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风能分布

上传人:mar****e5 文档编号:192680422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风能分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太阳能、风能分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太阳能、风能分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阳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兆焦耳/平方米,年)心 150 低,Low)755058505000中国的疆界,南从北纬4。附近西沙群岛的曾母暗沙以南起,北到北纬5331 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 江心,西自东经7340附近的帕米尔高原起,东到东经13505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流处,土地辽 阔,幅员广大。中国的国土面积,从南到北,自西至东,距离都在5000km以上,总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 为世界陆地总面积的7%,居世界第3位。在中国广阔富饶的土地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全国各 地太阳年辐射总量为3 340 r-J 8 400MJ/m2中值为5 852MJ/m2。从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来看,西 藏、青海、新疆、宁夏南部、甘肃、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辽宁、河北东南部、山东东南部、 河南东南部、吉林西部、云南中部和西南部、广东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岛东部和西部以及台湾省的 西南部等广大地区的太阳辐射总量很大。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区最大,这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大 气层薄而清洁,透明度好,纬度低,日照时间长。例如人们称为日光城的拉萨市,1961 r-J 1970年的 平均值,年平均日照时间为3005.7h,相对日照为68%,年平均晴天为108. 5d、阴天为98.8d,年平均 云量为4.8,年太阳总辐射量为8 160MJ/m2,比全国其他省区和同纬度的地区都高。全国以四川和贵州两 省及重庆市的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小,尤其是四川盆地,那里雨多、雾多、晴天较少。例如素有雾都之称 的重庆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仅为1152.2h,相对日照为26%,年平均晴天为24.7d、阴天达244.6d,年平 均云量高达8.4。其他地区的太阳年辐射总量居中。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有: 太阳能的高值中心和低值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这一带,青藏高原是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低值中 心; 太阳年辐射总量,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而且除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外,基本上是南部低于北部; 由于南方多数地区云多雨多,在北纬30040。地区,太阳能的分布情况与一般的太阳能随纬度而变化的 规律相反,太阳能不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少,而是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长。为了按照各地不同条件更好地利用太阳能,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研人员根据各地接受太阳总辐射量的 多少,将全国划分为如下5类地区。(1) 一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 2003 3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 为6 6808 400M,相当于22528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宁夏 北部、甘肃北部、新疆东南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是中国太阳能资源最 丰富的地区,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的太阳能资源相当。尤以西藏西部的太阳能 资源最为丰富,全年日照时数达2 9003 400h,年辐射总量高达7 0008 000M/m2,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居世界第2位。(2) 二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3 0003 2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能辐射总 量为5 8526 680 M,相当于200225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 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 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为中国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相当于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一带。(3) 三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2 2003 OOO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 5 0165 852M,相当于17020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山东东 南部、河南东南部、河北东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辽宁、云南、陕 西北部、甘肃东南部、广东南部、福建南部、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天津、北京 和台湾西南部等地。为中国太阳能资源的中等类型区。相当于美国的华盛顿地区。(4) 四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 4002 2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 为4 1905 016 MJ,相当于14017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湖 南、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广东北部、陕西南部、江苏南部、安 徽南部以及黑龙江、台湾东北部等地。是中国太阳能资源较差地区。相当于意大 利的米兰地区。(5) 五类地区全年日照时数为1 000,-,1 400h。在每平方米面积上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为3 344,-,4 190 MJ,相当于115,-,140kg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主要包括四川、贵州、重庆等地。此区是中国太阳能资源 最少的地区。相当于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一、二、三类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 200h,太阳年辐射总量高于5 016MJ/m2, 是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或较丰富的地区,面积较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 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四、五类地区,虽然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差,但是也 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其中有的地方是有可能开发利用的。总之,从全国来看,中 国是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的国家,具有发展太阳能利用事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 件,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努力工作,太阳能利用事业在我国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 景的。中国的太阳能资源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除四川盆地和与其毗邻的地区外, 绝大多数地区的太阳能资源相当丰富,和美国类似,比日本、欧洲条件优越得多, 特别是青藏高原的西部和东南部的太阳能资源尤为丰富,接近世界上最著名的撒 哈拉大沙漠。太阳能资源的研究计算工作,不能做一次即可一劳永逸。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随 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各地的太阳辐射量呈下降趋势。上述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 主要是依据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数据计算得出的,因此其代表性已有所降低。 为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根据20世纪末期最新研究数据又重新计算了中国太 阳能资源分布。风能ICO-150 W中葡有救敏功伞密度分布图istribution of cffcctio- vvind potvcr dcnai n Ohina找Sn i3y (II,讪)w ymp-p :luw)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 (依据陆地上离 地10m高度资料计算),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中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新疆、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 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 /s以上的时间近4000小时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7m/s以上,具 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我国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 不同而有所不同,据此可将风能资源划分为四个区域(包括海上建设的风电场)。(1)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2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风 功率密度在500W/m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可利 用小时数约在70008000小时。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风能丰富地区仅在 距海岸50km之内。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由于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 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我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 个,这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2)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较丰富带 风功率密度在200300W/m2以上,有的可达500W/m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 的灰腾梁、承德围场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较丰富带 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北部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由于欧亚大陆面积广大,北部地区气温又低,是北半球冷高压活动最频繁的地区,而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 岸,正是冷高压南下必经之路。北部地区是冷空气入侵我国的前沿,在冷锋(冷高压前锋)过境时,在冷 锋后面200km附近经常可出现610级(10.824.4m/s)大风。对风能资源利用来说,就是可以有效利用 的高质量大风。这一地区的风能密度,虽较东南沿海为小,但其分布范围较广,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 能资源区。(3) 内陆局部风能丰富区在两个风能丰富带之外,风功率密度一般在100W/m2以下,可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以下。但是在一些地 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也较丰富,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就大,湖南衡山、湖北的九 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青藏高原海拔4000m以上,这里的风速比较大,但空气密度小,如在海拔4000m的空气密度大致为海平面 的67%,也就是说,同样是8m/s的风速,在海平面风功率密度为313.6W/m2,而在海拔4000m只有 209.9W/m2。这里年平均风速35m/s,风能仍属一般地区。(4) 海上风能丰富区海上风电场的特点是风速高、发电量大,湍流强度小,可减少机组疲劳载荷,延长使用寿命,如陆上20年, 海上可能25年;但是接入电力系统和机组基础成本高。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深2m到15m 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 7.5亿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 重要的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