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留守学生工作总结(2篇).doc

上传人:go****ng 文档编号:20460154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级留守学生工作总结(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班级留守学生工作总结(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班级留守学生工作总结(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级留守学生工作总结留守儿童工作总结1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指导帮助下,坚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整体推进、不断创新的工作思路,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全校留守儿童情况。3、_月份,我校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进行两次以班级为单位的系统排摸,并分别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90%以上儿童留在家里隔代看护,只有少数留守孩子寄托给亲戚看护,而隔代看护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如心理不平衡,常常感到自卑、孤独、忧虑、失望;生活无规律,生活习惯相对较差;缺乏学习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厌学情绪严重;任性、自私、无组织、无纪律,自控能力差等。二、制定方案,构建留守儿童关爱网络。我校根据文件精神,调整留守儿童工作小组,制定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分解落实了任务,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关注留守学生,构建层层推进、齐抓共管的留守学生关爱网络,努力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三、多措并举,大力实施留守学生关爱行动。1、开展结对关护系列活动。积极动员志愿者、教师,广泛开展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护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找“爱心妈妈”、“爱心姐姐”,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通过与结对儿童面对面交谈、与结对儿童家长交流等方式,在生活、学习、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帮助。2、开放“留守儿童之家”。针对学校留守儿童这一群体,我们开放留守儿童之家,提供课余文化学习和组织课外活动。3、开展贫困留守儿童帮扶结对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填写留守儿童帮扶登记表。4、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利用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让监护人也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智慧父母,引领孩子未来组织二年级留守孩子家长参加家庭教育讲座。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每一位家长能更进一步了解学校,了解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真正达到家校携手共育的目标,_月_日上午,古城小学在阶梯教室举行二年级学生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留守孩子家长参加了本次学习培训。县政协副主席张华、县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谢扬名和我校二年级老师、学生家长约1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县政协副主席张华用自己的亲力亲为,与家长进行交流:1、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石,2、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3、引领孩子走进自然,4、让读书融入孩子生活,5、教育孩子要成为真正的人。计顺东校长作了题为“智慧父母,引领孩子未来”的家庭教育讲座。他将讲座的内容直观地呈现在屏幕上,从新课程改革走向家庭教育改革入手,罗列了当前家庭教育中的乱象;阐述了家庭教育中需要思考的问题:1、家庭的类型溺爱型、管制型、放纵型、残缺型、科学型等,2、孩子的类型活泼好动型、害羞型、散漫型、固执叛逆型、较真型和高度敏感型等;指出家庭教育中需要做好的事情:1、要做一个科学的监护人,2、要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特别强调,作为智慧监护人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科学缜密的家教理念,加之一篇篇鲜活翔实的案例,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引起全体家长的共鸣,赢得家长阵阵掌声。会后,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家长回到教室,从实际出发,向家长汇报班级工作,介绍了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就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安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与沟通。11:30分,这次活动在老师与家长和谐交流反馈中圆满结束。这次家长会,拉近了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融洽了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对学校和孩子们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5、开展“留守儿童”兴趣活动。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经常组织开展各类趣味活动,如“诵读经典文化营造书香校园”、“六一”期间组织留守儿童举办了一场文化演出。组织留守孩子参加升国旗仪式。迎着金秋的朝阳,伴随着欢快的乐曲,我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升旗仪式。_月_日上午八时整,全校师生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矫健的步伐来到操场上。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师生们注视着国旗,高唱国歌,冉冉升起的国旗寄托了大家对古小未来的美好憧憬。副校长蔡兴东在国旗下讲话,他倡议同学们在新学期努力学习,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好习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开启新的希望,承载新的梦想。我们坚信,在新学期里,全体师生齐心协力,用智慧与汗水将创造新的辉煌。诵读经典文化营造书香校园。“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伴随着一阵阵银铃般的童音,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彩句段响彻整个校园。_月_日上午,古城小学“经典文化诵读”比赛在学校操场上隆重举行,全校近1000名师生参加了这一盛大活动,尤其各班留守儿童参加了诵读比赛。8点40分,和煦的冬阳洒满了校园每个角落,18个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操场指定位置就坐。教学楼前彩虹门上“全椒县古城小学经典文化诵读比赛”白色大字格外醒目,展示台上铺着墨绿色的地毯。一首咏春拉开了经典诵读表演序幕。整场节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小选手们个个准备认真,他(她)们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诵出了经典文化的内涵,给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有吟唱弟子规、三字经的,有诵读表演论语、木兰辞的,有弟子操等。四(2)班的水调歌头、六(1)班的论语,孩子们不仅能根据作品有感情地诵读,而且能随音乐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和生动活泼的表情、动作将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三(1)班、五(3)班、六(2)班的同学们吐字清晰,语言流畅,情感丰富,表现出孩子们对经典诵读的浓厚兴趣。精忠报国将比赛推向高潮,也给活动划上了圆满句号。全体同学感知了经典文化的魅力。18位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给各班表演节目打分。古城小学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青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营造学习践行经典文化的浓郁氛围,通过早读、班会、国旗下讲话、操前诵读、朗诵比赛、演讲、文艺展演、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诵读经典文化,理解经典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6、强化宣传。通过校园广播、网络、会议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进展情况,抓好典型宣传,让全社会都了解关注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动员引导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和关爱氛围。班级留守学生工作总结(二)为认真做好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紫阳团县委强化措施,深入基层学校大力宣传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儿童优先的教育理念,宣传国家保护儿童权益法律法规知识和政策,让每一名留守儿童能够快乐健康成长。连日来,紫阳界岭镇中心学校少先队按照团县委要求,积极行动,深入开展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一是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详实具体且操作性强的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管护责任,用制度作保障,把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摸清家庭状况。组织全体教职工分组分片深入到留守儿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加强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向家长和监护人汇报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同时,还为孩子们开通了亲情电话,设立了视屏聊天室,以周末、节假日以及生日等特殊时段为重点,免费为留守儿童安排亲情电话和视屏聊天,让孩子们经常性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感受亲情温暖。三是建立健全制度。由学校少先大队部牵头,实行了一线教师帮扶本班留守儿童制度,帮扶教师人手一册留守儿童包联关爱帮扶教育记录册,实行周检查、月考核制度,通过结对关爱的形式,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疑惑和困难,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四是开展丰富活动。学校少先队先后开展了天天故事会、象棋、乒乓、羽毛球等文体活动,每天下午给留守儿童播放少儿节目、励志电影、少儿歌曲,让留守孩子在接受精神洗礼和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多的感受到来自老师、学校和社会的关心和关爱。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关爱留守孩子,就是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这就是我校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现将本学年留守孩子工作总结如下:一、利用主题班队会,加强关爱。我校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队会,各中队辅导员老师根据本班留守孩子的具体情况,确立一个子主题,策划活动方案,组织同学举行一次主题队会。通过主题中队会,以正面、反面的事例教育留守孩子知道时间一去不复返,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娱乐。通过活动,让留守孩子从小学习自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动参与家务劳动。通过组织送微笑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时的快乐,也在集体中体会到别人帮助时的快乐,懂得他人在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把关心他人看作是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在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校蔡东剑同学被评为莆田市留守孩子自强少年。二、利用节日,加强关爱。我校根据元旦、六一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同在蓝天下茁壮成长关爱留守孩子座谈会,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六一节在全校开展了庆六一,关爱留守孩子大型游园活动,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三、利用资料,加强关爱。每个班级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每一位老师都与留守孩子结对子,要求教师必须做到: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2、关怀学生的精神成长,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上,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3、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在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4、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问题孩子。四、利用爱心天地,加强关爱。每个留守孩子都有一个以上的手拉手好朋友,在学习、生活上帮助他,与他一起成长进步。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一个个品学兼优的爱的使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爱心宣言,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爱心画面,给留守孩子阳光般的温暖,阳光般的热情。第8页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