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教 教学设计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187593891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教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教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教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直线运动第二章第一节机械运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什么是参考系,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用来代替实际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决定.3、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够区别位移和路程.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并会通过分析纸带上的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质点和位移的概念教学难点:位移概念的引入与理解主要设计:一、参考系:(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1、什么叫机械运动?请举一些实例说明.2、描述物体是否运动,先要选定什么?看什么量是否在改变?什么叫参考系?为什么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同一运动,如果选取的参考系不同,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请举例说明.4、选择参考系的原则是什么?(虽然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实际上总是本着观测方便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的原则选取)(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讨论问题之间进行)1、太阳系资料:行星绕太阳运转情况.2、银河系资料:星系旋转情况.3、电子绕原子核运转情况.4、飞机空投物资情况.二、质点t(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1、投掷手榴弹时怎样测量投掷距离?把教室的椅子从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样测量椅子移动的距高?汽车绕操场一周怎样测量它经过的距离?以上几种情况用不用考虑这些物体的形状和大小?2、什么叫质点?3、小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吗?大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吗?请举例说明?4、什么叫轨迹?什么叫直线运动?什么叫曲线运动?(二)展示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1、火车(200米长)穿山洞(U)O米长)情况.2、地球公转及自转情况.(三)总结提高:1、对于什么样的物体才可以看成质点的问题,关键在于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各部分运动的差异等,如果对我们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就可以把该物体看成一个质点.2、学习质点念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一种科学抽象的方法,我们抓住问题中物体的主要特征,简化对物体的研究,把物体看成一个点,这是实际物体的一种理想化模型,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三、时刻和时间间隔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1、“上午8时开始上课”,到“8时45分下课”,这里“8时”和“8时45分”的含义各是什么?“每一节课45分”的含义又是什么?2、“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中“8点整”的含义是什么?3、校百米纪录是10.21s、第2s末、第2s内的含义各是什么?四、位移和路程(一)提出问题引起思考和讨论:1、说“物体由A点移动500米到达B点”,清楚吗?2、如何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3、什么叫位移?为什么说位移是矢量?4、位移和路程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典型例题关于位移和路程一辆汽车从4点出发,向东行驶了40km,到达。点,又向南行驶了30km到达6点,此过程中它通过的路程多大?它的位移大小、方向如何?分析与解:路程为标量,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C+BC,即70km;位移为矢量,可用从初位置/到末位置3的有向线段形来表示,故汽车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大小,3.3/aao,csin_aOrCsin-为LCBC,50km,5,即汽车位移方向为东偏南成5的角.第二节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理解位移一时间图像的含义,初步学会对图像的分析方法.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思维想象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过程设计教学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的建立.教学难点:对位移图像的理解.主要设计:一、匀速直线运动,(一)思考与讨论,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它的位置随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变化,位移也随时间而不断变化。例如:我们研究一辆汽车在一段平宜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可以在公路旁边每隔IOOm站一名拿着停表的观测者记下汽车从出发至到达每一位观测者所需要的时间,测量结果如下图所示:Os4.9s10.0s15.1s19.9s20.0s(起点)Om100m200m300m400m500m时间t/s04.910.015.119.920.0位移s/m0100200300400500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在相等的时间里,汽车的位移都是相等的。在每5s的时间里汽车发生的位移都是100m,在每IOs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都是200mo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发生的位移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呢?怎样才能找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呢?为了找出位移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选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位移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再根据图象找出位移S与运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位移一一时间图象:1、横坐标表示质点运动的时间。2、纵坐标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位移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移的方向:纵坐标为正表示位移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纵坐标为负表示位移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反。3、位移一一时间图就是质点通过的位移s与运动时间t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4、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一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过原点的直线。5、位移一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运动速度的大小。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一一时间图象上可以求出质点运动的速度和质点在任意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发生的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一关于位移图像如图所示的位移图像,回答下列问题:(D物体在。4s内,48s内,8IOS内,1012s内各做的是什么运动?(2)04s内,1012s内发生的位移各是多少?分析与解答:(1)由图像可知:。4s内物体沿位移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48s内处于静止状态;8IOS内沿位移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12s内沿位移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4s内发生的位移为20m;1012s内发生的位移为一20m请思考:物体在什么时刻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在什么时刻回到出发点?什么时候离出发点最远?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重点: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做匀速直线情况,请同学观察它们的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比较这两辆汽车运动的快慢程度?2、只比较两车的位移,或只比较两车的运动时间,能知道哪辆车运动得快吗?为什么?3、从上面的图示中可以看出两辆汽车的位移和时间都是不断变化着,那么在汽车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物理量是保持不变的呢?如果有的话,这个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有什么物理意义呢?甲车的运动情况:位移S/mO20406080时间t/sO1234位移与时间的比值S/-一/mst乙车的运动情况:位移S/m01530456075时间t/s012345位移与时间的比值S/./mst由以上分析可知:对同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保持7F变的;对不同的匀速直会蜓动,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同的,并且比值大的运动得快,比值小的运动得慢;这说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有够描述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程度,物理学上把它叫做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物体通过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通常用符号V表示速度。定义式:V=-t单位:m/s性质:速度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方向跟运动的方向相同.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二、平均速度(I)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变,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t成正比,即速度V恒定.(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比值s/t不恒定.(3)平均速度: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用V表示,有v=st显然,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t(或位移S)的选取有关,不同时间t(或不同位移S)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例题1、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IO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例题2:下边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表中路段做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准点开出,准点到达.a.火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霸州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b.火车由霸州车站开出直至到达衡水车站,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大?Sc.在零时10分这一时刻,火车的瞬时速度是多大?北京西I深圳自北京西起公里站名北京西t深圳22:180北京西6:3523:3092霸州22325:200:0811147任丘394:361:3945274衡水103:04解:a.北京西一霸州位移s=92km时间t=23:30-22:18=72Inin=L2h:V=st=92l.2=76.67kmhb.霸州T衡水位移s=274-92=182km时间t=l:39-23:32=2:07Inin=2.12hV=st=1822.12=85.85kmhc.在零时10分这一时刻,火车的瞬时速度为零。例题3.物体沿直线AC作变速运动,B是AC的中点,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60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40s,那么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多少?解:设AC段位移为s,那么通过AB段经历的时间t=(1/2)s/V=s120s通过BC段经历的时间t2=(1/2)s/v2=s80s总时间t=t+t2=(s120+s80)s在AC段的平均速度V=st=s(s120+s80)=48s本题的解答过程告诉我们,求平均速度应严格依据定义进行,不能无根据任意发挥.(比方说用v=(v1+v0/2)三、瞬时速度、瞬时速率1、引导启发:某人静止在4位置,与慢走经过力位置,或快跑经过4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2、引导启发: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IOS内的平均速度为IOnl/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G=8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叫则q=9ms9第3秒内的位移为11m,则q=Hms,这样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O.I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I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例题4.一物体从静止出发从某一高度向下竖直下落,它的位移大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s=5t2(m)求t=2S到t2=3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t=2S到t2=21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t=2S到t*201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求t=2S到t2=2001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解:由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式s=5可以得到各段时间的平均速度v=st=5(3-22)/(3-2)=25m/s(g)v2=st=5(2.l-22)(2.1-2)=20.5m/s3=st=5(2.012)(2.01-2)=20.05m/svv1不难求出Vi=O.75msV2=l.5ms在变速直线运动s-t图象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用图象在该段时间内的割线的斜率k来表示,如图所示k=tan=s/t=v在变速直线运动s-t图象中,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用图象上过该时刻(或该位置)对应点的切线斜率k来表示.如图所示k=tan=Vt(7)用正负号表示速度如果质点做直线运动,可以先建立一维坐标轴,当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坐标轴的正方向相同时,规定它为正值,而当质点的速度方向与坐标轴的方向相反时,规定它为负值,这样,就可以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讨论:v=5ms和v2=-10ms各表示什么意思?谁的速度大?四、课堂小结:匀速直线运动:v=st速度J平均速度v=st变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V=Iim(st)t-*O瞬时速率第四节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速度一时间图象(v-t图象),知道如何用图象表示速度和时间的关系.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及其物理意义.3、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进一步训练用图像法表示物理规律的能力情感目标渗透从简单问题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维方法.重点难点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本节的重点,对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是难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点评、注意横坐标、纵坐标的内容是否标注完整、规范(二)引出新课,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就可以作出速度一时间图象(v-t图象),以便直观地表达运动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阅读课文第27页第四节(三)讨论、学习新课1、v-t图象和s-t图象中坐标轴的含义有什么区别?纵坐标不一样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有什么特点?与横轴平行的直线,直线与纵轴(V)的截距表示速度的大小.3、从下面的v-t图象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1)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如上图可知:V=2ms,v2=5ms(2)可以求位移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中,边长分别为V和t的矩形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如阴影所示)s=4*3=12m4、教材第27页表格所记录的汽车的运动有何特点?称为什么运动?时刻t/s051015速度v/(kmh1)20314049特点:(D速度不断改变(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每隔5s,汽车的速度增加IOkIn/h.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是相等的.5、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有几种?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匀变速直线运动.一般有: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增加)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减少)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有什么特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该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t=0时刻的速度。7、下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试根据图象说出物体在这Ilnin内各阶段的运动情况.0-10S时间内,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IOS时该速度达到30s.在10s-40s时间内,物体保持v=30ms不变,作匀速直线运动.在40s-60s时间内,物体从30s的速度开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60s时刻瞬时速度为零.8、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1)可以知道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2)可以知道一段时间间隔对应的位移的大小图中阴影面积的大小表示作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tt2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大小.(3)可以确定质点到达某一速度所对应的时刻.速度一一时间图象:横坐标表示质点运动的时间;、纵坐标表示质点运动的速度,纵坐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纵坐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纵坐标为正表示速度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同,纵坐标为负表示速度的方向跟规定的正方向相反;、速度一一时间图就是质点运动的速度V与运动时间t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一时间图象就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一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一一时间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就表示质点通过的位移;速度一一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2040ts例题讨论:(1)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时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阶段B跑在A的后面,20s后B跑在A的前面B、20s时刻B追上A,且A、B速度相等C、40s时刻B追上AD、20s时刻A、B相距最远解析:从图象可以知道,A作va=5s的匀速直线运动,B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40s时刻,二者位移相等s=200m,即B追上A.而在此之前,Sb始终小于Sa,即在40s之前,B始终落后于A,因而A错,B错,C正确;在t=20s之前,vavbA与B相距越来越远,在20s之后,VAvo,速度增大,a为正值,表示a的方向与VO的方向相同;(2)若vKvo,速度减少,a为负值,表示a的方向与Vo的方向相反.(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均匀变化的,比值(Vt-v。)/t是恒定的,即加速度a的大小、方向不改变.因此,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四)在v-t图象中认识加速度加速度在大小上等于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因此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t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如图中甲图象的加速度a=2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乙图象的加速度a2=-2ms2,负号表示其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五)讨论:比较速度V、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改变Av、和加速度a.速度V速度改变AV加速度a定义式s/tVt-Vo(vt-Vo)t意义表示运动的快慢表示速度改变了多少表示速度改变的快慢大小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V=Vt-Vo速度改变与时间的比值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方向质点运动的方向可能与Vo方向相同也可能与Vo方向相反与v方向相同单位m/sm/sms2与时间的关系与时刻对应与时间间隔对应不随时间改变(六)课堂练习1、教材第30页练习五:(IX(2)、(3X(5)2、以下对于加速度的认识中,哪些是对的?A、物体的加速度很大,速度可以很小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C、加速度表示增加的速度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必然为零解:以图示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例,质点加速度不随时间而变,而速度与时刻对应,且均匀增加,在t=0时刻,vo=O,而加速度不等于零,其大小等于图象的斜率,可见A对,B对,而C错,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A、B(七)课堂小结定义:a=(Vt-Vo)/t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的快慢加速度a方向:与AV方向一致单位:ms2在v-t图象中的几何意义:图象的斜率(A)课外作业教材练习五:(4)第六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教学目标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1)知道如何推导出Vt=Vo+at(2)会应用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公式(1)会推导(2)会应用会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并能熟练地应用理解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中物理量的符号法则.二、重点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及其符号法则是本节课的重点,而位移公式的推导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是难点.三、教学方法师生讨论,以学生活动为主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用加速度a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本节课将从加速度的定义式a=(vt-vo)/t出发,研究在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1、提问:根据a=(Vt-Vo)/t,质点的末速度Vt怎样表达?学生推导.Vt=vo+at这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当物体的初速度V。和加速度a已知时,任意时刻t的瞬时速度Vt可由该式计算得出.速度公式表示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t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2、用图象表示Vt与t的关系,显然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等于初速度,这正是前面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3、例题1;教材第31页例题1(学生阅读)提问1:题目给出的是什么运动?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答:研究汽车刹车后的匀减速运动已知加速度的大小Ial=6ms,运动时间t=2s,隐含条件:末速度vt=0.求汽车的初速度v0.提问2:在运用公式v,=vo+at求V。之前,对加速度a的符号作了怎样的处理?原因何在?答:汽车因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初速度方向为正,则加速度a为负.故a=-ms2.提问3:在解答书写上,例题作了怎样的示范?书写步骤是怎样的?步骤(D依题意,写出显性及隐性已知条件,标明单位及符号(正、负号)(2)依据公式(依Vt=Vo+at),进行文字运算(得Vo=VLat)(3)代入数据,得出结果(注意标明单位)(4)简答讨论:通过本题,有何启示?(1)将题目交代的物理情景理想化为典型的运动模型是关键,本题交代的是汽车刹车,我们将它抽象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从而可以应用速度公式求未知量.(2)模型化以后的工作应该是分析题意,用字母表达出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注意挖掘隐含条件(Vt=0),弄清要求的物理量(vo).(3)速度公式vt=v0+at是矢量方程,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演变为代数关系式,公式中的矢量vt,vo,a有方向,分别用正负号表达,如果是未知量,则设为正,由最终结果再确定方向,各物理量的正负以初速度VO的方向为正方向作为前提.(4)公式Vt=Vo+at中有四个物理量,只要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第四个量可求.不一定总是求v“如上述例题求的就是V。.(5)应特别注意解题时的书写格式.(=)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1、提问:下图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已知初速度为V。,末速度为Vt,经历时间为t,如果用某一匀速直线运动代替,使其在时间t内的位移与之相等,试在图中画出该匀速运动的速度图象,进而用V。和Vt表示这一速度.答案:v=(vo+vt)22、评讲:显然,上面的速度V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平均速度,必须注意,它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用V表示平均速度,则V=(vo+vt)2.(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学生推导)1、提问:由S=讹,B(vovt)2,vt=vo+at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要求用vo、a、t表示.2、结果:s=vot+(1/2)at2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它表示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t的关系.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得到位移公式如图所示,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大小为阴影总面积,其中矩形面积S1=Vot,三角形面积S2=(1/2)att=(l2)at%因而总面积S=VOt+(1/2)at。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v0t+(l2)at2阅读课文:第32页例题(学生阅读)(1)例题讲述:(学生讲述)题目交待的情景,已知条件,待求物理量各是什么?汽车由匀速运动改作匀加速运动,已知a=lms2,t=12s,s=180m,求初速度v0.(2)解题步骤:写出已知条件后,依,s=vot+(1/2)at2文字运算得s=sL(1/2)at,代入数值,解得vo=9ms结果说明可见其解题步骤与前一例题步骤一致.(3)启示:与例题1的启示相同.位移公式S=VOt+(l2)at?涉及s、Vo.a、t四个物理量,其中前三个是矢量.运用前应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选定初速度V。为正方向,然后用正负号表示s、voa,依照原始公式先作文字运算,得到待求量的表达式,然后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并对结果加以具体说明.(五)课堂练习阅读教材第33页练习六中的6个习题,指出每道题给出的物理情景应简化成怎样的运动模型?各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如何进行符号设定?答案:(1)汽车做匀加速运动,已知v0=18ms,a=0.5ms2,t=20s,求Vt(2)火车做匀减速运动,已知vo=72kmh=2Oms,t=2min=60s,a=-0.lms2,求vt,整理已知条件时要统一单位.(3)机车作匀加速运动,已知vo=36kmh=lms,a=0.2ms2,Vt=54kmh=15ms,求t.(4)钢球做匀加速运动,VO=O,t=0.2s,s=3cm=3102m,t2=ls,s2=?若S3=1.5m求ts=?,解答本题时,应该运用sat?求解.(5)汽车做匀减速运动,已知vo=18ms,t=3s,s=36m,求加速度a.解答结果加速度为负值,要说明负号的物理意义.(6)骑车人做匀减速运动,已知vo=5ms,a=-0.4ms2,t=10s,求s.(六)课堂小结r速度公式Vt=vo+at1、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V=(vovt)/21s=vot+(1/2)at2位移公式运用规律解题时的步骤(1)审查题意,构建模型;(2)设定方向,写出条件;(3)依据公式,文字运算;(4)代入数据,数字运算;(5)结果分析,完善答案.(七)课外作业教材第33页练习六:(D(6)第七节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会推导并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t2-voas2、理解并掌握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及几个重要关系,并灵活运用.3、能熟练而灵活地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解决较为复杂的运动学问题.二、重点难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并加以应用是重点,而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运动学问题是难点.三、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教学过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第三个关系式例题1的处理:L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条件,v0,“,s,待求量匕.2、请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可以鼓励学生以不同方法求解,如“先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I;”等.3、教师启发:上面的解法,用到两个基本公式,有两个未知量和匕,而本题不要求求出时间t,能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可以启发学生两个基本公式的t消去,能得到什么结论呢?4、让学生自己推导,得到匕2-%2=2s,即位移和速度的关系,并且思考:什么条件下用这个公式更方便?5、用得到的推论解例题(-)教材第34页(思考与讨论)处理1、vz=v0+ar(1),5=v+lr.(2),vz2-v02=2(3)三个公式中共包括几个物理量?各个公式在什么条件下使用较为方便?2、用三个公式解题时,至少要已知几个物理量才能解出答案?为什么?(知三求二)因为三个公式中只有(D(2)两个是基本公式,是独立的方程,(3)为推论公式,所以最多只能求解两个未知量3、如果物体的初速度等于零,以上三个公式又是怎样的?请同学自己写出,(三)、例题2的处理1、让学生阅读题目后,画运动过程草题,标出已知量%、匕、s,待求量为t.2、放手让同学去解:可能有的同学用公式(3)和(1)联立先解出再求出I;也可能有的同学利用前面学过的万=M匕,利用,=求得结果;都应给予肯定,也可能有的同学受例1的启发,发现本题2V没让求加速度想到用基本公式(D(2)联立消去,得到s=g(%+匕3、得到s=g(%+匕后,告诉学生,把它与S=说对比知,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F=汽上,也可以当作一个推论公式应用,此公式也可由斤二9,将位移公式代入.利用匕=%+g求得.(请同学自己推证一下)4、用万=当人或$=;(%+匕解例2.(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若干特殊规律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2-sl=s3-S2=s4-s3=s=ar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以十%)/2式中S.8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眩、以分别为这段时间初、末时刻的瞬时速度.3、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如下特征(1)从运动开始计时起,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51:52:53:=1:3:5:(2n-l)(n=123)(2)从运动开始计时起,时间t内,2t内,3t内N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i:sn:sm:-:SN=l2:22:32:N(3)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连续的等大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2:t3:tn=(-o)i(h-m-i)以上结论可视情况留给同学们自己证明(五)课堂小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S=咿+y匕2-v02=2as_VV,S=Vt=,-t2(六)课外作业教材第35页练习七,(1)至(5)题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习题课)时间: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进一步熟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并能正确运用这些公式解决物理问题。(2)能够熟练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推论式解决物理问题。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方程组、图像等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2)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3.科学方法:(1)渗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如模型方法、等效方法等;(2)通过例题的分析,使学生形成解题思路,体会特殊解题技巧,即获得解决物理问题的认知策略.二、重难点分析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及其重要推论式并加以应用是重点,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运动学问题是难点。三、教学方法复习提问、讲练结合四、教具幻灯片,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师:请同学们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生:速度公式:vt=vo+at,位移公式:s=vot+at22不含时间的推论式:vt2-v02=2as师:请同学们写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式。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出下面的几个推论式:(D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恒量,即S2-S=S3-S2=s=aT2或sn-sn=kaT2(2)在一段时间t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v=VAB=st=(va+vb)/2式中SAB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Va.VB分别为这段时间初、末时刻的瞬时速度.(3)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4)中间位移处的速度:(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有如下特征从运动开始计时起,在连续相等的各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i:S2:S3:Sn=I:3:5:-:(2n-l)(n=l2、3-)从运动开始计时起,时间t内,2t内,3t内Nt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szssmJzs=la28z32N8从运动开始计时起,通过连续的等大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与3-1)(V3-V2)I,以上结论可视情况留给同学们自己证明(二)例题选讲(规律应用)【例题1】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IS内的位移是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多少?分析:首先将火车视为质点,由题意画出草图:Vt=OQ图1-2-4从题目已知条件分析,直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求解有一定困难.大家能否用其它方法求解?(学生独立解答后相互交流)解法一:用基本公式、平均速度.质点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为:V=7=t(q+0)=2(ms)则第6s末的速度:v=4(ms)求出加速度:a=(O-V6)t=-4(ms2)求初速度:O=vo+at,vo=at=47=28(ms)求位移ts=v0t+at2=287-449=98m解法二:逆向思维,用推论.倒过来看,将匀减速的刹车过程看作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28ms,加速度大小为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逆过程.由推论:Si:St=I:72=1:49则7s内的位移:s7=49si=492=98(m)求初速度*s=(v0vl)tvo=28(ms)解法三:逆向思维,用推论.仍看作初速为0的逆过程,用另一推论:Si:Sn:Sm:-=1:3:5:7:9:11:13s=2(m)则总位移:s=2(1+3+5+7+9+11+13)=98(m)求VO同解法二.解法四:图像法作出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质点第7s内的位移大小为阴影部分小三角形面积:Sy(lv6).、=4(ms)小三面形与大三角形相似,有v:Vo=I:7,vo=28(ms)总位移为大三角形面积:s=(728)=98(m)小结1 .逆向思维在物理解题中很有用.有些物理问题,若用常规的正向思维方法去思考,往往不易求解,若采用逆向思维去反面推敲,则可使问题得到简明的解答;2 .熟悉推论并能灵活应用它们,即能开拓解题的思路,又能简化解题过程;3 .图像法解题的特点是直观,有些问题借助图像只需简单的计算就能求解;4 .一题多解能训练大家的发散思维,对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方法在其它内容上也有用,希望大家用心体会.【例题2】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个路标时速度又相同.贝IhA.甲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个路标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点拨:直接分析难以得出答案,能否借助图像来分析?(学生讨论发言,有些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图像.)解答:作出三辆汽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图1-2-6甲、乙、丙三辆汽车的路程相同,即速度图线与t轴所围的面积相等,则由图像分析直接得出答案B根据学生分析情况适当提示.【例题3】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车在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甲车以IOmZ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从静止开始以L(WS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问:(1)甲、乙两车出发后何时再次相遇?(2)在再次相遇前两车何时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要求用多种方法求解.巡回指导.适当点拨.学生分析与解答:解法一:函数求解.出发后甲、乙的位移分别为s甲=Vt=IOtsi=ata=05t2两车相遇:S甲=S乙解出相遇时间为:t=20s两车相距:$二S甲-S乙=10t-0.5t2求函数极值:当t=10s时,有最大值,4s-5Om分析、归纳:的变化当VZlVV甲时,Zks增大当vz,v甲时,ZkS减小当V乙=V甲时,As最大根据学生分析情况适当提示.解法二:结论法求当VZl=V甲时,最大,有:at=10,t=10l=10(s)sx=s甲-Sz=10t-0.5t2=50(m)解法三:图像法.分别作出甲、乙的速度-时间图像图1-2-8当甲、乙两车相遇时,有S甲=S乙,由图像可看出:当甲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乙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时,有:t=20s,即两车相遇的时间.当V乙=V甲时,最大.由图像可看出:即为阴影部分的三角形面积,sbu=11010=50(m)六、小结1 .物理方法?2 .解决问题的策略?(即解题思路)3 .特殊解题技巧?学生小结:1 .物理方法:模型方法,等效方法.2 .解题思路:(1)由题意建立物理模型;(2)画出草图,建立物理图景;(3)分析质点运动性质;(4)由已知条件选定规律列方程;(5)统一单位制,求解方程;(6)检验讨论结果;(7)想想别的解题方法.3 .特殊解题技巧:逆向思维;用推论;图像法.根据学生小结情况简评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i=IOms,v2=15ms,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13.75msB. 12.5msC. 12msD. 11.75ms2.物体由A到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2,则V1、V2的关系为AA.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vv2B.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vv23 .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ns,IS后速度大小变为I(Ws,在这IS内该物体的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Ioin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IOrn/4 .某物体沿X轴运动,它的X坐标与时刻t的函数关系为:X=(4t+2t2)m,则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 04ms2B. 4ms,2ms2C. 4ms,0D. 4ms,4ms25.如图1-2-10表示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的速度图线,其中t2=2t,则A.在t时刻,乙物在前,甲物在后B.在t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乙物的加速度大于甲物的加速度D.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二、非选择题6 .一物体以l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4s内的位移是.7 .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止,绿灯亮时A开动,以a=0.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to=3O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v=8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之后B车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问:从绿灯亮时开始计时,经多长时间后两车再次相遇?参考答案:1.C2.ACD3.AD4.D5.CD6. 8m7. 45s第八节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明确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3、理解重力加速度概念,知道它的大小和方向,知道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不同的4、培养学生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科学意识和方法5、通过对伽利略自由落体运动研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感受先辈大师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重点难点理解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是本节的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教学方法实验一观察一分析一总结教学过程一、自由落体运动1、思考与讨论:(1)物体下落的运动是一种非常多见的物体运动,请想一想:到底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呢?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团棉花和一块石头下落的现象)(3)请举出一轻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小粒石子和一大张纸片下落情况)2、从上述现象中可以看出有时是重的物体下落得快,有时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怎样从理论上说明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是不对的?让学生看教材39页有关伽利略的推理,认识到从“重的物体下落快”会导出矛盾的结论.3、为什么有时重的物体下落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快?可通过前面的演示启发学生想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物体下落问题变得复杂。4、分析引导:(1)上述实验现象是因为有空气阻力存在使现象变得复杂,(教师指出)(2)演示,把纸片团成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