展运用。活动三你能利用大家发现的原理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杂技小丑玩具)巩固前面获取的发现有创意的玩具。布置作业填空:1.物体上轻下重或者上小下大就( )。2.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3.重物加在物体的(),物体就可以保持平衡。快乐连连看:仔细观察做实验发现问题鹦鹉为什么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研究问题鹦鹉能站在指尖上了解决问题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板 书 设 计导 学 反 思做一名小科学家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是纸鹦鹉的底部别着回形针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这节课给我及学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方式,能自己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真正做到了主动的学习,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我也把课改的导学理念和导学方法融通于导学过程中,真正下放权力,不摆架子,尊重学生,主动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师唯上、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需要总结的是,在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里,有个别问题我没有做出很好的解答,只缘于自己知识水平的限制。因此,在以后的导学过程中,应当在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使自己的导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