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9465268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3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晃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问题及对策 蒲光儒;徐东吉【摘 要】对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强化市场引导与政府引导、优化作物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完善信息服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增加投入等措施.【期刊名称】作物研究【年(卷),期】2003(017)001【总页数】3 页(P49-51)【关键词】种植业;结构调整;新晃【作 者】蒲光儒;徐东吉【作者单位】新晃县农业局,湖南,新晃,419200;新晃县农业局,湖南,新晃,419200【正文语种】中 文【中图分类】F326.1 新晃县位于湖南西端,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全县 22 万农村人口,只有耕地 14 000 hm2(其中旱土 4 300 hm2)。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做大做强农业,以开发建设优质桑蚕、烤烟、中药材三大产业为重点,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快速调优、调大、调强方面亟待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1 存在问题 1.1 政府引导不力,农户参调率低,规模扩展迟缓 一是组织、宣传发动无力。全县结构调整规划重点产业、政策、信息等农民知晓率低,有的农民尚不知何谓结构调整、为什么调、怎么调。导致结构调整出现急在县里,凉在部分乡镇,冷在多数村里。二是有的基层政府、村民委员会信用缺失,部分农民对其引导行为缺乏信心。三是领导不力。因结构调整涉及面广、难度大、时间长、市场变化快等原因,领导干部一般不愿在此投入过多精力。四是干部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形势不相适应。五是扶持力度小,结构调整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六是重点产业发展速度慢。如 1996 年引入试验示范的桑蚕,一直表现质优效益好,但面积扩展迟缓,到 2002 年春,全县也仅有 500 hm2,使其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期。再如该县科技人员自几年前从本县特有资源龙脑樟中提炼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的药用右旋龙脑以来,该县就提出把龙脑樟作为药材的重点项目发展,但龙脑樟种植面积发展缓慢,到目前仅 20 hm2,难以形成规模效益。1.2 市场引导不力 结构调整的市场定位偏窄、偏低,局限于本县市场、低档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大多数农民对市场信息不敏感,面对优质蚕茧、中药材等农产品市场需求,不能及时主动调整结构。有的农民不能正确把握市场变化,错选调整时机、作物、品种,造成价格、效益大幅度下降,甚至亏损。市场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营销体系不发达,引导农民自主培育、发展市场能力低。农产品加工滞后,对结构调整的牵引力小。1.3 区域布局引导不力,特色品种发展不快 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欠完善,重点产业统一布局执行差,中药材等项目自发调整多、面积少、分布零散。有的乡村调整思路不明,耕地不多,规划产业偏多。有的不顾自然条件局限、作物品种是否适应、农民的经济和劳动技能能否承担,盲目确定调整项目。桑蚕本应远离烟叶地,但在一些乡村甚至同一片土地上,同时种植烟草和桑树。1.4 管理粗放,技术含量偏低,农产品品质不优 大范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在新晃农业尚属首次,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套用种粮方法种植经济作物,粗放经营普遍存在。结构调整中的品种、栽培、施肥、防治病虫、农产品收获、包装、初加工、精深加工等方面技术含量不高,领先的技术、品种、设施引进迟缓,经济效益高及附加值高的作物、品种偏少。农产品安全意识淡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环境状况尚未彻底普查摸清,违规使用农药时有发生,无公害农产品建设滞后。农产品品质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市场对农产品多样化、专用化、标准化、营养化、无害化需求。烤烟生产在新晃有 40 多年历史,最大种植面积 2000 hm2,但优质烟生产意识与生产技能不强,烟叶优质率低,上等烟不超过 10%,已成为烤烟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1.5 服务滞后(1)市场信息服务环节薄弱。该县农民信息来源目前主要有二,一是农民主动获取信息,但不少农民主动意识较弱;二是被动地获取信息,主要是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而目前信息传递状况是会议难传达到每家每户,广播退出农村,能收到的电视信息对本地适用性小,报刊信息入户率低。基层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2)技术服务滞后。试验示范引导不力,技术服务不到位,技术服务范围窄狭。大棚蔬菜、西瓜、草莓、猕猴桃、牧草等多是农民首先自发引进试验、调整的,技术人员未能发挥其在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该县是桑蚕新发展区,原本文化偏低的农民及多数技术人员缺乏桑蚕生产经验、技术,不少先行调整的农民的桑园管理粗放,桑叶产量低。不少养蚕户不能识别桑蚕病虫害,也未掌握防治技术,技术指导、服务跟不上,有的养蚕户出现死蚕较多,或蚕茧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低,其中有的农户便毁桑,恢复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导致其他等待观望的农民不敢栽桑养蚕。有的农民说:宣传发动有干部,技术指导难见人。这是桑蚕、中药材等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二是技术支持乏力。技术服务体系单一,桑蚕、烤烟、中药材、花卉瓜果蔬菜、珍稀作物、农产品加工、贸易等专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复合型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农技人员知识补充少、更新慢、知识与技术储备不足。技术人员数量、层次结构、知识与技能不能满足结构调整多样性技术需求。三是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力度弱化。技术推广服务事关结构调整成败、效益高低。农技部门却因人少、面宽、任务重,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薄弱,推广手段落后,工作被动。其次,乡镇农技人员劳动报酬低。有的乡镇连续多年只发给农技员 200300 元的月工资,甚至有的乡镇规定只发给农技人员每人每月工资 120 元。1.6 农民积极性不高,调整力度不大 新晃县是少数民族为主的贫困县,农民素质偏低。一是农民对结构调整决策力弱,结构调整与否,调什么、调多少,全凭乡、村干部宣传力度及与农民贴心程度。二是农民在经济上、心理上对结构调整的市场风险承担力弱。三是部分农民难以从自给自足小农生产迅速转移到市场经济下的商品生产。四是技术、体力难以胜任。一些有文化、市场经济意识较强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打工经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 80%以上为中老年人,其文化素质、劳动技能低,参与结构调整力不从心。1.7 资金投入不足 农户自身积累少,信贷支持有限,财政扶持困难,农民难以承担种苗、设备等生产资料及耕地处理等费用,结构调整步履艰难。2 对策 2.1 加强政府的有效引导,加快产业调整速度 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进行结构调整,应着重深入调查研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根据市场行情,创办示范样板、推介典型。要强化产业规划布局、加强集群区域产业经济引导、舆论宣传、政策促动、干部带动等,优化调整环境,让更多农民参与结构调整。2.2 优化作物布局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立足现有主导品种、农民技术水平、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搞好作物种植规划。通过科学合理的地域分工,培育和建立生态型区域优势产业,实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形成一乡一品、连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近期大力建设桑蚕、烤烟、中药材三大产业,同时,加大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产品开发力度,发展适应健康的保健型食用农产品。重点发展桑蚕,分区集中发展烤烟、中药材,适度规模集中发展其他高效作物。在西溪、平溪两条流域及大湾罗和晏家等乡镇发展 3 0004 000 hm2 桑蚕,在方家屯乡、中和溪流域等地集中发展 1 500 hm2 中药材,在宜烟区以贡溪、天堂两乡为中心适度集中发展 1 000 hm2 烤烟。特色瓜菜、花卉苗木应沿 320 国道发展,并在天雷、天舞水及平溪中下游为重点发展区。牧草以凳寨、晏家为先行集中发展区。突出开发重点。桑蚕近攻优质高产,远攻天然彩色茧丝、抗菌茧丝。烤烟主攻优质烟叶和国际香型烟品种。中药材中要快速扩展龙脑樟面积,主攻有机及绿色中药材。巩固并开发利用优质双低油菜。稳定柑桔面积,全面嫁接改良柑桔品种。小水果重点发展大五星系列枇杷、弥猴桃等。针对结构调整不断发展和市场变化,应深入调查研究,早作预测,对新出现的高效新作物、新品种,早作适应性引进试验,以开发新兴产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质。2.3 强化市场引导作用 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充分依靠市场运作机制,引导农民树立结构调整效益优先的观念及市场全国化、全球化的大市场、大流通观念,围绕市场需求结构,调整产品、品种、规模、产量、质量。以县内外茧丝企业、烟草公司、中药材购销加工企业等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加工优质原料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出口基地,带动结构调整。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开拓农产品市场,确保农产品完全销售。扶持、培育新晃恒信丝业公司、新晃烟厂、天士力新晃天然冰片有限公司、鑫澄药材开发公司等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大具有知识产权的新晃特有龙脑樟资源提炼生产药用右旋龙脑开发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2.4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服务 科技及先进的农业装备的推广、服务与应用影响结构调整的速度、规模、产量、品质、效益,事关结构调整的成败。结构调整要树立科技为先的概念。要用科技促进、带动、优化、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升农业素质。(1)改变经营方式,由传统的粗放生产管理向现代集约经营方式转变,进一步提高集约农作及集约利用有限的耕地,高起点发展技术集约型产业,从单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增加供给转移到同时注重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2)大力创办高产优质高效样板,强化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切实加强生产全过程的现场技术指导。(3)突出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设施的引进、试验、创新、推广、应用。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优质高效的目标,全面推广实施优质种苗工程、病虫综防、平衡施肥、设施农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收后预处理及初加工等技术。加大领先技术的引进、推广、创新、开发,与有关方面联合开发天然彩色蚕茧、抗菌茧丝等。(4)建立、健全科技服务机制。逐步建立具有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县、乡农技中心及科技示范户、农民行业协会、合作社的作用,帮助农技部门添置、更新推广设备,强化推广手段,增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5)稳定、充实、激活技术服务队伍。一是政府要重视科技人员和使用管理。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农技人员待遇,解除农技人员后顾之忧,充分调动这支数量原本不足的农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和工作重点,服从和服务于结构调整。二是提高农技人员的服务能力。通过鼓励自学、强制培训及送出去、请进来培训等手段,有计划地对农技人员进行农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再培训,尤其是对全县已规划发展的产业及农民自发调整种植的主要作物种植、加工技术培训学习,帮助他们充实知识与技术储备,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结构调整的技术需求。三是引进和借用外地的技术人才。(6)逐步建立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本着适用、实效原则,围绕结构调整强化农民技术培训、科技普及,化解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与结构调整不相适应的矛盾。扶持一批农村靠科技调整致富带头人,发挥其传、帮、带作用,增强农民吸纳科技的能力。2.5 强化信息服务 以信息发布为重点,县、乡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发布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生产。2.6 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健康,也制约农产品的销售。一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开发,开发、利用现有有机食品,创造条件扩大有机食品种类与规模,形成一批质量安全、营养丰富、有特色、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名牌农产品。二是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完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能力与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的发展要求。2.7 增加投入 引导、鼓励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加大融资力度,扩大信贷支持,增加财政投入,实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创办商品基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和农民自有资金投入到种植业结构调整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