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542563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温州金融风暴分析与对策老板跑路跟“温州模式”自身没有任何关系!国家经济政策是主因,温州人性格风气是次因(本人如下分析也许略显肤浅,限于温大民办专科毕业的水平,经济学水平有限,敬请谅解。)跑路风波从温州集中爆发,到蔓延到全国各地开始陆续浮现老板跑路、公司倒闭的新闻。还没从的经济危机完全恢复过来,又一轮经济危机让人惊恐。国家做出迅速反映,温总理亲自来温调研,各大媒体轮流轰炸式分析。本人潜伏好久,今天把几点一说为快。 由于长期炒房让温州人在外名声不好,墙倒众人推,开始支持声音少,冷嘲热讽话多。诸多工薪市民阶层觉得是某些温州老板长期不务实经营所致,不用救市。温州老板们的确一定限度上推高全国房价的房价(高房价本质是政策,温州人只是抓住机会而已),但是资本自身就是追逐利润,问题是出在国家政策。更有甚者所谓财经记者、资深媒体瞎扯到所谓“温州模式”失败云云,真是让人鄙视这些人的学问夯实性:什么是“温州模式”?我给资深媒体人解释。 看近几种月报道、电视,所谓资深媒体人,居然没有一人对的解释温州模式!温州模式就是温州商人吗?就是轻工制造业吗?就是勤奋创新吗?请这些记者、会长都先回家做足功课书行吗。 所谓的“温州模式”就是民营个体公司这种产权清晰的私有经济作为地区经济主体的模式!由于在80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是摸得的石头过河,全国在不断减少国有经济比重的同步,各地都在摸索尝试其她经济形式。最出名的莫过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三大模式代表了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经济三股发展方向。但珠江模式是外商投资,一般提到国内经济发展方向,除本来国企外,讨论最多就是“苏南”和“温州”两大模式。“温州模式”不是由于温州人发明财富特别多,其实温州P就连省内的杭州、宁波都无法企及,是其实那个年代背景下,三大经济模式最典型在苏南、温州、珠三角三个地辨别布,中央智囊团抓典型做总结,用三个地区来命名三种模式。进入90年代中后期,事实证明“苏南模式”是行不通,集体经济的产权不清,导致种种弊端,苏南公司不得不进行二次产权体制改革,集体经济改制成私有经济,书记变成董事长,但“苏南模式”失败不代表苏南公司失败,苏南的公司却不断做大做强,沙钢集团变身民营公司,产值高达1500亿。苏州P远高于温州数倍,可以说后,苏南模式已死,国内经济模式只有温州模式。无论苏南还是苏北,无论上海还是浙江、广东,还是全国。方向已经明确,集体经济走不通,都在大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可以说,目前温州模式已经没了,也可以说全国都是温州模式。 注:GP数据:苏州市 918.00亿元 ,温州市2925.7亿元 2:如果是“温州模式”出问题,那全世界经济模式都出问题。各位记者、会长,如此解释“温州模式”,你还觉得所谓这次金融危机是“温州模式”出问题吗?如果“温州模式”出问题,那全国经济模式均有问题,全世界的经济模式都出问题,由于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私有经济作为发展主体。 二、危机的主因: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恶化 这次金融危机暴露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问题,温州作为私营经济最前沿、最彻底的地区,加上温州人比较大胆的性格,导致危机先在温州爆发。犹如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同样,一方面是在最发达的美国、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而不会先在自足自给的殖民地地区爆发同样。我个人分析如下五点国家政策及经济环境的因素,导致温州中小公司濒临破产倒闭。因素1: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汇率问题是最沉重的打击!温州乃至长三角,在国内长期的内需局限性的状况下,90年代起,重要从事是对外制造业、加工经济等出口型经济,但是近几年来,外贸环境不断恶化,人民币对外升值,以美金作为结算,销售价已经减少。更要命的是,人民币还对内贬值,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升,对外出口的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极大挤压,某些从事低附加值的出口型公司生存困难。汇率问题就是公司倒闭的最大问题。因素2:制造业转型升级缺少动力和资金,房地产业抽调制造业的资金! 在汇率问题的打击下,中国的实体经济要通过行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及转入新兴行业,来提高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是很遗憾,中国房地产的丰厚利润,让实体经济的老板把应当作为转型升级的资金,挪到房地产中去了。1:后,中国房地产进入狂热期,温州市区房价从四五千涨到四五万,商品房制度改革、地方财政依托土地买卖、官员以GD衡量业绩三环相扣,让中国房地产高烧不退。而大量制造业公司却在生存线上挣扎,资本追逐利润,最后老板们的选择将实体经济的资本抽调到房地产行业,实体经济被抽调了资金后,缺少行业升级的资金,实得公司仍停留在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行业,公司运营状况进一步恶化 2:房地产热此外一种恶果,奇高的住宅用地价格最后也带动工业用地价格迅速上涨,短短的十几年里,从十几万一亩上涨到几百万一亩,土地成本日益成为新型公司最大资金支出,而本应当作为首要开支的制造设备、科研投入、品牌建设的投入被极大压缩。这二个方面,导致让中国特别是温州诸多中小公司主线无力进行行业转型升级。因素:投资环境不断恶化,让制造业老板苦不堪言! 1:近几年来,国家政策上上演“民退国进”,只有利润高的行业被国营公司把持,或者就是开始收回经营权。当年山西煤矿让温州商人黯然退场,长三角公路建设也民退国进,国家政策稳定性形同儿戏,投资主线没有保障,让温州商人投资实业情何以堪?剩余来都是国企看不上的老式制造业,又是利润稀薄,最后把温州商人逼入炒楼、炒股、炒金、炒钱(高利贷)中。 2:而在税收、劳动法,特别是税收方面,虽然税率并没有大幅度提高,不断严格的税务执法,让原先有空子可钻的私营业主的税收成本不断上升。重要的税种7%增值税,25%公司所得税,0%股东个人所得税,还不涉及名录众多的其她税种和杂费。相比炒楼那点税费,老式制造业的税费比炒楼的税费高出几十倍,不把制造业老板逼向炒楼、炒股、炒金、炒钱才怪。3:节能减排、拉闸限电,温州市区我不懂得,至少我懂得某个县有这样干。你说办个破厂容易吗?其她压力已经够大了,你还拉闸,还要不要人活啊!因素4:温州伪都市化与高房价,造就了比其她都市更为严重劳工荒、劳工贵、人才荒。 户籍制度、高昂房价,制止农村人口定居于都市以及城乡,制止了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定居于东部地区。这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伪都市化,辛辛苦苦为都市化建设做出卓越奉献的农民工们,无权住在都市,年复一年的春运,没有归属感的农民工,年复一年的寻找更高工资的工作,中国工人成为最不稳定的一族,由于她们在任何一种工作的地方都不也许定居,永远不能稳定,她们对工作地事实上没有感情,只为赚钱。 这个问题在温州特别严重,温州房价让公司副总级如下的外来员工基本没有买房的也许性。而长三角其她地区的房价,至少尚有这种也许性存在。温州只能提高工资待遇来留住员工。当长三角、中西部经济开始崛起的时候,温州的就业环境显然不能留住内地民工继续前赴后继赶往圣地温州,温州最后导致了特别严重民工荒、民工贵。因素:量化宽松迅速转向从紧的货币政策,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种根稻草。: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导致国家拿出了万亿救市资金,国内市场货币充足,贷款也很容易下来,合法温州老板们觉得形势大好,甚至诸多贷款都花的差不多,货币政策忽然转入从紧的货币政策,诸多贷款到期后无法续贷。资金链断裂公司倒闭。而有些投入资金炒楼的公司,对政府前几年的房产调控政策,始终觉得是纸老虎,没想到这次来真的,顿时傻眼了,资金链也陷入断裂。2:月份,已有传出中小公司倒闭,理性的经济学家觉得6月份不能再调节存款准备金,如果再回收货币数量的话,由于贷款优先提供应大型公司,会导致中小公司部分的贷款被减少,导致中小公司倒闭潮,应当是用利率这另一货币杠杆来压制通胀。但央行显然被大公司集团利益阶层说服,不断有所谓的官员解释倒闭潮只是个别,最后出台了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率。(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种银根紧缩的大背景,温州银行界没有对中小公司进行救援,反而某些银行家与高利贷勾结,进一步压榨中小公司,让中小公司变成更为弱势和困难。 三、温州老板自身某些因素也不可忽视! 国家政策大环境必然导致中小公司倒闭潮。但是与否跟温州老板自身完全没有关系吗?不!温州老板某些独特于其她地区老板的经营方式注定让温州首当其冲!率先爆发危机1:温州人胆子大,喜欢负债投资,借钱投资。(此前长处这时候变缺陷) 从王均瑶起,温州人被冠以胆大包天。胆子大到甚至不按牌理出牌,长期“抬会”的风俗,民间借贷风气尤为严重,我身边的温州生意人甚至说“哪有用自己本钱做生意,本钱肯定是借的!”的豪言。在经济迅速增长的时候,创业成功率高,谁的胆子大,谁就能成功。 但是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速放缓,甚至进入滞涨状态下,公司进入精细化经营,需要的是理性的分析和投资,需要长期管理改善来节省成本、提高技术含量。那种靠拍脑袋、靠大量借贷,没有任何风险评估机制下的赌徒式的投资必然遭遇重创。 2;温州人丢掉用心做事的长处,对新兴技术不感爱好,浮躁不堪,喜赚快钱。(温州 80年代温州人,长期兢兢业业对自己的领域进行专研开发,能潜下心来,在相对有技术含量的机械行业、电器行业、阀门行业都能获得比较高的成果。对技术对事业热爱超过赚钱的狂热。 目前的温州人早就丢掉了八九十年代的专研心态,已经浮躁不堪,诸多目前创业主体7后,80后温州人,都但愿迅速赚钱,迅速发财,还要赚大钱,主线没有心情沉下心研究什么技术,从90年年代电脑电子、代互联网软件,刚刚兴起的物联网行业均未涉足。而新技术、新材料、太阳能、LED等行业,也只有少数温州公司坚持在专业的领域慢慢发展。更多人但愿在老式行业、投机行业、奢侈品行业捞得第一桶金。 3:攀比风严重,把心思花在个人奢侈享有,赌徒心态重。(这个算是老老式了)私有经济发达,老板数量众多,导致了温州攀比风盛行,一种相称规模很小的工厂,老板没有把钱投入公司再生产和技术开发,反而买多辆豪华轿车,买豪宅,奢侈消费,这种现象相称普遍。 攀比风跟赌徒心态是一对孪生兄弟,一种地方奢侈挥霍盛行,赌博之分肯定盛行,赌博从另一方面是攀比的升级。由于真正不把钱当钱,就去赌博吧。温州人与否喜欢赌博,不用我说吧。由于赌博导致公司资金困难,甚至卖掉公司的也不在少数,而赌博赢来的钱,也不会爱惜,都奉献给宝马奔驰保时捷的车行了。因此赌博是双输,无论赢和输,社会财富会迅速扔掉奢侈品消费中去,受益的只有国外的奢侈品厂家。四、温州经济将来,政府和社会应当做哪些努力 无论是分析国家层面,还是温州社会风气层面,目前已经导致这次经济危机,骂政府无能,骂老板奢侈挥霍,都于事无补。我个人提的某些应对措施,也许明知政府不会采纳,不会实行下去,但是还是想说说,这些措施也许能带温州走向光明的将来。 1:支持公司转型升级!增长公司授信额度,应对汇率问题。& 人民币继续升值将在接下来成为趋势,解决汇率问题,目前只有转型升级一条路。低附加值行业肯定会向中国内地,越南等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政府只能支持公司转型升级,只有生产的高附加值的产品,才干应对通胀、应对人民币升值等诸多问题。这个没有措施。2:对房地产调控不能放松,房地产绑架国家经济的恶果已经显现,不能再犯这种错误。不断攀升的房价,房地产的虚假繁华。我在之前环境已经分析,房地产在资金、用工、情感等多头打击实体经济,让实体经济破产,如果要救实体经济,房地产调控一定不能放松。只有在房地产上赚不到钱,而国家又出手救制造业,资金才干慢慢回归实体经济。 / 3:监管贷款资金流向,严防贷款流入房地产、股市、期货等投机行业不能把钱贷给资不抵债的公司上演新一轮资金唐式骗局,那是饮血止渴!必然导致更大一轮经济危机,而是要把钱贷给真正需要钱的实体经济。并严格控制贷款资金流向,严防贷款资金重新流入房地产、股市、期货等投机行业。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温州将来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并严肃打击银行系统人员与高利贷勾结,压榨中小公司行为发生。4:建设大型农民工廉租房社区,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学问题,让劳工资源在温州稳定下来。 从温州层面上,温州跟长三角、跟珠三角、跟内地争夺纯熟的农民工,目前我们主线没有任何优势,工资相差无几,但是我们生活条件差、劳动法执行差、落户买房毫无但愿。政府要明白不是争取今年农民工来温州工作,并且争取大量农民工移民到温州,定居下来。成为温州公司稳定的劳动力来源。 新型的工业区建设,应当配套大量农民工廉住房社区,目前工厂配宿舍的模式,主线不能给农民工家的感觉,圈子小,污染重,设施不完整,并且工作流动导致没有了住处。建成的农民工社区,并配套公办幼儿园、小学、中学,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医疗问题,把农民工社区建成新型镇,大型社区。这样的农民工才会真正变成都市工人,稳定下来,这样就算是外地开出更好的工资,也不会容易离开 5:积极扶植中小微公司发展壮大,特别是科技型小微公司。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大型公司都是从小微公司成长起来,小微公司是经济发展原始动力!从后,在温州已经很少看到小微公司迅速发展了,但是在北、上、广、苏、深等地却看到诸多微小公司迅速的茁壮成长,这个跟温州政府长期注重规模公司,忽视小微公司发展有很大关系。目前连温州下级县公司冠温州名需要10万注册资金,而台州早就废除了这一条款,而湖北更是废除了冠省名的资金门槛。从这点细节,也反映出市政府对微小公司的忽视。建议政府对微小公司在税收、政策上更大的支持,不要忽视她们的存在。:我是很支持陈书记的拆违工作,但是拆违的同步,我们小微公司怎么办?温州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一亩厂房,小微公司主线无力消费,就算有能力,也是极大打击公司实力。我觉得应当学北、上、广、苏、深,由政府或村组织建设大量原则厂房,便宜出租给中小微公司使用。建设科技园区,便宜出租给中小微科技型公司使用。而目前诸多温州科技园是挂羊头卖狗肉,完全只是公司行为,只看重眼前的租金收入,甚至只是借建科技园,把变工业用途为商业用地的,这点要彻底变化。6:放开一部分民间借贷,严格打击超高利息的高利贷 对于民间借贷,不能简朴的打击了事,我赞同谨慎的开放疏导。任何事物有两面性,这几天报道,仿佛政府开放某些民间借贷的机构,但是也限制高利贷的过高的利息。我觉的这点很可喜,至少政府明白不是简朴打击,要把民间资金引导到合适的地方。 7:引导社会风气,抵制奢侈攀比消费从官员做起,限制高负债公司奢侈挥霍。(温州的社会风气不是一天变成的,目前诸多政府部门停车场豪车不断。温州奢侈攀比之风已经影响温州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务员的消费是社会的风向标作用,应当对于公务员奢侈攀比之风予以限制。建立公司信用评级制度和公司法人资金监管体系,对于不把贷款投入公司运营,而投入投机、奢侈、赌博挥霍的公司老板,减少信用评级,减少贷款发放。对于已经高贷款高负债的公司,应当限制其购买豪车、豪宅的个人奢侈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