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基本知识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2087980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基本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基本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煤矿开采技术——井田开拓基本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篇 井田开拓第一章 井田开拓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矿井生产概况2、掌握基本概念3、掌握煤田划分为井田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 重点:基本概念和煤田划分为井田 难点: 煤田划分为井田 突破方 法:1、详细讲述2、动画演示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第一节 矿井生产概况一、基本概念1、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含炭物质沉积形成的大面积含煤地带。2、矿区和矿区开发:开发煤田形成的社会组合。称为矿区 对煤田划分的矿区,根据规划有计划 的建井进行开发生产过程,称矿区开发。大的煤田往往被划分为几个矿区开发, 如陕西的渭北煤田划分为:铜川、蒲 柏、澄合、韩城等矿区,走向170km地跨7个县市。小的煤田可为一个矿区或一个矿井进行开发 3、井田:煤田内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矿井巷道为进行采矿,在地下开掘的井筒、巷道和硐室的总称1立井,2 斜井,3 平硐,4暗立井,5 溜井,6石门9上山, 10下山, 11风井, 12岩石平巷, 13煤层平巷 立井 (竖井)按其所处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分:垂直巷道、水平巷道和倾斜 巷道。1、垂直巷道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垂直巷道主立井(主井) 用于提升煤炭。 副立井(副井)用于提升或下放人员、材料、设备、矸石和矿 井通风主要通道。 风井、排水井暗立井 无直通地面出口的垂直巷道主暗立井, 副暗立井溜 井 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溜煤眼长度短,直径小的溜井。2、水平巷道平硐 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主平硐,副平硐。石门 无直通地面出口, 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 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煤门 无 直通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于煤层走向, 在煤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开掘石门,穿过煤层的一段巷道)平巷 无直通地面出口,沿煤层走向开掘的水平巷道 煤层平巷开掘在煤层中的平巷 岩石平巷 开掘在岩石中的平巷 阶段大巷为一个开采水平或阶段服务的水平巷道 阶段 大巷:阶段运输大巷、阶段回风大巷。区段平巷为一区段服务的水平巷道区段平巷 :区段运输平巷、区段回风平巷3、倾斜巷道 斜井 从地表开凿的直通地下开采水平的倾斜巷道斜井:主斜井 用于提升煤炭副斜井 用于行人、提升矸石和矿井通风通道按层位分: 岩石上、下山 一布置在岩层中的上、下山煤层上、下山 按用途分:布置在煤层中的上、下山运输上、下山用于运煤运料上、下山(轨道)用于运料和排矸通风上、下山 用于通风、矿井生产系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 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水、压气等系统所经巷道线路及其设施,是矿井安全 生产的前提和保证。一)井下生产系统 1、运煤系统: 252014 12105431图 1-4 井下生产系统示意图1主井;2 副井,3井底车场;4主要运输石门;5阶段运输大巷 6回风井;7回风石门;8回风大巷;9采区运输石门;10采区下部车场 底板绕道;11 采区下部车场;12采区煤仓;13行人进风巷;14运输上山;15轨道上山;16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采区上部车场;19 采区中部车场; 20区段运输平巷;21下区段回风平巷;22联络巷;23 区段回风平巷;24 开切眼;25 采煤工作面 2、 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12 3 4 5 11 15 19 20 25 ; 污风23 17 8 7 6排入大气。3、 运料排矸系统:2 3 4 5 9 11 15 23 254、排水系统:5、动力供应系统:(二)地面生产系统任务:煤炭经过运输提升到地面后的加工和外运,完成矸石排放、动力供给,材 料、设备供应 等工作。包括:地面提升系统、运输系统、排矸系统、选煤系统和 管道线路系统。1、地面生产系统的类型(1)无加工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2)设有选矸设备的地面生产系统(3)设有筛分厂的地面生产系统(4)设有洗煤厂的地面生产系统2、地面排矸运料系统1) 矸石场的选址及类型2) 材料、设备的运输3、地面管线系统1)地面供水2)地面供暖3)地面电力、通讯第二节 煤田划分为井田一、井田划分的原则(合理尺寸、合理开发)1、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2、要有合理的走向长度:3、要处理好相邻井田的关系4、要为矿井的发展留有余地 5、要有良好的安全经济效果、井田人为境界的划分方法(一)垂直划分一一相邻矿井以某一垂直面为界,沿境界线两侧各留井田边界煤 柱。(图 1 6)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第四节 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目的要求:1、了解矿井储量的分级分类;2、掌握井田内再划分和阶段与开采水平的区别;3、掌握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重点、难点和突破的方法:重点:井田内再划分、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确定 难点:阶段内的再划分和阶段与水平的 区别突破方法:1、详细讲解2、讲练结合教学内容和步骤(附后)第三节井田内再划分、井田划分为阶段 1、阶段一一沿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阶段划分 在井田范围内,沿煤 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 于走向的并等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一 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阶段的走向长等于井田的走向长 阶段下部布置运输大巷,阶段上部布置回风大巷_LIJ1 9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2、水平与开采水平水平常指某一标高的水平面表示:标咼、开米顺序及用途(1) 0、-200、-500 水平等(2)矿井生产中,表示开采顺序,又称第一水平、第二水平(3)矿井生产中,常把运输大巷所在的水平称运输水平;回风大巷所在的水平 称回风水平。开采水平(简称水平)一一布置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 任务的水平广义的水平布置大巷的某一标高的水平面,既包括一个水平,又包括所服务的阶段 二、阶段内再划分1、米区式划分采区与区段 采区:在阶段范围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块, 每一块叫一 个 采区。采区斜长二 阶段斜长(可达 iooom 采区走向=400叶 5000m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区段下部有区段运输平巷 区段上部有区段回风输平巷区段平巷与采区的斜巷相连(运输上山和轨道上山)2、分段式划分 在阶段范围内不再划分采区,而是沿倾斜方向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的长 条带,每个 长条带称为分段,每个分段沿倾斜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这种划分称为分段式。采煤工作面沿走向由井田中 央向井田边界连续推进,或者由井田边界向井田中央连续推进。图115分段式划分J1、J2、J3阶段;D1、D2 D3 分段3、带区式划分由若干分分带一一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长条,每一个长条叫一个分带带组成,并具 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区域叫带区。倾斜长壁工作面:工作面沿走向布置,沿倾向推进图1 16带区式划分J1、J2、J3阶段;F1、F2、F3带区 三、近水平煤层井田划分井田沿倾斜高差较小的条件下+I图1 17井田直接划分为盘区第四节矿井储量、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一、矿井储量井田内开采煤层的全部储量。(一)可行性评价阶段1. 概略研究储量2. 预可行性研究储量3. 可行性研究储量(二)经济意义1. 经济的储量2. 边际经济的储量3. 次边际经济的储量4. 内蕴经济的储量5. 经济意义未定的基础储量(三)地质可靠程度1. 探明的储量 2. 控制的储量3. 推断的储量 4. 预测的储量(四)分类详查勘1. 探明的 2. 控制的 3. 推断的 4. 预探的 预查阶段普查 探(五)原煤炭储量分级、分类( 2003 年以前) 矿井地质储量1. 可利用储量( A+B+C+)D(1)工业储量( A+B+C)( a. 可采储量 b. 设计损失量)2)远景储量( D)2. 尚未利用的储量 (六)对煤炭资源采出率的规定薄煤层中厚厚水力1. 采区: 85% 80% 75% 70%2. 工作面: 97% 95% 93%(七)储量损失1. 设计损失( 1)全矿总损失(2)采区损失(3)采煤工作面损失2. 实际损失二、矿井生产能力()矿井生产能力万t/a1. 大型矿井:120、150、180、240、300、400、500 及以上2. 中型矿井:45、60、903. 小型矿井:9、15、21、30(二)矿井生产能力的确定(主要考虑因素)1. 井田储量2.开采条件3. 技术装备水平4.安全生产条件三、矿井服务年限从投产到报废的时间四、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与储量的关系T= K备用系数;13 1.5Z 矿井可采储量、A 生产能力、T 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愈多,生产能力 和服务年限愈大可采储量一定,应有合理的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国外大型矿井 的服务年限4050a国内一般不小于60a国内外矿井的生产能力有增大和服务年 限有缩小的趋势章节习题:1、解释煤田和井田的概念。2、说明下列井巷名称:1)立井、暗立井 (2)斜井、暗斜井( 3)平硐、岩石平巷(4)采区上山、采区下山3、绘图说明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主要巷道名称。4、煤田划分为井田要考虑哪些主要因素?5、试述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6、绘图说明阶段与水平的概念。7、阶段内再划分有哪几种方式?试述每一种方式的基本内容8、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9、确定矿井服务年限为何要考虑储量备用系数? 10、试述矿井生产能力、服务 年限与储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