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学院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3101252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师范学院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师范学院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师范学院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复习纲要第十二章(注意课后计算题)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种经济社会(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给定期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理解:1.GDP涉及一切部门提供的产品和劳务。2.GDP用市场价值来计算。3.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4.DP只计算最后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它避免了中间产品价值的反复计算。 最后产品和服务:作为整个生产的成果而产出并直接进入最后使用过程的物品及服务。5.D是一定期期内所生产的而不是所售卖的最后产品的价值。6GD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后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概念而不是存量概念。.DP是一种地区概念,而非国民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一定期期内一种国家境内生产的最后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地区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NP(GossNaion rodut) :是一定期期内一种国家的全体国民所生产的所有最后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一种国民的概念。 注意:计入GDP的项目必须要同步符合这几种条件!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措施1.支出法(最后产品法)(从买方角度): 核算在一定期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后产品的总支出即最后产品的总卖价来计算DP。GDPC+I+NX(或X)2. 收入法(所得法、分派法)(从卖方角度):从生产过程中产生收入流量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措施。GD=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公司转移支付折旧 +记录误差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四部门中考虑居民户、公司、政府和对外贸易。从总需求的角度:YCIG+X(出口)从总供应的角度:Y多种要素的供应+政府供应+国外供应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税收+进口 C+S+T+则CI+GXYC+M I+G+SM得IS+(TG)+(MX)(四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名义GD和实际GDP实际DP=名义GD/GDP隐含折算指数第十三章边际消费倾向MPC:在增长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长的消费部分的比率。LM曲线的三个阶段C/Y或 d/dY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两者之和等于收入。S=2、若APC和P都随收入增长而递减,但APMP,则PS和MPS都随收入增长而递增,但APSMS。、ACAPS1,MPCMPS=1乘数的概念:总收入增量与投资增量之比。即指在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定的状况下,总投资的增长将引起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长。即:KYI=/(1-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三部门经济中多种乘数 1、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K= Y/ =1/(1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T= Y/T- (1- )3、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T= Y/TR= /(1-)4、 平衡预算乘数是指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步以相等数量增长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支出变动的比率。=1第十四章(注意课后计算题)S曲线:是指产品市场的总供应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或投资与储蓄相等的状况下)利率与国民收入间关系的曲线。S曲线的经济含义(作为一般理解):在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当利率下降时,投资需求增长,均衡国民收入增长;反之,当利率上时,投资需求减少,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因此,要使产品市场保持均衡,即储蓄等于投资,则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应存在反方向变化的关系。S曲线的斜率.两部门r=(+e)/d-( - )/dY三部门r (a -TTR+e+ G )/d-(1)Y/ d(固定税制下)货币需求动机和流动性偏好陷阱(一)货币需求动机(1)交易性需求:个人或公司正常交易的需要。对货币的需要量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量越大。(2)避免性需求:为避免意外支出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失业、疾病、意外事故)。其需求量与收入成正比。L1=L1()=k (k=d1/Y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 L1交易和避免动机需要的货币,Y收入(3)投机性需求: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利率。(二)货币的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 (1)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2)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不管手中有多少货币,都乐意持在手中,而不肯购买有价证券。 因素:货币是流动性或灵活性最大的资产,可随时交易,用于应付不测之需;可随时用于投资。LM曲线:是指反映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等于货币需求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M曲线的三个区域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第十五章财政政策效果1.LM曲线的斜率不变,IS曲线斜率变化(1)IS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显;(2)S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的效果不明显。2.IS曲线的斜率不变,LM曲线斜率变化(1)曲线越陡峭,财政政策的效果不明显;(2)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的效果越明显。凯恩斯主义的极端状况凯恩斯主义的极端状况:如果浮现一种S曲线为垂直线而线曲线为水平线的状况,则财政政策将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将完全无效,这种状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的极端状况。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长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减少的作用。挤出效应的影响因素:()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大小。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2)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限度即的大小 。K越大即M越陡峭,则挤出效应越大。(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限度即h的大小。H越大,LM平缓,则挤出效应越小。(4)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限度即d的大小。 d越大,则挤出效应越大。总之,挤出效应与G、 、 正有关,与h 负有关。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货币的实际价值作出反映,而是对用货币来表达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货币政策效果 (1)LM曲线斜率不变,IS曲线的斜率变化IS曲线越平坦,移动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S曲线越陡峭,移动L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果小。(2) IS曲线斜率不变,M曲线的斜率变化M曲线越平坦,称动L曲线,货币政策的效果小;LM曲线越陡峭,移动LM曲线,货币政策的效果大。古典主义的极端状况:如果水平的曲线与垂直的LM曲线相交,则称为古典主义的极端状况,此时财政政策无效、货币政策十分有效。第十六章 (课后计算题) 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某些无法避免的因素而引起的失业。涉及:摩擦性,季节性,构造性 1、摩擦性失业:由于正常的劳动力的流动而导致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季节性失业:由于生产的季节性变动而引起的失业。如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3、构造性失业:由于经济构造的调节而引起的劳动力的供应和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或因经济构造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产生的失业。非自然失业 :涉及效率工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1.效率工资失业:由于实行效率工资而导致的失业。 效率工资:高于劳动供求均衡的工资。2.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社会总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自愿失业:指工人不肯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指乐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奥肯定律:GDP每增长2 。失业率大概下降一种百分点。 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是经济系统自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多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可以在经济繁华时自动即时地克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即时地减轻萧条,不必政府采用任何行动。涉及政府税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公开市场业务(或公开市场操作):是目前央行控制货币供应最重要最常用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的政策行为。第十七,十八,十九章(见作业简答论述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