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推广特点

上传人:mar****e6 文档编号:199100347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推广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林业推广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林业推广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多元化科技推广体系特点在实行政府统筹、多方协作、优势互补、平等竞争的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呈现 多元化的趋势。目前农技推广体系中的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层出不穷。越位。机构调整前, 农技推广部门包办一切,导致经费短缺,“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实际是“忙于自身生存,无 力农技推广”,调整后不少地方政府将农技推广门看作创收单位,强迫上交费用,致使农技部 门替代企业从事农资销售,甚至为了完成下达的任务指标把无用的农资推销给农户;缺位。 一方面现存政府推广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专业分工过细,缺少综合性政府推广机构提供综合 配套服务;另一方面非政府的农技推广组织如农业协会尚很缺乏,难以提供市场信息,组织开 展农户集约化生产;错位。一些地方为减少财政支出,不断挪有农技推广服务机构的经费, 致使真正由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无法开展。下面开始分析以下各自推广模式的特点(一)推广机构主导型以政府为主导,由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组 成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中国的农技推广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的重要渠道。特点:1、优势:该模式上下联动,发动力度大,普及面广,推广速度快,效果明显,为中 国农技推广和转化发挥了巨大作用。2、劣势:市场作用发挥不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定位不明确,没有建立稳定的农 技推广支撑体系,不利于发挥科技人员和农民各自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农业科技 成果与生产、农民需求脱节。(二)科技项目带动型主要是依托市、乡、村建立农技110服务中心,形成省、市县(区)、乡镇三级, 纵向连通、横向协调的农技服务。通过网络服务、电信视频服务、应邀上门等方 式,为农户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特点:1、优势:目前,全国已有23个统一的区域热线服务号码,覆盖900多个县7 500多个 乡镇;有20多个省份与所在地的农业大学、农科院或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2、劣势:一是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信息化服务三农存在差异;二是面向农业的信息 资源数量匮乏及质量不高,三是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市场引导型.产业化(公司+农户)服务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分散生产、集中经营,把原 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农民成为基地中的生产 者。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组织农民共同参与联结成的一种联合体,推行订单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企业对基地农户有明确的承诺,提供品种、 生产资料、新技术推广等全程服务。二是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 合,实行优势互补,合作,促进双赢。特点:1、优势: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农业产业化组织94 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 占44.4%,中介组织带动型占34.0%,专业市场带动型占9.7%,其他类型占11.9%。 经九部委认定的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72家(目前为582家),省级1 839家(目前为 2 000家),带动农户7 265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0.5%,户均增收1 000元。有 效地解决了生产、流通、加工与科研脱节的问题,是目前农村体制下产业化的有 效途径之一,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2、劣势:一是公司与农户没有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在产品的价格制定上往往是公司 说了算,农户没有话语权;二是现行的定价机制往往对双方缺乏约束力,容易随市 场变化而出现单方违约现象;三是容易出现公司借助当地政府对产地形成垄断,别 的公司无法进入,而农民的产品也难以卖给别的公司。(四)第三方主导型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主要特征从以上的两个典型例子可以看出,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见图3)最重要的特征表 现为:农民(农村)和专家以及技术人员建立了直通车,快捷,简洁,实现了专家和农民的融合、 专家和问题对接、农业和农村的实际与科教机构的直接挂钩。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 征已经逐渐显示出来:1. 组织特征。以大学(或大学的实习、教学、试验推广基地)、当地农业机构以及企业 构成的网络。大学为依托的推广体系不是独立的,它的推广必须借助地方的支持。2. 核心人员。大学的专家或科教人员、地方合作推广人员、大学的学生(包括研究生)以 及参与的企业人员。这种人员的互动和交往是大学推广体系的一道风景。3. 资金保障。政府资助、项目资金以及企业资金。如果体系形成,政府资金将是常规资金, 项目资金和企业等其他资金相对灵活。4. 运行方式。大学+项目(基地)+农户;大学+农协+农户;大学+企业+农户。5. 政策法规:有配套的国家、省、学校、地方的政策法规,体现一种激励。这种制度保障 是大学进行农业推广的持续动力。如果过去农业大学的科技下乡、科技承包是一种行政需要, 是一种活动安排的话,在大学推广体系建立后,应该体现是一种制度安排的结果。结语:1. 推广机构主导型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桥梁。 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将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健全和 完善,朝着以公益性推广为主,促进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2. 科技项目带动型最受农民欢迎,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未来发展的重点推广模式。依 托科技项目的带动,科技示范园模式、专家大院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入户模式等均得 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科技入户模式,受到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应作为未 来发展的重点推广模式之一。3.市场引导型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补充,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辅助推广模 式。中国绝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承担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 广的重任。参考文献:【1】刘光哲.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J.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刘春芳 王济民.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主要模式评价.J.期刊论文-经济研究导刊2009(10)【3】袁乐平.构建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探讨J.期刊论文-经济前沿2007年第12期【4】李维生.我国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对策J.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2008.1【5】查斯虎霍学喜.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浅议J.期刊论文-中国种业2005年第12期【6】陈为京,李维生.加快建设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