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94652677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0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艺术探究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质量与效果的控制,优化多样化教学与相关观念,寻求适宜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文章从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新课程标准 引言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作为小学较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其联系着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教育,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使其在课堂中能够发挥更大的内在潜力。随着当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需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一)适宜性 适宜性是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特点,在教学中,小学教师应充分的认识到学生的长处及缺点,并开展多种活动发现学生的优势领域,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采用正确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及成就感,从而使小学语文的进度与学生的掌握水平保持一致。教师在组织教学语言时,应采用生动活泼,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不限制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特有的想象力,在课堂中可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问题及沟通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教学。(二)科学性 科学性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对所传授知识的掌握与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有效调控。在某种程度上,教育与教学实际上是传播科学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应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目的,将科学、精确的语言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应注重教育语言的科学性、规范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标准化的教学语言,以免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明确地表达自身的教学语言,不然会出现理论上的误解。(三)情感性和艺术性 在当代,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应立足于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是一部饱含情感的文学作品,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应饱含情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教学的情感性。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应充分做好备课环节,以便在课堂中充分的发掘其情感,并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使之更具感染力,有助于引起师生间的共鸣,使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的含义及所学内容蕴含的爱国情怀,基于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使学生对于语言的魅力更加的深刻。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1)教学语言枯燥乏味。在当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专心的进入学习,但因学生的身心发展未完全成熟,导致学生较难的集中精力的进行学习状态,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及教学内容较为的单调,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教科书进行对话,而学生知识进行聆听,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2)教学语言单向化。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数小学老师采用“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兴趣的降低,教师“絮絮叨叨”,也会导致学生不愿进行回忆产生厌倦的心理态度。(3)教学语言缺乏创新。传统的教学语言是独特的、僵硬的、知识面窄的、抽象的,甚至少许教师未将“古典语文”转化为“现代语文”进行理解,当今的学生都处在思想观念的形成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是复杂的、难的,导致学生对于学习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状态1。三、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语言的策略(一)转变语文课堂对话形式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学习与生活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教学中,教师应改革传统课堂中的对话形式,以确保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可以改变或定位,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运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学习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找春天时,传统的教师可能会介绍课文中解释的主要内容,并用严肃的教学语言讲解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心情和积极的精神。但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重视对于学生的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中突出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便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恰当的运用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以促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回答,使教师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程度,教师也可采用分配背诵任务的教学形式,在相互问答的对话中,使学生准确的了解本课的重难点,同时在哪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进行表扬激励,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二)课堂以教学语言引导为主 在教学中,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使后续的教学产生相互作用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的教学形式,转化为以“引导”进行教学的方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风娃娃时,教师可以运用“拼图”的形式进行教学,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若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还可以在课前准备与风娃娃相关的材料、照片等物品,以奖励课堂中回答积极准确的学生,使课堂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促进学生自然的融入到整个课堂中,从而确保课堂学习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2。三、精心设计导入与总结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学习问题的“根源”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在课前制定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在当今,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较为活跃,大多数学生喜欢“玩游戏”但因课堂中过多的“约束”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部分学生在课程开始真正进入课堂时会产生沮丧的心情,因此教师需选择合理的导语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能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并提高学生对于本节课的持久兴趣,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课程。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并使其参与到课堂。例如,在学习大海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洋的景观,还可播放与海洋有关的音乐旋律,从而吸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集中注意力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谈谈看到大海时的感受,使学生参与到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沉浸在海景的遐想中3。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语言教学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运用有趣、幽默、简单的教学语言,更好地向学生传达课堂中的知识内容,能够促进学生通过愉快的气氛参与到课堂,从而确保课堂中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便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参考文献 1徐幼吉.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2019,000(004):65.2代昌松.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转变J.东西南北:教育,2019(10):0325-0325.3丁淑萍.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有效性分析J.校外教育,2019(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