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述分析

上传人:陈****2 文档编号:20216682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述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述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述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述分析一、 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概述(一)健身器材行业发展历程健身器材行业属于体育产业中的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细分领域。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大众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我国体育产业呈现市场化、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国家将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规划,频繁出台鼓励性政策。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编制的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后疫情时代,大众的运动习惯回归常态,大众健身消费持续深入,且表现强劲。大众主要参与的运动项目前五名是跑步、羽毛球、健步/健走、游泳和骑行,其中跑步的参与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参与率超过70%,同时跑步机的销量也有显著提升。可见,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因素,推动着全民健身浪潮的形成,并不断带动健身器材行业发展。随着消费需求在双循环新格局中的地位将越来越突出,来自于消费者对于健身器材的消费意愿将开始得以激发,产业的活力开始显现,同时也将呈现出一种更健康、更均衡的发展态势,体育消费将成为国家经济的高增长点和突破口的新型消费。(二)健身器材行业市场规模从全球范围来看,由于健身意识的普及以及收入水平较高,目前健身器材行业的主要市场为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受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主要健身器材生产地正逐渐向亚洲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健身器材出口国。当前,我国体育产业正迎来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意识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分别为19,000亿元、22,000亿元、26,579亿元和29,483亿元,各占当年GDP的254%、264%、289%和298%。特别地,2016-2020年我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在宏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当下,成为国家经济的高增长点和突破口。据ResearchandMarkets出版的健身器材产业报告统计,亚洲健身器材市场规模的增长率居全球之冠,2020-2027年间,中国健身器材市场规模将以73%的复合增长率增长。(三)健身器材行业竞争格局全球健身器材行业集中度较高。根据研究,爱康(ICON)、诺德士(Nautilus)、力健(LifeFitness)、必确(Precor)、泰诺健(Technogym)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品牌共占据市场份额70%以上。国内健身器材行业竞争较激烈,目前高端市场主要由境外知名品牌占据,而舒华体育、英派斯等国内品牌则主要处于中端市场,国内众多区域性品牌则占据了低端市场。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全民健身氛围的不断培育等关键因素促使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健身器材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未来随着健身器材行业标准的不断推行以及执行力度的加大,下游客户对健身器材产品质量和品牌要求的不断提升,健身器材行业将呈现行业集中趋势。2020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全球商用市场萎缩,居家健身需求迅速上升的影响,疫情后人们更加注重运动习惯和健康体质的养成,激发更多居家健身的欲望,激活了家用健身器材的长期需求。家庭健身相比其他健身方式更加灵活:不用局限于课程的场次、人数等,彻底消除了运动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健身。民众选择家庭健身的比例逐渐升高。另一方面,根据咨询,2020年春节期间,京东平台拉力器、跳绳、划船机的成交量分别同比增长109%、56%和134%。多模式发展有望拉动家用健身器材的进一步销售。与此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深,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家用健身器材有望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至2020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1370%上升至1870%,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更倾向于居家健身或者户外运动,较少前往健身房,考虑到户外运动受天气、温度等因素影响,家用健身器材凭借便利性和灵活性成为老年群体运动健身的优选。因此,人口老龄化将对家用健身器材细分领域有更大推动作用。(四)健身器材行业发展推动力1、健身器材行业政策驱动近年来,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发展规划稳步推进,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体育法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产业政策法规持续引导,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政策法规涵盖了市场培育、品牌建设、产品开发、产业链完善、鼓励消费等方方面面,全面、明确鼓励健身器材行业加快发展,并从人才、金融、财税、市场竞争等各个角度制定了支持政策。国家还将继续出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也将给体育产业下的健身器材行业带来利好,有利于健身器材行业的市场拓展和壮大。特别地,在2021年8月3日公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全民健身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新建或改扩建2,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补齐5,000个以上乡镇(街道)全民健身场地器材,配建一批群众滑冰场,数字化升级改造1,000个以上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计划还强调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高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国家还将继续出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也将给体育产业下的健身器材行业带来利好,有利于健身器材行业的市场拓展和壮大。2、健身器材行业理念驱动随着建设健康中国,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居民生活观念的转变,人们的健身、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参加体育锻炼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特别地,新冠疫情的出现虽然使人们的健身运动受限,导致消费活动减少,但同时也重塑了人们的健身认知;以可穿戴设备为代表的轻度健身器材以及以轻巧型跑步机、健身车为代表的轻巧型健身器材受到电商市场与消费者市场的热烈欢迎,健身行业势必迎来市场的全面复苏和超量恢复。3、健身器材行业经济驱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助推体育产品的消费结构升级,体育消费市场持续扩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974元、28,228元、30,733元以及32,189元。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体育消费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国人均体育消费金额持续上升,2020年同比增长超3成。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健身器材行业不断壮大的关键动力。4、健身器材行业相关行业带动传统健身房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团课精品工作室,私教工作室,24小时健身房、美容美体结合等新型模式的出现,使我国商用健身器材市场的需求量随之不断增加。根据2020中国健身行业数据报告,2020年中国健身人数增长至7,029万,较2019年增加319%,健身人口渗透率为502%。中国消费者对运动健康理念的认同逐渐加深,运动健康市场的消费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5、健身器材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健身器材的市场渗透率将随着居民健康意识的增长而逐步增长。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会越发关注自我健康,提高健康意识。近五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782%,于2020年达到32,189元,收入水平提高的带动了大众健康意识觉醒。丁香医生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3%的人群认为身体健康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我国目前经常运动人群比例相对美国等发达国家较低,意味着我国的运动市场的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其中,健身器材作为运动所需器械,将随着我国运动人群比例的增长而增长,未来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健身器材将越发呈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随着消费升级及用户需求升级,原本传统机械式健身设备逐步被智能设备替代。从需求端来说,国内消费者在追求健身器材功能与安全性的同时,开始更加强调产品的智能化、网络化、娱乐化、专业化以及个性化。通过设备的智能化、联网化将线上服务与线下健身相互融合,打造健身社区平台,智能健身器材不仅可以通过对运动数据的监测与分析达到对运动者更好的指导效果,还能根据运动者的计划与能力匹配相应的训练指导视频,将健身赋予游戏性、社交性,从而让运动者具有更好的运动效果与锻炼兴趣。从供给端来说,健身器材与软件的结合趋势也越发明显。智能化设备使厂家可以更方便掌握用户画像,还可以通过增加设备功能、拓展服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植入游戏化、社交化元素,打造健身社区平台,增强客户黏性,并且设备器材等成本仅占健身场馆经营成本的88%,健身场馆因此更加乐于采购高端化、智能化设备。未来健身器材将融合健康管理,指导科学健身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实现健身的娱乐性、智能性、功能性的升级,健身器材行业将实现大规模发展。家用类和轻度化健身器材的销售量将持续增长。从全球角度,与健康或健身相关的应用程序和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在我国,以天猫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为参考,轻度化健身器材销售量不断上升,家用健身器材快速增长。未来,家庭场景将成为健身器材使用的重要场景,同时家用健身器材将不断细分。品牌化运营成为必然选择。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健身器材厂家主要通过为国际知名品牌贴牌加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要想在产业价值链上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就应走品牌化路线。当前在中国健身器材市场中,国家对于打造新国货健身器材品牌的支持,将为企业品牌化运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用品知名品牌。健身器材企业将借助政策优势,不断增强研发实力、品牌运营能力以及资金实力,提升用户粘性以及忠诚度,追求更高的产业价值链附加值,开拓国货市场的新天地。二、 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战略咨询研究报告分析,2016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907亿元,2017年达到10622亿元,2018年达到13055亿元,2019年达到15912亿元。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控制器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控制器在远程控制、智能控制、节能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智能家居的普及将进一步拓展智能控制器的应用范围,这将使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同时也为智能控制器厂商提供更多的商机。此外,随着5G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智能控制器也可以与5G网络进行连接,实现更加高效、稳定的控制。另外,智能控制器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大规模远程控制,大大提高了智能控制器的可用性和可靠性。同时,国家也逐步完善了相关政策,支持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将智能控制器推广到公共安全、物流、智能交通等领域,以提高智能控制器的使用率。总体而言,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未来将会进一步增长。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芯片技术的不断提升将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将持续受益于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行业的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智能家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未来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市场规模将会进一步增长,并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三、 智能控制器行业规模近年来,国内本土智能控制器产品制造企业发展迅速,逐步具备了专业的研发团队、先进的技术平台、完善的实验检测手段以及成熟产品制造工艺,同时在经营管理、业务运作方面也逐步向行业内大型跨国公司接轨,市场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依托国内综合电子供应链优势以及本土智能控制器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我国逐步发展成全球的智能控制器产品主要制造基地。总体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是由下游市场的智能化需求驱动的,汽车电子、家用及商用电器、工业设备、电动工具等下游产业的智能化、自动程度提升,促进智能控制器产品的应用不断拓展。根据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状况,结合各下游细分领域对于智能控制器的需求量分析,20152020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由11748亿元增加至237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1,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市场需求目前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四、 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的核心功能是提高用电设备的效率、精度和智能化。随着各种用电设备日益朝数字化、功能集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子智能控制产品的渗透性也随之进一步增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工业设备及电动工具、智能建筑与安防、汽车电子等领域,是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牵引力,也是某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重要驱动因素。随着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市场应用领域的持续扩大,除了传统的制造业领域,智能控制器行业在化工、农业、建筑等其他领域及其相关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应用市场前景广阔。五、 智能控制器行业中国现状随着我国互联网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产品及行业领域的互通性不断加强、大数据应用等智能化需求将大幅度增加,持续刺激家用电器、汽车电子和电动工具及设备等领域对智能控制器需求的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为265135亿元,同比增长113%。从行业应用结构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重点布局在汽车电子、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及设备这三大领域,其中汽车电子市场占比最大,达24%;其次,家用电器市场占比16%,电动工具及设备市场占比13%,智能建筑及家居、健康及护理和其他市场分别占比为11%、4%和32%。从行业企业情况来看,随着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相关企业数量也随之逐年递增。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5704家,同比增长607%。六、 智能控制器行业前景预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4部委于2013年9月联合编制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文件均提出大力支持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此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能源局等7部委为落实节能减排,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于2015年1月联合出台了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也间接促进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技术与市场发展。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已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这为本土智能控制行业企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受物流、关税、成本等因素影响,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厂商已经从在中国设立整机厂,逐渐转变为在中国采购核心部件完成整机组装,这种趋势为智能控制器行业提供了发展契机。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几乎都离不开智能控制及配套技术的支持,这一特性决定了智能控制器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逐渐成熟与广泛应用,电子信息产业已迎来新的浪潮,也进一步推动智能控制器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通常不同终端产品的智能控制器所需的原材料、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基本相同,只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产品进行相应的智能控制产品开发与设计,因此,智能控制器从整机行业分离出来后,在生产测试、人力资源、原材料采购上均有集约化竞争优势,符合社会精细化分工的规律;另外,智能控制器行业主要生产定制化产品,并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通过产业链响应时间的充分压缩,有效减少和降低中间环节的浪费,因此,柔性化生产能力较强,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效益。七、 智能控制器行业前景分析智能控制器作为电子产品实现智能化必不可少的组件之一,其市场规模与下游产品的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得益于工业设备、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智能控制器的市场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除此之外,由于社会逐渐向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终端产品的功能日渐丰富,需要更多的智能控制器以实现功能的控制,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功能丰富度亦在不断提升,智能控制器行业迎来量价齐升趋势。在全球市场方面,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全球智能控制器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2,275亿美元,上升至2020年的16,096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557%,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上升至19,599亿美元。在中国市场方面,我国凭借着产业集群优势、一定的制造成本优势以及国内电子制造企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吸引了包括智能控制器在内的电子制造业向我国转移。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中国智能控制器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1,695亿元,预计上升至2024年的38,061亿元,增速高于全球水平。伴随着上游芯片技术逐步升级、功能呈复杂化趋势,智能控制器的研发成本进一步上升,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很多下游终端设备商开始选择将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和生产外包。在家用电器领域,国际大型家电巨头伊莱克斯、惠而浦、西门子已经全面将控制器研发与生产外包。在电动工具领域,TTI也已全面外包智能控制器,且中国智能控制供应商占据主要份额。与此同时,由于智能控制器的技术含量逐渐提升,产品日趋智能化、物联化以及模组化,小型低端控制器厂商难以满足技术发展趋势,而大型厂商可依托自身优秀的研发团队、丰富的行业经验、精准的行业趋势把控,及时响应技术和产品的迭代升级。此外,大型厂商凭借较大的经营规模,具有更强的供应链韧性,更易获上游供应支持,实现产品供应及质量的稳定性。未来,得益于专业化分工的逐渐深化,国内智能控制龙头厂商凭借着一定的人口红利、产业集群优势、强势的研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八、 智能控制器汽车电子行业前景分析近年来,全球汽车销量呈现波动态势。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统计,2010年开始,全球汽车销量稳步上升,2017年汽车销量达到短期高峰,为9,56606万辆,此后虽呈下滑态势,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汽车销售跌至7,87743万辆。但伴随着疫情逐渐常态化,汽车销量已开始回升,2021年增长至8,26848万辆,长期来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由于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节能、绿色环保的产品逐渐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驱动汽车厂商向市场推出新能源汽车。与此同时,为应对上述能源与环境问题,全球多个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销售,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逐年上升。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的数据,2013-2020年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179万辆上升至3240万辆,2021年快速上升至6750万辆,同比增长10833%,预计至2025年将进一步上升至2,100万辆。伴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不断迭代发展,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安全性、舒适度的需求愈来愈高,越来越多的控制技术得以应用,智能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这为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增长机会。根据亿欧智库的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销量为7,850万辆。综上,汽车的需求上升叠加汽车智能网联化的发展,推动汽车电子的市场规模不断上升。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及其他新兴信息化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电子市场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智能控制器作为汽车电子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用于各项功能的控制与实现,其市场需求将伴随汽车电子需求的上升而同步提高。智能控制器是其中为完成特定用途而设计实现的计算机控制单元,它一般是以MCU芯片或DSP芯片为核心,依据不同功能要求辅以外围模拟及数字电子线路,并置入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经电子加工工艺制造而形成的电子部件,主要可分为电子型智能控制器、标准型智能控制器和通讯型智能控制器三类。九、 智能控制器行业驱动因素智能控制器作为智能物联、智慧发展的必备器件,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鼓励行业的发展,为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行业相关技术专利情况来看,随着我国智能控制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专利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控制器相关专利申请数为1497件,同比增长83%。智能控制器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IC(集成电路)、PCB(印制电路板)、分立器件、电阻、电容器等零部件;中游为智能控制器生产供应环节;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工业设备、健康护理等领域。近年来,在市场拉动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着提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封装测试技术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集成电路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35943亿块,同比增长375%。汽车电子是智能控制器最大下游应用领域,随着近年来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的影响,汽车电子广泛应用于汽车各种领域中。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的快速成长,汽车电子类应用逐渐成为全球被动元件大厂的支柱性收入。近年来,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据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1104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十、 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供需情况20152020年,我国智能控制器主要厂商的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拓邦股份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7033万个增加至14331万个,和而泰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4862万个增加至14897万个,朗科智能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5303万个增加至7525万个,英唐智控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468万个增加至533万个,和晶科技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850万个增加至1405万个。20172020年,贝仕达克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2521万个增加至4527万个,振邦智能的智能控制器产量由1161万个增加至3027万个。2020年,上述七家公司的智能控制器产量总计为462亿个。20152020年,我国智能控制器主要厂商的销量逐年上升,拓邦股份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6997万个增加至13852万个,和而泰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4868万个增加至14368万个,朗科智能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4691万个增加至7355万个,英唐智控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512万个增加至525万个,和晶科技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838万个增加至1386万个。20172020年,贝仕达克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2453万个增加至4329万个,振邦智能的智能控制器销量由1189万个增加至2884万个。2020年,上述七家公司的智能控制器销量总计为447亿个。从智能控制器行业主要厂商的产销率来看,行业总体供需紧平衡。20152020年,主要厂商的平均产销率分别为992、998、9742、9684、10001和9699,整体保持着较高的产销率。2020年,拓邦股份、和而泰、贝仕达克、朗科智能、英唐智控、和晶科技和振邦智能的产销率分别为9666、9645、9563、9773、9858、9865和9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