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203463080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对语文教师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新课 改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在教学中,自主 合作可以组织,但在探究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和困惑。一分组,学生 自主合作的自由度就大了,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可能完成最基本的 教学任务,再加上学生的课外资料的阅读和收集较少,也探究不出什 么新意。为此,我一度感到很是困惑。通过不断地培训与学习,才逐渐知晓了其中的奥妙:新课程的自由度 比较大,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巧妙组织课堂,要有创造性的实施, 恰当合理的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教师要有对教材重新整合的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观察、了解、分析学生,密切联系生活,立足以人 的培养。我认真反思了多年的语文教学,体会如下:一、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人文内涵十分丰富,他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因此,要在语文 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既学语文, 又学做人。语文学习,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常言说的 好“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因此,要多鼓励学生发表 富有个性的见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的培养。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要不 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 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大量的教学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不断提高整 体把握语文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质。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它是以语文 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 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语文能力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是这次课程改革的 重点之一。改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实现学生学习 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发展的主体, 是教学之本。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热 爱祖国语言的感情,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 做到乐学,主动的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倡导学生各种方式的合作 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有更大的 创造空间。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是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究 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当然,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 主导作用不能因为要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在课堂中,教师要 严格要求学生,给学生的学习有力的指导、引导等,要精心组织学生 的学习活动。使语文教学在一个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教 师要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使学生学会不断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构建,逐步提高语文素质,形成学生自己的 学习语文的方法。总之,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愉悦的人文环境,教师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必需 维生素;新的语文教学,应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新的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 作者作心灵的沟通,在思维和情感上得到新的震撼。让学生在学习语 文过程中获得的学习乐趣,从而达到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