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8872565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范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引入新课 1 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2 师:在这样一个鸟语花香,美丽的小村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二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1 学生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指名答复3 检查自学情况,分段朗读。4 齐读最后1段。问: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师相机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5 带着问题继续看课文,边读边画,找小伙伴讨论。三 带着问题分析p 课文1 师:那你们都明白了什么?2 出示第2段,问:哪些词语表示砍的数目非常大?一间间 一栋栋 应有尽有 各种各样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3 出示第3段,解决第个问题。“裸露”是什么意思?4 出示第4段。指名读 男生读 女生读解决了第个问题。5 播放美丽村庄被破坏过程的录象,并小结,照应第2段。师小结: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到山坡上去,把树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树木变成了房子,变成了家具,山坡上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裸露的土地。四 体会课文并深化主题师: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学生畅所欲言师:是啊,你们的心情老师可以理解,就请你们在大 声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吧!集体朗读课文五 拓展延伸师:美丽的小村庄因为不加节制地乱砍乱伐,就被洪水卷走了,我感到痛心,感到可惜,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题的旁边吧!六 发散思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村庄的感情和对保护环境的感想。说 画 写 唱 等等附 板书 10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美丽的小村庄乱砍树木减少土地裸露洪水卷走了一切问题:人们为什么砍柴?为什么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为什么什么都没有了呢?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2.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形象。3.领会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难点:联络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化道理;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三、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回忆导入1.师生一起回忆那迷人的风景。2.检查新词:郁郁葱葱、湛蓝深远。3.问题导入:美丽的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变化呢?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二)深化理解,体会内涵1.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把小村庄消失的原因从课文中找出来,动笔画一画有关语句。2.集体交流:请同学来读读你找到的句子。(1)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都来读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体会“拎”:你想怎么读?(师评读。)把体会读出来。(2)村民们这样的行为使得小村庄出现了什么变化?看图,体会读。(3)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发生了变化?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都来读一读,你知道什么了?从这些词语中,你又感受到什么?请同学们再读读。可是,这样做小村庄又出现怎样的变化?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体会反义词的用法。交流资料。展开想象。带着这体会完好读第三自然段。(4)但是,作者却说“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这句话再次提到了那锋利的斧头。就让我们看看靠着斧头,这里的人们得到了什么,能联络前面的内容说说吗?(5)还有什么原因使小村庄变化了?解决书中“黄泡泡”的问题。(6)什么都没了,指的是什么没有了呢?体会着读一读。(三)表达感受,总结升华1.表达感受:我对这小村庄的人们说我想对还在破坏环境的人们说我想对我们全人类说2.重温单元导读。四、板书设计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美丽消失锋利的斧头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 在读中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2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联络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并体会其中表达的效果。3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领会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保护树木,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2 理解含义深化的句子。教学难点:联络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化道理三、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小组合作。四、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山谷中,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图片。(课件一)你觉得这个小村庄及周围的环境怎么样?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二 品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个小村庄的?引出第一自然段:1 自由读, 画出并体会优美的词语:郁郁葱葱,清澈见底,湛蓝深远,清新甜润。2 读出小村庄的美丽。(把戏读)过渡:是呀!多么美丽得意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绿树成荫,树木成林。绿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欢地玩耍、嬉戏;牧羊人吹着笛子,悠扬的乐曲声在碧蓝的空中回荡。不远处有所小学校,从校园里传出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大人们都在辛勤地建造着自己的家园。整个山村充满了祥和的气氛和勃勃的活力。可是最后却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引出第五自然段:(二)齐读第五自然段(出示课件二:一片荒芜的场景)1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消灭的?(这时同学们有的说是被村民,有的说是被斧头借此引出第2-4自然段。)(三)请同学们默读第2-4自然段。考虑: 这个小村庄到底是被什么消灭的?把你读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并作简单批注。不懂的词句用“”画下来,可在小组学习中解决,假如小组解决不了,提到班上解决。1。学习第二自然段:(1)指名读,质疑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因为村里人砍树,山坡上才出现了裸露的土地。师:你从哪些句子知道是村里人砍树的?课件三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2)相机指导理解用词:A “谁”B 理解“拎”换词方法C 理解“裸露”出示图片比照理解3句子训练课件四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谁家想做家具,谁家想烧饭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砍树。4小结 板书:随意砍树2 学习第三自然段师:人们在拥有了房子、犁之后他们停顿砍树了吗?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人们在拥有了这些东西后并没有停顿砍树。课文中说: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1(课件五)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2理解“不断砍树” 板书:不断砍树3理解“柴烟”柴烟是指木柴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人们把这些树木砍下来后干什么了?这里指树木被人们砍下来,用来生火做饭、取暖。在我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4指导朗读3 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我们虽然生气、我们虽然难过,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可是最后,那个小村庄却被一场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1理解“不错”是真正的不错吗?2情境再现美丽的村庄,想象: 洪水降临时小村庄什么样?洪水过后又是什么样?3谈感受:生:我知道这样不错的日子不会太长,因为在他们随意砍伐树木的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生:我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般的洪水把仅剩下的几棵树连根拔掉。汹涌奔腾的洪水已冲垮了他们的房屋,冲走了他们辛辛苦苦换来的一切。生:我仿佛听到了经过这里的人们的叹息道:目光短浅也!罪有应得也!生:他们在慢性自杀。当洪水降临时,他们来不及呼救,就已经辞别了人世,辞别了美妙的将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 总结全文齐读全文,说说你学习了这一课懂得了什么?生:我懂得了我们不能随意砍伐树木。生:我懂得了我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树木。生:我懂得了不保护大自然,就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学习了这一课,我们知道了由于村民的无知与自私,他们过度砍伐树木,忽略了树能防风、固沙,不让水土流失的作用,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坏,环境在不断地恶化,最终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没有了。我们要汲取这个沉痛的教训,就让我们一起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共同来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吧!( 课件六: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四 延伸作业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面对如此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我们小学生能做什么呢?就请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出一份“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吧!五 板书设计:随意砍树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什么都没有了 保护环境不断砍树山东省章丘市白云湖镇石珩小学 三年级 李霞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5册的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不加节制地砍伐树木,周围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最后受到了大自然严厉的惩罚整个小村庄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那个美丽而宁静的小村庄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它告诉了人们要保护树木,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整组课文都是围绕着“保护环境”为主题,通过质朴、深蕴的语言,优美真实的课件演示,将学生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视野窗口,从这个窗口里他们看到了历史环境的宏大变迁,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的情感共鸣,深深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主题。下面我把它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个方面进展说课。一、教材分析p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的。知识目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化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技能目的: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络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才能情感目的:教育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开展目的:培养学生保护家园、保护环境、为后人造福的忧患意识。二、教学重点它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因此我们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三、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四、教法和学法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观察法、谈话法、讨论法、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五、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理论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到达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展教学。(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在这里,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学生感受到“美”的气氛。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消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第一次与大自然进展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根底。(二)模拟调查,浸透新知在学生自由读课文的根底上,深化理解小村庄变化的原因。并且采用新颖而独特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课件演示让学生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情感画卷。在这个时候,学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问,很多的想法,再运用模拟调查的方式,首先激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别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学生通过刚刚的课件观看,听老师逐步深化的引导,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间隔 。学生心里那么多的“问号”就会在他们自己的探究中一步一步的明晰、明显。(三)自主释疑,知识反应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开展,使他们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课里,要引导学生根据单元训练目的,让学生提问,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这样做,为学生指明了方向,也表达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在这个教学步骤中,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始终将“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激活课堂信息交流、促进学习目的达成的有效教学方式。首先是讨论前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开展观察考虑,比方: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学生经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有意识地思想,有针对性去讨论,对问题产生了独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化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弄明白“所有靠斧头得到一切”不仅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头得到的房子、家具还有靠斧头得到的所有不错的生活。讨论中学生都有各不一样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见解,有的仅仅是幼稚的疑问。这些想法,都使学生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心理需求,此时,正是讨论的时机。讨论时,引导学生有序地发言,特别注意让只习惯于说的学生有“听”的耐心,使羞于发言的学生有“讲”的信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条理地将自己的意见充分表露,使课堂讨论呈现一种“个性思想展现,交流意识浓重”的良好气氛。讨论后,再引导学生进展整理,对于这些意见的“联结点”,让学生从中归纳出正是因为这些村民乱砍乱伐,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最终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由此看出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化道理。(四)开展思维、深化主题孩子们对大自然总是有一种莫名的亲近,而且还有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潜能。学完全文后,采用记者采访的形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来开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人说:“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这种“引放”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始终通过充分的情感,用生动语言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自己和学生的情感融为一体。六、板书设计这堂课的板书设计非常简单但又层层进入,从直观上一目了然但又意义深远,从而深化了整个主题。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园地一教学目的: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目的: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一、谈话引入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别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习作教学目的: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得意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_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教学目的:学会自己修改习作。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自己修改习作。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二、修改习作 ,老师范读优秀习作。三、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并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第五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目的: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大小 多少 东西 来往二、日积月累1、我会填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如:一身羽毛。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5背诵课 后反思:每当教“展”字,我总忘不了提醒学生不要多一撇,提醒自己要教好学生。可是,在识字教学中,经常事与愿违,你怎么提醒他们注意写正确,可总有学生记不住,似乎是越提醒越出错,他们对局部汉字只有模糊的印象,尤其是笔画多的字更是如此。于是,我教他们学会拆字,用熟悉的部件记复杂的字。这一招还真灵,几次理论后,许多孩子在字形的掌握方面大有长进。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园地一教学目的: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目的: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展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一、谈话引入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别人点评或提问。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第二课时、第三课时 习作教学目的: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教学重点、难点: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得意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理解了你们的家乡。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_作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第四课时 修改习作教学目的:学会自己修改习作。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自己修改习作。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评价标谁:语言是否通顺明白、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否有自己的想象二、修改习作 ,老师范读优秀习作。三、宽带网 1、自读教材中的导语。2、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勾画出精彩片断。 3、抄写在采蜜本上并鼓励学生经常做摘录,养成好习惯。第五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目的: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2、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一、我的发现1、出示课本里的词语。2、学生自己读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3、交流: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悬是相反的。4、说一说,还发现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大小 多少 东西 来往二、日积月累1、我会填1自己尝试填一填2指名说说是怎样填的,并说几句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如:一身羽毛。句子: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2、读读背背1自由读成语2指名读,读准生字的音。认读生字:姹、紫、嫣、缤、郁、旭、皓、崇、峻、悬、峭3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第二行:写日月的第三行:描写山的4多样读5背诵课 后反思:每当教“展”字,我总忘不了提醒学生不要多一撇,提醒自己要教好学生。可是,在识字教学中,经常事与愿违,你怎么提醒他们注意写正确,可总有学生记不住,似乎是越提醒越出错,他们对局部汉字只有模糊的印象,尤其是笔画多的字更是如此。于是,我教他们学会拆字,用熟悉的部件记复杂的字。这一招还真灵,几次理论后,许多孩子在字形的掌握方面大有长进。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塞下曲设计意图:塞下曲这首古诗形象鲜明突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应该让学生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并且把握人物形象。所以,教学中应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表达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让学生在诵读、理解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学目的: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将军的形象。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带。一、激趣引入今天我想给大家举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进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老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作出评价。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1、想详细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3、交流。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抓住“引”字总结联络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老师指导朗读。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生评价。两个人对读。师生对读。四、全诗整合1、刚刚我们学习了古诗,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仰,齐读塞下曲!六、拓展延伸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非常有名。另外,像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刻舟求剑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背诵课文。4.写话练习。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教学难点写话练习。教学准备投影片一张、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第一节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老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习。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要求: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络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四、深化分析p 、弄懂寓意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考虑: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答复。“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非常可惜的语气读读。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3.读第二段,答复下列问题一点儿不着急。在船舷上刻记号。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5.小声读34段,考虑: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答复的?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2老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方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挪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五、提醒课题,析字悟意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2.逐字分析p ,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1.分组讨论。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2.提问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设计第二节教学内容:学习本课7个生字,练习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二、自学生字,要求重点放在分析p 字形上三、集体学习,掌握字形,弄懂字义1.检查个人学习情况。1指定认读。2开展竞赛认读。2.开展互教法。学生自由领生字,教给大家如“求”是“球”去掉“王”旁。“宝”,“玉”字上面加个“宀”头。宝剑:古时候指稀有珍贵,所以是“宀”头。“捞”,“劳”字加个“扌”旁,“捞”东西,要用手,所以是“扌”旁。3.老师帮助分析p 重点字形。笔画多和易错的剑:右边是“脸”的左半部,最后一笔横变成提,右边是“刂”旁。“急”,上下构造,上面是,中间是彐,下面是“心”底。因为心里急,所以下面是“心”底。“号”,是上下构造,上面是口,下边是横,竖折折钩,注意最后一笔不要穿过横。“慌”,指心里慌,所以左边是“忄”旁,右边分为上中下,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忙”的右半边,下边是。要写紧凑些,可与熟字“流”区别异同点。4.扩词练习,丰富词汇。5.边讲边理解词语:“宝剑”:原指稀有珍贵的剑,后来泛指一般的剑。“不慌不忙”:心里很沉着,不着急。四、稳固复习生字词1.看音写词语。2.猜字谜。3.抄写生字。五、作业1.写生字。2.练习背诵课文。板书设计第三节教学内容:1指导背诵课文。2写话练习教学过程一、指导背诵课文1.教给背诵方法。1根据内容,想联络。2参看插图,抓事态。3读完一段,练习一段。4反复练习,记得牢。2.可采用多种方法。自由背、分行背、互相背、指名背、齐背、领背等二、写话练习1.读写话要求。2.回忆在学雷锋活动中参加了什么活动,做了什么好事?3.在班上交流。4.老师讲明写作要点和格式要求。5.用一段话写出来。三、作业:把写出的一段话读给家长听。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春蚕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是一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详细记叙了他家解放前养蚕的过程,用饱含深情的笔墨,着重表现了母亲养蚕的辛劳,歌颂了母亲为子女奉献一切的美德。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按照两条线索安排材料。教学要求: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学习母亲无私奉献的美德。2、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联络上下文体会意思,交流感受。3、 指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会认指定的字。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考虑练习”。教学重点:理解养春蚕的过程和母亲养蚕的辛苦。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搜集有关蚕的资料。教学方法:朗读法自学法讲读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一 导课。我们是农村的孩子,应该见过蚕了吧,你理解蚕的生长过程吗?你自己养过蚕吗?见别人养过蚕吗?养蚕容易吗?今天我们要学习老一代文学家巴金写的春蚕,从中不仅能知道蚕的生长过程,更能体会母亲养蚕的辛苦,体会到母亲对孩子那种无私的爱。二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解决字词。1、 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努力读通课文。2、 同桌互读,正音。3、 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让学生认读,再次正音。4、 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同时画出不理解的词,读后注意联络上下文以及字典解决。5、 指名分段读,考虑本文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 集体交流:1本课中词语的意思。2课文的主要内容。三 再读课,质疑问难。边读边画边批,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写出你的问题,你的理解。小组交流自己的问题,合作解决。集体交流,并把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写到黑板上,以便下节有重点地去学习。四 作业。1、 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正确标准地抄写本课中你认为好的词及那些较难写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弄清喂养春蚕的过程;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辛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 读课文,理清线索。1自由读课文,填写下表。蚕的生长过程 母亲干什么,怎么做蚕卵 极小极小的蚕儿 摘桑叶擦干剪成细丝半寸来长 换大匾喂整片桑叶越来越大 分匾清扫蚕室深夜添桑叶快“上山”了 一夜两次添桑叶清理蚕沙“上山”了 捉蚕“上山”摘茧子2师巡回指导3、填好后同桌先交流。4、指名上黑板上填,集体交流。二抓重点词句,体会母亲的辛苦。1、自读课文,画出表现母亲辛苦的词句,联络上下文体会词句的意思,在旁边写出你的理解。2、读后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特别强调如下的词“照例”“每到这时候”“就靠”“每天清晨”“每天深夜”“总要”“常常看见”“总看见”。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师范读,初步领悟。2、生自由练读,选择你感动的地方,试有感情地读下来。3、读后评议,再读。4、各小组内比赛读,选出读得特别好的进展全班比赛。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理解母亲为自己做了些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去回报母亲,把它写到日记上。板书设计:春蚕蚕的生长过程 母亲干什么,怎么做蚕卵 极小极小的蚕儿 摘桑叶擦干剪成细丝半寸来长 换大匾喂整片桑叶越来越大 分匾清扫蚕室深夜添桑叶快“上山”了 一夜两次添桑叶清理蚕沙“上山”了 捉蚕“上山”摘茧子辛苦无私奉献第 39 页 共 3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