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为什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整个身体、心 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 虚弱。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快乐不起来的孩子 学生心理行 为问题现状素描 从流行学调查看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 南京市:对 34所中学 4698名中学生进行检测,发现有心 理健康问题的占 15.7%。 。 北京市: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17.3%。杭州市: 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 16.79%。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心理问题的严重性 1、专家预言:“从现在起到 21世纪中叶, 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 人们持久而深刻的痛苦。” 2、学者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市场化变 革,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 大于身体疾病,成为人们面临的重大危机 。” 3、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疾病患者在 人群中比例的估计: 19世纪中 500: 1 19世纪末 200: 1 20世纪初 100: 1 20世纪中 50: 1 20世纪 70 25: 1 20世纪 90 10: 1 当今时代 10: 3 图 片 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一)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在中外传统心理学概念中 没有提及,然而,却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 种心理现象。逆反心理,是客观要求与主观需要不相符合时所 表现出的强烈抵触情绪 (如我们常见到学生顶撞当众批评或挖 苦他的老师、家长 ),其实质在于突出主体 (自我 )的某种需要或 尊严,突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相反,表现出 对他人 (非我 )的不尊从 (或抗拒 )。“逆反心理”,与西方心理 学讲述的“违谬”、“心理感应抗拒”,有相通之处,但又不 尽相同,它是集正确逆反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 行的复杂心理现象 ;是人们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2、 逆反心理在中学生中的表现 第一 、 超限逆反 第二 、 情境逆反 第三 、 信度逆反 第四 、 禁果逆反 第五 、 自主逆反 第六 、 归因逆反 第七 、 失衡逆反 ( 案例 ) 一个学生临近考试决心要努力复习,期末考试打一 个翻身仗,就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 感觉到了疲劳,回想自己一天总算没有虚度,所以决定 小小的放纵一下,先看一集电视剧再温习功课,于是怀 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看着电视,但是这个学生心里总是不 踏实,总是感觉周围有四只眼睛盯着自己,这个学生越 来越不安,终于下定决心不看电视要回到自己房间温书, 就在他快要他进房门的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 “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瞬间,已经快要达到顶 点的学习热情突然被浇灭,这个学生噘着嘴小声嘟囔着 “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习了。” 3、 学生的逆反心理的合理应对 首先 , 对于学生正确的逆反心理现象 (如主体对不端的人 格 、 虚假的内容 、 粗暴的手段 、 片面的思想方法等的不满 、 抵触 ), 教育者要能够容忍 、 肯定 、 鼓励 。 其次 , 对于学生不良的逆反心理现象 (如主体对正确 、 科 学的客观环境要求表现出的抵触情绪及相反行为 ), 教育者要 敢于否定 ;同时要善于说服 、 劝告 , 减弱以至纠正这种逆反心 理现象 。 第三 、 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现象中 , 正确合理的与错误 不良的因素兼而有之 、 混淆不清 , 教育者本身并引导学生要 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 , 分清逆反心理现象及逆反指向的主流与支流 , 不能以点代面 、 以偏概全 、 以现象代替本质 。 ( 二 ) 恋爱心理 1、 单恋 单恋,又叫单相思,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知对 方无意,仍贪恋对方的外貌、风度、才能或地位,而难以 摆脱痴心梦想;另一种是偶然间对方朝自己看一眼或露一 笑,就以为有意于己。单相思的人一般不向人吐露,他们 常常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接触,兴趣变得索然,但工 作和生活还能正常进行。严重者还会形成相思病,情绪失 去控制,对前途悲观绝望,不想动弹,工作和生活都不能 继续胜任,甚至还有消极厌世的,这时称为反应性抑郁症。 (案例) 有一位患精神分裂症的大学生,突然认为班里 的一位女同学是他的情侣,就向那位女同学作出一 连串的追求行动,问他的根据时说“我的生日是 1976年 6月 19日, 19是同学的学号, 76是我的 学号, 6.19,是观世音菩萨生日, 1976连起来说 明我俩是前世姻缘,是观世音菩萨指定的而且一定 要在观世音生日这天结婚。”结果弄得那位女同学 莫名其妙。 克服单恋的痛苦重在防患于未然。首先是 要能避免“恋爱错觉”,学会准确地观察和分 析对方表情,用心明辩;要视其反复性,某种 信息和其它因素结合一起考虑。如有个小伙子 经常对一个姑娘进行帮助,如果这个小伙子是 副热心肠,对谁都乐于帮助,那么姑娘大可不 必胡思乱想;如果这个小伙子对这个姑娘网开 一面,那就必须注意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关闭 2、早恋 早恋是青春期或青春期之前的少男少女所产生的过 早恋爱的现象,一般发生于 20岁之前。这个时期,由于 年龄局限、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思考能力,而更多的 是跟着感觉走。感觉到异性的突出表现及特长,如学习 好、长相好、有特长等,往往都会使他(她)们产生倾 慕之情。这时如果把握不住自己,便会走进情感误区, 产生早恋。 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 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 常被无情地刺伤。 被认为“早恋”的学生,分成了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自然型 (案例) 山西省 16岁的中学生张晓红叙述了自己早恋的经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一班的小 a。真是投缘,我们俩 在一起感到有无穷的乐趣。可是没几天,放暑假了,我见不着 他,一种难以名状的情升在心头。我觉得自己爱上他了,整个 一个假期,我像丢了魂似的。 终于慢慢地熬过了假期,我们又见面了,我们很快就恋上 了,我为他献出了自己的初吻。可是自从和他好上后,我的学 习成绩就是一团糟了。因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他也 高考落榜了,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有一种犯罪感。 第二种是逆反型 (案例) 一高二女生。她和本班一男孩要好,都爱好文学,有 许多共同语言,相互有好感。高一开始时对学习有促进作 用,男孩在班上考了前三名,她进步了二十多名,但现在 学习成绩都不理想了。两个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生活中 的一些问题,也不时在一起玩,看电影或散步,并到过男 孩家中。 其父母知道后,说她早恋,要求她不得再与这 男孩在一起,否则限制她的活动。女生认为,既然父母说 她早恋,她就要恋得轰轰烈烈,每次都千方百计地去找男 孩,真正的恋爱。 第三是虚荣心的满足 (案例) 杜 X,男,某校初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 际,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班上,杜 X属于不 起眼的学生。前几天,班主任在下班的路上,看到 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冷饮店一边吃冷饮,一边有 说有笑,在以后的几天里,班主任又看到了两次类 似的情形。当班主任侧面问及此事时,杜 X说: “我看到周围有些同学成双成对,下课后便到冷饮 店边吃边聊天,心里很羡慕,所以就约了我们班的 XX一起出去。” 第四是寄托型 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是典型的封建专 制型,还有一部分学生父母离异了。这些学 生中多数得不到理解和关心,心灵上有一定 的创伤。于是便到外面去寻找自己的知音, 寻我自己的精神寄托。由于“同病”使这样 的学生自然地“相怜”了起来,进而彼此间 由同情向“恋爱”转化。 第五种是成熟型 这样的学生一般都生活在相当民主化的 家庭中,他们的性格开朗、乐观,与父母没 有太深的鸿沟。这些学生多爱好文学艺术。 由此,他们的情感较同龄人有显著的成熟的 特点,对“爱情”也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而 且也能正确看待“恋爱”与学习的关系。这 一类型的学生是极个别的。 早恋的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炫耀型:“青少年都爱赶时髦,攀比心重。”有些中学 生早恋,实际上就是出于炫耀、攀比的心理。 纯真型:这种情况往往女生多于男生,大概受言情小说 的影响,自己也想“纯情”一番。 逆反型:中学生普遍有逆反心理。老师、家长如果教育 不得法,不但不能防止早恋,反而会成为“催化剂”。 浪漫模仿型:模仿成人行为,求浪漫、玩潇洒的中学生, 大有人在。 早恋的合理应对 ( 1)将“早恋”两字拆开理解 调查显示,学生对待“早恋”问题,认为没有错,其结 论多是从“恋”字上得出的,因为“恋”没有错,这是学生 得出“早恋”也没错的基础依据,但这里忽略了“恋”和 “早恋”的时空差异性,忽略了一个“早”字。而批评者又 多从“恋”字入手,因此,自然很难让学生真心的接受教师 的帮助教育。问题的关键不是错在“恋”字上,而是错在一 个“早”字上。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早”字,而不探讨 “恋”字。这样更易引起学生探讨此问题的欲望。 ( 2)从历史的原因回答这个问题 人的成熟是有阶段性的,人到了 13、 4岁产生“恋”的 萌动,是人的生理、情感发展的必然产物,再大一点走向 成熟。所以中国古时有 15成丁的说法,也就是说长大成人 了,成家立业也是在自然不过的事了。为什么进入现代社 会,人成家立业的年龄越来越大,除了个人的认识的偏差 外,更主要的是,人在获取谋生技能及相关知识时所需要 的时间越来越多。古时,劳动技能的简单,使得人不需要 投入太多的时间,即使成家立业,学习劳动技能的时间还 是足够用的。十年寒窗苦,可考取功名,现在呢?高中毕 业就是十二年,加上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少说近二十年, 这还不够,还要终身学习。 ( 3) 从就心理角度问题谈 “ 早恋 ” 。 从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教师的角度,好 多人认为:“早恋”是心理过早成熟的表现。一个 人心理真正的成熟,是能够理智的处理问题,从时 空上说,能从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现在时间 的人。从这一理论观点看,“早恋”恰恰是心理不 成熟的表现。而就学生的心理需求而言,谁也不愿 意说自己心理不成熟。一旦,承认“早恋”是心理 不成熟的表现,首先,“早恋”在自己的心理上, 就失去了市场。即使有“早恋”的想法,内心也会 处在矛盾之中,如果这时外力再帮助一下,学生便 会有意的克制自己,一想,还是以后再说吧。 在一个集体中,形成正确的舆论认识是很重要, 而集体舆论的高度,也会促使个体认知水平的提高。 如果仅从“早恋”中的“恋”的角度去谈,知道这 是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还不如不说。所以,一 直以个体观察、引导、教育的方法为主。当有了上 述认识之后,我们便可以在集体中与学生一起讨论 “早恋”这一话题。多次在集体中谈到这一话题,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 舆论。有了集体舆论,“早恋”的市场就小了许多。 从而将“早恋”危害尽量压缩在最小范围内,其影 响尽量降低为最小值。 ( 4)形成有利的集体氛围 (三)学习焦虑心理 学习焦虑是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据调查,中 学生中存在学习焦虑心理的学生占有很大比例。高中 70%以 上的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焦虑心理。有些学生一进课堂 就头疼、一拿起作业就紧张,更害怕考试。年级越高,有学 习焦虑心理的学生比例越高。学习离不开紧张,但过分的紧 张形成学习焦虑心理,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健 康成长也有很大影响。学习对他们不是快乐的事,而是一种 沉重的负担。 (一)中学生学习焦虑心理的成因 1、不科学的教学评价 2、高考以分数为录取依据的驱动 3、过重的学习负担 学习焦虑个案分析 一、个案基本情况 1、 *,女,汉族, 19岁,高三 *班学生。文静内向, 自律甚严,执着。 2、家庭资料:农民家庭,父母均以务农为主,兼经 营一些杂货,生活已达小康水平,但相对于城市生活 来讲还是有很大差距。家庭关系中没有能改变其命运 的人物,因此案主认为唯有升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3、交际圈:主要生活地学校,交际圈也主要在学校; 身为住宿生,宿舍内的同学全来自农村,普遍学习刻 苦,成绩优异;交际圈内的同学以来自农村的女同学 为主,普遍焦虑;向往高级白领的生活。 4、成绩:初中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高一、高二考试中(包 括月考、期中、期末)成绩多处于中等。但个别时候成绩优异,闯入 前 10名。进入高三后,学习压力增大,同学间竞争激烈,致使案主在 竞争中时升时降,不清楚自己的实际水平,随着考试的频率的增加, 类似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二、问题表现 面对紧张的高三学习,看着某些同学成绩的的上升,案主 表现为情绪紧张、焦虑。具体表现有: 1、受外界影响大。过分关注其他同学,特别是受不了其 它同学优于自己,如果其他同学翻书速度快、做题速度快, 她都感受到极大的压力,甚至于其他同学答错题时她会有 一丝快感。 2、考试紧张。每当考试时情绪紧张,甚至有点抖,经常 不能发挥自己的实际水平。 3、注意力不能集中。经常陷入假想状态,“下次考试失利 了!高考题都会作!取得年级第一!自己有了一个好工作! 回家种地了! ” 多数与自己现状及前途有关。 4、睡眠不好。虽然每日睡眠在 7小时以上,但经常难以入 睡,睡眠质量不好。 5、缺乏自信。能回答出问题,感觉是自己蒙对了;考试成 绩好了,感觉是自己运气好,正好这些题会做。 三、分析与诊断 个人因素分析: 1、自我压力过大。案主跳出农门的高期望与考试成绩不稳 定之间的矛盾,加上高一、高二期间成绩不理想,形成巨 大的压力,逐渐转化为自卑和焦虑。 2、睡眠不足。案主入睡慢,睡眠质量不佳,虽然睡眠时间较 长,但白天仍然犯睏,进而影响听课、学习,进而影响学习成 绩,导致信心下降。 3、不良认知。当看到别人积极学习、良好成绩时,不是积极 学习,而是想别人差一点儿! 环境因素分析: 同学中平时与案主成绩相似的同学中,有的在高三成绩迅速上 升,而案主虽然感觉自己也很下功夫,但成绩没有提高或不稳 定。对于进入高三后成绩下降的同学,案主视而不见。 初步诊断:一般心理问题 学习焦虑、考试焦虑 四、辅导策略及辅导过程 根据案主产生焦虑的原因,从指导案主的学习入手,引导案主 正确认识考试成绩,正确对待同学们的学习,放松心情,增强 自信。 1、一起回忆一些基本的入睡方法。数羊、想像睡眠状态等。 (实践证明这次辅导没有效果,治标不治本)多运动,多锻 炼,提高身体素质。 2、指导学习。认真听课、简写笔记、精做习题、及时回顾、 勤思多问等。 3、增强信心。 ( 1)将案主自高二下学期开始的各次考试列出来,帮助其 分析成绩的真正变化情况,虽然起伏较大,但总体来讲是进 步的。 ( 2)拿出其 8月、 9月考试卷,与平均得分情况对比,从中 可以看出有几个大家得分率很低的题,案主是成功的。引导 案主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强项,认识到即使正好考的是我会的, 也说明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增加,并且确实有比其他同学好的 方面。只要自己不懈努力,自己的知识储备肯定是越来越多, 考试内容恰好是自己的内容的机会就越大。 ( 3)针对其课堂表现,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的思维不慢, 回答问题的正确率是较高的。 ( 4)及时回忆主干知识,回忆自己已经学会的知识,时刻 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 5)与其他任课教师联系,及时给案主以鼓励,在潜移默 化中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和鼓励。 ( 4)做题与看书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各人对于知识的认知 程度不同,因此做题速度与看书速度不同,并告诉案主,周 围同学有时也嫉妒到她的做题速度和看书速度。 4、正确认识同学的进步。 ( 1)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知识的增加就是成功。与其 他同学的比较,只是一种内部比较,自己考上理想大学,并 不意味着本班的同学考不上大学,同学间的团结更重要。 ( 2)不管一个人走到哪里都会有比自己强的对手,这是好 事,有利于自己找到目标,超越目标。 ( 3)超越别人的最好方法是完善自己,嫉妒永远不能使 人进步。 ( 4)勿以物喜,勿以己悲。 5、正确认识平时测验与考试 ( 1)平时的小测及月考、质检、模拟都是为了适应高考,成 绩的好坏都是正常的。分数的高低不家难度的影响。 ( 2)考试的目的之一就是查漏补缺,成绩偶尔下降也并不是 什么坏事,不理想的成绩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不足,弥补缺陷, 迅速提高。 ( 3)做好考前准备工作。平时考试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及时 复习,及时巩固已有知识,为此有必要每次认真备考,争取每 次考试都有最大的收获。 ( 4)严谨的学习计划。每次考试之前都要能按计划完成学习 任务,在任务完成的情况下,要坚信自己准备充分,充满信心 的走入考场。 ( 5)模拟场景,对焦虑脱敏。针对考试时的紧张心理,每次 做题前都先做一个心理暗示: 铃响了 老师发卷 监考老 师提出要求 开始答题 。使自己明白考试也不过如此,没什 么好紧张的。 6、正确认识高考,轻松面对挑战 ( 1)高考的确是跳出农门的最佳途径,是提高自身地位的关 键一战,是通向“罗马”的一条大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关 键的一步,但不是决定命运的一步。郑渊洁一家三代小学生, 却成绩斐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 2)与案主一起分析其目前的成绩及知识储备,得到结论为: 即使发挥失常,考一个好“本三”也不是什么问题,如果正常 发挥,上本二是没什么问题的。进而确定恰当的高考目标: “保二(本),争一(本)”。 ( 3)高考结果与社会地位并非完全成正比。以本校教师 为例,有硕士生、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普通大学的本科生、 还有专科生,现在处于同一个单位,专科生中几位教师在 省、市教育界都很有名。 ( 4)学习本来是一个快乐的活动,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 高考,高中阶段积累的学习方法、形成的思维品质、练就 的抗挫折能力,对于以后的工作学习更加重要。 7、少假设,多行动。 针对经常考虑同学们学习情况,考虑自身的将来,考 虑考试失利等方面,提出如此看法。树立“一份辛劳一份 收获”,“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竞成”, “条条道路通罗马”,“一件事情,担心与不担心它都要 来,担心也是枉然”等信念,帮助案主走出假设的圈套。 8、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当躺在床上难以入眠时, 想一想一天的收获,回忆一下一天的学习,想一下在家 里睡觉的感觉,变消极等待睡眠为积极利用时间。针对 进入考场时紧张,可提前进入,适当环境,调整呼吸, 缓缓吸气,慢慢呼出,自我暗示“我准备充分,一定能 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9、考前鼓励,考后分析,引导案主逐渐转变观念。 抗拒焦虑的几个基本规则: 规则一:如果你想避免焦虑,就生活在“完全独 立的今天”里,只要好好地过今天这一天。 规则二:消除焦虑的万能公式: 首先,我们要放弃害怕。 预计出最坏的情况,让自己敢于接受它。 平静下来把时间和精力用于改善所面对的问题 和困难。 规则三:常常提醒自己,焦虑会使你付出自己的 健康为代价,不知道怎样抗拒焦虑的人,都会短 命。 (更多内容参考卡内基的 人性的优点 。) (四)中学生常见消极心理 1、 嫉妒心理 心理学角度分析,嫉妒是一种病态心 理。当看到别人在某些方面高于自己(有 时候仅是一种似乎的感觉)或顺利时,于 是产生一种由羡慕转为恼怒忌恨的情感状 态。 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是极端个人主义思 想在作祟。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人,一 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对个人利益斤斤 计较;自崇心理强烈,老子天下第一,习 惯于贬低别人,容不得他人有超前的现实; 心胸狭窄,心境阴暗,很多思想都是见不 得人的。 治病治本,医治嫉妒心理必须认清嫉 妒的危害,从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入手, 加强伦理道德修养,学会在感情的激流中 驾驭理智的风帆,心胸豁达,待人以诚, 从根子上断除导病之源。 2、 自卑心理 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 ,是一种因过 多地自我否定面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 验 .自卑感是一种觉得自己不如他人并因此 而苦恼的感情 . 产生自卑的原因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认为 ,人在生 活中时刻都可能毕竟生自卑感 ,比如先天的 , 生理上的缺陷 ,在家庭中的地位 ,走上社会后 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等 ,都可能让人产生 不完满 ,不得志 ,比别人差的情绪 . 消除自卑心理 一个能意识到自己有自卑感的人 ,要比自己感觉不出来的人好很多 , 这意味着已经走上了克服自卑的道路 .其实 ,要想克服自卑心理 ,要学会 与自信为友 ,因为自信是消除自卑心理最根本的动力 . 要摒弃自卑心理 ,还要做到客观地分析自己 ,评价自己 ,认识到自己也 和别人一样拥有人格与尊严 . 自卑的人还应多读些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 ,尤其是那些曾被自卑感 困扰的名人的事迹 ,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经验 ,进而鼓励自己加强自信 , 发挥所长 ,集中精力 ,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 . 有自卑心理的人往往会很在意别人的批评或是指责 ,要克服自卑 ,就 不必在意旁人的贬低 . 自卑的人要热心交往 ,广交朋友 ,特别是要有意识地选择与那些性格 开朗 ,乐观 ,热情 ,善良 ,尊重和关心别人的人进行交往 . 自卑的人要明确奋斗目标 ,执著追求 .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 ,生活充 实的人决不会自卑 . 3、 孤独心理 斌斌的万里独行 新学期开学一周后 ,斌斌便开始了我们之间的猫鼠游戏 。 我只要一 离开教室 ,他便开始玩起了 失踪 ,更为难堪的是 ,每次与他面对面谈话 ,总 是我一人在演独角戏 。 而他则最多是一位观众 ,甚至是一位对剧情和表 演均 毫无兴趣的看客 。 不仅是对我 ,就连班上其他同学 ,他也从不交往 ,每 天几乎是独来独往 ,有时甚至一整天沉默不语 。 作为一名在别的学校念 过初一又转学重读初一的学生 ,在他的心中 ,到底有着怎样的世界 ,他非但 始终不愿向别人敞开 ,而且他还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抗着周围的一切 。 直到后来 ,在一次学校针对管制刀具的突击检查中 ,从斌斌的书包里发现 了几样管制刀具 ,而且就在这一天 ,斌斌的行为有所升级 ,他也开始了对校 规校纪的挑战 。 每天总是上课铃响过很久他才会慢慢地出现在学校门口 , 理由始终只有一个一一起晚了 。 然后就一脸不以为然的样子斜靠在墙边 : 你能奈我何 ?每当这时 ,我总强压住心中的怒火 ,告诉他要早起 ,把学习 当成一回事 ,不要这般放纵自己 ,这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 。 但从他的眼 神里 ,我看出的只有不屑一顾 。 在班上 ,他也更为孤独了 。 班上的座位是 随时调换的 ,为了保证公平 , 我让大家每单周左右换 ,双周前后换 。 这样一 来可以对同学视力进行有效的调节 ,避免长期坐在一个位置上对视力造成 不良影响 ,二来也可以增进同 学之间的交流和相处 。 意料之中的是 ,几乎 没人愿意跟他同桌 。 班上同学告诉我 ,跟他坐在一块根本无法学习 ,因为 他爱搞一些小动作来影响别人 。 此后 ,他干脆把自己的座位搬到教室最 后一个角落去坐 ,一个人远离全班同学 ,也远离了老师的视野 。 每天最后 一个来 ,最早一个离开 。 有时上课被科 任老师提问到 ,他也只是不情愿地 站起来 ,却是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老师无奈 ,只得让他坐下 。 我尝试 着找他谈话沟通 ,却也总是元功而返 。 我深知在斌斌身上出现的这种孤独 与抑郁 ,在中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 。 他就像愁风冷雨一般点缀着处在青 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多彩的生活时空 。 如何帮助他们走出这个多雨的季节 , 是每一个教育者的使命 ,也是责任 。 鉴于斌斌的敏感 ,我一直在寻找时机 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 就在此后不久 ,学校举行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其中一个项目是班级课间操 比赛 ,要求全员参加 ,少一人都要扣除相应的分值 。 我在班上早就提出了 全员 参加的要求 ,班上其他同学应该不成问题 ,但斌斌就难说了 。 因为就连大家都 喜欢的联欢晚会他也不愿参与 ,何况是这个 ?为了保险起见 ,我在比赛头一天 专门给斌斌交代了一下 ,希望他能参与 ,我告诉他 ,没有他参加我们班就要被扣 分 ,也会为此输掉比赛 。 没想到 ,第二天 ,斌斌的身影很准时地出现在操场上 , 我很高兴 ,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 ,他也似乎挺开心的 ,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一 扫以前的忧郁 ,人也精神了许多 。 比赛结束后 ,我们班获得全校第一名 。 在庆祝的班会上 ,我专门对斌斌进 行了表扬 ,并着重强调他在这次比赛中的优异表现 ,同学们也纷纷报以热烈的 掌声 。 我也第一次看到了斌斌那一直高昂着的头慢慢垂了下来 。 这应是一 个契机 !我想 。 便向斌斌发出了邀请 ,并专门挑了一个午后冬日斜照的时刻 ,为 了避开了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剌激 ,我选择学校后面的草坪作为谈话的场所 。 难得一见的暖阳微洒 ,我先是盛赞他今天的不俗表现 ,斌斌笑了笑 。 然后我告 诉他 ,其实我一直担心他不会来参加这次课间操比赛 ,直到看到他站在队列里 我才真正放下心来 。 他沉默了一阵 ,然后才告诉我 ,其实一开始他也不想来参加这个什么比 赛的 ,没兴趣 。 因为自从上初中后 ,班上所有活动他都从未参加过 ,过去的接 下来的时间里 ,我利用一切机会 ,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有个人的 ,更有团体的 。 而每次活动 ,斌斌都会成为我重点关注的对象 ,开始时 ,他总怀着一种抵触心 态不愿参加 ,但在我的要求之下 ,他终于慢慢地融入到群体活动中 。 有时 ,在 分组时 ,我有意识地让他当小组长 ,活动完毕 ,让他代表本组成员谈谈自己的 感受和体验 。 此外 ,我还在班上找了一个和他十分要好的男同学每天和他在 一起聊天 、 玩耍 ,让他慢慢感受到来自班级和同学的关心 ,使他内心的坚冰 一点一点地解冻 。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 ,随着活动的不 断开展和深入 ,出 现在斌斌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在生日那天 ,班委代表全班同学向他赠送了 一张签满同学名字的贺卡 ,当生日的祝福唱响之时 ,斌斌有些语无伦次地首 次站在讲台上向全班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 第二个学期开学时 ,他主 动提出想坐到前排 ,而一个平时和他很要好的同学也向他伸出热情的双手 。 如今 ,性格内向的他依旧有些沉默和安静 ,但已不再像过去那般喜欢独处和 写满忧伤了 。 而他的包里 ,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管制刀具了 。 问题与危害 故事里斌斌的问题是一种孤独症。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 多德说过 ,只 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的确 ,人是社会的产 物 ,我们不能脱离社会而生 活。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孤独问 题越来越成为困扰个体的心理问题中较 为常见的一种 ,尤其是 青少年学生更是难以挣脱孤独的困扰 ,便会滋生出一 些与社会 期望不一致的行为。孤独问题的存在给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带 来心 理上的苦闷与愁事。就像故事里的斌斌一样 ,因为孤独 , 所以选择独处 ,选 择远离人群甚至刻意地隐瞒自己的心事 ,关 闭自己的心门 ,不让外人知晓。 有的个体还会由此发展成为自 闭症、抑郁症 ,而走向不归之路。 具体成因 性格问题是孤独的内驱力。性格问题往往 是个体孤独产生的主要原因。但凡孤独之人 , 大多在铿 格上都较为孤僻和不善于与人交往。 青少年学生由于正处在独立意识和惺 格形成 的关键期 ,随着独立意识的出现 ,个体开始对自 己身边的人和事有了 较为鲜明的爱憎分歧 ,也 学会了把内心的事情隐藏起来不与外人分事和 述 说 ,孤独也便随之而至。正处于个体青春期 的斌斌也因此而陷入孤独的泥 沼之中。 2.家庭因素是孤独的导火索 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和形成 ,都会有其形成的家庭环境。尤其 是家庭 中爱的错位与缺失常常会造成个体强烈的孤独感。 故事中的斌斌之所以由一个原本活泼开朗的少年蜕变成为一 个既不与 同学交往也不和家人交流的 冷面王子 ,很大程度要 归因于家庭中爱的缺 失。斌斌出生在一个令人羡慕的知识分 子家庭 ,爷爷奶奶是大学教授 ,妈妈 是一所著名医院的医生 ,爸 爸是篮球教练。虽说还有两个叔叔在上海工作 , 但作为家里的 独生子 ,斌斌的到来曾一度给家庭增添了元数的乐趣。问题 出 现在斌斌上小学二年级时 ,父母因情感不和而开始冷战、分居 , 婚姻也因 此而名存实亡 ,只是由于斌斌的原因而未解除婚姻关 系。在家庭冷战升级 的日子里 ,斌斌满腹和心事 ,无法向谁诉说。 在一个一整天都没人说一句话 的环境里过日子 ,他慢慢地学会 了隐藏自己的心事和感情 ,也学会了用沉默 来应对周围的一切。 习惯形成性格 ,孤独便在不经意间猝然降临。 3.社会因素是孤独的助推剂 在个体的个性方面 ,性格形成最易受到后天环境的 影响 ,孤独作为性格 内向的共生物 ,也一样会受到社 会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生活在和谐的环境 中 ,他便 学会关爱 ,而一个从小就生活在矛盾重重、争斗不 断环境里的个体 , 也会学会攻击和打架。故事中的 斌斌 ,便是因为在刚接触社会时便遭遇到 生活的 冰 期 ,酿成了性格孤僻怪异和行事的荒诞。所以他一 直念念不忘 复仇。也由此而对身旁其他人都产生 了不信任感 ,并一直寻思着找这些人 报复。这便有 了随身携带管制刀具的行为 ,却因为这件事始终无 法向人启 齿 ,直接导致了他性格上的孤僻和自闭。 4、挫折心理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 生活在今天的中学生是幸福的。然而,愈是生活在这种 “温室”里的中学生,在现代社会就越容易受到伤害,更 易感到挫折。 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挑战、 充满风险的社会,人们面临着更多的竞争 升学竞争、 岗位竞争、就业竞争等等,而且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 加激烈。可以这样说,现代社会,竞争从一个孩子呱呱坠 地时就已经开始。有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面对成功, 人们往往倍受激励,更加努力,而面对失败则往往垂头丧 气,难以接受。因此,如何直面失败和挫折,是现代社会 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深刻思考的问题。作为倍受关注的中学 生一代,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更应该正确对待挫折和 失败。 情 感 挫 折 教 育 案 例 高一( 17)班有个叫季某的男生,该生智力中等, 但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封闭起来,成绩在班上也是 倒数。作为班主任,我隐隐约约感觉到该生如此不愿 与其他同学交往一定有什么原因,或许成绩差也有这 个原因。于是我把他喊到办公室,考虑到“真正引起 适应困难的,与其说是挫折本身,还不如说是当事人 对他们的看法,以及所采取的态度”,而且这样的学 生成绩差,也很容易自卑,不一定轻易地把内心世界 吐露给别人,我就从关心他的角度,从了解他的学习、 生活等情况入手,始终跟他平等地谈话,肯定了他的 思想表现和学习态度,鼓励他再活泼一点,多跟同学 交往,心中的话要跟别人说,经过两个小时的促膝谈 心我们已经基本上成了好朋友。 当我取得了他的信任之后,我就问他这样沉默寡言的原因, 短时间的犹豫之后他终于告诉了我真相:他过去活泼开朗, 跟父母关系很好,成绩也比现在好些,自从他的父亲因车 祸去世以后,他只因极度悲伤就变得现在这样了。找到了 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的心里就有了底,接下来就是如何对 症下药了。我在对他进行心理疏导时做了以下工作: ( 1)跟他推心置腹地谈话 一次亲切的交谈如春风拂面 , 化 解学生心头几多烦恼 , 又如涓涓暖流 , 温暖他们的心。我与 季某同学交谈,放下了架子,态度很亲切、真诚和自 然, 使他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他能无拘无束地向我敞开 思想。我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倾听他的心声,然 后想他所想, 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他消 除可能产生的心理障碍。询问也非常耐心,受挫不怒; 把握时机, 注意场合;巧择语言,讲究方式,鼓励式、商 谈式、聊天式等,见机行事。从未居高临下,唠唠叨 叨, 同一问题反复询问; 也未没完没了 , 甚至对他搞“我 训你听,我打你招,我压你服。”这样他会很反感, 不买 我的帐。倾心交谈后,我向他提出了行动上的要求,做好 巩固工作。我告诉他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挫折,父亲 的不幸遭遇固然让他伤心,但伤心何用?是男子汉就应该 抬起头来,不要老想着暂时的挫折和不愉快,应该尽快把 自己的思想解放出来,继续奋勇前进,以你的行动告慰父 亲的在天之灵。在挫折面前,要以正确的理性观念驾驭个 人的情感,更不要产生不良念头,要冷静地反省一下由此 产生的后果,是否有其它方法可以解决。一个人只有接受 现实中的自我,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创造理想的自我。有 人说过“别人是打不倒你的,除非你自己倒下”。遇到挫 折并不可怕,将这种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向 更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利己利他性。 另外我还教他在挫折面前学会利用幽默、自慰、宣泄、 转移等寻求解脱,避免心灵崩溃。 ( 2)召开班委会,要求班干部帮助他走出心灵的泥 潭 我在班委会上要求班干部在课间主动与季某同学说 话,体育课或者活动课多与季某同学一起玩,放学以后 尽量跟他一起走,帮助他转移注意力,渐渐地季某同学 开朗了、比以前活泼了,也爱与别人说话了。 ( 3)利用班会课开展教育活动 班会课上我引导学生思 考:平时我们遇到了哪些挫折?对待挫折有哪些不同的 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怎样不同的后果?应该怎样积 极面对挫折?小组讨论以后,每组派一个人来总结。这 样对全班固然是一次教育,同时对季某同学也是很大的 帮助,或许学生现身说法总比我的苦口婆心好些吧。 ( 4)鼓励他多参加一些活动,并培养一些兴趣和爱 好 兴趣和爱好对他今后的发展有好处,对于近期排遣内 心的痛苦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一个月以后,季某同学果然跟以前判 若两人,我知道我们的努力终于结出了胜利的果实。 通过这次对季某同学的教育和转化,我认为老师在平 时教育学生时做好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尊重和赏识学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它告诫我们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学生,要尊重他们的思想 和人格。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赏识。赏识是培育 学生自信心的土壤,“良言一句三冬暖。”一句由衷的赞赏 是学生不竭努力的动力源泉;一次热切的目光会使学生奋发 进取,克服困难去取得成功;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鼓励的 手势 , 让学生在被肯定中看到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成功的 快感。 (2)倾听和说服学生 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既使他们宣泄了情绪,放松了神 经,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能力,如果对学生的诉说抱着不耐 烦或不理不睬的态度,极易与学生产生隔阂,轻则双方产生 冲突,造成心理距离;重则使学生出现心理疾病。亲切的动 作(抚头、拍肩、拉手等),可以使学生压抑的感情得以释 放,抑郁的心情得到慰藉 ,。敞开心扉、轻松自然同老师畅所 欲言 , 并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教育效果自然会好。 说服不是压服,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晓理是关键, 耐心说理,理要讲清楚,讲透彻;晓理中要融入情感,所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用关爱之情感动学生,情通理 自达,理明情更深。说服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 方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正面诱导、启发自觉,使 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念的方法。通过说服使学生明 白应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的认识提高了才能自 觉地去做,从而达到提高觉悟和培养品德的目的。说服教 育主要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老师的坦诚 之心创造的是教育中美的和谐境界。 (3)关爱和体谅学生 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言行都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 都是替他们考虑的,这样他们就会接受老师的教诲。 体谅就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要求,不 应以自己的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去要求。要注意寻找学生 思想上的 “闪光点”及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倍加爱护, 给以扶植。靠船下篙,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成才。 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替学生着想,换位思考, 才会使学生与老师的感情贴近。 中学生的心理保健 一、性心理保健 随着性生理的发育,青少年的性心理也随着发 展。面对日益增长的性兴趣与愿望,如何建立起自 己的“心理性别”,如何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加以 控制并处理,这些是青少年必须面对的问题。 性生理的成熟是青少年期性心理问题的主要原 因,因此,青少年期的性心理保健必须源于对性生 理的科学认识,面对青少年进行有步骤的青春期教 育就必不可少了。对性生理的正确认识取决于对人 的解剖器官与生理现实的正确认识。在青春期教育 中,应及时引导青少年学习生理卫生常识,了解性 生理的科学知识,以消除对性的神秘感。 青少年如果对青春期出现的性冲动、性欲求、 性意识不了解,可能出现心理冲突心理压力,产 生紧张、恐惧、羞涩和罪恶感,进而发生抑郁甚 至自杀行为。也有因教育不当,受到家庭或社会 不良环境或诱惑出现早恋、过早性行为和性过错 行为。青少年应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提高认识, 学会性别认同,确定和完善自己的性别身份,明 白自己性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方向,使这向健康正 常的成熟目标发展,培养性道德和性适应能力, 促进不同性别个体间的和谐关系,即善于同异性 相处,也要学会与异性友好往来,了解性人际关 系的意义。 二、学习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消息,沟通思想和交 流情感等的联系过程。这是一动态过程,通过人际交 往可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或恶感、排斥或吸引等心 理上的距离和关系,即人际关系。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说过: 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 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 唯一光亮。 可见友谊在人生中的份量。确实如此,良 好的人际关系和正常的人际交往能消除人的孤独感, 缓解心理压力,振奋精神,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 的人生观念,实现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 1)心怀与人为善,友好相处的愿望。在此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 行交往,适当充分地向对方表示你的友好愿望,让对方能真切感受到你 的善意和诚意,进而作出积极反应。 ( 2)消除偏见和成见。对对方有偏见和成见时,要时常暗示自己 摆脱其影响,并且逐渐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对方,多想想对 方好的方面。 ( 3)认真倾听。即或有不同的意见,或使你感到恼火,也要克制 忍耐听到底,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反驳须有分寸,有礼貌。 ( 4)眼睛注视对方的表情。仔细把握说话人的一切 无声言语 。 如叹气、停顿、沉默、体态等,并及时地给予应答性的反馈表情。 ( 5)如果发生争吵,先冷静 5分钟。然后经过友好地辩论,迅速了 结,不存积怨。 ( 6)保持善意的幽默气氛。面带微笑,切忌挖苦讥讽或贬低对方。 三、正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 1) 提高认识水平 ,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2) 要从书籍中汲取营养 , 树立远大的志向 。 优秀的 小说 , 人 物 传 记 , 鼓 励 中 学 生 奋 发 向 上 。 ( 3) 要做 乐天派 不做 唉声派 。 乐观是中学生保持 情绪健康的金钥匙 。 乐观 , 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 善 于运用唯物论与辩证法的观点分析 、 处理问题;乐观 , 就必须时刻准备迎击困难 。 正如毛泽东所说 与天奋斗 , 其乐无穷;与地奋斗 , 其乐无穷;与人奋斗 , 其乐无穷 。 要 能 在 搏 击 困 难 中 感 受 到 幸 福 和 快 乐 。 ( 4) 中学生要自觉地磨练自己 , 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 好的心理素质 。 针对自己容易受刺激而发生冲动的特点 , 学会控制激情 , 养成按照理性而行动的习惯 。 四、丰富业余生活 青少年平日、工作紧张,期间难免要遇上不顺心、不如 意的事情。排解这些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法定,就是过好业 余生活,让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要抽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最好能根据自己的 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的计划,务必拥有 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想知道,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 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物质基础。 青少年要善于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 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期等等;要培养自己有几 样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 你的活力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 若能够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而又擅长的爱好, 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有些年轻人写得一手好书法,或 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艺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这无 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也利于其建立自信,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另外,青少年业余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也 是业余生活的一大内容。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 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启迪 思想,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谢谢各位老师 让我们在实践中携手探索 与学生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