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投意合双面绣--追忆郑辟疆费达生夫妇

上传人:s****a 文档编号:20865482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情投意合双面绣--追忆郑辟疆费达生夫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情投意合双面绣--追忆郑辟疆费达生夫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情投意合双面绣--追忆郑辟疆费达生夫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情投意合双面绣-追忆郑辟疆、费达生夫妇情投意合双面绣追忆郑辟疆、费达生夫妇弥足珍贵的郑辟疆先生绝笔诗稿亮相 【人物档案】 郑辟疆(1880-1969),吴江盛泽人,著名的蚕丝教育家和革 命家,苏州丝绸工学院首任院长,在教育上,他提倡知行合 一,学以致用。他长期从事蚕丝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尤 其对改良蚕种,组织蚕丝业合作社,推广养蚕、制丝新技术, 有卓越成绩,对我国蚕丝事业的革新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郑辟疆曾先后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 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江苏省 政协常委,中国蚕丝学会名誉理事长,江苏省蚕丝学会理事 长等职。费达生(19032005)出生在江苏省吴江县同里镇的一 个教育之家,我国著名的蚕丝专家,原苏州市政协副主席、 苏州丝绸工学院副院长。她创建的吴江县开弦弓村生丝精制 运销合作社,是中国较早的乡村工业典范。晚年她总结经验, 提出建立桑蚕丝绸的系统观点,对促进全国丝绸行业的协调 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她不仅是郑辟疆先生的学生、同乡和伴侣,而且还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姐姐。 这 是珍藏在我心灵深处的一幅隽永典雅的双面绣,一面是“当代 黄道婆”费达生,另一面是“现代教育家”郑辟疆,他们俩是苏 州历史上一对志同道合的黄金眷侣。苏州城的历史名片是以 丝绸来印制的,而苏州的丝绸工业如果没有这对伉俪一生的 努力,必将呈现出另外一种面目,如今,静穆地树立在苏州 大学草坪上的郑辟疆先生铜像,就代表了我们这座城市授予 他们的荣誉。“绫、罗、绸、缎、绢、纱”一缕缕蚕丝编织起衣冠中华,一片片丝绸焕发出迷人的风采。每当我 们享受着这些温馨舒服的丝织用品时,我们真应该好好地谢 谢这对已故的苏州老人,他们就是我国现代蚕丝科技革新的 先驱者,苏州大学丝绸工学院首任院长郑辟疆和副院长费达 生夫妇。苏州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固然深厚博大,但如果离开 了这对老人的挚爱与奉献,没有他们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知 识才华源源不断的投入并创造,苏州乃至江南的丝绸业必定 没有今天的辉煌和成就,他们俩永远是苏州城市的骄傲和苏 州人民的自豪。今天,在修葺一新的苏州名人馆内,两位老 人再一次不期而遇,他们依然还是那样亲切的依偎着,交流 探讨,志趣相投,琴瑟和谐,印证着苏州丝绸蚕桑史的过去、 今天和未来。2014 年新春佳节的某一天,笔者有幸赴吴江古镇陪友 人访求费达生女士的一部创作手稿,在厚厚的一摞稿子内悄 悄地滑落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片,打开一看,那就是展现在 大家眼前的这页弥足珍贵的郑辟疆先生绝笔诗稿,在手稿边 的空白处,追随他一生的忠实学生和亲密伴侣费达生女士, 深情饱满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生存到止境,好比灯油尽, 油尽灯自灭,永别无需惜。遗体赴火化,灰烬一扫光,寿丧 是喜事,大家要欢欣。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 石,无以报农民。”以上是校长遗作,达生在书丛中发现,推 算是在 1967 年 87 岁高龄时写的。墨迹下面还静静的盖着一 枚“费达生”的朱文印章,按照字面推断,这应该就是郑辟疆 先生当年在病中挥写的诗歌原稿,当时没有落款,若干年后 费达生女士在整理先生的遗物时不经意间发现,于是认真的 补跋、钤印,夹在自己的创作书稿中珍藏。今天,这张合璧 了两位老人历史风范的诗歌手稿,终于重见天日,真乃“人物 风流好伴侣,一生情系丝绸史,拳拳之心为人民,春蚕到死 丝方尽”。遥想当年,郑辟疆和费达生,既是志同道合的蚕丝专家, 又是情投意合的黄金眷侣,他俩是在 1950年苏南蚕丝专科 学校的校庆纪念大会上宣布结婚的,据当时的上海大公报 报道:全国闻名的两位蚕丝专家,年近古稀的郑辟疆先生和 人过中年的费达生女士于 3月12 日在苏州浒墅关蚕桑专科 学校举行结婚典礼。这一对夫妇,一位是蚕桑理论权威,一 位是制丝研究专家,一位是德高望重的校长,一位是学有所 成的学生,他们的结合堪为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结婚当晚, 郑辟疆对费达生说:你还可以像以前那样,完全不必以家庭 为念,家庭只是你的第二办公室罢了。这才是中国知识分子 的真正的道德风采和人格境界。从手工繅丝车的悠悠转动到电脑提花机的高速运转,从 蚕丝编织工艺到彩色数码织锦技术的开发,丝绸艺术正穿越 了千年的历史,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绽放出生命的花蕾。“春蚕 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郑辟疆、费达生夫妇的一生 不就像默默无语的春蚕,为人民吐尽了丝,然后悄悄地离开 了人世,从他们留下的文字中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那春蚕般高 尚的品格和虚怀若谷,甘为孺子牛的胸怀。“生存到止境,好比灯油尽,油尽灯自灭,永别无需 惜。一生无贡献,未尽人民责,徒餐三百石,无以报农 民。”郑辟疆先生在病重时写下了这三首光照后人的遗诗,讲 述了自己和费达生的一生追求,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和真挚 厚重的书法,不正浓缩了二位老人光照千秋的一生。又是一年冬已尽,春风微微起来了,山坡上的梅竹,相 依相偎,簌簌作响,仿佛两位老人在窃窃私语,天边,闪耀 着一抹绛红色的亮丽晚霞。如今,苏州的双面绣深深地吸引 了四海宾朋,但是,不能忘了要绣上这对老人慈祥的微笑, 因为天堂边,还有一双笑脸在深深地关注着。季海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