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青海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制约因素及对策内容摘要旅游业是目前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被誉为永恒的“朝阳产业”。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何把具有高原特色的青海旅游业做大做强?为此,省委、省政府非常注重,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增长对旅游业的投入,环绕这些观念的树立,统一思想结识,做出旅游总体规划,运用经营理念,环绕“特色”做文章,近年来我省已初步形成了青海湖,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民俗为主的民族风情园景区;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景区;黄南热贡艺术藏族绘画艺术景点;青藏铁路沿线旅游景区等重要旅游景区。努力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出名的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和高原避暑旅游基地。核心词: 旅游业 问题 对策进入21世纪,我们发现这个世界遍及全球的平民百姓的大众旅游黄金时代已经到来。青海的旅游业起步较晚,虽然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封闭,加上青海省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少投资,以致青海省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进一步,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一、青海旅游业现状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和全社会办旅游的方针,积极鼓励支持民营等多种所有制成分参与旅游开发,使旅游基本设施和配套设施条件明显改善。据记录,青海省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0016万人次,接近全省人口的倍,实现旅游总收入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32.8%。数字还显示,青海旅游业从199年起步至今,局限性的时间里,旅游人数和收入都迅速攀升,分别增长了5倍和1倍,建成了长达58公里的环青海湖、孟达自然保护区、互助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李家峡通往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旅游公路;合计投资24亿元旅游国债资金,建成了青海湖151、沙岛、塔尔寺、日月山、贵德等景区公路,还增长了塔尔寺、互助故土园、格尔木昆仑文化3个国家级景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古城村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初步形成了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综合配套的产业体系和观光旅游为主,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不断发展的产业构造。二、青海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一)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青海地处青藏高原,长江、黄河上游,秉承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依托航空、铁路、公路等立体交通网的不断发达,以及西宁、格尔木等重要都市功能的逐渐健全。近年来,青海湖、塔尔寺、江河源、原子城、盐湖等旅游品牌效应渐显,旅游业正在成为青海省一大特色产业。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是中国西北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具有中国古典宫殿建筑特点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塔尔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海湖距西宁约151公里,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孟达天池、西海郡古城遗迹等都是青海自然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二)政府注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青海省委、省政府非常注重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对此,省政府加强了对旅游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功能。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哺育成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并就加快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进行研究部署。青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旅游产业地位的提高。随着青海省委、省政府对旅游投入力度的加大,全省各州、地、市和重点县也纷纷挖掘各自的优势旅游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旅游业拟定为优势产业或重要产业,一种各级党委、政府注重,支持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三)加强区域文化交流,展示青海地区特色随着近年来“青洽会”、“环湖赛”、“郁金香节”、“民族文化旅游节”等省内重大活动的蓬勃开展和“中国黄南热贡艺术节”、“中国原子城”等大型对外推介活动的举办,青海作为“山宗水源”的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日益进一步人心。青海举办第一届“郁金香节”, 已持续举办了三届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由2.5级升为23级,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先后举办了中国盐湖城昆仑文化旅游节、黄南热贡文化艺术节,充足展示了青海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树立了良好的青海形象。随着藏羚羊申吉成功,福娃“迎迎”成为奥运会吉祥物之一,为青海旅游乃至青海经济发展发明无限商机。三、制约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旅游业是投入少、效益好、创汇多、可带动某些关联产业的发展和增长就业,并增进国际经济交往的产业。青海省虽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因对旅游业缺少投资,设施落后,缺少市场竞争机制,以致青海省旅游业远落后于发达都市,为发展青海省的旅游业,应扩大开放范畴,完善与旅游有关联的各项配套设施,加可宏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发展旅游商品,扩大旅游宣传,注重旅游安全,并加强建立有关法规和人才和培养。(一)国家保护主义严重青海省的旅游市场长期受国家的高度保护,导致旅游市场迄今为止仍处在封闭状态。众所周知,要发展国际旅游业,核心在于客源,客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而客源重要依赖旅行社想方设法去组织。目前,青海省重要经营旅游业务的国际旅行社,在全国范畴内既缺少网络,实力又单薄,“守株待兔”,措施不多,以致统而不活。(二)基本设施落后,政府投资少由于青海省有些旅游景点,交通不够便捷,民航不能直接达到,或由于航班限制,客运能力差;铁路也常常处在超载状态运营;加上邮电传递、信息通讯也欠完善,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软”“硬”环境都不够完善,由于财政困难,青海省对旅游设施的建设投入少,花钱多的项目上不去,只能因陋就简,以致设施不全,有人说,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愁无人问津。但事实是,如果没有良好的旅游及有关服务设施和完善的软、硬环境是难以大量吸引客源的。(三)旅游设施不配套,服务质量差所谓旅游业,实际涉及住、吃、行、游、娱、购六个要素。由于青海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是旅游景点的通病,收费往往缺少统一原则,且中外旅客有别。旅游消费品则品种单调,缺少高质量的新颖产品,货架上还常是某些老面孔,不能引导旅游消费。(四)旅游业组织构造不合理,缺少市场竞争机制青海国际旅游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国有公司享有经营特权,缺少引进和鼓励机制,不能充足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且在体制上存在政企不分现象,旅游公司没有真正走入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实体,制约公司的自我发展。四、发展青海旅游服务业的相应对策(一)发掘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品牌青海旅游部门为做大做强高原特色旅游业,提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战略和全社会办旅游的方针,以环西宁为中心,以青藏铁路旅游带、环青海湖民族体育旅游圈、同仁热贡艺术等旅游精品,重点打造中国夏都,辐射带动高原特色旅游业上规模、上水平。旅游部门配合“青洽会”、“环湖赛”、郁金香花节、盐湖城暨昆仑文化旅游节等省内重大活动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以此吸引游客,拉动消费,扩大收入,提高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奉献率。加快招商引资进度,整合资源,吸引省外、境外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资本来源多样化,加快建设、打造青海特色旅游产品。在发展高原风光和生态旅游产品的同步,进一步挖掘青海民族、宗教、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产品,提高品位和档次。同步,加快推动青海省旅游集团公司的改革,引进和鼓励有实力的大型旅行社兼并省内小型旅行社,组建旅行社集团,做大做强青海省旅游公司。(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长期以来,青海省的旅游服务业因缺少多种设施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以致服务质量普遍低下,导游素质差。在管理方面,如对餐厅和娱乐场合以及在景点发售的旅游商品等,尤以对外籍和港台游客乱收费,漫天要价的“斩”客行为屡见不鲜。为全面提高旅游业与有关服务的质量,应加强宏观管理,严肃纪律,提高公司和有关人员的素质,转换经营机制,实行政企分开,然后把公司推入市场,使公司能在市场机制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者,以增进旅游公司提高服务质量。(三)高度注重旅游安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进一步,旅游地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游客的迅速增长,对游客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必须引起高度注重,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近年来,青海对国际游客的人身和财物的保安工作方面,总的状况是好的,但还存在某些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建立有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层层贯彻。还需要一提的是在旅游景点,尚须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净化环境,也是对安全的一种保障,进一步发展青海的旅游服务业,要不断地培养出一批批熟悉国际旅游业务、外语水平高和作风过硬的旅游导游和有关的领导干部,这是实现各项任务的保证。总之,青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作为青海省第三产业龙头、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的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青海把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此后的一种重要发展战略。青海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已开始向优势产业迈出坚实的步伐,随着青海经济的日益繁华,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迅猛发展,旅游人数逐年上升,旅游业已成为规模最大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对于青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奉献。藏羚羊成功入选北京奥运会吉祥物、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青海湖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三江源”生态环保工程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正在营造青海独特而富有魅力的旅游新形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作为新兴支柱产业的青海旅游业必将带动青海特色经济的全面发展,青海旅游这一“朝阳产业”已开始向优势产业迈出坚实的步伐。参照文献:青海旅游基本设施亟须改善 作者:王凯 1-1 青海向高原旅游名省迈进 作者:颜琪 -1-12 青海旅游业优势渐显成三产龙头 -4-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