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2075361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发展陈新夏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这两个问题属于不同的范 畴,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可持续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又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这本应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解上的共识。然而,在当前关于可持续 发展的讨论中,特别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中,却出现了某种离开人的发展来谈论可持续发展的倾 向。认为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滥用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否定自然的内在价值;要解 决环境资源问题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否定“人类中心主义”,承认并尊重自然的内在价值,根据自 然本身的发展要求而不是人的需要来对待自然。这种看法不仅为西方一些生态主义者所倡导,而且也在国 内学术界产生了影响。毋庸置疑,环境资源问题的出现与人们未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人 们只从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全然不顾及自然生存发展的需要和承载能力,对之进行随心所欲的“征服” 和“改造”,才造成了环境和资源的危机。然而,这些做法不能简单地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更不能因 此而否定以人为出发点来对待自然。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既可理解为人自视为万物的主宰,随心所欲地对待自 然;又可理解为人的一切行为从有利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并从这一立场去认识和改造自然。如果 是前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当然是应予摒弃的,而如果是后一种“人类中心主义”,则不仅是合理的,而 且是必然的。人以自身为中心对待自然是合理的,因为人当然应从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去理解和对待 他物,否定了这一点,人的活动就失去了主体性和目的性,人作为人的存在就失去了根基;人以自身为中 心去对待自然是必然的,因为人只能从人的角度去理解他物,舍此之外别无其他视角,所谓站在自然主体 的立场或站在某一动物的立场等,都只能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天何言哉,四时行焉,自然界本身无目的 性可言,任何关于自然物目的性的说法,都只能是以己推物的想象。以人的生存发展为中心,应是人一切活动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亦不能例外。可持续 发展缘起于人对自身生存发展条件的担忧,从根本上说是人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要见物,更要见人, 要从如何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的角度去关注和解决环境资源问题。离开了人的发展这一尺度,就无从确定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途径和措施,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本意。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决定了我们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待自然应采取改造与保持相 结合的原则。自然界不会满足于人,人必须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只要人生存发展着,人对自然的 改造就不会停止。这是常识。然而在关于环境资源问题的讨论中,一些生态主义者却认为,环境问题是由 人的活动造成的,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对自然过程进行人为的干预。受这种观点 影响,有的论者甚至对“改造自然”的提法和做法提出了质疑。这里首先涉及到保护自然的目的及人对自然的总体态度。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保护 自然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当然不能例外。从人的发展要求去保护自然,对待自然的态度应是改造与 保护相结合,在改造中保护并通过改造来保护。仅仅顺从自然而不去改造自然,不是人的生存方式。况且,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非有人力干预难以得到恢复并发展。这里还涉及到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但是,这种 状态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实现。从人的生存方式和发展要求看,人与自然从来就不是和谐的,因为自然不能 满足于人。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既应理解为人适应自然,亦应理解为自然适应并满足于人,是这两 者的统一。就可持续发展而言,我们所要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有方向性的,这一方向从根本上说是自然 适应于人而不是相反。从一定意义上说,自然适应于人内在地包含着人适应自然的要求,因为人只有尊重 自然规律,充分考虑自然的发展,才能使自然满足其自身的需要。要使自然适合人的生存发展,必须对之 进行改造,只有改造与保护相结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才能真 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提示我们,可持续发展不是单纯地顺应自然,不是为了保护自然而保护自 然,而应以合理地改造自然为基础。我们要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积极有为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 这样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急待提高,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实 行改造与保护相结合的积极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做到保护自然与发展经济的统一,才能通过可持续发 展来促进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又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最本质的原因是“人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中的“人的问题”,既包括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误解和自然 知识缺乏等认识方面的问题,又包括人们不合理的生存态度、需要定位和生活方式等价值选择方面的问题。 这两方面问题在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西方社会,以往造成环境资源问题的人的因素主要是认识上的。人们既缺乏保护自然的意识,也缺 乏保护自然的知识,因而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造成了对自然的破坏。近几十年来,随着对人 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相关知识有了显著的 提高,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为解决环境和资源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这些认识和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然而,环境和资源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种种困境。显然,这主要不是认识问题, 而是价值选择和利益驱动使然。正是不合理的价值定位,使得人们极力追求物质财富和奢华的生活方式, 从而导致了本国特别是别国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正是不合理的利益驱动,使得一些国家或集团向别人 转嫁环境资源危机而又拒不承担应负的责任。事实表明,西方以及主要由其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资源问题, 已主要不是一个技术性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展开,我国的环境资源问题日显突出。这既表现在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又表现为与 之相关的“人的问题”相当严重。在认识方面,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知识仍然相当欠缺。在价值选择方面, 问题更为严重。在西方社会某些不合理生活方式的影响下,一些人物欲膨胀,盲目追求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这部分人的示范效应,又带动了更多人的消费欲望和攀比心理,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生产领域, 一些地方、部门、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肆意破坏环境和滥用资源。上述情况表明,我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从物质、技术的方面入手,更要从人的因素入手,关 注和解决人的问题,关键在于推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合理的生存态度和需要定位,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要提高人们的科学 文化素质,普及科学知识,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和发展人们改造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 和谐相处的能力。只有推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资源问题,从而保障和促进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光明日报2001年11月 13日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mailto:webmaster 电话: 86-10-68996210/6148人民网 时政 综合报道 2001年 9月08日05:1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袁贵仁编者的话:中国人学学会(筹备)和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和人的全面发 展”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首都理论界近 20 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江泽民同 志“七一”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推进人的 全面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现刊登两位学者在会上的发言摘要。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阐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 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把它作为共产主义 社会的主要内容,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我国, 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一直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 求”。“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 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同志的论述, 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青少年学生扩展到广大人民群众。并提出,人的 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辟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广阔前 景。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也被提到了全党工 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人,社 会是人的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有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江泽民同志说,社 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 展的事业。因此,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在全面发 展的社会中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利润是生产的最终目的,人的发展服从 于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 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不仅体现在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上,而且体现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上。在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的时候,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在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是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丰富和发展。以往,我们的理论研究也讲人的发展,但常常是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 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因而在很多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的经济、 文化的发展,或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其实,这还不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全部,而只是马 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同时又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有这 些,都特别强调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不是简单的包含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并列的两个方面,是 “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唯物主义历史观既要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研究人的发展的规律,更要 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规律。这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视野。马克思早年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针对旧式分工所造成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强调人的 全面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说,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促进人的 全面发展。这就明确了全面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内容是提高“素质”,同时也就明确了研究人的全面发 展的思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人民日报 (2001年09月 08日第六版)打印版 发表感言 推荐给朋友: 镜像:美国 日本 教育网 科技网 关于我们 帮助信息 本站导航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京 ICP 证 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