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

上传人:dfg****19 文档编号:191787828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一)哲学的本质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自发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3、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内在一致性。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或基本阵营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三)哲学基本派别的形态(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不同回答)1、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前提自然科学前提。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一、是将科学的实践观点贯彻始终的理论体系。第二、是自觉地与实践保持密切联系的理论体系。2、科学性第一、是具有完整性和严密性的理论体系,实现了两个“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第二、是正确规定了哲学的对象和任务的理论体系。第三、是正确反映了现实的、具有真理性的理论体系。3、阶级性反映、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革命性具有最彻底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理论体系。(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具体化。是指用带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丰富、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哲学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物质和意识(1)第二讲:物质和意识一、物质(一)旧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某种具体的物质实体。2、近代西方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物质结构某一具体层次。共同缺陷:把一般与个别混为一谈,把一般归结为个别,用个别代替了一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意义1、揭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2、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的意识所把握,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3、揭示了物质标志的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区分了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三)哲学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1、区别: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揭示的是物质形态的个性、特殊本质。哲学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共同特性。2、联系:哲学物质观以自然科学物质学说为基础,不断丰富和完善。正确的哲学物质观指导自然科学沿着唯物主义路线发展。(辨析题、选择题)二、运动(一)运动及其多样性1、运动: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1)在运动与物质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其一、设想不运动的事物形而上学的倾向。其二、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唯心主义的观点。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静止的含义两种情形:第一、事物空间位置的相对稳定性。第二、事物的量变状态。(2)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第一、相互区别。第二、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在运动和静止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倾向其一、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其二、相对主义和诡辩论。3、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三、意识(一)意识的起源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决定性环节)。2、意识是社会(劳动和交往)的产物。(二)意识的本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的大脑这种高度完善的物质器官。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三)意识的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主要表现:(1)意识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性。(2)意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2、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条件与途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利用、控制和改造的程度,受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们的实践程度制约。3、人工智能并不会超过人的思维而统治世界。四、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理论分歧(补充)(一)一元论和二元论的分歧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有统一性,万物统一于一个本原。二元论:认为万物没有统一性,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各自独立的本原。(二)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唯一本原是精神,世界统一于精神。(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物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实体)或物质结构的某个层次,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统一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世界是具有多样性的物质统一体。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联系与发展(1)第三讲: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在世界状态问题上的理论分歧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唯物辩证法: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特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观察和说明世界。2、形而上学: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本特征:用孤立、静止、片面和非矛盾的眼光观察和解释世界。二、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1、联系的客观性;2、联系的普遍性;3、联系的多样性。(二)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三、世界的永恒发展(一)发展及其一般进程和道路1、发展的实质:第一、从形式和方向上看,发展是前进性运动,是上升性变化。第二、从内容和实质上看,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根源、进程和道路:(1)发展的根源矛盾;(2)发展的进程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3)发展的道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四、世界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一)规律及其特点(本质必然稳定的联系)1、客观性: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普遍性:在相同的事物和类似的条件下,规律是普遍起作用的。3、稳定重复性:规律是稳定的联系,可以反复发生作用。(二)规律的类型1、个别规律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2、特殊规律各门具体科学的任务;3、普遍规律哲学的任务。五、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最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互相吸引、接近的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分离的趋势。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统一:(1)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独立存在,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2)斗争性不能离开同一性独立存在,同一性是斗争性的前提;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同一性的作用:第一、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第二、双方各自向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丰富完善自身。第三、相互贯通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2)斗争性的作用第一、使矛盾双方力量消长,事物发生量变。第二、是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旧质转化为新质的决定性力量。(3)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促进事物发展5、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二者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最大共性;无时不在,无处不有。2、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相互区别;(2)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相互统一;第一、相互依存、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第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六、质量互变规律“理解质、量、度、质变、量变”的含义。“质变与量变”的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且引起新的量变。七、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道路辩证的否定观的含义。八、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复习笔记:实践和认识(1)第四讲:实践和认识一、认识论领域中的理论分歧(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1、可知论:主张人们可以认识世界。2、不可知论:主张人们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唯心主义认识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主张反映论。2、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主张先验论。(三)旧唯物主义的消极反映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的区别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消极反映论缺陷:第一、不懂得实践,把实践排除在认识论问题之外。第二、不懂得辩证法,不能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革命能动的反映论特点:第一、把科学的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第二、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二、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认识的结构和本质(一)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1、认识主体;2、认识客体;3、认识工具(中介);4、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认识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四、认识的基础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实践使事物的特性充分显露,为人们的认识的发生提供可能性。2、实践使人的感官与事物相接触,认识的形成由可能转变为现实。(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规定了认识发展的方向。2、实践的发展为解决新课题提供了必要的经验材料,使发展新的科学知识成为可能。3、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出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着人类认识向深度和广度拓展。4、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不依人们的主观而定,客观对象也不可能自动的进行检验,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检验。(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四、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1)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2)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表面性、形象性)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和特点:(1)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2)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深刻性、抽象性)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联系。(两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两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4、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1)经验论: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重要性。(2)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5、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与途径:第一、必须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要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性及其根源:(1)认识受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历史、实践、科技等条件的限制。(2)认识受主体本身各种条件的限制。2、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性及其根源:(1)客观世界、历史条件、实践水平、科技条件的无限发展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性。(2)主体的实践范围实践能力、认识能力、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决定了认识的无限发展性。3、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内容及其意义:(1)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内容:公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第一、揭示出认识发展道路的曲折性和方向的前进性的统一。第二、揭示出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2)认识辩证运动的总规律的意义:第一、要求自觉地在新的条件上把认识推到新的高度。第二、要求人们注意防止主观脱离客观的两种错误的倾向。2013年成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资料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内容:何者第一性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即精神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亦即谁决定谁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意识)和物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2)论据(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如何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史上各派斗争的焦点,从而成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2、简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对立)又有联系(统一);b、区别: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某一领域、方面或层次的特殊本质及其规律,哲学以整个世界的共同本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c、联系:哲学都以该时代的具体科学为基础,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哲学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哲学所概括和总结的一般结论和原则又可以指导人们去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本身,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3、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对象: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最普遍规律的科学;(2)内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而且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统一起来。(3)使命: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第二章:物质与意识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伟大意义。(1)定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观点: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无论的根本立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证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阐明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物质观的缺陷。2、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它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3、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有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4)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就要把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既反对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第三章: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1、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适应性:新事物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优越性:在内容、形态、结构等方面都优于旧事物;(3)正义性: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力量的支持。2、简述质、量、度的含义以及把握度的意义。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序、速度以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直接同一。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界限。意义:把握适度原则凡事过犹不及。3、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4、简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的作用)矛盾的作用:(1)同一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发展的前提(依存):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提供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发展的内容(渗透):矛盾双方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互相利用、互相促进中共同得到发展;发展的方向(转化):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着事物向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2)斗争的作用: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贯穿事物的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中。积累量变: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为质变做准备。实现质变: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5、运用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阐明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是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思想武器;它是“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抓典型”、“解剖麻雀”等科学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坚持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辩证法,对于我们自觉地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有重大的意义。6、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并说明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第四章:实践和认识1、简述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主体能动地发行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物质性。自学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从面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么样的?A:首先,二者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其次,二者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渗透着感性因素。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实践。B:其次,达到了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结果,还必须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4、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决定的。实践成为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5、试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1)对立:相互区别(有无条件)真理的绝对性亦称绝对真理,有两方面的含义: 首先,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每一个真理性认识的获得,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真理的相对性亦称真对真理,也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的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扩展。其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些部分、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还有待于深化。对象: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本身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能力:人的认识能力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标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统一:相互渗透;辩证转化。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和相互渗透的。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1、简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P89页2、论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P95页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主体的作用1、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2、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3、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1、简述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1)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2)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特征。(3)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同为人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不可分割的。A:人的社会属性离不开人的自然属性。B:人的自然属性离不开人的社会属性。2、论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的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个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简单地说就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社会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作的给予,简单地说就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满足个人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个人也必须努力对社会尽义务、担责任,尽可能地为社会多作贡献。个人价值同社会价值除了相统一、相一致的一面之外,也有不一致、相冲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特别是当个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尤其提倡个人价值自觉地服从社会价值,有时甚至还要牺牲个人价值,去维护和实现社会价值。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概论(28%,42分左右)第一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及其科学体系(1)含义:毛泽东思想是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2、试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其基本内容。(1)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是最根本的原则,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精髓。(2)群众路线(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独立自主(中国特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外部: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内部: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是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P1654、试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上层建筑:外: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成国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祸害和贫穷落后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内: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势力无论是皇帝和贵族专制政权,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还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残酷剥削人民,是近代中国最反动的势力。经济基础:旧: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官僚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然占着显著的优势。新:代表新的生产关系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既受外国资本的严重排挤和打击,又受本国官僚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抑和阻挠,同时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因而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社会形态:社会: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 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的不自由程序,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