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路径

上传人:冷*** 文档编号:19684576 上传时间:2021-0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路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路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路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路径 摘要:在新工科的大背景下,学校结合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等多方面对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探讨,并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校企合作、推广以学生为主体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校通过这些实践教学,以强化新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具备工业设计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在工业设计及相关领域从事工业产品设计、研发策略研究、设计管理及其他设计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设计人才。关键词:工业设计;新工科;创新创业能力2017年2月18日、4月8日、4月28日这些重要的日子,见证着全国高校系统正着力关注新工科建设,着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目前,已经正式启动的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千生计划;也逐步得到推广。5月11日,在湖南工程学院召开的地方高校卓越联盟年会,进一步凝聚地方高校力量,聚焦新工科建设。工业设计学科作为新兴学科,也亟须进一步结合新工科的定位,强化学科的发展。这个大背景来自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网络强国;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批新工科人才。高校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建设适合新产业新经济、传统工科和新兴工科相结合的学科新结构,探索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来达到我国新经济、新产业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一、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学科发展问题探究现阶段,大部分地方高校对于工业设计教学改革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较多局限,以至制约学科新发展,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这些桎梏展露无遗。1.工业设计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虽然,工业设计学科总体属于较为新的门类,20世纪80年代才慢慢形成,教育模式基本传承早一批工业设计教育前辈。二三十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见证着工业设计学科的蓬勃,却未能看到教育教学的突破,思想观念依然秉承着早期的定位。2.专业发展依附性思路固化。作为上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工业设计有两大类学科背景,一个是机械类,另一个则是艺术类。所以,在学科建设里,常设立在纯工科背景的机械学院,或者纯艺术类背景的美术学院,学科发展也依附于这两大类一级学科,发展依附性思路较为明显。3.学科协同创新机制缺失。即为学校教育环节中的学科定位,工业设计专业逐渐建立自己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但以工业设计专业相对交叉、综合、大跨度的特征,课程体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传统,使得工业设计学科缺失跨专业的协同特征,因此,无法真正体现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特征。4.设计专业师资培养实践能力弱化。师资问题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科发展教育突破的重要问题。大部分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教学,缺少实践,重理论轻实践。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表现特征,起不到实际性的教育教学作用。如何加强师资培训,将是提升整体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上述瓶颈问题使地方高校中处于明显劣势,在接下来的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更应明确办学定位,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学科建设思路、结合学科特点、构建政校企共同体、推进工业设计方向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师资培养路径等,提升综合教育教学能力,形成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大环境。二、解决路径及核心问题1.路径探索。进一步提升新工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的路径离不开对新工科的理解以及学科发展的推动需求。(1)结合工业设计教育发展现状,建立新工科模式背景下,工业设计创新实践新模式。着眼于基于行业驱动的新型模式,着力于多学科交叉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以赛促教模式,实习基地共建共培模式。(2)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以相关专业校外企业为依托,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结合一定的互联网模式,拟建立与工业设计类公司、科技类公司以及其他类型公司共建的联动平台,在实习基地的基础上深化,完成实践教学平台的共建。(3)加强校企合作。与多家企业协联合,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以实习基地为契机,以联合实验室为组织形态,开展多角度、纵深度的校企合作。(4)推广以学生为主体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校内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多方式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多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竞赛项目等形式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根据以上解决路径,旨在形成以地方院校为代表的新工科背景下工业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2.核心问题。根据研究,提出几个核心问题,但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有待于一步一步完成,首要问题是如何结合新工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建立。创新创业的提法已经有很多的定义,如何结合新工科,是这个问题的核心,对于新工科的描述也越来越丰富,不管是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又或者是从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入手,都是一个时代带有的印记。第二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结合工业设计实施人才培养过程。这个问题提出来的背景是基于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特征。以某一个学科定义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需要从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综合考量,这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话题。其他的几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具体实施路径的问题上,例如,如何结合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及校内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提升。面对不断发展、增长的网络技术,如何搭建有效的互联网平台,也是考虑的范畴。第三个问题是设置了这么多有效的学生实践环节,该如何合情合理地有效管理,制度的建设也好、管理机制也好都有待进一步考究。三、以实践平台为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研究1.第一阶段:预备阶段,定位、提炼、规划(1)确定实习基地,搭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筹建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实习基地达成人才培养的共识,有针对性、计划性规划联合实验室相关活动及设计实践。内容针对企业导师的讲座分享、实际项目的分析交流、课程体系的探讨、课程项目的可行性。在实习基地的搭建中,与本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完全对应,包括设计共识、科技开发公司、产品品牌公司等。(2)完善思路,细化教学模式及方法在与实习基地单位深度沟通后,筛选有一定设计背景、工作量、企业针对性强的实际项目,进一步结合具体课程的大纲规划,实施项目、课程交叉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使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在实习基地协作的基础上,完成有效的课程项目对接,并加以实施。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开展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尝试与探究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完成短期、中长期两种模式的实践探索,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以教学为依托完成周期的规划及改革成果转化。3.第三阶段:深化完善。在这类教学改革及实践的过程中,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为主要参与对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的联动性。在最后课程作品输出及评价中,加入企业评价体系与标准,更好地实现了改革的成果评价。实践成果有效地参与了展览展示,并推动参与各类竞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预期结果拟提出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具有新工科背景,又符合工业设计学科发展及办学规律的创新型教学法。从而强化我院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后,在可能的情况下,预期结果可以在同层次学校推广,也可以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交流。四、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改革未来实践举措1.构建完善的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校、政、企、协;等各方资源,不断拓展实践教育深度与空间,完善工业设计专业创新教育体系以及实践质量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多层次、多阶段实践环节,模块化、项目化、做中学、师徒制,创业化、国际化等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本专业专业培养计划相关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需要来设置相关课程课程,选修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按照新工科;的建设思路,积极寻找各方利益共同点,不断挖掘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总参与的各方合作黏结剂、催化剂、稳固剂,解决协同共建创新创业实践路径的长效机制问题。3.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宣传推广创新创业实践路径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方面的国际化视野。综上所述,随着全国高校新工科的理解不断深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形式的不断创新,在各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传统学科发挥了新工科的厚基础优势,涌现出一批创新性强的优势新工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工业设计学科的发展更应该发挥交叉性学科的优势,在新工科的发展路径上,提出更有价值、更有差异化的实施路径,这也是工业设计专业需要深入理解以及思考的长远的话题。如何有效地结合工业设计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把握时代的契机,突出创新价值带来的社会价值的转化,是工业设计学科需要思考的方向。在行业对于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需求的指引下,新工科所提出的交叉性、应用型等特征,无疑都为工业设计的学科定位带来了较为明确的主张。结合有效的创新实践、应用转化等,将创新理念巧妙并高效地融合推动,这是在学科发展中需要不断思考的路径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